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维安全的事理图谱构建研究
1
作者 樊茜琪 左建勇 +2 位作者 龚明 贾波 李政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系统庞大而复杂,使用传统数据准确分析运维风险具有一定难度,将大数据分析纳入风险管理是一种趋势。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维安全事理图谱,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从而为提升...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系统庞大而复杂,使用传统数据准确分析运维风险具有一定难度,将大数据分析纳入风险管理是一种趋势。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维安全事理图谱,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从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方法]聚焦于列车运维安全事理图谱的构建,对构建事理图谱的3个关键步骤进行了优化。事件抽取环节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词典并设计了触发词规则;事件关系抽取环节结合了语义依存与顺序关系;事理对齐环节采用优化的聚类算法来定义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对传统知识图谱方法、通用事理图谱方法以及本文方法的对比评价,验证本文方法在事理图谱构建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Gephi软件实现了事理图谱用数据存储和可视化。[结果及结论]传统的基于数理统计的故障分析和依赖人工经验的风险分析在预见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展示了事理图谱在运维风险管理中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路径,并实现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表示的综合方法论。随着方法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证研究的深入,这套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事理图谱抽取范式将能进一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维安全 事理图谱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IAHP-SPA-GC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韧性评价
2
作者 颜红艳 宁海 易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80-3690,共11页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的抗干扰能力,增加运维现场冗余度,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安全,将安全韧性理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的安全管理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基于韧性理论的四特征运用Delphi法识别城市...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的抗干扰能力,增加运维现场冗余度,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安全,将安全韧性理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现场的安全管理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基于韧性理论的四特征运用Delphi法识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安全韧性驱动因素,考虑系统分类和韧性特征要素的映射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安全韧性评价体系;运用区间层次分析−集对分析(IAHP-SPA)法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安全韧性指标权重赋权,解决传统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存在的模糊性问题;采用集对分析−灰色聚类(SPA-GCM)综合评价法求解聚类系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安全韧性;并将IAHP-SPA-GCM模型应用于长沙地铁2号线进行运维韧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地铁2号线项目运维安全韧性1级评价指标权重整体排序为:稳定性>适应性>恢复性>冗余性,说明稳定性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安全韧性的核心,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长沙轨道2号线的运维安全韧性分析显示,通道拥挤度和高峰期人流量的评价结果为高韧性,而其他方面则为中等韧性,表明在运维管理策略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亟需进一步优化客流管理,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乘客不断增长的需求。实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维阶段缩短事故恢复时间、避免事故次生灾害的产生、降低运维现场的安全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运维安全 韧性评价 Delphi法 IAHP-SPA-GCM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可拓云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寒川 刘丹阳 +2 位作者 张煜睿 刘志钢 尚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6,共7页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缺乏时效性和部分安全评价模型忽略评价等级的模糊界限等问题,重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员工对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相关单位的配合程度、防控设备的完备程度...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缺乏时效性和部分安全评价模型忽略评价等级的模糊界限等问题,重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员工对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相关单位的配合程度、防控设备的完备程度等新指标;其次运用基于离差最小化的最优最劣法(BWM)和反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然后应用可拓云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评价等级;最后以上海地铁17号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铁17号线运营安全评价各指标的各级云关联度低于0.5且置信度高于0.99,其中,人员因素、线路因素、管理因素的置信度均为1,仅设备因素的置信度为0.998;结合每个二级指标的灵敏度值分析,得出车站运营设备的可靠性对线路实际运营安全影响最大;在实际运营中,乘客对车站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配合程度越高,对综合评价的提升也越大;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水平,且更加适用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可拓云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运营 安全评价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轨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惠昌武 许得杰 +2 位作者 巩亮 曾钰宁 钟苗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研究城轨运营事故的分布特征和致因机理,对保障运营安全、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970—2022年国内外425例城轨运营事故,对比分析运营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间分布特征。基于致因机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轨运营安全... 研究城轨运营事故的分布特征和致因机理,对保障运营安全、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970—2022年国内外425例城轨运营事故,对比分析运营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时间分布特征。基于致因机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轨运营安全评价体系,提出基于博弈论的组合权重评价方法,并以1990—2022年我国274例运营事故数据为例,结合专家打分情况,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城轨运营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引发运营事故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国内和国外由设备原因导致的运营事故占比最高,分别为65%、56%,1月、3月、7月、8月和12月为事故频发月份,与客流高峰月份相同;组合赋权法既考虑客观统计数据中的信息量,又结合主观专家的经验积累,其评价结果与统计结果相差较小,证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风险耦合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施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2,27,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管综合系统,其运营风险不是独立、静止存在的。研究各风险之间发生的动态耦合效应,能更有效地做出合理的风险管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与危害后果。[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管综合系统,其运营风险不是独立、静止存在的。研究各风险之间发生的动态耦合效应,能更有效地做出合理的风险管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与危害后果。[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因素来源,对人为、设备、环境、管理等4类风险因素进行了同质风险耦合分析与异质风险耦合分析,总结风险耦合演变规律。基于N-K(系统风险因素数量-参与耦合风险因素数量)模型量化计算人为、设备、环境、管理等4类风险因素不同组合形式的耦合值。[结果及结论]通过对多因素组合的耦合值计算分析可得: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越多,风险越大。在双因素耦合中,设备在风险耦合中影响程度最高,人为-设备耦合的风险值最高;在三因素耦合中,设备风险同样易与其他因素发生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能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风险的动态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建立针对性风险应对策略及管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风险耦合 N-K模型 风险耦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实践探索与问题浅析——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李振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5-160,共6页
