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Optimal Generation Dispatch With Consideration of Operation Risk 被引量:4
1
作者 QIU Wei ZHANG Jianhua +2 位作者 LIU Nian ZHU Xingyang LIU Lihu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9-I0009,共1页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发电调度 操作 风险 经济调度 经济发展 燃料成本 安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调度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燚 周淼 韩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00,共10页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为推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光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场景生成与缩减法完成概率分布分析;其次,对电转气过程采用细化建模技术,研...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为推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光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场景生成与缩减法完成概率分布分析;其次,对电转气过程采用细化建模技术,研究系统能量耦合特性及梯级利用关系;同时考虑供热、冷链区域的热惯性与舒适度,深入挖掘负荷侧的弹性潜力。然后,通过氢燃料电池车建立交通侧与能源侧网络融合模型,实现氢能的多元化利用;并引入阶梯碳交易与电-热-冷综合需求响应机制,联动碳约束与柔性负荷调节,构建以港口日综合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型。最后,设置多个不同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优化模型能够减少港口碳排放与运行成本,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综合能源系统 阶梯碳交易 综合需求响应 氢能应用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证-碳市场互认抵消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婷 张晶 +1 位作者 高冲 郁琦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118,共8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为促进综合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发展,提出了一种绿证-碳市场互认抵消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绿证交易机制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系统获得绿证的计算方法;其次,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在此基础上,考虑...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为促进综合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发展,提出了一种绿证-碳市场互认抵消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绿证交易机制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系统获得绿证的计算方法;其次,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在此基础上,考虑绿证与碳配额带来的环境效益及其各自的价格,提出了两者的互认机制并进行建模;最后,构建了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算例仿真,通过设置不同场景,验证本文所提机制的优越性。算例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总成本,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绿色证书交易 碳交易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组网接入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今 程祥 +2 位作者 邱一苇 池映天 宋永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8-2095,共18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将成为推动多行业绿色替代和深度脱碳的重要力量。依托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规模化电解水制氢及氢下游利用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将成为推动多行业绿色替代和深度脱碳的重要力量。依托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规模化电解水制氢及氢下游利用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接入方式、运营方式与关键技术的详细梳理。为填补上述空缺,首先系统性地梳理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适用于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方式;其次,梳理了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接入变换系统的研究现状,明确了面向电制氢机组宽范围快速动态高效运行新需求的电气接入系统发展趋势;然后,针对现阶段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并网政策边界复杂的问题,总结了并/离网系统的典型运营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支撑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制氢 绿氢 新能源规模化消纳 组网方式 运营方式 电气接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证-碳交易与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昌春 何瑶瑶 +2 位作者 石庆伦 侯世玺 王斌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绿色证书交易、阶梯型碳交易和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转气(power-to-gas,P2G)两阶段运行的氢能多元利用模型,推动新能源的使用;然后,建立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激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后,考虑综合需求响应优化用户侧用能行为,建立以经济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IES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能够实现IES多能耦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IES)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证书交易 碳交易 碳排放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况下装载机传动比优化设计
6
作者 徐礼超 王海涛 +1 位作者 常绿 张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2,共4页
装载机循环作业特征明显,用汽车传动比设计方法来设计装载机传动比具有一定缺陷。以ZL50G装载机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典型物料进行铲装作业,采样了变速器档位时间历程信号,对各档位使用时间进行加权处理,获得了各档位利用率。根据发动机... 装载机循环作业特征明显,用汽车传动比设计方法来设计装载机传动比具有一定缺陷。以ZL50G装载机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典型物料进行铲装作业,采样了变速器档位时间历程信号,对各档位使用时间进行加权处理,获得了各档位利用率。根据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求取了在变矩器涡轮高效区的变速器前进与后退各档位理论与实际驱动力特性曲线。考虑典型工况下变速器各档位利用情况,提出了以变矩器涡轮高效区输出功率利用率最高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装载机传动系传动比的方法,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汽车性能仿真软件ADVISOR中的发动机、整车及驱动力控制等模块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符合装载机作业工况的动力传动系性能仿真平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精度,在更新传动系传动比后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整车最大牵引力提高了2.92%,油耗降低了4.91%,这里提出的装载机传动比优化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典型工况 档位利用率 传动比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机理
