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etic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alcium fluoride towards vanadium extraction from low-grade vanadium-bearing shale 被引量:15
1
作者 Bo Chen Shenxu Bao Yimi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95-1106,共12页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ultrasound and CaF_(2) on vanadium leaching from vanadium-bearing shale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or vanadium recovery,the combination of ultraso...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ultrasound and CaF_(2) on vanadium leaching from vanadium-bearing shale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or vanadium recovery,the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and CaF_(2)(66.28%) exerts more evident effects than ultrasound(26.97%) and CaF_(2)(60.35%) alone,demonstrat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ultrasound and CaF_(2).Kinetic analysis manifests that the product layer diffusion controls vanadium leaching in ultrasound system without CaF_(2),however product layer diffusion and interfacial reaction is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for vanadium leaching in other three leaching systems.The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and CaF_(2) notably decreases the activation energy(E_(a)) from 62.03 to 27.61 kJ/mol,nevertheless individual CaF_(2) only reduces the E_(a) to 50.70 kj/mol.X-ray diffraction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decomposition degree of the vanadium-bearing mica structur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ultrasound and CaF_(2) system,proving the highest release degree of vanadium.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action of ultrasound and CaF_(2) would provide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more abundant pores structure and cracks for the particles,which further prompts the rapid diffusion of H^(+),F^(-)and HF,and achieves the conspicuous improvement of vanadium leaching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bearing shale ULTRASOUND CaF_(2)addition Synergetic effect Leaching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及超声预处理对钒钛磁铁矿磨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周钰沣 钱功明 +2 位作者 叶青 令新科 谢俊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攀西钒钛磁铁矿为对象,研究了油酸钠和超声预处理对其磨矿的影响。对磨矿产品的粒度、Zeta电位、矿石形貌、分散情况、表面元素及表面吸附特性等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究油酸钠和超声预处理对钒钛磁铁矿...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攀西钒钛磁铁矿为对象,研究了油酸钠和超声预处理对其磨矿的影响。对磨矿产品的粒度、Zeta电位、矿石形貌、分散情况、表面元素及表面吸附特性等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究油酸钠和超声预处理对钒钛磁铁矿磨矿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磨矿过程中按1000g/t添加油酸钠时,可使磨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提高3.37%;经超声预处理后加油酸钠进行磨矿,可使磨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提高4.19%。在磨矿过程中,油酸钠能在钒钛磁铁矿表面产生化学吸附,降低矿物表面硬度。超声预处理能清洁矿物表面,暴露更多的吸附位点,且能将矿物表面的Fe^(2+)部分氧化成Fe^(3+),有利于油酸钠与矿物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见,添加油酸钠和超声预处理能有效提高钒钛磁铁矿的磨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钒钛磁铁矿 油酸钠 超声预处理 磨矿效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
作者 杨卓 冯博 +3 位作者 张鹏羽 赵强 马钟琛 姜智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但随采选规模的扩大,大量低品位难处理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亟需解决。本文以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矿石为典型低硫低磷含钪低品位难选钒钛磁铁矿石。... 我国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但随采选规模的扩大,大量低品位难处理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亟需解决。本文以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矿石为典型低硫低磷含钪低品位难选钒钛磁铁矿石。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TFe含量15.23%、TiO_(2)含量5.03%,此外V_(2)O_(5)含量仅0.15%。矿石中铁钛氧化目的矿物主要是钛磁铁矿、钛铁矿,脉石矿物以辉石为主,次为云母、钠长石等。矿石中钛磁铁矿呈粗粒嵌布为主,主要呈不规则状、粒状嵌布,少量呈不规则粒状被包裹在辉石等脉石矿物中;钛铁矿呈中细粒嵌布形式,主要以不规则形粒状、板状嵌布;榍石与赤铁矿分别是目的矿物外主要含钛、铁矿物,其中榍石总体呈微细粒嵌布形式,赤铁矿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矿石中Fe、Ti目的元素赋存形式复杂,除目的矿物钛磁铁矿、赤铁矿及钛铁矿外,大量脉石矿物含有铁、钛元素,极大限制了铁、钛元素的回收利用水平。因此,该矿石在分选时,可优先考虑干式磁选进行预处理抛除大量脉石矿物,然后采用磁选、浮选等高效、低成本的工艺进行后续作业,降低选矿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钒钛磁铁矿 钛磁铁矿 钛铁矿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与矿石价值 被引量:23
