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城市洪涝灾害成因综合解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仉文岗 王云浩 +2 位作者 胡庆芳 孙伟鑫 金君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重庆是中国西部超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主城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受上游江河来水和三峡库区回水的双重影响,洪涝灾害风险突出。以重庆市历年洪涝灾害事件为基础,梳理重庆市防涝减灾现状,分析水文、地理、地形、城市化、气象等因素对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影响,结合这些洪涝灾害致灾因子进一步对重庆市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进行分析,提出针对重庆中心城区洪涝治理的对策建议。分析发现:重庆市洪涝灾害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城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重庆防洪治涝的艰巨性;重庆市河流纵横,山高谷深,完全具备发生洪涝灾害的孕灾条件;应充分考虑气象水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根据三峡水库等建成后的洪涝灾害特征和城区防洪防涝能力现状,及时优化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 防洪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OF桥墩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江辉 朱晞 张辉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100,共7页
针对脉冲型近场地震动的高能量输入,有必要发展以能量为指标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在给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输入总能量和滞回耗能需求、结构耗能能力以及总能量沿各节点分布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 针对脉冲型近场地震动的高能量输入,有必要发展以能量为指标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在给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输入总能量和滞回耗能需求、结构耗能能力以及总能量沿各节点分布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概念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以3座加拿大的实际桥墩为算例,以近震记录和模拟脉冲为输入,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最后,以MDOF实体桥墩的时程分析结果为基础,对采用Akbas模型近似确定能量在以弯剪变形为主的中、低高度RC桥墩各截面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输入能量 滞回耗能 耗能能力 桥墩 脉冲模拟 Akba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3
作者 朱靖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以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框架,对嘉定区森林火灾危险性、火灾风险、减灾能力和防治区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嘉定区森林火灾危险性等级及风险等级均呈现西北低,中部和东南部偏高的趋...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以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框架,对嘉定区森林火灾危险性、火灾风险、减灾能力和防治区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嘉定区森林火灾危险性等级及风险等级均呈现西北低,中部和东南部偏高的趋势;嘉定区各乡镇级单位减灾能力等级,只有中高等级1种。在减灾能力和风险评估区划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嘉定区乡镇级森林火灾防治区域划分为两个防治区划,研究结果为该区域森林火灾预防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城市森林 危险性评估 减灾能力 风险评估 防治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防减灾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进展与逻辑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代新 薄茗洋 戴开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传统工程防灾难以解决自然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生态防减灾(Eco-DRR)作为国际韧性城市的前沿理论,对我国韧性城市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防减灾的不确定性问题,然而当前Ec...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传统工程防灾难以解决自然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生态防减灾(Eco-DRR)作为国际韧性城市的前沿理论,对我国韧性城市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防减灾的不确定性问题,然而当前Eco-DRR理论研究与AI技术的实践应用存在断层。该文使用PRISMA2020框架调查城市Eco-DRR中AI技术应用的实践案例,通过质性研究总结城市Eco-DRR中AI技术的应用场景,从生态系统灾害调节服务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Eco-DRR方案决策以及Eco-DRR实施监测与后评估4个阶段剖析城市Eco-DRR中AI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最后基于案例研究提出城市Eco-DRR领域AI技术应用的逻辑框架,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工具选择和数据准备的实践经验,探讨城市防灾中Eco-DRR的智能实现途径,为我国城市综合防灾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防减灾(Eco-DRR) 人工智能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城市防灾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韦仕川 栾乔林 +1 位作者 黄朝明 谷秀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5,共10页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规避与防治,是国际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基础理论...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以实现地质灾害的规避与防治,是国际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土地规划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体系框架:基础理论、技术框架、政策框架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4个支持系统。基础理论支持系统,是从地质学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技术框架支持系统,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政策框架支持系统,是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措施防治地质灾害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规划,是在基础理论、政策框架和技术框架的支持下,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心,统筹城市规划、建成区更新规划、城市设施规划、物资储备、设施抗灾化、公众参与等措施安排建设用地。所提内卷是对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方法的探索,期望能供相关学科建设和工作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 被引量:68
6
作者 包志毅 陈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从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城市绿地系统 减灾 防灾 城市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刘朝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处置和救灾恢复为支撑点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灾害风险 防灾减灾 防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晓然 苏经宇 +1 位作者 王威 马东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6,共6页
