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蛋白/肌酐比与24-h尿蛋白定量在肾小球疾病尿蛋白水平测量中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香慧 贾婷 +8 位作者 杨莹 李艳 魏世卓 王佳琪 冯莹莹 马芳霞 陈钊 王莉 付荣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1-837,共7页
目的评价尿蛋白/肌酐比值(protein/creatinine ratio,P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urine total protein,24-h UTP)在肾小球疾病患者蛋白尿定量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慢性肾... 目的评价尿蛋白/肌酐比值(protein/creatinine ratio,P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urine total protein,24-h UTP)在肾小球疾病患者蛋白尿定量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尿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尿常规、晨尿PCR以及24-h UTP等数据。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可显著影响PCR和24-h UTP结果的指标,据其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应用Bland-Altman分析以及组内相关性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分别评价各组中两种测量指标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53.21±17.68)岁,PCR与24-h UT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3,P<0.001)。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尿量及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可影响24-h UTP结果,而PCR结果不受尿量的影响,但却受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以及ALB的影响。Bland-Altman分析显示,在24-h尿量1500~2500 mL、eGFR在30~89 mL·(min·1.73 m^(2))^(-1),或者ALB≥30g/L的患者中,两个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ICC进一步对各组中两个指标的一致性进行了定量,提示血ALB水平和尿量可能是影响两个指标一致性的因素。结论尿PCR和24-h UTP两种蛋白尿检测指标尽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其一致性及互相可替代性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尿量、血清白蛋白以及eGFR水平等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肌酐比值 24-h尿蛋白定量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及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怡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李红燕 杨红艳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在24.0~27.9 kg/m2)、肥胖组(BM I≥28.0 kg/m2),均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尿微量清蛋白(MAU)、尿肌酐(Ucr)、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较(UACR),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的FIB、UACR、TG、TC、LDL-C、FBG、FINS水平及HOMA-IR显著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P〈0.05);而PT、APTT、HDL-C水平则显著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会加重2型糖尿病的凝血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并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凝血功能 胰岛素抵抗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勇 唐振华 +3 位作者 蒋影 张峰 徐丹丹 黄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白蛋白(24h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不同时间点尿ACR替代24h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及不同时间点尿(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白蛋白(24h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不同时间点尿ACR替代24h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及不同时间点尿(主要是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不同时间点尿ACR与24hUA的相关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以24huA为标准,建立不同时间点尿ACR的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晨尿及随机尿ACR分别为9.02(5.69。11.64)mg/mmol及8.65(5.80-11.83)mg/mmo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随机尿ACR与晨尿ACR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r=0.951,P〈0.01);晨尿ACR、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886及0.859(P〈0.01);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6%及87.5%,随机尿ACR分别为90.1%及87.5%,两者相近。以24hUA作为判断标准,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晨尿、随机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022)及(0.960±0.0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结论:晨尿及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可替代24hUA。但因随机尿ACR更方便留取尿液标本,可以较好地替代24hUA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随机尿ACR 晨尿ACR 24 h尿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黛稚 李津 +2 位作者 邓洪容 严晋华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8-560,F0003,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广东省T1DM临床研究数据库登记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就诊的T1DM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收集随访患者的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 【目的】了解广东省1型糖尿病(T1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现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广东省T1DM临床研究数据库登记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就诊的T1DM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收集随访患者的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中心化检测。根据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共纳入814例患者,中位年龄29.4岁(四分位数间距20.2,41.4,下同),糖尿病病程3.2年(0.8,7.2),HbA1c为8.6%(6.9%,11.0%)。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636例(78.1%)、微量白蛋白尿组134例(16.5%),大量白蛋白尿组44例(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腰臀比(WHR)、HbAlc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患者群体中患DN的比例较高(21.9%)。T1DM患者DN与病程、WHR、HbAlc相关。迫切需要加强对广东省T1DM患者的综合管理,提高DN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试纸法评价微量白蛋白尿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喜杨 王鸿懿 +1 位作者 杨帆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76-1779,共4页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才能实施,不能应用于基层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寻找简易MAU的测定方法,有助于基层评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并可能为相关的流行病学调研提供方法。半定量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MAU检测方法,已被推荐用于基层的疗效监测、患者家庭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以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尿ACR作为金标准,评估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准确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未服降压药18~85岁高血压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以免疫比浊法测定的ACR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以半定量试纸法测定的ACR结果30~300 mg/g(标准一)、50~300 mg/g(标准二)、80~300 mg/g(标准三)、100~300 mg/g(标准四)、150~300mg/g(标准五)作为MAU的阳性诊断标准,计算不同阳性诊断标准下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结果与半定量试纸法ACR 30~300 mg/g、50~300 mg/g、80~300 mg/g以及150~300 mg/g的切点相比,ACR 100~300 mg/g的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最优,分别为6.83%及1.25。