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 被引量:39
1
作者 郑捷奋 刘洪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分析日本国土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采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策略,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铁道主业与其它产业的兼营... 分析日本国土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采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策略,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铁道主业与其它产业的兼营,特别是轨道交通与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的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商业化建设与运营,实现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交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综合开发 公共交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被引量:54
2
作者 郑捷奋 刘洪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共5页
分析了香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开发营运、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采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密度发展模式 ,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进行发展 ,却能保证城市... 分析了香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开发营运、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采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密度发展模式 ,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进行发展 ,却能保证城市交通的高度能达性 ,产生最少的污染 ,经济发展的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其他国际先进城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综合开发 香港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相互关系的模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丰伟 李雪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共2页
通过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的关系,运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其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得到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很大;土地开发强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力的影响也很大的结论。并且指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结合国家土... 通过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的关系,运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其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得到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很大;土地开发强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吸引力的影响也很大的结论。并且指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结合国家土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模糊评价 土地开发 客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铁路沿线土地再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建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9-102,共4页
研究目的:城市既有铁路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一般都很低,但当其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后,必然带动沿线土地的再开发,本文对这种特定的地块进行研究,探讨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后促进沿线土地增值的问题,研究该特殊地块的再开发方式。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城市既有铁路沿线土地开发强度一般都很低,但当其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后,必然带动沿线土地的再开发,本文对这种特定的地块进行研究,探讨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后促进沿线土地增值的问题,研究该特殊地块的再开发方式。研究结论:城市铁路沿线土地由于其地块的特殊性,其开发强度目前都很低,随着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不断调整,城市既有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成为必然趋势,从而引起沿线土地用地性质的调整,进而促使土地增值,最终导致沿线土地的再开发。既有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带动周边土地的再开发---即以铁路为主动脉,规划建设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TOD开发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主动交通 土地再开发 TO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土地效益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永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8期11-13,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如何实现项目的未来收益多元化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现行建设模式以银行贷款为主,导致固定利息支出过高,影响项目未来的融资能力,造成项目资金无法平衡。土地效益开发模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如何实现项目的未来收益多元化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现行建设模式以银行贷款为主,导致固定利息支出过高,影响项目未来的融资能力,造成项目资金无法平衡。土地效益开发模式研究了土地资源及其衍生效益,提出了土地效益开发的相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资源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24
6
作者 许广月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53-60,共8页
人类社会相继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对应着无色(虚无)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绿色发展四种发展范式。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下以低消耗、低排放与高效率为特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面... 人类社会相继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对应着无色(虚无)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绿色发展四种发展范式。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下以低消耗、低排放与高效率为特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资源短缺危机和环境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从黑色发展范式到绿色发展范式的转换,需要实现"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主体由"单一理性经济人"向"双重理性经济人"转型;发展目标导向由"只注重经济发展数量,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向"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数量"转型,发展模式由"低成本竞争、高资源环境代价"向"高成本竞争、低资源环境代价"转型,发展过程由"线性强物质化过程"向"非线性弱物质化过程"转型,发展路径由"黑色工业化、黑色城市化与黑色现代化"向"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与绿色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黑色发展 黄色发展 白色(虚无)发展 发展范式转型 双重理性经济人 资源环境代价 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8期13-16,共4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提出要进行员工培训体系的创新。结合上海地铁运营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论述了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提出要进行员工培训体系的创新。结合上海地铁运营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论述了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必须快速、高效和优质;必须探索员工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必须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进步,进行员工知识更新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R3线桃浦段的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松 叶霞飞 高亮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的7条基本原则。以上海轨道交通R3线(桃浦段)建设项目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选择与沿线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利用... 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的7条基本原则。以上海轨道交通R3线(桃浦段)建设项目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选择与沿线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利用沿线土地开发收益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部分建设资金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沿线 联动 上海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 土地利用 位置选择 交通线路 建设资金 交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时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金昱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9,共7页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峰时段运畿不足和非高峰时运能过剩已经成为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研究利用上海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首先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分析得到进站客流的四种主要时变模式,然后通过建立多项Lo...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峰时段运畿不足和非高峰时运能过剩已经成为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研究利用上海轨道交通站点客流数据,首先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分析得到进站客流的四种主要时变模式,然后通过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从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定量分析影响客流时变模式的显著因素。研究可为站点周边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进站客流 时变特征 土地利用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鹿儿岛中央车站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8-181,186,共5页
"站城一体化"在日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中应用广泛,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鹿儿岛中央车站为案例,从该站的运营管理、建筑布局、规划与流线组织、地下街开发和站前广场布局等方面详细介绍了... "站城一体化"在日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中应用广泛,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鹿儿岛中央车站为案例,从该站的运营管理、建筑布局、规划与流线组织、地下街开发和站前广场布局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分析其中的可借鉴及待优化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站城一体化”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土地资源错配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基成 景芳 雷海宁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年—2020年全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分位...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利用2003年—2020年全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分位数模型以及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不平衡发展这两个要素,如何在土地资源错配中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在不同经济阶段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在机制检验上,土地资源错配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与不平衡城镇化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不平衡城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中介渠道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检验表明,土地资源错配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正向作用更明显。在政策含义上,我国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在恰当时机积极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提高国家战略之间的协同性,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产业结构 不平衡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