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UMDESIGNOFSTREAMLINEDEXTRUSIONDIESBASEDONUPPERBOUNDMETHODANALYSIS
1
作者 Huang Xiang Chen Wenliang Zhou Ruro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UAA29 Yudao Street, Nanjing 210016, P. R. China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6年第1期105-111,共7页
A more universal and flexibl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treamlined die surfaces is presented. The streamlined die surfaces are interpolated by the arbitrarily cross sectional shapes of the die entrance and exit. Th... A more universal and flexibl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treamlined die surfaces is presented. The streamlined die surfaces are interpolated by the arbitrarily cross sectional shapes of the die entrance and exit. The boundaries of the die entrance and exit are represented by Ferguson curves with tension parameters. By adjusting the tension parameter, the cross sectional shapes of the die entrance and exit with line segments can be accurately constructed. The upper bound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cedure of extrusion, the pseudo independent parameters in kinematically admissible velocity and die surface are computed by minimizing the extrusion load, so the optimum die surface is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frictional condition, die length, area reduction and product shaped complexity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extrusion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USION extrusion dies optimum design upper bound method curved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傅鹤林 常小兵 胡凯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8,共12页
隧道围岩压力值是浅埋隧道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传统浅埋隧道坍塌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圆弧滑移面破坏模式,同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地震力作用下浅埋隧道围... 隧道围岩压力值是浅埋隧道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围岩压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传统浅埋隧道坍塌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圆弧滑移面破坏模式,同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地震力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实际工程和已有成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研究还发现:围岩压力受非线性系数和初始粘聚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非线性系数越大、初始粘聚力越小,围岩压力越大;随着待定参数K(水平围岩压力与竖向围岩压力的比值)的减小,水平围岩压力减小,竖向围岩压力增大;地震力对围岩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竖向地震力单独作用对围岩压力的影响最大,水平和竖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次之,而仅有水平地震力作用的影响最小。随着水平与竖向地震力系数的增大,围岩压力也在增大。分析结果对于大部分的隧道,尤其是易受地震影响的浅埋隧道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围岩压力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拟静力法 圆弧滑移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杰 杨轶博 +1 位作者 郭督 马志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7-245,共9页
为探究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旋转破坏机构。采用拟静力法简化地震荷载作用,推导了双层土质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分析土体黏聚力比、边坡坡角以及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 为探究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旋转破坏机构。采用拟静力法简化地震荷载作用,推导了双层土质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分析土体黏聚力比、边坡坡角以及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滑动面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随着黏聚力比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呈非线性增大且潜在滑动面变浅;当水平地震作用增强时,边坡失稳破坏范围显著加大;随着竖向地震系数及黏聚力比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略微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增强时,竖向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增大,此时需要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极限分析上限理论 双层土质边坡 拟静力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拟动力法的岩质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健翔 王宸琛 邹金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5-2304,共10页