同时,半定量试纸法ACR 150~300 mg/g的特异度(75.61%)最高,误诊率(24.39%)最低。结论半定量试纸法检测的ACR 100~300 mg/g可作为MAU的半定量阳性诊断标准,是一种可用于基层筛查MAU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半定量试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空腹尿钙和尿肌酐及其比值变化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红斌 朱庆文 +2 位作者 喻战军 胡朝晖 刘忠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空腹尿钙、尿肌酐及其比值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筛查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5~69岁),每周70mg阿仑膦酸钠治疗半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采用偶氮胂...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空腹尿钙、尿肌酐及其比值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筛查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45~69岁),每周70mg阿仑膦酸钠治疗半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采用偶氮胂III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尿钙和尿肌酐,同时检测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103例(20~49岁),计算尿钙/肌酐比值。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时尿钙检测值、尿钙/肌酐比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尿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与3个月时尿钙检测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用药前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同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尿钙和尿钙/肌酐比值均可以作为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状态的生化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阿仑膦酸钠的疗效指标在临床上使用,尿钙/肌酐比值显得更加稳定;空腹尿肌酐检测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阿仑膦酸钠 尿钙/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尿蛋白定量预测方程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杨 谢院生 +4 位作者 卢光明 李作祥 苏华斌 孔德阳 陈香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尿蛋白/尿肌酐(Upro/Ucr)、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尿蛋白/尿渗透压(Upro/Uosm)及尿白蛋白/尿渗透压(Ualb/Uosm)与24h尿蛋白定量(24-UP)的相关性,建立并验证尿蛋白排泄量预测方程。方法将参与本研究的530例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分析尿蛋白/尿肌酐(Upro/Ucr)、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尿蛋白/尿渗透压(Upro/Uosm)及尿白蛋白/尿渗透压(Ualb/Uosm)与24h尿蛋白定量(24-UP)的相关性,建立并验证尿蛋白排泄量预测方程。方法将参与本研究的53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开发组300例,验证组230例。利用简单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尿蛋白预测方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对差值和绝对差值,绘制ROC曲线综合评价方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建立的预测方程分别为E1-UP(mg/24h)=86.1×[Upro/Ucr(mg/mmol)]0.595;E2-UP(mg/24h)=53.5×[Ualb/Ucr(mg/mmol)]0.704;E3-UP(mg/24h)=21.3×[Upro/Uosm(mg/osm)]0.598;E4-UP(mg/24h)=10.9×[Ualb/Uosm(mg/osm)]0.698。Ualb/Ucr预测尿蛋白排泄量的相关性和准确性优于其他3种检测方法。绘制ROC曲线未发现4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存在显著差异。在CKD1~4期时,方程预测的蛋白排泄量与24-UP存在极好的相关性,但在CKD 5期时,所有方程预测的准确性均显著下降。结论虽然Ualb/Ucr预测的尿蛋白排泄量与24-UP相关性和准确性略优于其他3种方法,但4种尿蛋白定量替代方法在预测的综合效能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蛋白 肌酐 白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文献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吕贵 郭传 +4 位作者 王秀娟 于明坤 牛珠珠 李深 饶向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对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特征分析,总结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以指导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方法:选取和检索国内4大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 目的:对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特征分析,总结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以指导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方法:选取和检索国内4大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两大英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对纳入的文献基本信息、药物干预时间、疗效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16篇文献,其中临床研究103篇,动物实验研究13篇。89.7%(104/116)文献出自西医医院。53.4%(62/116)文献慢性肾炎病理类型不明确。92.2%(107/116)文献未提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型。从疗效指标看,尿蛋白定量的文献占100%(103/103);血肌酐占76.7%(79/103);尿素氮占55.3%(57/103),治疗有效率文献占82.6%(85/103),并且这85篇文章均报道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有效。结论:从本研究纳入文献报道的有效率来看,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确切。尿蛋白定量、有效率、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5个疗效指标。现有临床研究对中医证型、药物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的关注不足,将来的临床和科研中需重视辨证论治、用药的精准,提高治疗和研究的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胶囊 慢性肾炎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特征 尿蛋白定量 血清肌酐 尿素氮 血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江皓波 劳美铃 马明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脓毒症所致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共9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收治后6 h内检测并计算UACR、氧合指数(OI);通过Pi CCO系统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比较EVLWI正常组与增高组P...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脓毒症所致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共9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收治后6 h内检测并计算UACR、氧合指数(OI);通过Pi CCO系统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比较EVLWI正常组与增高组PVPI、OI、UACR的差异,是否需机械通气患者EVLWI、PVPI、UACR的差异。分析UACR与EVLWI、PVPI、OI的相关性。结果:EVLWI增高组PVPI、UACR高于正常组,OI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与EVLWI、PVPI正相关,与OI负相关(P<0.05)。需机械通气患者的EVLWI、PVPI、UACR高于非机械通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部分脓毒症患者,UACR可预测脓毒症所致肺水肿的形成,可尝试用于评估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脓毒症 血管外肺水指数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菊 周冬枝 +2 位作者 夏欣欣 吴琼 张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二步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慢性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2.5g/kg.d)、开同组(0.78g/kg.d)及益肾保真方高剂量组(46.5g/kg.d)、低剂量组(15.6g/kg... 