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responses of Acer ginnala, Pyrus ussuriensis and Prunus davidiana seedlings to soil moisture stress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庆成 孙志虎 张彦东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0-284,共5页
One-year-old seedlings of Amur maple (Acer ginnala Maxim), Ussurian pear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and David peach (Prunus davidiana Carr) were planted in pots in greenhouse and treated with four different soil moistu... One-year-old seedlings of Amur maple (Acer ginnala Maxim), Ussurian pear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and David peach (Prunus davidiana Carr) were planted in pots in greenhouse and treated with fou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s (75.0%, 61.1%, 46.4% and 35.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NPR), transpiration rate (TR)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Sc) of seedlings of the three species decreased with the deceas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Amur maple seedlings had the greatest change in those physiological indices, followed by Ussurian pear, David peach. Amur maple and Ussurian pear seedlings also presented a decrease tendency in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under low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whereas this was reversed for David peach. Under water stress the biomass allocation to seedling root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or all the experimental species. As to root/shoot ratio, Amur maple seedlings had the biggest increase, while David peach had the smallest increase. The leaf plasticity of Amur maple seedlings was greater, the leaf size and total leaf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stress was intensifi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leaf size and total leaf area was found in seedlings of Ussurian pear and David peach. It was concluded that Amur maple was more tolerant to soil moisture stress in comparison with David peach and Ussurian p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isture stress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Water use efficiency Biomass allocation Acer ginnala Prunus davidiana Pyrus ussurien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analysi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clones with different ploidies 被引量:7
2
作者 Jianqiu Xu Jiaojiao Jin +1 位作者 Hui Zhao Kailong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267-1275,共9页
The selection of drought-tolerant plan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lant breeding.We studi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loidie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Kom.that relate to drought stress tole... The selection of drought-tolerant plan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lant breeding.We studi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loidie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Kom.that relate to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We used a 5%(v/v)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solution to simulate drought stress.We recorded leaf phenotypes including color,dry area and curl degree.We evaluated sequential variations in some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compared these among diploid clones(CK),triploid clones(T12)and tetraploid clones(F20).T12 leaves exhibited slightly more drought stress damage than CK and F20 leaves.CK leaves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drought stress damage.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of the different ploid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12 days after drought stress treatment.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peroxidase,catalase and proline in the triploid(T12)leaves were the highest.The 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of T12 leaves were the lowest.The index values of F20 were between those ofthe diploid and triploid.In consideration of these results,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ploidies of P.ussuriensis can be ranked as T12>F20>CK.We speculate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olyploid clones of poplar will change after genome doubling and that some of the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will be improved,resulting in greater drought tolerance of polyploid cl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US ussuriensis POLYPLOIDY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基因ITS1、rpl20-rps12、rbcl序列的平贝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焦丽 赵波 +5 位作者 孔德馨 肖悦 李滨胜 姜思佳 李建欣 孟凡娟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平贝母作为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为了分析东北地区平贝母的遗传多样性,对27份平贝母材料进行了叶绿体序列分析。