4
作者 于宏东 王丽娜 +1 位作者 曲景奎 齐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1,共7页
对攀枝花、承德和朝阳等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研究,同时依据铁精矿、钛精矿的现货价格和理论选矿指标对矿石的价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钒钛磁铁矿中MFe品位分别为13.26%,12.84%和1.15%;TiO2的品位分别为... 对攀枝花、承德和朝阳等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研究,同时依据铁精矿、钛精矿的现货价格和理论选矿指标对矿石的价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钒钛磁铁矿中MFe品位分别为13.26%,12.84%和1.15%;TiO2的品位分别为10.98%,4.53%和2.02%;V2O5的品位分别为0.22%,0.23%和0.055%.各个矿产地钒钛磁铁矿中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的矿物含量、矿物成分有显著差别;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铁精矿中TFe品位分别为59.21%,66.46%和55.74%;TiO2品位分别为12.35%,4.87%和16.42%;V2O5品位分别为0.928%,1.142%和2.07%;攀枝花矿石价值最高,其次是承德,朝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选矿指标 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 矿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某钒钛磁铁矿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印万忠 徐东 +3 位作者 杨耀辉 严伟平 曾小波 池冬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2,共6页
承德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TiO_2品位2.60%,TFe品位7.73%。针对该尾矿中钛铁矿资源尚未回收利用的问题现状,根据尾矿性质,本研究采用"磁重联合阶磨阶选"预富集工艺;以及采用硫酸、EM-B作为调整剂,EM-3作为捕收剂,经过一次粗... 承德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TiO_2品位2.60%,TFe品位7.73%。针对该尾矿中钛铁矿资源尚未回收利用的问题现状,根据尾矿性质,本研究采用"磁重联合阶磨阶选"预富集工艺;以及采用硫酸、EM-B作为调整剂,EM-3作为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五次精选的钛浮选流程,最终获得了TiO_2品位46.23%、浮选作业回收率83.25%、相对选铁尾矿回收率42.03%的钛铁矿精矿产品,实现了该尾矿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为此类矿山提供合理可行的资源利用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尾矿 钛铁矿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磁铁矿球团预还原与熔分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林 郭汉杰 +2 位作者 孟祥龙 王代军 李永麒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以钛磁铁矿、煤粉和氧化钙为原料,研究了矿粉粒度、加水量以及制球压力对球团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球条件。根据铁矿石的直接还原和熔分原理,研究了热量和金属化率对含碳球团熔分的影响。900℃以下,球团金属化率极低,... 以钛磁铁矿、煤粉和氧化钙为原料,研究了矿粉粒度、加水量以及制球压力对球团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球条件。根据铁矿石的直接还原和熔分原理,研究了热量和金属化率对含碳球团熔分的影响。900℃以下,球团金属化率极低,只有热量对熔分产生影响;1 000℃以上,球团金属化率较高,热量和金属化率共同对熔分产生影响。钛磁铁矿含碳球团的最佳制球条件为:粒度0.075~0.106 mm,加入水量8%,制球压力4 MPa。通过对预还原1 000~1 300℃的球团进行熔分试验分析发现,随预还原温度升高,球团金属化率提高,熔分时间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磁铁矿 球团 预还原 金属化率 熔融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钒钛磁铁矿尾矿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吕子虎 赵登魁 +1 位作者 程宏伟 梁冠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承德市某钒钛磁铁矿尾矿钛含量较高,潜在回收价值可观。采用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粒度分析、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手段研究了该尾矿的矿物学特性及钛的赋存状态。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重选短流程回收钛、选钛... 承德市某钒钛磁铁矿尾矿钛含量较高,潜在回收价值可观。采用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粒度分析、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手段研究了该尾矿的矿物学特性及钛的赋存状态。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重选短流程回收钛、选钛尾矿差异化分级利用的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获得含TiO234.60%、回收率53.43%的钛铁矿精矿以及产率66.22%的建筑用商品砂,实现了铁尾矿的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有助于矿山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尾矿 钛铁矿 资源化利用 建筑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尾亚钒钛磁铁矿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凡 王敏芳 +1 位作者 郭晓南 陈继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95-5006,共12页