目的探讨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营养不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二步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慢性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2.5g/kg.d)、开同组(0.78g/kg.d)及益肾保真方高剂量组(46.5g/kg.d)、低剂量组(15.6g/kg.d)。给药6周,观察大鼠摄食量、体重,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24hUprV)、白蛋白(ALB)及胆固醇(Chol)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BUN、Scr、24hUprV及Chol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摄食量、体重及血清ALB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益肾保真方组的血BUN、Scr、24hUprV及Chol显著降低(P<0.01),摄食量、体重及血清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益肾保真方对CRF大鼠营养不良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保真方 慢性肾功能衰竭 营养不良 大鼠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尿蛋白定量 白蛋白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芯片电泳分离检测尿中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宏伟 王惠民 +6 位作者 丛辉 金庆辉 贾春平 刘菁 庄贵生 孙承龙 赵建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乳酸钙浓度、乙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用石英芯片电泳一紫外检测法分离了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在75mmol/L硼酸盐(pH10.55)(含0.8mmol/L乳酸钙、1%(φ)乙胺)运行缓...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乳酸钙浓度、乙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用石英芯片电泳一紫外检测法分离了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在75mmol/L硼酸盐(pH10.55)(含0.8mmol/L乳酸钙、1%(φ)乙胺)运行缓冲液中,上述两组分在3min内完全分离;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5.0g/L和1.0~10.0g/L;检出限(S/N=3)均为0.5g/L,应用于临床尿蛋白分离测定,并与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仪电泳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一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芯片电泳 紫外检测 乳酸钙 乙胺 尿蛋白 尿 纯人白蛋白 人运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内动脉阻力指数及尿白蛋白指数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伟男 杨永年 石凤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时肾内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20名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与20名非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发现早期肾病的病人肾...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时肾内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20名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与20名非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发现早期肾病的病人肾内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升高,超过正常上限者达85%。结论肾内动脉阻力指数升高可以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如同时以肾内动脉阻力指数结合尿白蛋白指数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结果诊断敏感度达95%,特异度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内动脉 阻力指数 糖尿病 A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飞 彭雯 赵焕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尿蛋白/肌酐的比值的相关性。方法评估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和生化指标并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尿蛋白/肌酐的比值的相关性。方法评估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和生化指标并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2%(41例)和33.3%(40例)。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CCr和腰椎骨密度之间显著相关(P<0.05);而股骨骨密度仅与年龄具有密切相关(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UACR)≥30]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较高的UACR水平可能和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肌酐 2型糖尿病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HDAC5对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组蛋白修饰异常的干预及其治疗作用
14
作者 欧阳琳 王燕飞 +2 位作者 刘玲娇 彭佑铭 侯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用,探讨HDAC5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将NOD鼠分为3组,在12周龄时分别于尾静脉注射si RNA-HDAC5,si RNA-Control或生理盐水,于18,24和30周龄取样本检测,以血糖仪检测各组NOD鼠血糖,ELISA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清细胞因子IL-1,IL-6,IL-18和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NOD鼠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OD鼠脾脏CD4+T细胞HDAC5蛋白水平。结果:与未干预对照组相比,HDAC5干预组小鼠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血清IL-1,IL-6,IL-18及TNF-α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脾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明显降低。结论:阻断NOD鼠的HDAC5表达能减缓糖尿病鼠肾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 细胞因子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被引量:23
15
作者 朱炳铭 吴勇 +1 位作者 余权 温旺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miR-21(S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Alb/Ucr)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曲线,探讨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miR-21(S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Alb/Ucr)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曲线,探讨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A(UmAlb〈14.29 μg/mL)、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B(UmAlb〉14.29 μg/mL)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生化检测,尿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检测,获得SmiR-21、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3项指标的单一及联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SmiR-21、UmAlb和UmAlb/Ucr在糖尿病肾病组的水平与糖尿病A、B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3项指标预测概率的AUC为0.846 (95%CI:0.754~0.937)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敏感性为80%. 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分析可以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81.3%).miR-21、UmAlb和UmAlb/Ucr 3者联合检测是更具优势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miR-21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糖尿病肾病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3439例40~75岁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许晓双 汤旭磊 +8 位作者 车红霞 关聪会 赵楠 傅松波 刘丽娟 叶月 郭梦然 闵行 甄东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00-1608,共9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中老年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5月~2011年9月选取兰州市3个社区非CKD人群3868人建立队列研究人群,于2014年6月~2015年8月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排除随访资料缺失的人群... 