根据叶绿体DNA序列差异,选用并设计具有代表性的3对叶绿体基因(ITS1、rpl20-rps12、rbcl)引物,结果发现:3对... 平贝母作为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为了分析东北地区平贝母的遗传多样性,对27份平贝母材料进行了叶绿体序列分析。根据叶绿体DNA序列差异,选用并设计具有代表性的3对叶绿体基因(ITS1、rpl20-rps12、rbcl)引物,结果发现:3对引物扩增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91 bp、783 bp、165 bp,同时引物rpl20-rps12区域的单倍型多态性最高,其中核酸差异平均数、核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分别为2.06838、0.00264、0.670。单倍型数目为5,形成9个单倍型。结果表明,黑龙江地区平贝母可能存在栽培种扩散,因此应该丰富平贝母的遗传背景,为新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叶绿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化合物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沈乐 褚延广 +5 位作者 张伟溪 张静 张腾倩 李政宏 丁昌俊 苏晓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 【目的】对比分析香杨和大青杨木材挥发性成分、香气构成及其关键药用活性物质,为提升杨树木材附加值、生产保健型杨树木制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样品挥发性物质,将采集的样品导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成分分离和检测,通过气味阈值与物质相对含量计算其气味活度值。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查询已鉴定的挥发性成分,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5%、类药性(DL)≥0.14的物质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并获得相关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结果】香杨木材比大青杨木材检测出更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香气化合物,且有较多药用活性成分。香杨和大青杨木材粉末中分别检测出18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醇类、烷烃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香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8种香气化合物,包括7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和1种潜在香气化合物,其香气特征表现为黄油、清香、脂香、蘑菇、香草、树脂、花香、清香;大青杨木材挥发性物质中检索到5种香气化合物,且均为关键香气化合物。除黄油、清香、脂香等怡人气味特征外,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气味化合物2-己酮的气味较为刺鼻。香杨和大青杨木材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包括5种药用成分,分别为乙偶姻、己醛、4,6-二甲基-十二烷、3-辛酮、十四烷;香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4种,分别为2,3-丁二醇、1-辛基-3-醇、1-己醇、β-柏木烯;大青杨木材挥发物中特有的药用成分有2种,分别为十五烷醛和1-十六烷醇,其中1-十六烷醇是人体健康的有效关键成分。【结论】香杨木材挥发物中具有更多香气化合物和药用活性成分。大青杨木材中关键性气味化合物2-己酮气味较为刺鼻,可能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香杨木材有更清新的香气特征且挥发物中含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药用成分,可作为保健型木材生产的候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杨 大青杨 木材挥发物 气味活度值 药用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珈含 赵维 +1 位作者 王月 杨炳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8,共14页
平贝母是寒地名贵中药,具有散结解郁,润肺清心等功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气逆咳喘、喉痹、疮痈等病证的治疗,单味或复方使用皆效果良好,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纯天然高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平贝母研究不断深入,已分离得到生物碱类、核... 平贝母是寒地名贵中药,具有散结解郁,润肺清心等功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气逆咳喘、喉痹、疮痈等病证的治疗,单味或复方使用皆效果良好,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纯天然高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平贝母研究不断深入,已分离得到生物碱类、核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祛痰、镇静、抗炎、抗菌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近40年来国内外对平贝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并进行系统综述分析,以期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平贝母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处理对山梨种子热休眠的预防作用研究
6
作者 董博文 朱美如 +1 位作者 刘婷 张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为探究PEG引发和渗透调节处理对山梨种子发芽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山梨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分数(5%、25%、50%)PEG溶液引发处理不同时间(0.5、1、2 d)或渗透处理不同时间(1、3、7 d)后,测定不同引发或渗... 为探究PEG引发和渗透调节处理对山梨种子发芽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山梨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分数(5%、25%、50%)PEG溶液引发处理不同时间(0.5、1、2 d)或渗透处理不同时间(1、3、7 d)后,测定不同引发或渗透处理后的山梨种子在高温(25℃)下的萌发表现,并选择效果显著的处理测定种子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25%PEG引发和渗透处理1 d均能够很好地减弱山梨种子热休眠的诱导,达到预防的效果。PEG引发处理减弱种子热休眠的效果好于渗透处理采用质量分数25%的PEG溶液引发处理1 d时,种子发芽率较CK提高57%,发芽指数提高0.65,平均发芽时间缩短7.88 d。引发处理通过增加萌发早期种子内源乙烯和GA3含量、减少ABA含量来预防山梨种子进入热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 种子萌发 热休眠 渗透处理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平贝母中52种禁用农药残留
7
