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客流争夺与补充的轨交对公交非对称竞合关系评价
1
作者 王殿海 徐梦丹 +2 位作者 张萌 曾佳棋 蔡正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进而建立“站点对-公交站-公交线”三个层次的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居民出行方式离散选择模型以定量计算竞合指标。基于杭州市4条典型公交线路展开案例研究,对比了考虑客流因素前后各线路的竞合指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客流因素后,部分线路的竞合评价结果产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43路公交线与轨交2号线的关系由合作变为竞争,竞合度由0.069上升至0.999。最后,本文通过出行需求分布的可视化结果验证了这一变化的合理性,表明所提竞合模型能够有效量化轨交对公交在三个层次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获得更加真实合理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用于识别与轨道交通竞争关系显著或者合作程度较低的公交线路,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竞合关系 离散选择模型 常规公交 轨道交通 线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2
作者 赵家旭 侯本伟 +1 位作者 缪惠全 江志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3个层次的研究逐步聚焦,并对发文量、发文作者、文... 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3个层次的研究逐步聚焦,并对发文量、发文作者、文献来源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通过追踪重要文献,归纳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的主要指标,并评述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性能评价研究正在经历几个重要的转变:首先,分析模型从无权网络向加权网络模型发展,更加注重车站和区间的差异性;其次,研究对象从轨道交通网络分析扩展到对轨道-道路、轨道-公交等耦合交通网络的综合评价;最后,网络性能研究焦点也由灾害或外部冲击时的抵抗能力,逐步转向包含灾后恢复能力的韧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性能评价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近郊区接驳轨道站点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研究
3
作者 朱震军 许馨方 +2 位作者 李晴 过秀成 冯昕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97,共6页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检验了该模型对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设计模式的适用性,对于引导居民选择“轨道交通+社区公交”出行、促进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区 轨道交通 社区公交 线网设计 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评估体系及改善对策研究
4
作者 颜建新 王涛 +1 位作者 吴璐帆 张彬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传统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仅考虑轨道接驳设施的“有无”,而忽略设施运行的“好坏”,导致无法评估并解决因供需矛盾突出、出行体验较差而诱发的接驳不便问题;在保留部分“设施有无”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供需匹配”及“使用体验”层面的... 针对传统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仅考虑轨道接驳设施的“有无”,而忽略设施运行的“好坏”,导致无法评估并解决因供需矛盾突出、出行体验较差而诱发的接驳不便问题;在保留部分“设施有无”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供需匹配”及“使用体验”层面的指标,并系统性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从设施融合、网络融合及运营融合等方面提出关键资源配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评估体系可充分保障轨道接驳的便捷性、舒适性与安全性,对于大中城市系统性开展三网融合改善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三网融合 接驳评估体系 设施融合 网络融合 运营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成网背景下公交网络体系重构及线路优化关键技术分析
5
作者 颜建新 王涛 +2 位作者 胡欣媛 马洪生 吕楠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共12页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成网后各层次公交线路功能不明确、定位不清晰,且与轨道交通融合不足等问题,从“3维体系、2维线网、1维线路”等多维度出发,重构“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详细解析轨道交通-公交“双网”融合实...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成网后各层次公交线路功能不明确、定位不清晰,且与轨道交通融合不足等问题,从“3维体系、2维线网、1维线路”等多维度出发,重构“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详细解析轨道交通-公交“双网”融合实施策略,分层次、分步骤地提出“快-干-支”公交线网优化方法及实施路径,并将理论方法应用于成都市公交线网体系改革。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公共交通线网一体化统筹与轨道交通-公交“双网”融合得到大幅改善,对于其他大城市系统性开展公共交通网络构建与分层次公交线网优化提供良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双网融合 分层次公交线网 公交快线 公交干线 公交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选择评价模型
6
作者 赵倩 范雪岩 田理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6,共7页
针对大型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比选困难的问题,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选择评价模型。从政策要求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出发,提出与城市协调情况、社会影响、建设实施成本效益、建成后交通效果以及网... 针对大型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比选困难的问题,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选择评价模型。从政策要求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出发,提出与城市协调情况、社会影响、建设实施成本效益、建成后交通效果以及网络服务提升情况5个评价准则,进一步细化为9项评价指标。以某城市为案例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模型的技术路线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选择的决策逻辑。评价模型的输入数据均为建设规划阶段可获取的数据,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可直观反映备选项目排序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 项目选择 网络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环线和快线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忠强 陈必壮 +3 位作者 沈云樟 吕正昱 李英 龙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实施以来,随着上海五个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也在进一步调整中,其中快线和环线是重点讨论的内容,需研究环线和快...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实施以来,随着上海五个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也在进一步调整中,其中快线和环线是重点讨论的内容,需研究环线和快线的功能规划、客流特征及规划原则。[方法]利用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数据,分析环线和快线的客流特征和功能;对照环线和快线以往的研究结论和运营现状实际,总结环线和快线规划的经验。基于新时期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分析既有规划中环线和快线的不足,提出新一轮规划调整中环线、快线的功能要求和规划原则。[结果及结论]环线承担的客流分为沿线服务、过境客流和本线到发客流三个类别,相应的环线可发挥此三种功能。在既有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作为环线之外,可规划第二环线以满足沿线客流集散的需求。建议第二环线位置可利用规划中的上海轨道交通26号线,在中外环道路之间,尽可能靠近中环线的区域较为适宜。应进一步加强郊区到中心城区的快线规划,快线进入中心城区线网有直通入网和枢纽入网两种形式,枢纽入网要求该枢纽车站进入中心城区线网的便捷性高,直通入网造价较高。快线乘行时间视新城和中心城区联系紧密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指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规划 环线 快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审查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子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未来我国城市发展将从“强调建设”向“强调治理”转变,城市规划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前期研究是城市规划的关键构成,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重要切入... [目的]未来我国城市发展将从“强调建设”向“强调治理”转变,城市规划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前期研究是城市规划的关键构成,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重要切入点,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关键部署和重要保障,分析其前期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对城市规划协同开展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至关重要。