7
作者 李增辉 王超 +4 位作者 许丹 顾雪平 董时萌 蔡宇 刘翔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30-7044,I0002,共16页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于数学模型,推导IPB的网络方程,用以描述网络结构约束;其次,将电力平衡目标如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消纳等与网络方程结合,推导作为IPB基本数学原理的动态方程,方程由4种过程形式组成——自然互济供电、成本互济供电、自然互济新能源消纳和成本互济新能源消纳;再次,将实际工程条件引入动态方程,分析总结工程实践用一体化电力平衡基础模式及其衍生的8种子构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平衡 电力调度 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 电网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模型的城市水网一体化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8
作者 王思如 姚轶 +4 位作者 刘米雪 杨大文 顾一成 李传龙 孙金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9-1089,共11页
为实现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提升目标,构建涵盖“涝水位达标率、常水位保证率、生态流速保障率、水质达标率”的城市水网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考虑多源补水和多变污染环境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并基于评... 为实现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提升目标,构建涵盖“涝水位达标率、常水位保证率、生态流速保障率、水质达标率”的城市水网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考虑多源补水和多变污染环境的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并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值模型,对水系建设和运行指标进行迭代优化,创新性地考虑水网“建设指标-运行指标”双向反馈机制,整合水网物理指标优化与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网一体化优化方法,并将其用于雄安新区起步区,提出其水系建设与运行指标及水利工程调度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起步区水系在遭遇百年一遇暴雨和“23·7”实测暴雨时,涝水位达标率均达100%,有效保障区域排涝安全;构建的涵盖常态补水、应急抗旱及雨洪净化等多模式联动的动态调控方案,实现常水位、生态流速及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研究成果验证该方法在提升城市水系韧性、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益,为高密度城市群水系统协同治理提供可推广的技术范式,对提升城市水系建设水平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城市水网一体化优化方法 水系建设与运行指标体系 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交易机制和耦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9
作者 赵飞 王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1-9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低碳性和用户需求响应程度,建立一种计及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和耦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搭建电-气-热-冷综合能源系统架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将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引入系...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低碳性和用户需求响应程度,建立一种计及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和耦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搭建电-气-热-冷综合能源系统架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将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引入系统,并结合分时能价与新能源出力影响分析了供需两侧负荷耦合特性,得到耦合需求响应后的电、气、热、冷负荷;然后,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结合约束条件构建计及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和耦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在提升系统减排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系统电、气、热、冷负荷的全面响应;最后,进行多场景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减少碳排放约18%,用户需求响应量提高约20%,系统运行总成本降低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耦合需求响应 阶梯型碳交易机制 优化调度 用户需求响应 低碳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两阶段碳交易的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混合博弈优化运行方法
10
作者 李鹏 刘浩 李雨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88-4803,共16页
制定合理的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的碳交易策略能够有效引导园区低碳运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两阶段碳交易的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混合博弈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提出在第一阶段碳交易中由微网运营商向各园区综合... 制定合理的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的碳交易策略能够有效引导园区低碳运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两阶段碳交易的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混合博弈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提出在第一阶段碳交易中由微网运营商向各园区综合能源微网购售碳配额,在第二阶段碳交易中由微网运营商参与外部碳交易市场的两阶段碳交易策略;其次,构建以微网运营商为领导者,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为跟随者的主从博弈模型,并考虑微网间电能交易,构建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间的合作博弈模型;然后,构建由微网运营商与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的主从博弈和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间合作博弈组成的混合博弈模型;最后,采用二分法和交替方向乘子法分布式求解该混合博弈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微网 低碳优化运行 混合博弈 纳什议价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11
作者 赵振宇 任旭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6,共15页