尾亚矿床是东天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床—磁铁矿(钴)矿床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野外宏观地质现象为基础,通过对尾亚矿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具有Nb,Ta负异常,Ce正异常,w(La)/w(Nb)比均大于1,w(Nb)/w(U)较小(<... 尾亚矿床是东天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床—磁铁矿(钴)矿床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野外宏观地质现象为基础,通过对尾亚矿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具有Nb,Ta负异常,Ce正异常,w(La)/w(Nb)比均大于1,w(Nb)/w(U)较小(<30),w(Th)PM/w(Ta)PM较大(大多数大于1)等特征,说明成矿岩浆起源于受俯冲物质影响较小的亏损型地幔,在侵入地壳过程中,发生地壳物质混染。同时,对矿石中的磁铁矿进行氧同位素测试,δ18OSMOW>6‰,也说明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为弄清贯入式矿体的成因,尝试从氧化物熔体不混溶的角度探讨这种矿体的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就尾亚矿床而言,地壳物质混染、偏基性矿物分离结晶、岩浆体系P含量增加和较高氧逸度等因素,共同促使氧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的发生,为贯入式矿体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尾亚矿区内黑云母辉长岩中锆石U-Pb成岩年龄为(253.16±0.8)Ma,形成于晚二叠世,指示成岩构造环境为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聚合之后的后碰撞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氧化物熔体不混溶作用 尾亚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焙烧的某海滨钛磁铁矿的钛铁分离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恩霞 孙体昌 +3 位作者 徐承焱 刘志国 刘真真 于春晓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48,52,共4页
为了高效分离印尼某高铁钛、低硫磷海滨钛磁铁矿中的钛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直接还原焙烧—磨矿—弱磁选工艺对该试样进行了还原焙烧工艺技术条件研究,并对确定条件下的焙烧产物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下的钛铁分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高效分离印尼某高铁钛、低硫磷海滨钛磁铁矿中的钛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直接还原焙烧—磨矿—弱磁选工艺对该试样进行了还原焙烧工艺技术条件研究,并对确定条件下的焙烧产物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下的钛铁分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NCS对铁还原和钛铁分离有促进作用;在烟煤A用量(与试样的质量比)为30%、NCS用量为11%、还原焙烧温度为1 250℃、还原焙烧时间为60 min、磨矿细度为-43μm占69.02%、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51 kA/m的情况下,可获得TFe品位为93.74%、回收率为95.91%、TiO2品位为0.45%的还原铁粉,实现了钛铁的高效分离;钛在尾矿中的富集为后续回收钛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钛磁铁矿 还原煤 添加剂 直接还原焙烧 钛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固态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都兴红 解斌 娄太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的固态还原过程及影响因素,讨论了磨矿粒度、还原温度和配碳量对固态还原金属化率及还原后炉料中钛走向的影响.采用煤基直接还原工艺流程,能够将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然后通过磁选,可实现钛、铁的有效分... 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的固态还原过程及影响因素,讨论了磨矿粒度、还原温度和配碳量对固态还原金属化率及还原后炉料中钛走向的影响.采用煤基直接还原工艺流程,能够将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然后通过磁选,可实现钛、铁的有效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 100℃,配碳量为1∶1,磨矿粒度控制在75~150μm之间.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铁的金属化率和渣中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在80%和36%以上.该工艺为我国大批量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固态还原 磁选 富集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作还原剂对海滨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焙烧磁选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春晓 孙体昌 +3 位作者 徐承焱 高恩霞 刘志国 刘真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96,共4页