[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前期研究主要是指总体设计之前的规划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和项目可研。针对三者的研究特性与差异,分析了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结果及结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和项目可研三者呈现“工作阶段上逐层开展、工作层次上前宏后微、工作重心上各有侧重”等特点。加强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前期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建设规划 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4,共8页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建设以支撑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市域(郊)铁路是“多网融合”中的重要联动纽带。为实现市域(郊)铁路的合理科学建设发展,其线网规划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建设以支撑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市域(郊)铁路是“多网融合”中的重要联动纽带。为实现市域(郊)铁路的合理科学建设发展,其线网规划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规划科学评估方法,以期为都市圈市(域)郊线网及整体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从多网融合程度、都市圈支撑强度、运营服务能力、方案实施可能四个角度建立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信息熵权法和AHP组合赋权法的TOPSIS方法实现规划方案的量化综合评价分析。以福州都市圈核心区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既有铁路利用程度较高的规划方案最优,最优方案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铁路运能,实现都市圈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可较好融合都市圈各层次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都市圈旅客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网融合 都市圈 市域(郊)铁路 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评价 组合赋权法 TOPSIS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昭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72,共12页
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正处于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是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通过文献计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概念内涵入手,系统梳理我国都市圈轨道交... 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正处于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是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通过文献计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概念内涵入手,系统梳理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规律、都市圈轨道交通多网融合技术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技术研究进展,总结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面临挑战,研究提出未来在都市圈轨道交通与都市圈互动机理、客流分析预测模型、网络规划技术方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可为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研究、规划实践等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轨道交通 研究综述 多网融合 客流预测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理念下无锡市域(郊)铁路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宝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1,218,共10页
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融合发展。针对无锡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四网融合”理念下无锡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 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融合发展。针对无锡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四网融合”理念下无锡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从功能及需求出发,重点面向市域范围通勤走廊,采用“契合城镇发展轴、串联市域中心体系、覆盖市域主要客流走廊”的方法进行线网布局,进一步提升无锡市对外衔接的综合枢纽在区域轨道线网中的定位,强化在区域交通中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做好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力争与城市轨道实现多点换乘;形成与城际铁路共线融合、贯通运营、支撑无锡市域范围人流物流高效流动的市域(郊)铁路网,为促进“四网融合”发展,构建城市、交通协调格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市域(郊)铁路 无锡 轨道交通 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项目配建轨道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森 邢民 +1 位作者 康启扬 肖体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轨道交通TOD引向新的高潮。大型轨道交通TOD项目一般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策划,基于超前规划、统筹设计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实施主体打造片区有核心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针对东莞核心开发区域与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不匹配的问题,总结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未批复的情况下,基于线网和详规研究的前期谋划到实施的实操路径,提出配建公共轨道设施共构工程,超前规划、统筹设计、一体化施工的模式带来新的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按地下空间模式配建公共轨道设施,解决了城市综合枢纽位置因轨道交通无法立项实施、无法同步开发的问题,为后续工程项目开发、设计与实施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枢纽 线网规划 共构工程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上海市域铁路网络规划建设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冒晨 刘纯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共7页
[目的]近几年,在以都市圈、城市群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顺应发展要求,提出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发展建议。[方法]通过回顾上海市域铁路建设发展历程,总结了上海市域铁路在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 [目的]近几年,在以都市圈、城市群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顺应发展要求,提出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发展建议。[方法]通过回顾上海市域铁路建设发展历程,总结了上海市域铁路在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优化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对照国家政策要求,指出上海市域铁路在进一步加强多层次网络融合、既有国铁利用、枢纽锚固、网络规划布局、线路规划落地等方面还存在的优化空间。[结果及结论]上海市域铁路发展要坚持“融合发展、时间最优、枢纽锚固”的理念,在具体线路方案上要结合需求、强化系统功能、优化铁路制式,选取关键的枢纽锚固点和对外衔接点打造融合示范站,进一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对内融入城市发展、对外加强跨域衔接,进一步优化规划网络形态。同时,还要在既有国铁资源利用、运营管理融合、建设保障体系、智慧运维等方面积极创新,突破制度政策瓶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四网融合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网规划级绿色城轨理论框架体系研究
15