传统储能系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且无法大规模在园区级的系统中应用。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网管道等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理,构建了系统及虚拟储能的相关模型;其次,基于峰谷差... 传统储能系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且无法大规模在园区级的系统中应用。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了含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网管道等混合虚拟储能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理,构建了系统及虚拟储能的相关模型;其次,基于峰谷差率与外网交互规模等修正指标,提出了考虑动态分时价格的混合虚拟储能激励机制;然后,在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烟气处理-P2G的碳循环机制下,构建了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最后,以某一区域的综合能源系统为例展开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考虑混合虚拟储能进行运行优化能降低外网交互成本;考虑动态分时价格的混合虚拟储能激励机制能提高虚拟储能主体响应系统调度的积极性;考虑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烟气处理-P2G的碳循环机制能提高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储能 综合能源系统 激励机制 低碳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电碳交易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12
作者 张金良 潘敏 庄颖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6,共8页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构建低碳清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基于电能量交易与碳配额交易机制,构建了包含电、热、气、冷多能协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两阶段优化方法建立多园区电能与碳配额合作共...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构建低碳清洁的综合能源系统,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基于电能量交易与碳配额交易机制,构建了包含电、热、气、冷多能协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两阶段优化方法建立多园区电能与碳配额合作共享运行模型,将其分解为自我调度和合作调度2个阶段,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进行分布式求解,有效保障各主体数据隐私。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实现了多个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的电能量与碳配额共享,同时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碳配额交易 电能量交易 低碳优化运行 能量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研究
13
作者 张验科 罗笙月 +1 位作者 卢垚键 王远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加装可逆式机组前的风-光-水系统相比,风-光-混蓄系统的风光消纳率期望值提高了8.56%,剩余负荷方差的期望值减小了99.38%,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能更好地发挥其风光调节能力,能在满足追踪电网负荷需求的同时提高风光发电的消纳率和风-光-混蓄系统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蓄系统 长周期互补 发电优化调度 风光消纳率 剩余负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重大理论、关键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完颜祺琪 李国欣 +7 位作者 朱华银 胥洪成 苏云河 李春 李康 邱小松 魏欢 宋丽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2019年中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藏储气库面临着部分在役库达产率低、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设计难度大等难题;盐穴储气库面临造腔速度慢和储气空间利用率低等挑战;油藏储气库建库机理与相关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亟... 2019年中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藏储气库面临着部分在役库达产率低、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设计难度大等难题;盐穴储气库面临造腔速度慢和储气空间利用率低等挑战;油藏储气库建库机理与相关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亟需攻关研究。为此,以破解气藏、盐穴、油藏不同类型储气库建库机理、储气空间优化设计等难题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的在役库提高上限压力优化、大型低渗泛连通气藏建库、储气库群协同调峰优化等技术,助力气藏储气库高效建设与扩容增产;(2)建立的大井眼与水平井造腔、残渣空隙空间利用预测技术,指导了盐穴储气库高效造腔与储气空间利用最大化;(3)创建了气液高速交互滚动排驱仿真模拟与周期注采油气体系相行为模拟实验技术和油藏,形成了油藏建库驱替—传质耦合库容量预测方法,形成了油藏建库协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模式;(4)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高效建设运行和地下空间多元综合利用是未来增强储气保供能力和实现“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结论认为,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储气库快速发展,近5年来气藏、盐穴、油藏储气库建库能力全面提升,保障了储气库工作气量由100×10^(8) m^(3)向200×10^(8) m^(3)翻番增长,对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提压扩容 滚动排驱 造腔设计 优化运行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减碳协同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明志 吴杰康 +4 位作者 罗伟明 孙烨桦 方梓康 詹耀国 黄泽杭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9,149,共12页
针对垃圾焚烧电厂能量利用率低及余热潜力未被充分挖掘问题,引入余热梯级利用技术,提出一种考虑垃圾电厂与余热梯级利用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减碳协同优化模型。首先,构建含垃圾电厂的系统框架,分析垃圾电厂电热气联产可行性,构建电厂能... 针对垃圾焚烧电厂能量利用率低及余热潜力未被充分挖掘问题,引入余热梯级利用技术,提出一种考虑垃圾电厂与余热梯级利用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减碳协同优化模型。首先,构建含垃圾电厂的系统框架,分析垃圾电厂电热气联产可行性,构建电厂能流关系模型,并对渗滤液厌氧处理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其次,引入余热梯级利用技术设计余热回收系统,对底灰固体高温颗粒设计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进行余热回收。然后,通过碳核算模型计算碳排放量并结合碳交易机制限制碳排放,建立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减碳协同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降低了购能成本和对外能源依赖程度,还实现了减碳效果,有效证明模型具备经济-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减碳协同优化 余热梯级利用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荣笙 袁志明 +2 位作者 闫璐 吕宜生 丁舒忻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7-1079,共13页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 多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调整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关键信息和重要依据,表征各列车在未来运行各位置处的速度、加速度、通过时刻等信息.