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与市域(郊)铁路协同调度指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单奕嘉 赵源 +2 位作者 徐明 洪玲 徐瑞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34,共13页
合理有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形成和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前提与保障,我国部分城市的地铁和市域(郊)铁路正在快速发展,逐步形成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局面。在分析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市域(郊)... 合理有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形成和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前提与保障,我国部分城市的地铁和市域(郊)铁路正在快速发展,逐步形成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局面。在分析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市域(郊)铁路线路的客流特征及运输组织模式,分析地铁和市域(郊)铁路协同调度指挥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地铁与市域(郊)铁路协同调度指挥中心的基本原则、“1-2-N”架构的系统方案以及基于“1-2-N”架构的协同应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地铁 市域(郊)铁路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 协同调度指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地铁客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鲁文博 张永 +2 位作者 李培坤 王亭 丛雅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路可达性图、空间距离图等多个局部视图,并使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GAT)学习每个视图内车站间的动态空间交互;以单视图车站为中心节点,结合其他视图中该车站作为邻居节点构建融合视图,并使用GAT学习多视图间动态交互;在时间维度,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学习车站客流的时变特征。以重庆市地铁网络为例,全网出站客流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中的物理虚拟结合图网络模型(PVCGN),AMFGNN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06%和2.49%。多视图内节点间注意力分数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GAT的多视图建模思路能够自适应地融合不同视图中提取到的车站空间信息。此外,AMFGNN模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物理拓扑、线路可达性等结构稳定的视图作为中心节点构建融合视图能够获得更准确、稳定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地铁客流预测 图注意力机制 多视图建模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运行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袁竞峰 李启明 +1 位作者 贾若愚 王志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8,共7页
为提高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运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对UMNS运行脆弱性进行研究。通过对UMNS的特点和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将UMNS的运行脆弱性分解为物理、结构和社会功能3类脆弱性,解析UMNS运行脆弱性在事故发... 为提高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运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对UMNS运行脆弱性进行研究。通过对UMNS的特点和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将UMNS的运行脆弱性分解为物理、结构和社会功能3类脆弱性,解析UMNS运行脆弱性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定义UMNS的运行脆弱性为UMNS在运行阶段抵御来自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社会干扰的能力中的缺陷。通过案例分析,解释运行脆弱性的发生机理,提出降低UMNS运行脆弱性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UMNS运行脆弱性对地铁事故的发生、蔓延和最终损失有关键性影响;物理和社会功能脆弱性在事故发生的初期影响较大,结构脆弱性对事故在网络中的蔓延有较大影响,社会功能脆弱性则影响着最终事故的损失大小。因此,降低UMNS运行脆弱性应从结构、网络和社会功能3个方面综合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 运行脆弱性 复杂网络 地铁事故 事故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的物理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勇亮 李启明 +1 位作者 陆莹 宋亮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81,共6页
为降低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运行的物理脆弱性,在一般系统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型构建、适用性分析和失效模式(FM)3个方面构建UMNS物理脆弱性分析技术方案。在深入分析UMNS物理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UMNS的无权有... 为降低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运行的物理脆弱性,在一般系统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型构建、适用性分析和失效模式(FM)3个方面构建UMNS物理脆弱性分析技术方案。在深入分析UMNS物理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UMNS的无权有向图模型,并借助于Pajek和R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UMNS物理脆弱性分析是可行的;仿真结果能够反映UMNS的物理脆弱性与其物理拓扑结构的关系,并能用来定量分析UMNS的物理脆弱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能够找出城市地铁物理系统中的脆弱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理论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 非均匀性 脆弱性 失效模式(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志如 李启明 梁作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9,共6页
为降低突发事件对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造成的影响,提出UMNS拓扑结构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随机和蓄意移除地铁车站和区间对UMNS连通性造成的故障规模。实证分析表明:随机移除地铁车站造成的故障规模明显小于蓄意移除的;随机移除地铁... 为降低突发事件对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造成的影响,提出UMNS拓扑结构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随机和蓄意移除地铁车站和区间对UMNS连通性造成的故障规模。实证分析表明:随机移除地铁车站造成的故障规模明显小于蓄意移除的;随机移除地铁区间造成的故障规模明显大于蓄意移除的;移除地铁车站造成的故障规模明显大于移除地铁区间所造成的。研究结果表明:UMNS对车站所受蓄意攻击具有脆弱性,对区间的蓄意攻击具有鲁棒性;在运营管理中,应重点保障大型换乘车站的正常运行,防止其遭恶意破坏而造成大规模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 脆弱性 鲁棒性 蓄意攻击 随机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5