为了更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双重预防机制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推行过程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规范等总体框架下,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综合考虑个体和环境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体系构建、推行落地... 为了更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双重预防机制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推行过程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规范等总体框架下,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综合考虑个体和环境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体系构建、推行落地以及工作成效等方面深入探讨分析,并研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项优化策略对双重预防机制的高效、高质量施行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顺利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管理 运营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基地的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辉 赵廷龙 +1 位作者 王飞 黄万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18,共4页
[目的]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基地的安全防护能力与全自动驾驶技术匹配度不高,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全自动运行技术在智能运维中的优势,需结合运营场景来分析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方法]通过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 [目的]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基地的安全防护能力与全自动驾驶技术匹配度不高,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全自动运行技术在智能运维中的优势,需结合运营场景来分析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方法]通过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场景分类,并基于车辆基地的安全防护需求,梳理出相应的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结果及结论]车辆基地的安全防护需求为断送电防护、区域防护、入侵报警防护和综合调度显示。相应的安全防护关键技术为自动断送电技术、库区整体防护技术、作业区域防护技术、区域防入侵技术、列车接近报警技术和综合调度显示技术。结合成都、深圳和无锡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基地应用实例,探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快智能安全防护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应用推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 车辆基地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融合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危害分析技术
8
作者 薛维清 丁奕 +2 位作者 李雁 丁亚飞 胡妃俨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FAO)系统的安全性,本文从FAO系统运维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情景融合的FAO系统危害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场景要素识别,融合生成FAO应用场景后,综合选取等比例分配法、先验信息分...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FAO)系统的安全性,本文从FAO系统运维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情景融合的FAO系统危害分析技术。该技术通过场景要素识别,融合生成FAO应用场景后,综合选取等比例分配法、先验信息分配法或组合逻辑分配法,采用半定量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分配技术完成核心子系统功能安全指标分配,解决传统功能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对多系统功能SIL分配存在局限性的问题,为后续FAO系统线路的危害分析及SIL分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 危害分析 安全需求 情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改造设计研究
9
作者 韩正东 张淑芳 +3 位作者 张宏强 尚贤洪 龙辉 孙建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6-62,共7页
[目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受既有道床的影响,减振改造措施受到较大限制,可设计性差。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为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改造设计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振动测试判定减振垫服役状态;建立车辆-轨道... [目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受既有道床的影响,减振改造措施受到较大限制,可设计性差。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为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改造设计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振动测试判定减振垫服役状态;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多尺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借助所建立和通过验证的仿真模型,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评定改造为高等减振扣件后的行车安全性,并分析减振效果。[结果及结论]减振垫平均频率为32 Hz,道床平均垂向位移为0.4 mm,偏离了设计值;减振垫刚度的增大导致隔振效果变差,对P2(簧下质量与轨道质量在轨道弹性系统上的振动)共振抑制能力减弱,从而引起振动噪声超标;所建立的车辆-轨道-隧道多尺度耦合动力学模型可精准预测轨道振动;改造为高等减振扣件后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规范标准要求;高等减振扣件对频率高于31.5 Hz的轨道振动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隧道壁,可实现7.7 dB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垫浮置板 减振改造 行车安全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与成功经验剖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叶霞飞 胡志晖 顾保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重点剖析了日本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元化经营主体结构、日本轨道交通私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及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途径等问题。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结构是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源所在 ;私铁沿... 重点剖析了日本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元化经营主体结构、日本轨道交通私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及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途径等问题。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结构是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源所在 ;私铁沿线设施建设既为私铁企业带来了直接的巨额利润 ,又为私铁企业间接地带来了可观的运费收入 ;轨道交通沿线不动产开发与经营是日本私铁企业最主要的兼业内容 ,而且不动产事业等兼业部门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铁道主业的盈利能力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途径非常广泛 ,其中受益者负担是建设资金筹措的重要策略之一。由此得到了一些对发展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融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 经营主体 多元化经营战略 资金筹措 建设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 被引量:43
11
作者 施毓凤 杨晟 孙力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应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加强硬件设备的安全系数、完善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 ,加强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 影响因素 安全系数 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理论框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豫 成虎 +1 位作者 赵宪博 薛许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9,共5页
在提出工程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的特性和脆弱性的特征。从干扰、暴露和脆弱性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事故的机理,指出改善系统脆弱性是预防运营安全事故的关键。建立了包含漏洞修复... 在提出工程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的特性和脆弱性的特征。从干扰、暴露和脆弱性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事故的机理,指出改善系统脆弱性是预防运营安全事故的关键。建立了包含漏洞修复、后果控制、鲁棒性提升和恢复力加强机制的基于脆弱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提升机制;并运用上述理论分析了某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性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网运营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徐瑞华 张铭 江志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1,共5页
