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被引量:22
1
作者 戴金星 秦胜飞 夏新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气将是我国今后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支柱。西部目前已发现 12个煤成大气田 ,这些大气田均分布于生气强度在 2 0亿m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 煤成气 资源 大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包存宽 尚金城 陆雍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 ,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 ;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 ,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 ;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评价 总量控制 可持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国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时兴 刘航 +1 位作者 金菊良 周玉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153,159,共4页
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根据水能开发利用对象与条件的协调性,采用乘法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国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进行整体宏观定量评价和分类排序,并可得出... 以31个省级行政区为例,根据水能开发利用对象与条件的协调性,采用乘法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国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水能开发利用潜力进行整体宏观定量评价和分类排序,并可得出水能蕴藏量和环境、地形、经济条件是影响水能开发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对合理评价水能开发利用潜力及制定水能开发利用战略、发展低碳经济、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行政区 水能开发利用 潜力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西部大开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颖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6,共6页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下,联珠纹闪烁着独特的异域风格。联珠纹的形式特点一直以来都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对联珠纹的形式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试图以联珠纹织物为载体,以南北朝、隋、初唐、盛唐为时间顺序... 在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下,联珠纹闪烁着独特的异域风格。联珠纹的形式特点一直以来都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对联珠纹的形式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试图以联珠纹织物为载体,以南北朝、隋、初唐、盛唐为时间顺序,分别从联珠纹的联珠圈、主辅纹样和织造工艺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来分析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特点发展,试图总结出联珠纹由"西域"到"中土"发展变化的形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联珠纹 织物 形式特点 西域 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 被引量:17
5
作者 龙宝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9,共9页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我国高校对西方名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坚持走中国特色学科建设之路,探索学科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思维、中国道路,是导正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航向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高校学科治理成功的标志。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我国高校对西方名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坚持走中国特色学科建设之路,探索学科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思维、中国道路,是导正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航向的客观要求,是中国高校学科治理成功的标志。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旨归是助推我国学科建设迈向“三化”——自主化、本土化与世界化,努力开创出一条自主推进、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的一流学科建设之道。该建设道路主要有四条具体路径:国家统领,走内生自主的建设之路;育人优先,走人才强学的长效之路;产学融合,走创新创业的学科知识激活之路;整体推进,走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学科系统建设之路。在新时代,发掘、坚守、弘扬这些“特色”是我国一流学科永葆本色、走出低谷、走向巅峰的国家方略。具体而言,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应转向“守中望西”的学科建设立场,设计“中体西用”的学科建设方案,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公共核心指标的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特色 中体西用 学科立场 行动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雷海章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68,共3页
在西部大开发中,农业开发是基础,而水土资源则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和希望。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为重点。本文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质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农业开发是基础,而水土资源则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和希望。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为重点。本文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质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资源 永续利用 西部地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农民趣味”的颂歌——从中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之比较看《水浒传》主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9,共7页
《水浒传》主题悬而未解、“多元”并陈久矣。似需要超越“多元”而跃升至新的“一元”综合中去认识其主题。因不论其“农民起义”说,还是“市民意识”说,乃至“忠孝节义”说、“忠奸”说、“诲盗”说等等,无不是封建农业文化这个“大... 《水浒传》主题悬而未解、“多元”并陈久矣。似需要超越“多元”而跃升至新的“一元”综合中去认识其主题。因不论其“农民起义”说,还是“市民意识”说,乃至“忠孝节义”说、“忠奸”说、“诲盗”说等等,无不是封建农业文化这个“大文章”之下其题中应有之义,都是在表现对大农业文化体系下的“泛农民”思想意识与生活趣味的津津乐道和崇尚歌颂。这种主题定位将有效地解决那种传统的“多元”主题并陈所不能揭示出的《水浒传》主题的真正意旨与创作趣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泛农民趣味 中西社会文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彦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质中缺乏现代化的质料。传统文化缺乏民主与科学,西人之长吾人之短基于此。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总的根源在于“文化早熟”、“理性早启”。于是他提出了走上现代...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质中缺乏现代化的质料。传统文化缺乏民主与科学,西人之长吾人之短基于此。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总的根源在于“文化早熟”、“理性早启”。于是他提出了走上现代化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但最后都落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的抉择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三路向 文化早熟 中体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