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艺蕾 曾志伟 汤慧 《城市学刊》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发展潜力和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空间活力的营造和提升是助推城市更新、营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借助文献计量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回顾2003—2022年间Web of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发展潜力和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空间活力的营造和提升是助推城市更新、营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借助文献计量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回顾2003—2022年间Web of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研究,梳理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阶段与热点并展开评述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发文量与时间分布方面,全球范围内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数量上英文文献多于中文文献;国家与机构学术合作方面,中国相关研究热度最高,美国相关研究影响力最强,且国家与机构之间总体合作网络较为密切;所涉期刊与发文量方面,相关研究所涉期刊丰富,英文文献发文量高于中文文献,且英文相关研究所涉学科领域种类较多;研究主题方面,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热点不断更新,全球范围内相关研究关于城市设计对活力的营造关注时间最长,建成环境和大数据的运用是近年来中英文文献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立足于城市更新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未来应创新多学科交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理论体系和系统性评价框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动态演化路径,注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引起的多重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驱动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田野调查
2
作者 杨尧均 毛尹于 陈婉冰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16-218,共3页
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服务力和产品供给力,已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的着力点。文章基于浙江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田野调查,创新设计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建共... 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构建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服务力和产品供给力,已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的着力点。文章基于浙江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田野调查,创新设计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建共联模式,提出数智技术与文化空间的双向赋能机制,并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驱动、人才集聚、知识服务五个维度探究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环境差异及功能协同,以期让城乡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城乡融合发展 评价指标 共建共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空间更新视角下的开封市鼓楼区城市更新设计
3
作者 于奇 谢亦婷 金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鼓楼区作为河南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微空间更新的视角,以开封市鼓楼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鼓楼区城市更新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设计策略。设计策略旨在挖掘鼓楼区的历... 鼓楼区作为河南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微空间更新的视角,以开封市鼓楼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鼓楼区城市更新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设计策略。设计策略旨在挖掘鼓楼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同时注重居民参与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践应用,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开封市鼓楼区乃至其他类似城市的城市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空间更新 鼓楼区 城市改造设计 历史文化保护 公共空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综合体建设的新范式——以上海市紫竹数码广场项目为例
4
作者 游志雄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53-57,共5页
该文针对现阶段TOD综合体中盲目套用国外理论的风险,以上海市紫竹数码广场项目为例,探索了TOD综合体建设的新范式。除实用要求,本案试图对更加符合中国城市发展情况的TOD综合体建设策略进行探索。包括:①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提升... 该文针对现阶段TOD综合体中盲目套用国外理论的风险,以上海市紫竹数码广场项目为例,探索了TOD综合体建设的新范式。除实用要求,本案试图对更加符合中国城市发展情况的TOD综合体建设策略进行探索。包括:①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明确TOD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②促进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的深度融合,优化功能布局,打造多元化的城市空间。③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TOD项目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人流和商业的融合探索。④丰富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广场、步行街等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休闲人群和交通人群都能以此案为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城市设计 中国特色 功能混合 便捷性和舒适性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理念下老城区口袋公园改造设计研究——以沈阳市劝工口袋公园为例
5
作者 冼宁 闫琳可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文章以沈阳市铁西区劝工口袋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城区口袋公园的改造设计策略。通过对公园现有空间布局、设施配置与社区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增绿、优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及引入智能化管理等改造措施。研究指出,小型... 文章以沈阳市铁西区劝工口袋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微更新背景下老城区口袋公园的改造设计策略。通过对公园现有空间布局、设施配置与社区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增绿、优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及引入智能化管理等改造措施。研究指出,小型公共绿地在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及促进社区互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为老城区口袋公园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口袋公园 老城区 社区公共空间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筑核心期刊看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帆 孙玄烨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5期73-75,共3页
论文依据文献计量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对1980年到2015年建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筛选,共选出有关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论文760余篇。以这760余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专业分析软件从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 论文依据文献计量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对1980年到2015年建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筛选,共选出有关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论文760余篇。以这760余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专业分析软件从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究内容这5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在这35年里的演变脉络,不同时间段的关注热点,以及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研究是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补充和深化,也希望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邻里锚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域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旧金山港湾枢纽为例