首末班列车的换乘衔接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具有特殊意义。在分析网络首末班列车协调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多线换乘接续的可达性和合理性两方面构造多向列车换乘衔接模型,根据早晚间客流特点建立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的计算方法... 首末班列车的换乘衔接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具有特殊意义。在分析网络首末班列车协调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多线换乘接续的可达性和合理性两方面构造多向列车换乘衔接模型,根据早晚间客流特点建立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的计算方法。将换乘站内部的列车到发时序衔接与网络换乘节点间的协调相结合,设计分层协调的优化策略和算法,实现网络列车运行的综合协调。以某城轨线网为例,模拟验算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根据需求产生相应方案,为网络运营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组织 首末班列车 时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曾笑雨 刘苏 张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以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事故统计分析 可靠性 运营安全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天顺 朱效洁 徐瑞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定义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技术设备、网络运输能力、运营组织方案、突发事件等主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定义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技术设备、网络运输能力、运营组织方案、突发事件等主要因素对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对策和途径,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系统维护、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制定应急预案、预案演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家斌 过秀成 +1 位作者 姜晓红 张宁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0-54,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对加强两者网络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地面公交与轨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目标、原则。在分析轨道运营初期公交系统各方式功能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对加强两者网络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地面公交与轨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目标、原则。在分析轨道运营初期公交系统各方式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网络衔接模式。依据两者的几何关系对线路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线路的客流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整措施以及实施时序。本研究已应用于无锡轨道1、2号线开通前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中得到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初期 公交线网 调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和熵的城轨路网运营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肖雪梅 王艳辉 贾利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1-48,共8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现状,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安全运营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一个能够描述安全要素耦合作用关系的城市轨道...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现状,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安全运营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一个能够描述安全要素耦合作用关系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层次化网络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及统计参数分析,采用自底向上、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的安全演化机理。最后将上述研究内容和安全熵理论相结合,采用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安全正是由安全要素自底向上相互作用涌现出来的一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路网运营 安全评价 层次化网络模型 演化机理 安全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豫 成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为了弥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的不足,提高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运营安全管理的多系统、多部门的协调集成能力,运用复杂网络和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概念.在枢纽节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 为了弥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的不足,提高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运营安全管理的多系统、多部门的协调集成能力,运用复杂网络和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概念.在枢纽节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全部安全信息、安全组织和安全资源的协调、集成和优化,以动态交互循环的方式实现信息协同,以动态协同网络组织的形式实现组织协同,以基于枢纽节点的全网络的安全资源分阶段分层分级协调和统筹实现资源协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作为该机制的技术内核和支撑.该机制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资源的协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协同管理 枢纽节点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Petri网的地铁火灾事故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杰 张娣 +1 位作者 张小辉 赵池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82,共6页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应用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构建轨道交通系统火灾事故安全性模型。该模型具有FTA与Petri网方法的优点。在利用传统的FTA方法深入分析火灾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选...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应用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构建轨道交通系统火灾事故安全性模型。该模型具有FTA与Petri网方法的优点。在利用传统的FTA方法深入分析火灾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火灾事故成因,利用Petri网方法动态模拟火灾事故发生的过程;借鉴已有的概率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火灾Petri网模型进行定量求解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方案。提出将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在地铁火灾安全性定量分析方面作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火灾事故安全性 FTA—Petri综合分析方法 建模 可行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俊亭 王晓明 +1 位作者 党垚 曹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7-413,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由基于车-地双向通信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来保证运营安全。为了弥补普遍应用的列车控制系统过度依赖地面控制中心和车-地通道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碰撞防护系统(CASUMT),该系统叠加于既...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由基于车-地双向通信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来保证运营安全。为了弥补普遍应用的列车控制系统过度依赖地面控制中心和车-地通道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碰撞防护系统(CASUMT),该系统叠加于既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之上,基于"车-车通信"技术实现列车碰撞防护。设计列车碰撞防护系统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详细研究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合理简化,并对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建模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碰撞防护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运营效率,保障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车-车通信 碰撞防护 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