6
作者 何霖 方思源 梁强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到网络化运营的过程,以及在网络化转型过程中运营管理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需要承受的巨大挑战。以广州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实践为切入点,系统分析网络化运营的特征、挑战,提出一些理念:创新网络化运...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到网络化运营的过程,以及在网络化转型过程中运营管理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需要承受的巨大挑战。以广州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实践为切入点,系统分析网络化运营的特征、挑战,提出一些理念:创新网络化运营管理体制,注重员工业务技能、运营能力的提升,强化安全风险、设备质量的管控,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为运营管理保驾护航。系统阐述网络化运营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挑战 对策 广州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仿真的地铁运营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蒋熙 孙捷萍 +2 位作者 张弛 李元培 苗建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面向地铁运营状态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多因素动态关联性,采用路网运营仿真技术,基于路网客流分布状态变化,从网络整体角度研究地铁运营协调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将运营协调决策问题分成资源配置、服务设计、客流控制三个层次,提出利用运... 面向地铁运营状态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多因素动态关联性,采用路网运营仿真技术,基于路网客流分布状态变化,从网络整体角度研究地铁运营协调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将运营协调决策问题分成资源配置、服务设计、客流控制三个层次,提出利用运能需求匹配度,将系统不同层次的协调性进行关联分析的思想.从运输单元运能需求匹配度的均衡性和换乘服务效能两个方面构建网络运营协调性分析指标,给出基于分布熵的协调性指数计算方法.构建地铁路网运营中观仿真模型,给出面向协调性研究的路网仿真实验流程.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利用路网客流分布仿真实验数据分析两条线路的运营协调性,给出优化后的列车开行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协调性 系统仿真 地铁路网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用率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有效输送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鲁工圆 赵华铭 +4 位作者 雷元争 彭慧 杜鹏 孙琼 彭其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8,共8页
当前运营指标体系中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整体输送能力的计算,存在着脱离客流需求实际、难以体现路网实际有效输送能力的问题。在统计客流需求、线路通过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利用率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有效输送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以... 当前运营指标体系中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整体输送能力的计算,存在着脱离客流需求实际、难以体现路网实际有效输送能力的问题。在统计客流需求、线路通过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利用率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有效输送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乘客刷卡数据、列车运行图、路网拓扑和列车载客能力作为输入,通过区间客流统计、利用率计算、有效输送能力计算等流程来计算路网有效输送能力,最后以成都地铁2019年路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评估给定客流需求结构下的路网有效输送能力,并且具有能够兼容大小交路、识别路网能力瓶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路网 有效输送能力 利用率 成都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86
9
作者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中,为了避免现行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迷流,同时发挥其无分相的优势,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该系统由主变电所(MSS)和电缆牵引网(CTN)构成,主变电所由单相主牵引变压器(MTT)和负序补偿装置(NCD)组... 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中,为了避免现行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迷流,同时发挥其无分相的优势,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该系统由主变电所(MSS)和电缆牵引网(CTN)构成,主变电所由单相主牵引变压器(MTT)和负序补偿装置(NCD)组合而成,电缆牵引网由双芯电缆(DCC)、牵引变压器(TT)和接触网(OCS)、钢轨(R)等构成.讨论了该系统的3项关键技术:电缆牵引网的供电原理,等效电路和输电能力,电缆与接触网的匹配技术,接触网电压等级选择等;牵引网分段供电技术,牵引网供电状态辨识方法,分布式保护与集中式保护方案等;单条线路主变电所供电方案,2条及以上线路共用主变电所的供电方案.该系统技术性能优良,经济性好,可靠性高,为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新的、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轻轨 城市轨道交通 交流牵引供电 电缆牵引网 分段供电 保护 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CAD的哈尔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红星 苑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提出了地铁与地面交通换乘优化方案,可实现公交与地铁的有效衔接,对合理支配交通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有重要意义。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背景下,以地铁1号线及其沿线公交为研究对象,指出二者协调换乘存在的问题;运... 提出了地铁与地面交通换乘优化方案,可实现公交与地铁的有效衔接,对合理支配交通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有重要意义。