作者 刘欣宇 王艳 陈大忠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平贝母中52种禁用农药残留。基于QuEChERS原则的固相萃取法对平贝母样品进行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采用外标法定...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平贝母中52种禁用农药残留。基于QuEChERS原则的固相萃取法对平贝母样品进行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采用外标法定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52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定量限为0.02~0.1 mg/kg。样品平均回收率为75%~12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均小于15%。该方法快速、准确检测出平贝母禁用农药残留量,可用用于平贝母质量评价,为平贝母质量安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平贝母 禁用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型平贝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殿奎 秦佳梅 +2 位作者 刘洋 郭晓雨 田义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321-13321,13323,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为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法提取平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 3%,紫茎紫叶和紫茎绿叶... [目的]比较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为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法提取平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 3%,紫茎紫叶和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 7%和0.183 0%。[结论]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表型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春红 马宇 +1 位作者 何忠梅 韩宝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9-33,共5页
采用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层析法,从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水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命名为FUP-1。通过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分子... 采用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层析法,从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水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命名为FUP-1。通过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分子筛层析法测定其分子质量。结果表明,FUP-1为均一组分的杂多糖,主要由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5:1:1,平均分子质量为4.1×104D。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FUP-1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多糖 单糖组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江锡兵 李博 +3 位作者 张志毅 马开峰 何占国 刘承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4,共4页
对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一直是杨树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讨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和规律,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交所得3个生长及抗性等表现优良的杂种无性系1年生盆栽扦插苗为材料,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3... 对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一直是杨树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讨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特性和规律,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交所得3个生长及抗性等表现优良的杂种无性系1年生盆栽扦插苗为材料,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无性系的光合作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月中旬,天气晴朗条件下,3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分别呈单峰和倒双峰变化趋势;编号为191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两次峰值均高于165和177,191和177的低值高于165;3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相近,净光合速率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大,接近光饱和点时上升趋势平缓;191的光饱和点高于165和177,而光补偿点低于165和177,表明191适应光强的能力强于165和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大青杨 杂种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春红 金钟斗 韩宝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5-288,共4页
为了探讨平贝母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采用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d))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通过对各组小鼠一般体征、脏器指数、血清或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比较分析... 为了探讨平贝母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采用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mg/(kg.d))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通过对各组小鼠一般体征、脏器指数、血清或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力的比较分析,全面评价平贝母多糖FUP-1的抗氧化衰老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平贝母多糖FUP-1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同时降低脑组织中MAO活力。提示平贝母多糖FUP-1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多糖 抗衰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曼 张宇 +4 位作者 徐少博 赵宏 王宇亮 赵芷萌 孟繁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以平贝母多糖为原料,制备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平贝母多糖,对其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 目的:以平贝母多糖为原料,制备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平贝母多糖,对其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测定平贝母多糖和多糖铁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估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平贝母多糖提取率为4.66%,表征手段证实了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成功合成,并且多糖与Fe^3+络合后,未改变多糖结构的基本骨架,此外,多糖铁配合物结构稳定性更强,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且均强于平贝母多糖,分别达到最大清除率为68.96%、57.28%、46.88%。