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特征、内涵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曼 董金宇 牟俊燕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引发各界对数字技能的关注,我国也提出将建成数字人才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已有文献多围绕数字技能的应用侧展开论述,鲜有研究对其进行理论溯源,探索数字经济对传统人力资本概念框架...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引发各界对数字技能的关注,我国也提出将建成数字人才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已有文献多围绕数字技能的应用侧展开论述,鲜有研究对其进行理论溯源,探索数字经济对传统人力资本概念框架的更新和推进。在此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全面嵌入人力资本既有理论体系,提出并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概念框架。首先,“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使得教育、经验等传统人力资本代理变量的地位受到挑战,衍生出包含数字认知技能和数字情感技能的数字人力资本作为全新内核。其次,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助力形成“一高一低,一长一短”的人力资本投资新模式。最后,探讨了数字人力资本与传统人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研究展望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认知技能 数字情感技能 人力资本积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投入、人才积累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黄永春 万安位 +1 位作者 钱昕怡 钱春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2,共12页
借助两阶段DEA模型与共同前沿理论,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教育投入—人才积累”转化效率、“人才积累—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以及整体创新效率,探究两阶段效率损失的真实来源。研究发现:①共同前沿下各阶段转化效率值均... 借助两阶段DEA模型与共同前沿理论,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教育投入—人才积累”转化效率、“人才积累—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以及整体创新效率,探究两阶段效率损失的真实来源。研究发现:①共同前沿下各阶段转化效率值均未超过群组前沿下转化效率值,东部区域两阶段转化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东部两阶段的技术落差比率最优,其次为西部地区,最后为中部地区。③东部区域两阶段转化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管理不当,而中西部地区无效率损失主要源于外部技术差距。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产业集聚、不同就业结构、不同科技人才流动水平区域以及不同城市群的两阶段转化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人才积累 创新绩效 损失来源 两阶段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之别:种植结构差异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3
作者 马克卫 王丽丽 尤亮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9,共8页
“南稻北麦”是我国粮食种植结构最典型的差异化特征,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持久且深远。利用CFPS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聚焦60、70后农村劳动力主体,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谷种... “南稻北麦”是我国粮食种植结构最典型的差异化特征,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持久且深远。利用CFPS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聚焦60、70后农村劳动力主体,结合多元回归模型,考察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谷种植区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显著低于小麦种植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稻谷种植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种植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结构之间也呈现出差异性,特别是在1960—1964年与1975—1979年出生的农村劳动力,种植结构对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和稻谷种植面积扩大的协同作用,将增强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之别 粮食种植结构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种植面积 农民就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韩民春 陈昭 刘曈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6,共10页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存在明显的“批次效应”与递增的动态效应,且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的影响路径进行传递。本文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 政策效应 人力资本效应 技术创新效应 资本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及溢出效应: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5
作者 徐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共20页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4年以来两次大型省际结对帮扶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四省涉藏县市(以下简称四省藏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研究发...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4年以来两次大型省际结对帮扶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四省涉藏县市(以下简称四省藏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教育结对帮扶显著提升了四省藏区教育维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为脱贫攻坚时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可为现阶段四省藏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劳动力技能具有互补性,教育结对帮扶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可以同时促进高技能和低技能人员向城市集聚和就业,有利于推进以县域为载体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因而教育结对帮扶也可为四省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能”,发挥政策的间接“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结对帮扶 人力资本积累 溢出效应 四省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中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朱金生 郭可尘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共12页
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对数字贸易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 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对数字贸易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考察期数字贸易对高质量充分就业有显著推动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结果揭示,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分别从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端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渠道作用。门槛分析显示数字贸易水平越高,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推动作用越强。空间溢出检验发现,本地数字贸易发展对邻地就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中,数字贸易对高质量就业比对充分就业的推动作用更大,对东部地区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为更全面地考察数字贸易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高质量充分就业 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偏好、人力资本积累与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孖祎 韩冬日 李拓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8,共7页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地区政府创新偏好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创新偏好影响绿色创新的复杂非线性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非线性的,不仅存在...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地区政府创新偏好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创新偏好影响绿色创新的复杂非线性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非线性的,不仅存在以政府创新偏好自身为门槛的单门槛效应,也存在显著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U”型阈值效应;当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变量时,政府创新偏好在跨越一重门槛值后,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发生结构突变,作用效果由微弱的负向抑制转变为正向促进,并且在更高的门限区间中其影响系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偏好 人力资本积累 绿色技术创新 动态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互联网使用的资本积累 效应与城乡居民的相对贫困缓解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素霞 蔡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促进全社会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是相对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互联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积累效应是促进相对贫困缓解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 促进全社会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是相对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互联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积累效应是促进相对贫困缓解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城乡设定贫困标准,并对比互联网减贫效应的城乡差异。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能缓解个体的相对贫困,且对农村居民的作用大于城镇居民,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将线上资源转化为线下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而缓解相对贫困。其中,互联网使用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城镇居民的减贫效应更强,经济资本对农村居民的减贫效应更强。同时,互联网使用的减贫效应存在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门槛条件,且门槛值存在城乡差异。建议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强化互联网的人力资本积累作用,加强对城镇贫困居民和农村“贫困边缘群体”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相对贫困 互联网使用 资本积累 城乡差异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是否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基于不同宏观经济主体投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钦良 宋彦玲 黄恒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6,共13页
推动人力资本积累是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智能化的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信号,直接影响不同宏观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文章从不同宏观经济主体投资视角出发,在理论... 推动人力资本积累是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智能化的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信号,直接影响不同宏观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文章从不同宏观经济主体投资视角出发,在理论上揭示工业智能化应用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内在机制,并采用2006—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通过信号效应和价值效应,推动个人、政府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在企业层面,由于当前我国工业智能化水平仍然不高,虽然工业智能化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但相较于基础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企业更愿意将收益投入到自身固定资本积累、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领域,导致工业智能化影响企业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机制尚未显现。另外,工业智能化促进人力资本的作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上的“边际效应递增”现象,东部地区强大的市场规模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虹吸效应”,导致工业智能化促进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地,在垄断加价作用下理性经济个体会将资源向R&D倾斜,导致R&D投入对工业智能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并且该“挤出效应”在农村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人力资本积累 信号效应 价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华静 范璐杰 +1 位作者 李瑞宁 张建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累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运用CFPS2018数据库,按照“土地流转→家庭教育认知→代际人力资本投资→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检验框架,采用PS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基于家庭决策者性别视角探究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更高,其子女学业成绩更靠前;(2)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教育认知更高,进而会提高青少年子女的物质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3)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村家庭中女性家庭决策者更重视教育投资。鉴于此,相关的政策设计应该聚焦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开展女性扶贫项目,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有效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人力资本积累 青少年 性别差异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广义内生增长模型的分析