针对城市抗震防灾系统具有多层次大规模的复杂性、动态性、自组织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回顾了城市抗震防灾相关研究的发展,总结了以往城市抗震防灾系统研究的不足;其次,给出了基于系统动... 针对城市抗震防灾系统具有多层次大规模的复杂性、动态性、自组织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回顾了城市抗震防灾相关研究的发展,总结了以往城市抗震防灾系统研究的不足;其次,给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估模型构建的框架,建立了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城市抗震防灾系统的动态性和因果反馈机制,构建了系统基本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最后,以某城市区域脆弱性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抗震防灾能力 系统动力学 动态关联 因果反馈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的空间差异性评价——以深圳市经济特区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健生 郎琨 +1 位作者 彭建 黄秀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2,共6页
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及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GIS空间直观表征的城市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方法,并针对深圳市经济特区内4类基础设施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 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及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GIS空间直观表征的城市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方法,并针对深圳市经济特区内4类基础设施的防灾避险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防灾避险功能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防灾避险功能辐射总面积为38322.0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但仍有2%的区域处于服务盲区,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和福田区,少量分布在盐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价 防灾避险 城市基础设施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对策探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余翰武 伍国正 柳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
针对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存在的抗灾能力弱、缺乏综合规划、缺乏相应的统筹应急体制和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的科技水平总体较低等诸多问题,提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应从注重规划、更新传统模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应... 针对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存在的抗灾能力弱、缺乏综合规划、缺乏相应的统筹应急体制和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的科技水平总体较低等诸多问题,提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应从注重规划、更新传统模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应急体制等多种途径加以保障,构建完善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以提高我国城市整体安全性能和抗灾能力,从而实现城市安全和城市化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系统 城市安全 城市规划 防灾减灾 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防灾减灾功能改造研究——以东山岛虎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亮 胡希军 +2 位作者 陈存友 毛克俭 叶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4-140,共7页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完善的防灾公园对城市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小城市、沿海地震频发地区城市公园的现状,进行了的防灾减灾功能改造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虎山公园为例,在调查分析其自然环境(地质...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完善的防灾公园对城市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小城市、沿海地震频发地区城市公园的现状,进行了的防灾减灾功能改造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虎山公园为例,在调查分析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高程和坡度)的基础上,对其人工环境作了分析,对其安全条件作了评估。采用GIS地理分析技术,从场所、通道、设施、植物规划4个方面,进行了防灾减灾功能改造规划。将公园分为文史景观区(28 216 m^2)、观赏景观区(17 292 m^2)、保卫战景观区(33 836 m^2)、防灾科普景观区(11 867 m^2)、生态防护区(96 036 m^2)和农家乐休闲(21 830 m^2)六个景观休闲区;根据平灾转换的原则,对公园进行灾时规划,分出了灾时棚宿区(15 500 m^2)、灾时车宿区(7 113 m^2)、物资储存中心(5 960 m^2)、医疗救护中心(1 535 m^2)、灾时指挥区(2 433 m^2)以及疏散通道(2 125 m)。规划虎山公园灾时棚宿区面积15 500 m^2,占城市受灾时防灾规划用地面积47%,可容纳7750人避难。该改造规划完善了虎山公园防灾配套设施和防灾植物搭配,提高了防灾减灾功能,可为相关城市公园防灾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公园 公园防灾避险功能 植物绿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对琼北地区城市建设的影响——以海口某不规则超高层建筑的数值模拟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晓峰 曾坚 +1 位作者 周传璐 黄晓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0-84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海口2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和空间风致响应.对比发现,不规则形体超高层建筑将会产生更大位移,在琼北地区应尽量避免建造超高层建筑.基于此,归纳总结琼北地区城市规划中的防风策略与手段,提出对防风规划的建议,以...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海口2栋超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压分布和空间风致响应.对比发现,不规则形体超高层建筑将会产生更大位移,在琼北地区应尽量避免建造超高层建筑.基于此,归纳总结琼北地区城市规划中的防风策略与手段,提出对防风规划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热带台风高发城市的规划方向有所预测.为琼北地区城市布局与新建筑在形体特征和高度上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北地区 城市建设 台风灾害 减灾防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建东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419-15421,共3页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地震灾害发生时人们紧急避难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防灾减灾 建设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江军 潘懋 杨志双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随着人们应对灾害从过去的“被动救灾”走向现在的“主动预防”,风险管理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流程,探讨了城... 