结论:平贝母多糖经Fe3+修饰后,结构稳定性增加,可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 多糖 铁配合物 抗氧化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蒸气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横纹压缩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君良 李坚 +1 位作者 刘一星 杨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和加热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压缩变形 ,并对两种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木材的抗胀 (缩 )率 (ASE)、阻湿率 (MEE)、质量损失率 (WL)、压缩率、压缩变形恢复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无论是高温加热处理还是高温水蒸...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和加热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压缩变形 ,并对两种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木材的抗胀 (缩 )率 (ASE)、阻湿率 (MEE)、质量损失率 (WL)、压缩率、压缩变形恢复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无论是高温加热处理还是高温水蒸气处理 ,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 ,当ASE的值超过 5 0 %时 ,高温水蒸气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小于高温加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当温度为 1 80℃时加热处理需要 1 5~ 2 0h ,而水蒸气处理仅需要 8min ,压缩变形被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木材 压缩变形 木材横纹压缩 水蒸气处理 尺寸稳定性 压缩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杨航天诱变植株早期抗氧化酶生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兴舜 吴迪 +3 位作者 刘雪梅 李开隆 宋福南 杨传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149,共5页
Dry seed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area were carried by the recoverable satellite for mutagenesis.Then the growth trait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of seedlings from the spaceflight-t... Dry seeds of Populus ussuriensis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area were carried by the recoverable satellite for mutagenesis.Then the growth trait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of seedlings from the spaceflight-treated seeds and control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traits of the seedlings after spaceflight varied to some degree,but most of the variation was not remarkable.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oluble protein content,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 in seedlings with response to spaceflight treatment.However,activitie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APX)and guaiacol peroxidase(POD)in the poplar seedlings after spacefligh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ground control.It suggested that space condition altered the poplar traits in some degree,and the higher antioxidant enzymes might failitate themselves to avoid some damage from active oxy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航天诱变 生长性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乌苏里拟鲿体表溃疡症的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小丽 汪开毓 +6 位作者 樊威 段亚佼 段靖 邓永强 杜宗君 耿毅 陈德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为了确定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体表溃疡症的病因,在无菌操作下从发病鱼的溃疡灶边缘、脾、肾中分离病原菌;利用湿片法对鳃组织、体表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压片,观察寄生虫寄生;利用病理学技术观察病鱼的病理损伤特点,分析... 为了确定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体表溃疡症的病因,在无菌操作下从发病鱼的溃疡灶边缘、脾、肾中分离病原菌;利用湿片法对鳃组织、体表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压片,观察寄生虫寄生;利用病理学技术观察病鱼的病理损伤特点,分析病因。结果发现,采用BHI培养基作为该病例的首次分离培养基效果不佳,未见细菌生长。该病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为皮肤肌肉、脾脏、头肾和体肾,所有鱼均主要表现为溃疡性坏死性皮炎和脂膜炎,脾炎和间质性肾炎。还可见轻微的灶性坏死性鳃炎。眼、脑、肝脏、心脏、消化道、鳔等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将病变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吉姆萨染色,在肌肉组织内可发现大量细长、可弯曲,犹如"乱发样"细菌。此外,在病灶内还可见少量真菌菌丝。综上结果,判定该病为细菌和真菌共同感染引起。证明了病理学技术在该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诊断 乌苏里拟鲿 溃疡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水梨’和‘嘉宝梨’后熟期间呼吸强度及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朝玲 毕阳 +2 位作者 张忠 张文利 魏永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99-303,共5页
