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息可视化在科技文献深度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张兆锋
张志平
乔晓东
吴斌
-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邮电大学
-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8-414,共7页
-
基金
本研究受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中的子项目《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技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项目编号:2006BAH03805).
-
文摘
信息可视化是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通过把海量的数据转化成可视化的形式让人们更容易观察、浏览和理解信息,并且找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目前,国家已经建立海量的科技文献资源,但仅限于查询、浏览、全文传递等服务,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科技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监测模型CiteSpaceⅡ,它可以对科技文献中涌现的趋势和临时模式进行监测和可视化。最后总结出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科技文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一般步骤和常用的开发工具。
-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数据挖掘
科技文献
科技监测
CiteSpaceⅡ
-
Keyword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ata mi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nitoring, CiteSpace Ⅱ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科研活动热度与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之间的互塑机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田文灿
王贤文
王勇臻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0-206,I0009,19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文献全景大数据下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探测”(编号:719740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DUT21RC(3)068)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研究目的]厘清科研活动热度与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研究热点的实时探测、乃至提前预测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选取5G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并以IEEE Xplore数据库中发表的2003-2020年的27386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一步逐月测算了目标文献于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月度使用次数(包括浏览次数和下载次数),并分别从文章出版数量、主题讨论数量、机构参与数量、会议召开次数、国合开展次数以及基金资助比例6个维度逐月评估了目标领域在同一时间段内的科研活力水平。基于上述连续120个月的观测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5G领域的科研活动热度及其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科研活动热度与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之间存在一种非对称的互塑机制。具体而言,主题讨论数量的扩充、基金资助比例的上涨均对科技文献使用次数的提升具有单向促进作用,而科技文献使用次数的提升对国合开展次数的增加具有单向促进作用;会议召开次数与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两者互为表里,彼此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共振效应;文章出版数量、机构参与数量与科技文献使用次数之间则未见明显的单向促进或双向加成现象。大体上,科技文献使用次数能够胜任科研活动热度变化的“风向标”。从践行研究热点追踪的角度来看,对科技文献使用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有助于我国研究人员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
关键词
科研活动热度
科技文献使用次数
5G
IEEE
Xplore
格兰杰因果检验
互塑机制
-
Keywords
research activity intensity
usage data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5G
IEEE Xplor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interplay
-
分类号
G353.1
[文化科学—情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