然而,由于高铁信号系统的交互信息利用率较低,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只能凭经验推演多列车运行态势,基于此给出的运行图和列车驾驶策略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影响铁路运营效率.为此,针对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问题,构建多列车运行态势推演系统架构及模型.以单列车运行态势的离线推演和在线推演方法为基础,提出多列车运行态势微观推演方法,以及基于虚拟编队模式的多列车运行态势宏观实时推演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微观推演方法能在420 s内计算多列车超速防护曲线和运行图调整的安全下界.宏观推演方法针对任意临时限速场景,都能在7 s内为列车调度员和司机分别实时提供列车运行调整方案和辅助驾驶策略,有效降低铁路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高铁运营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多列车运行态势 列车运行调整 列车速度曲线优化 高速铁路调度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洪水资源利用的水库多目标调控规则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刘永琦 侯贵兵 +2 位作者 覃晖 黄锋 覃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2,共6页
洪水资源利用旨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工程、管理和规划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是协调防洪与兴利目标、促进洪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的非工程措施。从发电目标与防洪目标的竞争转化关系出发... 洪水资源利用旨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工程、管理和规划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是协调防洪与兴利目标、促进洪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的非工程措施。从发电目标与防洪目标的竞争转化关系出发,首先建立了岩滩水电站防洪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解析了多维目标关系曲面,挖掘了优化调度方案水位控制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调度方案运行规律和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推导了发电目标优化规则、淹没目标优化规则、防洪安全优化规则及多目标综合调度运行规则,并进行长系列调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调度方案,多目标综合调度运行规则在不增加库区淹没风险、大坝安全风险和下游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汛期多年平均发电量1.85×10^(8)kW·h(4.15%),减少弃水量4.66×10^(8)m^(3)(4.74%),有效提高了洪水资源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水位动态控制 多目标优化 调度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艳波 刘镇湘 +4 位作者 田昊欣 司杨 陈晓弢 李春来 陈晓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6-3030,I0014,共16页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介绍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典型构成,并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框架;进而从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优化规划、能量管理及运行控制3个层面分析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接着,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组网方案进行探索;最后,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能源交通一体化 优化规划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最优折中分布鲁棒低碳调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惠娟 胡紫平 +3 位作者 彭春华 付学鹏 刘金祥 娄钰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36,共10页
针对含氢综合能源系统,提出碳捕集和氢能综合利用的联合运行模式,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和系统低碳性。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系统调度的影响,基于非精确概率理论构建机会约束分布鲁棒度模型;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和... 针对含氢综合能源系统,提出碳捕集和氢能综合利用的联合运行模式,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和系统低碳性。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系统调度的影响,基于非精确概率理论构建机会约束分布鲁棒度模型;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技术构造综合考虑系统调度的经济性、低碳性和鲁棒度的多目标最优折中函数,从而建立含氢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最优折中分布鲁棒低碳调度模型,可快速准确地获得兼具经济性、低碳性和鲁棒性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综合利用 低碳调度 分布鲁棒 多目标最优折中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旋转备用市场下多综合能源园区多能资源组合与联合调度策略
20
作者 庞超 于建成 +3 位作者 霍现旭 李林溪 杨函煜 窦迅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4,共13页
在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园区(Community-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CIES)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多重效益的重要途经。针对当前综合能源园区参与电能量市场与旋转备用市场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实践中存在的旋转备用市场... 在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园区(Community-leve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CIES)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多重效益的重要途经。针对当前综合能源园区参与电能量市场与旋转备用市场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实践中存在的旋转备用市场准入资格,且小型运营商难以满足旋转备用市场设立的资格要求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园区运营商合作竞标以满足备用市场最小功率要求与最短时长要求的策略。首先,构建考虑旋转备用市场准入资格的两阶段资源组合模型;然后,建立包含多种不合格备用资源、以多综合能源园区总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将上述资源组合模型嵌入的经济优化运行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考虑不同园区的资源组合对系统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考虑旋转备用市场准入资格的资源组合模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营成本,验证了所提模式的有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电能量市场 旋转备用市场 优化运行 市场准入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