7
作者 杨柳青 董玉香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0-13,共4页
邻里锚点是具有社会聚合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在无法把陌生人去陌生化的当代社区中构建人与人关联的社会生活场所。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域公共空间对于当代邻里关系促进有着其特有优势,成为新的邻里锚点。文章从邻里交往的基本属性出发,... 邻里锚点是具有社会聚合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在无法把陌生人去陌生化的当代社区中构建人与人关联的社会生活场所。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域公共空间对于当代邻里关系促进有着其特有优势,成为新的邻里锚点。文章从邻里交往的基本属性出发,讨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域公共空间的组成类型、主要功能、使用特点,探讨其对当代邻里关系的重要影响。以旧金山港湾枢纽为例,在分析其城市功能及设计特点后,提出利用轨道交通枢纽构建新的城市邻里锚点,使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锚点 轨道交通枢纽 城市公共空间 旧金山港湾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与量化方法研究综述
8
作者 许烁钰 李芝也 邓梭梭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厚积薄发,研究方法日趋多元,但缺少对已有方法的系统梳理。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从现有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厚积薄发,研究方法日趋多元,但缺少对已有方法的系统梳理。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从现有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人群、数据来源与量化方法三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与量化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 景观感知 评价方法 量化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博物馆认知城市公共空间——以都灵市为例
9
作者 张杨姝禾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博物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化地标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作为交流平台链接着人们的文化活动,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了城市风貌与空间特征。都灵市博物馆多为意大利重要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对于都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城市... 博物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化地标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作为交流平台链接着人们的文化活动,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了城市风貌与空间特征。都灵市博物馆多为意大利重要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对于都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虚拟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透过博物馆可梳理城市物质空间的结构特征,厘清虚拟空间的生成模式,辨析城市虚实空间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博物馆建筑 城市更新 虚拟空间 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以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0
作者 汤婷婷 李远辉 蒋静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脉络与历史内涵的有效载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感受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在当下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脉络与历史内涵的有效载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感受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在当下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析地域文化的构成元素,从文化保护传承、空间环境再利用、功能适配提升三方面对地域文化与空间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以展现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 南昌万寿宫 设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桂林市訾洲公园为例的公共性品质提升设计研究
11
作者 覃锦婵 陈嘉莉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38-140,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园作为城市生态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品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以桂林市訾洲公园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园作为城市生态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品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以桂林市訾洲公园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公共空间品质进行分析,发现桂林市訾洲公园在可达性、开放性、功能性和文化融合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通过总结优秀案例的更新设计策略,结合该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旨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品质提升 可持续设计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所理论的城市线状集市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雁塔旧屋片区调查为例
12
作者 陈佳怡 周铁军 王志刚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城市集市空间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对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促进社区活力与人文延续具有关键意义。针对当前城市线状型集市空间改造研究中重表面形式而缺乏场所属性思考的问题,该文基于对场所理论的解读,从外在环... 城市集市空间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对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促进社区活力与人文延续具有关键意义。针对当前城市线状型集市空间改造研究中重表面形式而缺乏场所属性思考的问题,该文基于对场所理论的解读,从外在环境与内在特性两个层面来构建城市线状集市空间场所构成要素的分析框架及优化路径。选取福州市雁塔旧屋片区街道的典型线状集市空间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资料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对其集市空间场所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受此启发并提出优化策略建议:重塑空间形态与节点,营造多层次功能体验;更新建筑界面形式,强化片区特色元素;梳理空间交通路径,组织特色活动路线;完善设施与运营管理,建立集市特色形象。以期对相似的城市集市空间的更新改造提供思路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理论 城市集市 老旧社区街道 更新策略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站外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探析
13
作者 曾祥裕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1期168-170,共3页
由于传统地铁站外公共空间设计弊端,无法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且缺少智能化、互动性,大大降低空间利用率。文章基于广州7号线西延北滘公园站项目,研究了城市地铁站外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在掌握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内容的基础上,... 由于传统地铁站外公共空间设计弊端,无法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且缺少智能化、互动性,大大降低空间利用率。文章基于广州7号线西延北滘公园站项目,研究了城市地铁站外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在掌握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内容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地铁站外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同时,强调了中间岛换乘出站、空间优化、合理融入概念与元素等智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举措,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法,有利于打造兼具功能性、美观性的地铁站外公共空间,保障乘客顺畅出行,可持续利用城市空间,助力地铁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站 智能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幼代际共融的河北城镇社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构建——以邯郸学步桥5~10 min社区生活圈为例