以印尼某海滨钛磁铁矿为原料,煤泥作还原剂,研究了煤泥种类及用量、添加剂用量和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的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等对铁产品TFe品位与回收率、Ti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可代替煤粉作还原剂;通过煤泥与添加剂的共同作用,能... 以印尼某海滨钛磁铁矿为原料,煤泥作还原剂,研究了煤泥种类及用量、添加剂用量和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的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等对铁产品TFe品位与回收率、Ti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可代替煤粉作还原剂;通过煤泥与添加剂的共同作用,能够达到降低最终直接还原铁中钛含量的目的。在煤泥TJ用量18%、添加剂YSE用量8%、YHG用量3%,1250℃下焙烧60 min时,得到的焙烧产物经过两段磨矿两段磁选,最终铁产品中全铁品位达92.72%,回收率达91.93%,TiO2含量降至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砂矿 煤泥 钛磁铁矿 直接还原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铁钒钛综合利用新流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德庆 姜涛 +2 位作者 郭宇峰 邱冠周 徐经沧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对攀西地区太和铁矿所产的钒钛磁铁精矿,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新流程成功实现了Fe/V、Ti的有效分离。还原前铁精矿品位为TFe52.47%,TiO213.42%,V2O50.595%,经还原—分选后,磁性产... 对攀西地区太和铁矿所产的钒钛磁铁精矿,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磨矿磁选的新流程成功实现了Fe/V、Ti的有效分离。还原前铁精矿品位为TFe52.47%,TiO213.42%,V2O50.595%,经还原—分选后,磁性产物品位为TFe91.25%(ηFe98.63%)、TiO24.21%,V2O50.22%,铁回收率为92.24%,经压团后可作为电炉炼钢的优质炉料;非磁性物品位TFe16.35%、TiO245.74%、V2O51.94%,V2O5及TiO2回收率分别为82.65%和80.88%,可作为提钒钛的优质原料或直接作为钛精矿销售,钒钛回收率分别比传统长流程提高18%和80%。实现Fe/V、Ti有效分离的关键在于采用冷固球团直接还原专利技术及球团内添加高效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冷固球团 综合利用 铁钒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廖祥文 张裕书 +1 位作者 陈达 龙运波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6年第3期3-6,共4页
针对攀西某含TFe24.44%、TiO26.76%的低品位矿石开展了多种选铁工艺流程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若不考虑钛铁矿的回收利用,同时考虑生产过程易行,采用3~0mm的粗粒抛尾工艺是选铁的最佳工艺流程;若要综合利用钛铁矿,则以原矿一段球... 针对攀西某含TFe24.44%、TiO26.76%的低品位矿石开展了多种选铁工艺流程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若不考虑钛铁矿的回收利用,同时考虑生产过程易行,采用3~0mm的粗粒抛尾工艺是选铁的最佳工艺流程;若要综合利用钛铁矿,则以原矿一段球磨磨至-200目含量为65%左右的两段球磨磁选选铁工艺为最佳选铁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低品位 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选钛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永涛 张渊 张俊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2年第2期32-36,共5页
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TiO213.93%,矿石属于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矿石组成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钛铁矿、钛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斜长石和橄榄石。针对该选铁尾矿性质,采用强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经强磁抛尾作业后,强磁精矿作为... 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TiO213.93%,矿石属于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矿石组成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钛铁矿、钛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斜长石和橄榄石。针对该选铁尾矿性质,采用强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经强磁抛尾作业后,强磁精矿作为浮选物料经一粗三精三扫作业,最终可获得TiO2品位48.87%、浮选作业回收率85.51%(对选铁尾矿回收率68.97%)的合格钛精矿,选钛技术指标较好,实现了该矿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选铁尾矿 选钛 强磁选-浮选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钒钛磁铁矿的选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福兴 焦钰 +3 位作者 李亮 张达富 马尚润 邱克辉 《矿冶》 CAS 2021年第4期26-32,40,共8页
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铁、钒、钛等重要战略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采、选、冶的铁、钒及钛完整产业链,初步实现了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但存在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部分有用资源未提取等技术难题,目前铁、钒和钛三种资源利用率分别为... 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铁、钒、钛等重要战略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采、选、冶的铁、钒及钛完整产业链,初步实现了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但存在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部分有用资源未提取等技术难题,目前铁、钒和钛三种资源利用率分别为70%、41%和21%,尚未实现钴、镍、铬、钪等宝贵金属的利用。结合攀西钒钛磁铁矿的矿物学特性对该矿的选矿技术现状进行综述,表明钒钛磁铁矿通过“阶段磨矿、阶段选别”选矿方式获得铁精矿和选铁尾矿,选铁尾矿再经过高梯度强磁选—重选—浮选—电选流程获得钛精矿,钒和铬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铁精矿中;通过不断地优化和开发新型选矿工艺,有利于实现攀西钒钛磁铁矿的绿色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钒钛磁铁矿 选矿 钛铁矿 磁选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永涛 张渊 张俊辉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9年第4期3-5,共3页