12
作者 蒲林波 严成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60,共17页
数据正在改变着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的速度和渠道,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刻画竞争性数据和非竞争性数据在不同部门的特征,构建由创新、人力资本、数据三方驱动的广义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数据缓解了... 数据正在改变着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的速度和渠道,进而深刻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刻画竞争性数据和非竞争性数据在不同部门的特征,构建由创新、人力资本、数据三方驱动的广义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数据缓解了技术研发的拥挤现象,拓展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边界,并提升了二者的稳态收敛速度;扩大数据共享和缓解隐私担忧双管齐下才能带来适宜的经济增长;政府根据产出规模和支出比例进行数据补贴能进一步促进数据释放经济增长效应。由此,揭示出数据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机制;论证政府进行数据补贴和相关投资的必要性;基于数据共享提出“保留消费”,以此为消费效用和隐私泄露风险权衡下的增长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经济增长效应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积累 内生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收入差距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云鹏 黄凤羽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8,共14页
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创新发展,问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同时实现吗?就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从供给角度分析了收入差距变动对全要素生差率的影响... 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创新发展,问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同时实现吗?就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从供给角度分析了收入差距变动对全要素生差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在不同水平值下,对不同阶层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不同的:低收入阶层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具有负相关关系,而高收入阶层人力资本积累与收入差距具有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发现,基于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居民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总体上具有倒U型关系。这就意味着,收入差距的适度缩小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合理调整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教育投资、扩大开放程度和提高市场化水平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积累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14
作者 王峥 刘维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底层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引导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积累 底层技术转型 应用技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性研究
15
作者 全勇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教育、培训、健康投资等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技能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健康意识不足等挑战。基于此,提出了...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教育、培训、健康投资等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技能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健康意识不足等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技能培训体系、营造有利社会环境等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分阶段推进、跨部门协作、示范引领等实施路径及政策法规、财政资金、监督评估、公众参与等保障措施。通过有效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教育资源配置 技能培训体系 社会环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 被引量:154
16
作者 张腾飞 杨俊 盛鹏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7,共11页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Black、Henderson城市化模型和Stokey污染模型,在最优化框架下推导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清洁生产和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托Black、Henderson城市化模型和Stokey污染模型,在最优化框架下推导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清洁生产和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都是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城镇化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等渠道来抑制地区碳排放。基于2000-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半城镇化率三个城镇化指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虑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三种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样本期间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城镇化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来抑制这种不利影响;其次,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人力资本积累渠道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也即人力资本积累会降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边际影响;最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清洁生产也有利于我国碳减排进程,清洁生产渠道也会弱化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相比,清洁生产渠道对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的边际影响显著性降低。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的作用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高碳锁定"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人力资本积累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兵 李嫄 许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96,共8页
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发区作为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对其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研究亟待开展。本文针对开发区所特有的区域经济与人才聚集优势,对二者的协同关系加以验证;纵览开发区的成长历程... 人才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发区作为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对其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研究亟待开展。本文针对开发区所特有的区域经济与人才聚集优势,对二者的协同关系加以验证;纵览开发区的成长历程,分析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构建协同度评价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揭示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演进的一般规律,进而给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旨在为我国各开发区人才聚集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061.5开发区 人才聚集 区域经济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8
18
作者 项本武 张鸿武 王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0,142-143,共6页
本文使用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城市人口规模会增长1.15%;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 本文使用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城市人口规模会增长1.15%;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每增加1%,则城市人口规模增长0.17%。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由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家庭及城市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而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溢出效应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聚差异的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力研究--以浙江和陕西两省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建和 朱晓明 金雪军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4,共5页
从目前大部分的学术成果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和实证主要集中在物质资本的投入和形成以及无形的制度创新方面;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面,现有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和... 从目前大部分的学术成果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和实证主要集中在物质资本的投入和形成以及无形的制度创新方面;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面,现有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聚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和陕西省的实际数据为例,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人力资本积聚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人才外流与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基于出国留学的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许家云 李平 王永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102,共12页
人才的跨国外流,究竟是促进了本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还是导致了本国人力资本的净损失?回答该问题,对中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合理的人才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放经济框架内,将人才外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决... 人才的跨国外流,究竟是促进了本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还是导致了本国人力资本的净损失?回答该问题,对中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合理的人才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放经济框架内,将人才外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决定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人才外流与本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使用世界上60个国家和地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外流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呈倒"U"型关系,但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线性负相关;人才外流对本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受到本国技能劳动占比和其所生产产品替代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外流 贸易条件效应 技能劳动占比 人力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