随着人们应对灾害从过去的“被动救灾”走向现在的“主动预防”,风险管理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流程,探讨了城市地裂缝可接受风险水平。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市用地类型开展易损性评价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首次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裂缝 风险评价 危险性 易损性 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用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研究——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及松山湖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萍 聂树明 +1 位作者 王挺 茅程晨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48,共8页
基于规划区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在规划编制初始,将规划对象视为潜在地震灾害承灾体,先对其进行承灾能力的评价分析,查找抗震薄弱环节,再把整个规划编制看作有机整体,针对当前存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提出有效及更有针对... 基于规划区承灾能力评价分析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在规划编制初始,将规划对象视为潜在地震灾害承灾体,先对其进行承灾能力的评价分析,查找抗震薄弱环节,再把整个规划编制看作有机整体,针对当前存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提出有效及更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及规划阶段性目标。这种规划编制方法可以使规划成果更有针对性,且更有效地得到落实。以东莞市中心城区及松山湖开发区的抗震防灾编制为例进一步说明方法的具体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承灾能力抗震防灾规划规划目标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防震减灾创新发展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力格图 王罡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3期183-185,197,共4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将对防震减灾工作产生深远影响。该文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 防震减灾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城市灾害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磊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2期11-15,共5页
城市灾害学是一门随着工业化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在分析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基础及进展的同时,探讨了城市灾害学的理论框架及分支学科。
关键词 城市 灾害学 减灾工程 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灾减灾的安全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路径——以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洪昌富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25-30,共6页
北川,作为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其安全防灾问题必然成为新县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北川灾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总结,揭示出城市规划与城市安全的紧密关联。在城市规划中应将安全置... 北川,作为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其安全防灾问题必然成为新县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北川灾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总结,揭示出城市规划与城市安全的紧密关联。在城市规划中应将安全置于首位,并将安全防灾理念贯穿于规划全过程;通过选址、布局、防灾疏散场地的合理布局构建安全的城市环境;通过强化建筑防灾、基础设施防灾,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灾害预防和应急信息系统及紧急救援体系等一系列规划、工程手段,达到建设"安全、安定、安心"城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安全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江苏省100所幼儿园的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玥 孙墨子 +1 位作者 杨安华 周定财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1期98-106,共9页
防灾减灾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意识和维护生命的能力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形成和具备的。基于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从规划与管理、结构性建设、非结构性因素、政府政策、防灾减灾意识这五方面着手,本课题组对江苏省10... 防灾减灾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意识和维护生命的能力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形成和具备的。基于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从规划与管理、结构性建设、非结构性因素、政府政策、防灾减灾意识这五方面着手,本课题组对江苏省10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江苏省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幼儿园在这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通过完善应急预案,丰富灾害演练形式,保证建筑抗灾能力,多层次全方面统筹资金,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来提升幼儿园的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土地安全规划框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大旻 谢红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157,共7页
为改善目前城市安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脱节的现状,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研究城市土地安全规划框架体系。以上海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取灾害与土地2大关键变量,探讨城市灾害与灾害之间、土地与土地之间、灾害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为改善目前城市安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脱节的现状,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研究城市土地安全规划框架体系。以上海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取灾害与土地2大关键变量,探讨城市灾害与灾害之间、土地与土地之间、灾害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以上变量间的互动属性,设计城市土地利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安全指数是城市灾害、土地及二者交互作用导致的致灾程度的复合函数。构建土地安全规划框架体系是实现城市安全的基础。必须重视土地这一基本载体,做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通过建立土地安全规划体系实现城市减灾防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安全规划 城市安全 防灾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