对四川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粗粒抛尾、阶段磨选、一段磨选三种磁选选铁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选取阶段磨选工艺作为该矿石选别流程,最终可获得TFe品位57.60%、含TiO212.66%、铁金属回收率61.62%的铁精矿。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阶段磨选 钛磁铁矿 钛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提钛工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邹建新 杨成 +1 位作者 彭富昌 周建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27,共4页
攀钢集团选钛厂是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提钛工艺的代表。分析了选铁尾矿中提钛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重要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创新举措,包括浓缩、分级、脱泥、强磁、重选、电选新设备的利用、粗选工艺流程优化、微细粒钛铁矿回收... 攀钢集团选钛厂是攀枝花-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提钛工艺的代表。分析了选铁尾矿中提钛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重要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创新举措,包括浓缩、分级、脱泥、强磁、重选、电选新设备的利用、粗选工艺流程优化、微细粒钛铁矿回收等。认为该选钛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今后开展高炉渣中提钛、回收超微细钛铁矿等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钛铁矿 高钛渣 钛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种对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磁选钛铁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恩霞 孙体昌 +1 位作者 于春晓 刘志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研究了烟煤和无烟煤对海滨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磁选钛铁分离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用量范围内,两种煤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规律相近,煤用量低时钛磁铁矿还原不充分.随煤用量增加,被还原的金属铁越来越多,但粒度较小,与其他颗粒嵌布紧密... 研究了烟煤和无烟煤对海滨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磁选钛铁分离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用量范围内,两种煤对还原铁指标的影响规律相近,煤用量低时钛磁铁矿还原不充分.随煤用量增加,被还原的金属铁越来越多,但粒度较小,与其他颗粒嵌布紧密,因此还原铁Fe品位低,Ti O2品位高,铁回收率则先提高后基本不变.所有煤用量下所得金属铁颗粒均纯净.和无烟煤相比,烟煤固定碳较低,还原气氛较弱,但灰分较高,有利于金属铁颗粒的聚集长大;因此相同用量的烟煤为还原剂时,焙烧矿中金属铁颗粒较少,但粒度较大,还原铁中Fe品位较高,铁回收率较低,Ti O2品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钛磁铁矿 烟煤 无烟煤 直接还原 钛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达 傅文章 洪秉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6,92,共4页
本文在某高钛型钒钛磁铁矿(TFe40.74%,TiO226.11%,V2O50.29%)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及磁选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试验,获得了产率为67.80%,TFe、TiO2、V2O5品位分别为45.70%、31.75%、0.323%,TFe、TiO2、V2O5回收率分别为75.98%、84.80... 本文在某高钛型钒钛磁铁矿(TFe40.74%,TiO226.11%,V2O50.29%)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及磁选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试验,获得了产率为67.80%,TFe、TiO2、V2O5品位分别为45.70%、31.75%、0.323%,TFe、TiO2、V2O5回收率分别为75.98%、84.80%、76.41%的铁(钒)精矿。该精矿产品经还原焙烧-磨矿分选后,可能获得TiO2品位85%的高钛渣和金属化率为90%的金属铁产品,能有效地综合利用该资源中的铁、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磁选 铁(钒)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瑜 董越 +1 位作者 郑海燕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钒钛磁铁矿配煤直接还原的特点,考察了还原机理及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和配碳量对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还原可使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优先还原为金属铁,钛仍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随...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钒钛磁铁矿配煤直接还原的特点,考察了还原机理及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和配碳量对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还原可使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优先还原为金属铁,钛仍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球团金属化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随之减缓;在xC/xO=0.9∶1时,延长反应时间金属化率增加,但反应时间过长金属铁会被再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20 min为宜;在xC/xO=1.1∶1时,40 min内未出现再氧化现象;低配碳(xC/xO=0.8∶1)时,球团的金属化率随还原时间、还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1 300℃下还原10 min后金属化率即达到了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直接还原 热力学分析 金属化率 含碳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