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四):数值模型构建与综合应用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敏 黄谟涛 +5 位作者 欧阳永忠 邓凯亮 翟国君 陆秀平 吴太旗 陈欣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上和向下延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简要论述了海空重力测量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讨论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地球外部重力场赋值和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 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上和向下延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简要论述了海空重力测量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讨论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应用于地球外部重力场赋值和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为海空重力测量数值建模与数据综合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空重力测量 重力向上和向下延拓 多源数据融合 外部重力场 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置法的局部重力场延拓模型构建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翟振和 孙中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00-1706,共7页
在大地坐标系下利用Forsberg局部扰动位协方差模型(即DPM模型)导出了实用的局部重力异常协方差模型(即GAC模型)和局部扰动重力协方差模型(即GDC模型),两种模型形式完全一致.针对GAC模型,提出了两种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即按照泊松积分向... 在大地坐标系下利用Forsberg局部扰动位协方差模型(即DPM模型)导出了实用的局部重力异常协方差模型(即GAC模型)和局部扰动重力协方差模型(即GDC模型),两种模型形式完全一致.针对GAC模型,提出了两种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即按照泊松积分向上延拓获得的不同高度数据进行拟合以及按照测量区域的平面实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某地区的实测数据检验得出两种参数拟合方法得到的参数值相差不大,这种差别在向上和向下延拓过程中的影响可以忽略.依据本文的算例,GAC模型作为配置法的协方差模型用于延拓时,其向上延拓的精度在1.8×10^(-5)m·s^(-2)左右,向下延拓的精度在5×10^(-5)m·s^(-2)左右,完全满足局部重力场在中等山区的延拓要求.通过对不同高度下GAC模型用于延拓效果的对比,可以得出基于GAC模型的延拓精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衰减,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下其最大向下延拓高度约为7 km.总体而言,本文推导的GAC模型能够很好地利用地形数据,较好地满足了航空重力测量在局部重力场的延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置法 局部重力场 向上延拓 向下延拓 协方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及邻域重力异常数据的分区解析延拓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波 张训华 +1 位作者 杨金玉 裴建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2-1277,共6页
对最新获得的东海120°~130°E、22°-33°N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解析延拓处理,采用的方法是分区进行不同延拓高度的解析延拓处理,即从浙闽隆起到东海陆架盆地区,进行上延20km处理;从东海陆坡到琉球弧... 对最新获得的东海120°~130°E、22°-33°N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解析延拓处理,采用的方法是分区进行不同延拓高度的解析延拓处理,即从浙闽隆起到东海陆架盆地区,进行上延20km处理;从东海陆坡到琉球弧前盆地区,进行上延10kin处理;从琉球海沟到菲律宾海区,进行上延5km处理。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综合上延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同时利用该数据进行了莫霍面深度的反演,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延拓高度的增加,浅部异常压制增大,异常曲线更加圆滑,深部构造特征更加明显,东海布格重力异常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更加清晰。经过计算统计,分区计算处理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延拓 东海 重力异常数据处理 向上延拓 莫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空重力测量技术体系构建与研究若干进展(三):数值模型构建与数据综合应用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太旗 黄谟涛 +4 位作者 欧阳永忠 翟国君 邓凯亮 陆秀平 陈欣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6期6-13,共8页
分析评述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海空重力测量技术体系建设领域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难点突破、成果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回答了该研究领域涉及理论方法和... 分析评述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海空重力测量技术体系建设领域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难点突破、成果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回答了该研究领域涉及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科学问题。其目的之一是向读者成体系地推荐我们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目的之二是想借此机会通过回顾和梳理研究团队的发展轨迹和科学感悟,在新的起点上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本文为第三部分,主要涉及海空重力测量数值模型构建与数据综合应用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空重力测量 技术体系 数值模型 向上向下延拓 局部重力场 全球重力场 外部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