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背景下,以地铁1号线及其沿线公交为研究对象,指出二者协调换乘存在的问题;运用Trans CAD软件,通过道路网、公交路网的建设,数据的准备,以及断面客流量的分析,给出了地铁1号线沿线公交的优化方案,并检验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Trans CAD软件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可以使乘客出行时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TRANSCAD 哈尔滨地铁1号线 线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中压环网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方案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景坤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过电流保护作为地铁中压环网的后备保护,存在级差难以配合的问题,导致保护无选择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即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该方案对中压环网各进出线开关均配置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装置,该装置具备通信功能和可编程... 过电流保护作为地铁中压环网的后备保护,存在级差难以配合的问题,导致保护无选择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即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该方案对中压环网各进出线开关均配置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装置,该装置具备通信功能和可编程的逻辑处理功能,相邻装置间通过数据通道对相应信息进行传输和比较,从而对故障信息进行判断。通过对环网不同位置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对方案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证明该方案能够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并动态调整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能够解决过电流保护的级差配合问题,保证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中压环网 后备保护 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 电流选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AFC系统网络化建设思路和再思考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健 张宁 +1 位作者 黄亮 何铁军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保证AFC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开发、降低建设成本,针对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分析AFC系统网络化建设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建设总体思路,引入咨询力量,逐一解决网络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网络化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实践表明,南京地... 为保证AFC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开发、降低建设成本,针对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分析AFC系统网络化建设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建设总体思路,引入咨询力量,逐一解决网络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网络化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实践表明,南京地铁采用AFC系统技术规程,为AFC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推动设备国产化提供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 AFC系统 网络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公交加权复合网络关键站点识别及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乐 高良鹏 +2 位作者 陈学武 宋波 丁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为识别地铁-公交复合网络中的关键站点,提高网络鲁棒性,本文综合考虑地铁与公交的运行特性及换乘特性,以出行时间作为边权,构建地铁-公交加权复合网络。针对加权复合网络,提出可达重要度、中心重要度和路径重要度这3类站点重要度评估指... 为识别地铁-公交复合网络中的关键站点,提高网络鲁棒性,本文综合考虑地铁与公交的运行特性及换乘特性,以出行时间作为边权,构建地铁-公交加权复合网络。针对加权复合网络,提出可达重要度、中心重要度和路径重要度这3类站点重要度评估指标,以及更贴合实际的鲁棒性评估模型,评估不同攻击模式和攻击策略下的网络性能。以南京市地铁-公交加权复合网络为例,分析其网络特性、关键站点及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网络在复合网络中起到快速通道的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极大地提升复合网络的运行效率,减小约13%最优路径的平均耗时,当关键地铁站点遭受攻击时,会造成复合网络绕行率的迅速提升和网络效率的快速下降;在复合网络遭受第1类攻击方式时,基于路径重要度的攻击策略对网络的绕行比例影响最大,基于可达重要度的攻击策略对网络的最大连通度影响最大;相较于第1类攻击,复合网络在第2类攻击下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基于可达重要度的攻击策略对网络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关键站点识别 复杂网络 地铁-公交复合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嘉 唐振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4,31,共5页
信息化建设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多模块应用,并日渐重要,但缺乏从单线向线网过渡的整体规划。从地铁运营单位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出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及特定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提出适用于地铁运营的信息化构架及具体的实施建议,即着重... 信息化建设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多模块应用,并日渐重要,但缺乏从单线向线网过渡的整体规划。从地铁运营单位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出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及特定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提出适用于地铁运营的信息化构架及具体的实施建议,即着重做好源头、过程、结果 3个环节的管控。结果表明,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可提升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提供安全、准点、舒适的运营服务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运营 线网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地铁OD需求短时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慧涛 郑亮 +1 位作者 李树凯 王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0-1539,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运量大、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逐渐成为大中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准确可靠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对旅客出行与客流管控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成对抗网...