目的探讨兰州市中老年人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5月~2011年9月选取兰州市3个社区非CKD人群3868人建立队列研究人群,于2014年6月~2015年8月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排除随访资料缺失的人群后,共纳入3439人。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TyG≤8.47)、Q2组(TyG 8.48~8.84)、Q3组(TyG 8.85~9.20)和Q4组(TyG>9.20)。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评价肾功能。结果高TyG指数的人CKD发生率较高(P<0.05)。随访后发生CKD的患者TyG指数高于非CKD人群(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异常eGFR及CKD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高TyG指数是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尿白蛋白/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彭湾湾 钟雯 +1 位作者 薛君力 曾姣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495-2499,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PEX168)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X168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PEX168)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X168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与缬沙坦,PEX168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PEX168,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血糖标准差(SD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F)、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PEX168组FBG、2hBG、HbA1c、MBG、MAGE、MPPGE、SDBG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TC、TG、LDL-C、SBP、DB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EX168组更为显著(P<0.05)。PEX168组治疗12周后CysC、Scr、UAC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eGF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PEX168可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降低肾小管生物标记物,可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和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康静 李洮俊 +3 位作者 方团育 袁晓丹 宋润珞 楼青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第1分位组即UACR<5.87 mg/g组(n=320)、第2分位组即5.87 mg/g≤UACR≤9.55 mg/g组(n=341)、第3分位组即9.56 mg/g≤UACR≤16.27 mg/g组(n=321)和第4分位组即16.27 mg/g<UACR<30.00 mg/g组(n=327)。分析正常范围内UACR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高血压风险的关系。结果:UACR<5.87 mg/g组、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和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71.3%(228/320)、77.4%(264/341)、82.9%(266/321)和80.4%(263/327),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基线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后,Cox回归分析发现,与UACR<5.87 mg/g组相比,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HR(95%CI)分别为1.075(0.896~1.289)、1.024(0.853~1.230)、1.215(1.010~1.462),趋势检验P值为0.01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的UACR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蛋白尿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梓末 褚琳 +1 位作者 陈陵霞 王晶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56-2863,共8页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佩戴FGMS...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佩戴FGMS的T2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并佩戴FGMS的T2DM患者79例,以尿液检查中UACR是否<30 mg/g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FGMS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高血糖时间(TA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FGMS指标与lnUACR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对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 白蛋白尿组T2DM病程长于无白蛋白尿组,三酰甘油(TG)、HbA;、平均血糖(MBG)、TAR、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GA;)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I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P<0.05)。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HbA;呈负相关(P<0.001),TAR与HbA;呈正相关(P<0.001)。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TIR与lnUACR呈负相关(P<0.001),MBG、TAR、SDBG、LAGE、MAGE、CONGA;与lnUACR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70%〔OR=0.038,95%CI(0.003,0.467)〕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TAR升高〔OR=1.046,95%CI(1.000,1.094)〕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IR预测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674,0.894)〕(P=0.00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3%,最佳切点为69.71%。结论 在FGMS指标中,TIR>70%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TAR升高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同时,SDBG、LAGE、MAGE、CONGA;等多种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也与UACR密切相关。对TIR水平较低及TAR、SDBG、LAGE、MAGE、CONGA;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进行FGMS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肌酐比 血糖自我监测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目标范围内时间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红壮 宫平 +1 位作者 王哲 吴再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1,共7页
有研究表明,全球约有8%的人群患有肾脏疾病(CKD),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患病患者呈年轻化发展。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原理,针对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后自液相中析出这一特性,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液体浊度变化量的原理检... 有研究表明,全球约有8%的人群患有肾脏疾病(CKD),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且患病患者呈年轻化发展。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原理,针对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后自液相中析出这一特性,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液体浊度变化量的原理检测尿白蛋白;依据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酐,并计算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来评估患者的肾脏健康情况。搭建实验装置,与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检测尿白蛋白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为r2=0.996,重复性变异系数为Cv≤4.087%;与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比,尿白蛋白检测阳性符合度89.36%,阴性符合度92.06%。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阳性符合度92.96%,阴性符合度8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免疫透射比浊法 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 微弱光信号检测 肾损伤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