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共富”理念下我国劳动者健康风险价值损益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圆 郝枫 平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00,共17页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在健康中国与共同富裕背景下,评估我国劳动者健康风险价值损益,有助于深刻认识并纾解健康不平等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值与享乐主义工资理论,构建包含内生疾病...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在健康中国与共同富裕背景下,评估我国劳动者健康风险价值损益,有助于深刻认识并纾解健康不平等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值与享乐主义工资理论,构建包含内生疾病与外生环境健康风险的效用函数,从劳动者风险偏好视角构建健康风险价值损益评估的理论框架。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与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率匹配数据,借鉴统计生命价值核算的“工资—风险”法,利用扩展的二元健康风险明瑟收入方程来测度我国劳动者健康风险价值,并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对不同收入群体结果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劳动者内生疾病死亡风险价值呈亏损状态,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是价值损失的主因;外生环境风险则体现为收益,并成为健康风险价值盈余的主导力量。不同收入群体的健康风险价值均有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健康—收入分层,各收入群体在内生疾病风险价值盈亏上相差不大,但高收入群体外生环境风险价值总量远高于低收入群体,价值损失也更为严重。提高健康风险的特征效应,并减少其结构效应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不同收入群体的健康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健康风险 共同富裕 健康公平 统计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生命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汐 唐彦东 +1 位作者 刘春平 刘毅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2,共6页
以生命价值定义为基础,给出了人力资本法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认为支付意愿方法为生命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基于单期的选择理论,以状态依赖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基础,论述不存在遗赠意愿、存在遗赠意愿条件下降低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 以生命价值定义为基础,给出了人力资本法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认为支付意愿方法为生命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基于单期的选择理论,以状态依赖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基础,论述不存在遗赠意愿、存在遗赠意愿条件下降低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揭示了改变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取决于初始的生存状态,即初始财富和初始死亡概率。个人可以通过交易重新安排消费和生存状态,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其条件是边际支付意愿等于提高生存概率的价格。影响生命的风险有多种,当外生风险、工作风险和消费影响死亡风险商品等风险共存条件下,风险水平高低是决定边际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风险越大,边际支付意愿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vsl) 支付意愿 人力资本法 死亡概率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梅强 杨宗康 +1 位作者 刘素霞 陆玉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3,共6页
分别对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条件价值法应用于生命价值评估可能会产生的偏差有假想偏差、策略偏差和信息偏差,并探讨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诱导技术、风险变化率对其结果有效性的影响。根据文... 分别对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条件价值法应用于生命价值评估可能会产生的偏差有假想偏差、策略偏差和信息偏差,并探讨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诱导技术、风险变化率对其结果有效性的影响。根据文献分析结果,结合前期应用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实证研究的成果,就如何提高条件价值法评估生命价值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给出实证研究设计方案,通过总体设计框架、工作环境风险认知调查、工作风险支付意愿的设计、社会经济信息变量的设置、调查准备与预调查、样本容量及抽样设计、数据统计分析等多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可以保障评估生命价值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法(CVM) 生命价值(vsl) 支付意愿 评估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生命价值评估方法述评 被引量:25
4
作者 梅强 陆玉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6-61,共6页
评估生命价值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用人力资本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可以用一个人未来的生产能力来计量,而用支付意愿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可以用一个人为降低死亡风险而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 评估生命价值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用人力资本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可以用一个人未来的生产能力来计量,而用支付意愿法评估生命价值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可以用一个人为降低死亡风险而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来计量。支付意愿法又包括工资—风险法、消费市场法和条件价值法3种类型。工资—风险法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工资与其工作风险之间的关系来估算生命价值;消费市场法关注的是人们在其进行消费决策时,在风险与价格之间的权衡;而条件价值法则是给定一个假定情景,请被访者对货币和风险进行直接权衡来估算生命价值。笔者对国内外生命价值评估研究进行述评,指出了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支付意愿法已成为国外学者评估生命价值的主流方法,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我国的生命价值评估研究是今后国内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vsl) 评估方法 人力资本法 支付意愿法 条件价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价值评估与死亡赔偿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彦东 刘春平 +1 位作者 于汐 阎瑞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1,共8页
在成本-收益分析过程中,生命价值评估为政府确定公共政策收益提供依据。论述生命价值的基本涵义;用劳动市场上的内涵工资法通过分析工资-风险均衡关系来研究生命统计价值,在工人的期望效用曲线与企业的等利润曲线的切点上,企业正常经营... 在成本-收益分析过程中,生命价值评估为政府确定公共政策收益提供依据。论述生命价值的基本涵义;用劳动市场上的内涵工资法通过分析工资-风险均衡关系来研究生命统计价值,在工人的期望效用曲线与企业的等利润曲线的切点上,企业正常经营,工人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通过对提供曲线求导得到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并不针对确定的死亡问题,把生命价值作为死亡赔偿的依据,是对生命价值概念的误解,混淆了生命价值的应用范围。我国法律法规以收入水平为基础确定意外死亡赔偿标准,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统计价值(vsl) 支付意愿(WTP) 内涵工资法 死亡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生命价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汐 唐彦东 刘春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51,共6页
为评估防灾减灾、职业安全、环境治理等决策中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基于统计生命价值(VSL)基本概念,评述劳动市场生命价值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重点深入探讨年龄效应和收入效应这2个因素对VSL的影响,并阐述生命价值与死亡赔偿标准之间的关... 为评估防灾减灾、职业安全、环境治理等决策中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基于统计生命价值(VSL)基本概念,评述劳动市场生命价值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重点深入探讨年龄效应和收入效应这2个因素对VSL的影响,并阐述生命价值与死亡赔偿标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SL反映的是风险变化时的支付意愿(WTP)或受偿意愿(WTA),仅代表一种概率,可通过"事前"选择来确定;VSL并非特定人的生与死的价值,不能用其来确定死亡赔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生命价值(vsl) 支付意愿(WTP) 受偿意愿(WTA) 年龄效应 收入效应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测度 被引量:15
7
作者 郝枫 张圆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0,共17页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克服健康资本测度困难、有效刻画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及其变化趋势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健康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引入健康投资的跨期效用函数,借鉴国民核算的"投入—产出"原则导出生命效...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克服健康资本测度困难、有效刻画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及其变化趋势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健康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引入健康投资的跨期效用函数,借鉴国民核算的"投入—产出"原则导出生命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关系式,以揭示健康资本对个人及社会的经济效应。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及相关疾病死亡风险数据,运用统计生命价值法测度了近十年我国居民健康资本存量及流量值。研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风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吃苦耐劳"型转向"享乐主义"型;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会诱发健康资本负增长,而生育政策放宽导致的青年比重提高则会增加健康资本红利;健康资本的收益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重点关注人均健康存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资本 健康跨期消费 统计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