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运量大、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逐渐成为大中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准确可靠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对旅客出行与客流管控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成对抗网络(GAN)模型,即CWGAN-div模型,以实现对地铁OD需求的短期预测。CWGAN-div模型融合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模型以及基于Wasserstein散度的生成对抗网络(WGAN-div)模型,结合2种模型的特点,来提高原始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稳定性和生成精度。考虑到地铁客流量变化的时间周期性,使用一种融合2类周期信息的时间标签作为条件信息,并与历史OD数据一起作为模型的输入。为了更充分、更稳定地挖掘地铁客流需求的时空相关性,采用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即残差神经网络构建CWGAN-div的内部结构。以深圳地铁1号线和4号线的44个站点为例,数值实验表明,CWGAN-div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效果,相比传统预测方法和普通深度学习方法在预测精度上分别提高了27.97%和6.59%,相比其他组合模型提高了3.26%,相比基础CGAN模型和WGAN-div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83%和9.51%,且残差神经网络结构能够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加快模型收敛。由此可见,CWGAN-div模型在预测短期地铁OD需求方面具有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OD需求 短时交通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线网轮轴大修中心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韦苏来 周鸣语 王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南京地铁轮轴集中修理的设计研究为出发点,探讨轮轴大修中心设置的必要性;分析南京地铁线网轮轴大修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检修能力,对检修工艺布局以及检修主厂房设置等核心问题提出设计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京地铁 线网 轮轴 大修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 检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快速公交-轨道交通站点分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烨 高悦尔 沈晶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4-1246,共13页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快速公交(BRT)-轨道双模式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站点网络特征和层级关系。结果表明:1)在复杂网络模型下,网络站点可分为核心枢纽型、局部联系型、网络中转型、强网络传导型、弱网络传导型和网络尽端型6类。2)各类换乘站点呈现不同特点,单模式换乘站具有调节网络客流的能力,双模式换乘站具有吸引网络客流的能力,单-双模式结合的换乘站具有辐射网络客流的能力。3)在BRT-轨道交通网络的单模式站点中,岛内的BRT站点发挥效果优于轨道站点。文章提出的站点分级指标和方法能很好地揭示站点网络特性,有助于提高城市BRT-轨道网络系统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站点分级 Space-L方法 BRT-轨道交通网络 公交刷卡数据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鹏 吴尚泽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对比北京和上海在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营状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等方面的指标,结合各自在线网形态、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线网与路网关系、重点功能区核心与线网换乘中心契合度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我... 通过对比北京和上海在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营状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等方面的指标,结合各自在线网形态、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线网与路网关系、重点功能区核心与线网换乘中心契合度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我国后续其他城市开展线网规划,远景线网预留、敷设方式选择、线路长度选取、外围市域线与中心城线网换乘衔接等敏感问题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服务 特征 对比 北京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线开通对线网客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路敏 王奕 杜世敏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的新线开通都将对线网各线的客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线可研多注重新线自身的预测,缺乏线网整体变化的预测分析。结合线网客流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利用新线可研和现有OD数据预测新线开通后线网客...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的新线开通都将对线网各线的客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线可研多注重新线自身的预测,缺乏线网整体变化的预测分析。结合线网客流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利用新线可研和现有OD数据预测新线开通后线网客流的方法,并以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为例进行验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线开通 OD数据 线网 客流特征 北京地铁4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型有轨电车谈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银桥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通过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型有轨电车的新形势,提出将城市地铁线网与新型有轨电车网络进行整合的理念:中心城区以地铁线网为骨干交通,城市外围以有轨电车为骨干网,有轨电车衔接地铁网络并... 通过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型有轨电车的新形势,提出将城市地铁线网与新型有轨电车网络进行整合的理念:中心城区以地铁线网为骨干交通,城市外围以有轨电车为骨干网,有轨电车衔接地铁网络并互为补充,两网合并为一张轨道交通网络,同步规划与建设,由一家公司来统筹运营。从规划及建设方面考虑,以客流为支撑,压缩地铁长度,加大新型有轨电的网络覆盖规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达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有轨电车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