作者 李岩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为贯彻“交通强国”“双碳目标”要求,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综合交通、轨道交通3个层面探讨线网规划阶段的绿色低碳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性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分析过程采用建... 为贯彻“交通强国”“双碳目标”要求,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综合交通、轨道交通3个层面探讨线网规划阶段的绿色低碳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性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分析过程采用建立模型、空间计量学、地理分析、客流预测等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定性”建立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效果理论架构。研究提出一种“城市-交通-轨道”三位一体绿色发展的框架,形成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并提升绿色出行占比的目标,在承接上位规划的同时,结合轨道交通自身特征,指导下阶段绿色城轨的实施、相关研究专题编制。研究结果表明,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涉及的各要素与城市、综合交通结合,能全面、有效、量化反映绿色发展的要求,最终形成各指标计算方法,具备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可对比性,不但能落实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与目标,也能对后续建设规划、工可、初设等阶段的绿色发展提供指导,与轨道交通全过程规划设计流程较为匹配,分析结论与建议也能够较好地反馈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确保规划一张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绿色轨道 双碳目标 城市空间 综合交通 线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后的南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
16
作者 刘祥勇 冷海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南通新机场(枢纽)站等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入,不仅将极大提升南通市的对外交通能力,也对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 [目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南通新机场(枢纽)站等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入,不仅将极大提升南通市的对外交通能力,也对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对外交通枢纽的高效衔接,成为南通市交通规划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南通市及周边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情况,结合上位规划及相应枢纽规划,深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南通市轨道交通线网与枢纽的衔接策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衔接建议方案。[结果及结论]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构建主要以L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主。调整后的新线网规划方案增加了南通站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数量,着重考虑了南部地区与南通站的直接联系,提升了南通市各功能区到达南通站的便捷程度,还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南通新机场(枢纽)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对外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关键问题
17
作者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2,17,共7页
[目的]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以都市圈为主要空间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关键问题。[方法]基于轨道交通技术经济属性和四网融合核心目标,提出四网融合规划的概念;在系统梳理都市... [目的]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以都市圈为主要空间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关键问题。[方法]基于轨道交通技术经济属性和四网融合核心目标,提出四网融合规划的概念;在系统梳理都市圈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的维度明确了四网融合规划的范围;根据各层次轨道交通的功能目标和客流需求特征,明确了四网融合的主要形式;从网络、线路、节点三个层面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四网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结果及结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是契合城市及交通发展阶段所做的科学的建设实施安排。四网融合规划的范围是都市圈范围内建成区连片开发,且交往联系相互渗透的核心区域,一般是都市圈中心城市半径30~40 km的空间尺度。四网融合的形式主要有互补融合和代偿融合两种类型。对于融合技术方法,网络层面以功能为导向,线路层面以通道为重点,节点层面以枢纽为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规划 融合对象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被引量:42
18
作者 毛保华 张政 +2 位作者 陈志杰 贾文峥 何天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163,共9页
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分析了网络化运营的物理环境及其客流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公益性的3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理论与实践的评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主要目标;指出了... 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分析了网络化运营的物理环境及其客流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公益性的3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理论与实践的评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主要目标;指出了网络化运营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即断面负荷均衡、车站负荷均衡及换乘衔接改善.基于既有的多交路、多编组、快慢车及过轨运营等主要网络化运营技术,分析不同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出行者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网络化运营技术实施过程对乘客与企业的具体效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技术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多交路 多编组 快慢车运营 换乘组织 列车过轨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玉召 严余松 +1 位作者 江南 张红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99,共4页
研究目的: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现状的基础上,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评价的优化模型,给出求解方法,并通过算例说明其可行性,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目的: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现状的基础上,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评价的优化模型,给出求解方法,并通过算例说明其可行性,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评价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对于确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研究表明:采用DEA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进行综合评价具有操作简单,可综合考虑各输入输出指标,以及能够确定最优方案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综合评价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运营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锂 宋瑞 +1 位作者 肖赟 刘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的运营效率,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为前提,研究网络化运营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优化的方法。以车场能力约束、车底与车次衔接约束、车底始发与回送车场约束等为条件,构建以运营费用最小为...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的运营效率,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为前提,研究网络化运营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优化的方法。以车场能力约束、车底与车次衔接约束、车底始发与回送车场约束等为条件,构建以运营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网络化运营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底运用计划编制优化模型,并给出并行禁忌搜索的智能算法。以某市轨道交通系统中3条线路组成的路网为例,验证了优化方法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车底周转 运用计划 优化方法 并行禁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