14
作者 张昱朔 李雪娇 徐子慧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26-28,89,共4页
文章探索基于老幼代际共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模式,重点满足5~10 min城镇社区生活圈内老人和儿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典型社区——以学步桥为核心的5~10 min社区生活圈进行调查设计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和前期分... 文章探索基于老幼代际共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模式,重点满足5~10 min城镇社区生活圈内老人和儿童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典型社区——以学步桥为核心的5~10 min社区生活圈进行调查设计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和前期分析,提出基于老幼代际共融的社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从宏观到微观营造多元复合、人性包容、情感互动、便捷可达、舒适安全、场景化、智慧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共融 城镇社区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5~10 min社区生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探索
15
作者 卢桓万 王博雅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6期174-176,共3页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老旧小区的更新设计改造成为重要的城市建设任务,小区户外空间是适老化社区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社交及身体活动具有关键作用。小区户外空间的适老化发展引入“更新...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老旧小区的更新设计改造成为重要的城市建设任务,小区户外空间是适老化社区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社交及身体活动具有关键作用。小区户外空间的适老化发展引入“更新”视角,在我国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更新需求的基础上,从多元视角下进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公共空间 适老化设计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文献中近20年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清格 杨青山 江孝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9期82-89,共8页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较早地认识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并从多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文献。本文的研究数据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含集数据库,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从研究国...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较早地认识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并从多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文献。本文的研究数据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含集数据库,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从研究国別、重要研究学者及被引文献、研究学科的扩散、研究活力及主要研究内容五个方面对近20年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切入视角及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CITEspace 科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量化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宇 胡怀方 陈立镜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4期5-10,共6页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我国城市更新正从增量阶段转变到存量阶段,城市更新水平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也成为讨论的话题。及时总结并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研究热点及总体研究趋势,以回应城市建设和规划...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我国城市更新正从增量阶段转变到存量阶段,城市更新水平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也成为讨论的话题。及时总结并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研究热点及总体研究趋势,以回应城市建设和规划实践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近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542篇城市更新的期刊学术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及知网检索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2000—2021年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知识图谱,全景式再现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时空动态发展历程,直观展示文献的时区分布,并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实践提供基础性知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更新策略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的温暖:“为人”的公共空间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宇 吴景炜 吴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共9页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实现环境品质的精细化提升。文章针对快速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重宏大叙事、轻日常使用的现象,通过问题和症结解析,强调公共空间营造需顺应时代发展下的新...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实现环境品质的精细化提升。文章针对快速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重宏大叙事、轻日常使用的现象,通过问题和症结解析,强调公共空间营造需顺应时代发展下的新需求新动向,突出“为人”的初心,成就“日常温暖”的公共场所,并提出了“径、空、用、场”四项关键原则,即“步行力可及、空间好体验、日常多功用、场所有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以人为本 步行可达 空间品质 功能使用 场所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户外小气候环境与公众健康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19
作者 左佑 张琳 《住宅科技》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文章基于城市户外小气候环境与公众健康相关概念及理论,利用WOS核心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城市户外空间”“小气候环境”“公众健康利用”3组关键词进行基础文献检索与下载。经CiteSpace去重及可视化图解,对空间环境营造、小气候动态... 文章基于城市户外小气候环境与公众健康相关概念及理论,利用WOS核心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城市户外空间”“小气候环境”“公众健康利用”3组关键词进行基础文献检索与下载。经CiteSpace去重及可视化图解,对空间环境营造、小气候动态感知与公众健康水平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同时,从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户外开放空间设计和适应性可持续营造三大视角切入,为未来场地小气候环境与健康相关思考融入城市户外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城市户外空间 小气候环境 公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共享的户外健身设施群体需求响应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聪惠 陶成蹊 +1 位作者 刘婧方 安一欢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目的】城市建成环境限制了大型户外健身设施的建设,而相对灵活的大量小微型户外健身设施与公共空间融合发展,展现出显著的弹性共享服务特征。有效识别户外健身设施服务短板可为户外健身设施精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市老城区... 【目的】城市建成环境限制了大型户外健身设施的建设,而相对灵活的大量小微型户外健身设施与公共空间融合发展,展现出显著的弹性共享服务特征。有效识别户外健身设施服务短板可为户外健身设施精准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市老城区为例,通过建立细粒度群体需求量化方法和设施服务模块化分解方法,打通多元群体需求与设施服务弹性间的关联分析路径,对设施服务功能进行模块化处理,量化户外健身设施的弹性服务能力,同时基于多源数据,建立一套能反映不同群体户外健身设施的需求响应状态评价工具。【结果】场地类设施具有相对较高的弹性共享度,可作为优先发展的设施类型;步道类设施建设门槛和成本均相对较低,尤其能够提升老年群体的需求响应水平;老年群体需求响应指数最高,儿童群体相对最低,是后续规划需重点关注的对象。【结论】在传统可达性分析的基础上改变了居民需求与设施服务固化的供需评测模式,后续可结合设施质量、规模、多样性等指标,为城市户外健身设施规划提供有效的工具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 城市公共空间 弹性 需求响应 城市更新 户外健身设施 南京老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