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路出口匝道下游交叉口配时模糊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学文 张衍成 +2 位作者 陈昕 崔瑶 袁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解决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区域交通拥堵局面,提出了快速路出口匝道下游信号交叉口配时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相位绿灯延时模糊控制器和相序优化模糊控制器,实现了信号交叉口各相位绿灯时间的优化及相序的优选.结合MATLAB语... 为解决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区域交通拥堵局面,提出了快速路出口匝道下游信号交叉口配时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相位绿灯延时模糊控制器和相序优化模糊控制器,实现了信号交叉口各相位绿灯时间的优化及相序的优选.结合MATLAB语言对该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控制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定时控制方案,有效地缓解或减少了出口匝道及其衔接下游交叉口区域由于配时不合理而造成的交通拥堵.该成果可为交通控制或指挥管理部门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提供有效的控制方案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出口匝道 信号交叉口 交通拥堵 绿灯延长时间 相序优化 模糊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堵条件下考虑相邻路口的可变导向车道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常玉林 赵超 +1 位作者 张鹏 孙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4,共8页
为缓解因交通流向不均衡引发的路口拥堵状况,提出考虑相邻路口的可变导向车道自适应模型,主要包括:路口拥堵判别和多路口自适应控制。利用Matlab对路口转向不均衡性及拥堵状态进行分析,并使用VISSIM及其VISVAP通过案例对所提出模型和方... 为缓解因交通流向不均衡引发的路口拥堵状况,提出考虑相邻路口的可变导向车道自适应模型,主要包括:路口拥堵判别和多路口自适应控制。利用Matlab对路口转向不均衡性及拥堵状态进行分析,并使用VISSIM及其VISVAP通过案例对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流向不均衡显著的晚高峰,与固定时段进行车道切换的原方案相比,采用自适应控制模型,设有可变导向车道的关键路口及其相邻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13.59%~19.13%、排队长度降低24.94%~38.72%、车均延误降低24.61%~34.72%,说明模型能有效提高路口在通勤高峰期的通行效益,降低溢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导向车道 优化模型 协调控制 相邻路口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时序网络的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君羡 沈宙彪 +1 位作者 童文聪 吴志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209,共8页
在城市路网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时序特性的考虑,提出适用于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的模糊时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一般时序网络的描述方法和超邻接矩阵时序网络模型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以及将其用于城市路网分析的局限... 在城市路网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时序特性的考虑,提出适用于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的模糊时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一般时序网络的描述方法和超邻接矩阵时序网络模型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以及将其用于城市路网分析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优化措施,一方面结合交通网络的功能特性,以动态交通参数构造单个时间步网络的层内交叉口交互强度模糊指标,另一方面借鉴并改进邻居拓扑重叠系数,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实现两相邻时间步网络层间交叉口关联强度的差异化表达;之后,在改进时间步层内、层间关联描述矩阵基础上,搭建模糊超邻接矩阵(Fuzzy Supra-adjacency Matrix,FSAM)时序网络模型(FSAM模型);最后,以某城市核心区域147个交叉口构成的路网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以时序网络模型分析交叉口重要性非常必要,以中位数表达交叉口在时段内的重要性排序更为可靠;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的排名时间序列有阶段持续性特征,且相比于特定时间步下基于单一指标的关键交叉口识别结果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同时间颗粒度下,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排序的一致性较好,结果较为稳定。综上,该模型可供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关键交叉口 时序网络 模糊理论 超邻接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与邻接交叉口分散换道和速度引导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庞明宝 安少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8-175,共8页
研究车路协同城市快速路与邻接交叉口主线分散换道和速度引导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高饱和度入口匝道与邻接交叉口,提出主线分散换道自适应控制方法,依据合流区上游不同车道密度制定换道规则,以主线流量最大化为目标确定邻接交叉口相位相序... 研究车路协同城市快速路与邻接交叉口主线分散换道和速度引导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高饱和度入口匝道与邻接交叉口,提出主线分散换道自适应控制方法,依据合流区上游不同车道密度制定换道规则,以主线流量最大化为目标确定邻接交叉口相位相序;对出口匝道存在超长排队,提出主线速度引导自适应控制方法,依据主线上游车辆目的地确定速度引导策略,以出口匝道需求与通行能力相匹配为目标确定出口匝道关联相位优先权.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非协调控制、传统协调控制、车路协同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相比,区域流量分别提高17.38%、5.52%、10.06%,总时间消耗分别下降35.86%、26.21%、1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调控制 运行规则 城市快速路与邻接交叉口 车路协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