以商业成熟的‘香水梨’和‘嘉宝梨’为试材,经室温(20±3)℃、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后熟,测定后熟期间的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水梨’后熟期间的呼吸强度呈典型的跃变型变化,显著高于‘嘉宝梨’,且‘香水梨’在第... 以商业成熟的‘香水梨’和‘嘉宝梨’为试材,经室温(20±3)℃、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后熟,测定后熟期间的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水梨’后熟期间的呼吸强度呈典型的跃变型变化,显著高于‘嘉宝梨’,且‘香水梨’在第5天出现呼吸高峰,‘嘉宝梨’虽在第15天时有呼吸高峰出现,但变化不显著;‘嘉宝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高于‘香水梨’,两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在第15天和第10天时达到最大,‘香水梨’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嘉宝梨’,后熟期间均逐渐下降;果实色泽变化为a*值变化最明显,‘香水梨’显著高于‘嘉宝梨’,后熟期间均逐渐上升;2种梨后熟期间石细胞含量基本不变,硬度逐渐减小,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均为‘香水梨’高于‘嘉宝梨’。综上所述,‘香水梨’和‘嘉宝梨’均属于跃变型果实,后熟期间果实色泽和质地等品质性状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子梨 '嘉宝梨’ 品质 后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杨树干内导管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西平 郭明辉 +1 位作者 王莹 郭平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88-91,97,共5页
以东北人工林大青杨为对象,借助木材解剖测量系统,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从微观角度对其成熟期(18~48年间)导管径向和纵向变异规律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青杨木材导管尺寸在径向上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其值逐渐增加;导... 以东北人工林大青杨为对象,借助木材解剖测量系统,应用定量解剖学方法,从微观角度对其成熟期(18~48年间)导管径向和纵向变异规律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青杨木材导管尺寸在径向上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其值逐渐增加;导管尺寸各项指标与生长轮龄的相关性偏差较大,复相关系数R2为0.85~0.31;木材导管尺寸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是,早材导管尺寸和晚材导管长度随着树高的增加先增大,在4 m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又减小,晚材导管直径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树干 导管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工艺条件对木材皱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海旺 王喜明 +2 位作者 王欣 春英 蔡永惠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3,共3页
以内蒙古西部产大青杨为研究树种,研究了干燥工艺条件对木材皱缩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温度、湿度对皱缩材的皱缩深度,体积收缩率和皱缩因子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 大青杨 木材 皱缩特性 干燥工艺条件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果梨周年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秀春 陈丽楠 +2 位作者 王炳华 范业宏 陈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6-793,共8页
[目的]明确南果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钾养分周年动态积累规律,为南果梨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采样和树体分解方法,分别于萌芽后10 d(萌芽期)、30 d(花期)、65 d(幼果膨大期)、100 d(果... [目的]明确南果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钾养分周年动态积累规律,为南果梨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采样和树体分解方法,分别于萌芽后10 d(萌芽期)、30 d(花期)、65 d(幼果膨大期)、100 d(果实膨大或新稍停止生长期)、130 d(果实着色前)、155 d(果实采收期)、185 d(采收后)、210d(落叶前)8个生育期选干周和树高一致的3株树将树体连根从土壤中挖出,分出果实、叶片、枝条、主干、主根、侧根、须根,各器官单独称重,并取200g左右的鲜样按清水、洗涤剂、清水、1%盐酸、3次去离子水冲洗、杀青、烘干后,电磨粉碎过0.15 mm筛,测定样品中氮、磷、钾含量。[结果]1)南果梨周年生育期内树体干物质当年净积累量为18.4 kg/plant,干物质累积速率出现两次累积高峰,分别是幼果膨大期(0.15 kg/d)和采收期(0.11 kg/d)。2)南果梨树体总氮周年积累量为154.0~301.0 g,新生器官为0~116.2 g,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多年生器官氮积累量为154.0~194.8 g,落叶前达到最高。3)南果梨树体总磷周年积累量为17.1~37.2 g,果实着色前最高。其中新生器官为13.7 g,果实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为17.1~24.9 g,果实转色期最高。4)南果梨树体总钾周年积累量为27.9~174 g。新生器官钾为97.3 g,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钾为27.6~76.6 g,落叶前最高。5)产量大约为17 t/hm^2的12年生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树体当年氮磷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20.1、146.1 g折合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磷(P)、钾(K)5.4、0.7、5.4 kg。[结论]南果梨周年干物质单株积累总量为41.4kg,当年净积累量为19.7kg。南果梨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花期到果实膨大期和果实转色到落叶前,分别占47.3%和47.5%。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氮、磷、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20.1、146.1 g,每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磷(P)、钾(K)5.4、0.7、5.4 kg。从开花到果实膨大期和从果实着色到采收后30天对氮吸收分别占总氮累积量的39.0%和49.0%,而磷、钾的累积从萌芽到开花较快到果实膨大期磷的累积达67.4%,钾的累积达65.1%,果实膨大期是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干物质 周年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梨和鸭梨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程建军 王震新 +1 位作者 于静海 滕健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73,74,共4页
以苹果梨(Pyrus ussuriensis Var. Ovoidea)和鸭梨(Pyrus bretechneideri Rehd)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贮藏期内.通过定期测定梨中pH值、可溶性固形物、褐变度、总酚和多酚氧化酶活... 以苹果梨(Pyrus ussuriensis Var. Ovoidea)和鸭梨(Pyrus bretechneideri Rehd)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贮藏期内.通过定期测定梨中pH值、可溶性固形物、褐变度、总酚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与不同底物的结合能力,分析梨的酶褐变机制,苹果梨和鸭梨在贮藏期间;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与贮藏期间的褐变度的升高是一致的多酚氧化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依次为:没食子酸>儿茶酚>绿原酸>咖啡酸;抗坏血酸和还原糖含量对水果的褐变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酶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 多酚类物质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