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是岩土工程的重要课题,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和机理与土质边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此外,地震作用是导致岩质边坡破... 岩质边坡的抗震设计是岩土工程的重要课题,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和机理与土质边坡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此外,地震作用是导致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为更好地确定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下的岩质边坡抗震设计方法,在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的框架下,基于离散化技术构建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岩石边坡失稳破坏机制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预测模型。通过广义切线技术将Hoek-Brown准则的参数转化为容易计算的Mohr-Coulomb准则参数再将其嵌入到预测模型中,提出一种更加准确的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岩石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并通过修正拟动力法引入地震加速度和阻尼比参数,提高了地震作用力的预测精度。然后,将重力增加法和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相结合,获得一种边坡临界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实现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三维稳定性评估。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和工程案例应用表明,此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岩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反映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形态和范围,在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优化岩石边坡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强度准则 三维边坡 极限分析上限法 修正拟动力法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与机理耦合的冷轧电机功率智能预测方法
5
作者 曹雷 董梓硕 +2 位作者 李晓华 李旭 张殿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电机功率计算在保证生产安全、制定轧制规程以及发挥设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相结合的电机功率预测模型。首先,机理模型部分采用上界法得到解析解,然后将部分功率解析解(塑性... 电机功率计算在保证生产安全、制定轧制规程以及发挥设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相结合的电机功率预测模型。首先,机理模型部分采用上界法得到解析解,然后将部分功率解析解(塑性变形功率、张力功率和剪切功率)与相关变量输入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中训练,以提取变量数据之间的深度特征和时序相关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时序耦合预测模型相对误差不超过±3.9%,且在相邻卷带钢轧制规程变化较大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上界法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从残差分布直方图中可以看到,上界法由于遗漏了摩擦系数和损失功率与其他参数间的强耦合关系,导致残差集中在±50 kW附近且不符合正态分布,而ANN和本模型均基本遵循正态分布,但本模型拟合精度更高;对比更广泛的模型评估指标,本模型具有更好的综合预测性能。此外,通过模型输出结果分析了电机功率与轧制长度、轧制速度之间的关系,表明本模型除具有高预测精度外,还与已知的参数间物理规律有较强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电机功率 长短时记忆网络 工业大数据 上界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地层暗挖城市地铁隧道拱顶临界覆岩厚度预测及应用
6
作者 纪方 刘浩 +1 位作者 王洪涛 范忠超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09-116,共8页
以济南地铁4号线典型土岩地层暗挖隧道工程为依托,构造提出了隧道拱顶覆岩的理论破坏分析模型,利用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得到了隧道拱顶临界覆岩厚度与隧道洞内支护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得出不同岩体力学参数、隧道设计参数对隧道... 以济南地铁4号线典型土岩地层暗挖隧道工程为依托,构造提出了隧道拱顶覆岩的理论破坏分析模型,利用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得到了隧道拱顶临界覆岩厚度与隧道洞内支护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得出不同岩体力学参数、隧道设计参数对隧道拱顶临界覆岩厚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隧道拱顶覆岩厚度影响,开展了土岩复合顶层隧道开挖数值模拟对比研究,揭示了不同拱顶覆岩厚度下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土岩复合地层暗挖隧道合理埋设选取与围岩支护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复合地层 暗挖隧道 覆岩厚度 极限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斜坡地层倾斜锚板抗拔承载力分析
7
作者 王洪涛 徐涌帅 +2 位作者 门燕青 刘浩 高广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合理估算锚板抗拔承载力是保持锚板基础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聚焦土质斜坡地层中埋设的倾斜条形锚板,构造了一种极限状态下非对称的锚板上拔破坏机制,并假设土体破坏服从非线性强度准则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基于该破坏机制,... 研究目的:合理估算锚板抗拔承载力是保持锚板基础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聚焦土质斜坡地层中埋设的倾斜条形锚板,构造了一种极限状态下非对称的锚板上拔破坏机制,并假设土体破坏服从非线性强度准则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基于该破坏机制,利用上限法与变分原理,推导锚板极限抗拔承载力及锚板上方土体破坏面方程的解析表达式,系统研究各参数对锚板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推导得到了锚板极限抗拔承载力及锚板上方土体破坏面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与现有文献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分析方法的有效性;(2)斜坡倾斜锚板上方土体破坏范围呈现一定的非对称特征,随锚板倾角增大,土体破坏范围逐渐向坡下方向偏移,土体破坏范围与土体剪胀系数、初始黏聚力正相关,与非线性系数、重度、地表荷载负相关;(3)锚板埋深比、埋设角度、地表倾角、土体黏聚力及剪胀系数对锚板抗拔承载力及土体上拔破坏范围会产生显著影响,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重视,以实现锚板基础的最优布设与承载能力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 倾斜条形锚板 承载力 上限法 非关联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三维极限承载力研究
8
作者 易舜 陈光辉 《公路工程》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研究旨在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了考虑地震荷载时间效应、边坡放大效应及土体阻尼特性的影响,采用修正拟动力法对边坡动力响应进行描述。采用考虑基质吸力影响下非饱和土广义黏聚力和饱和土摩擦角定义非饱和... 研究旨在对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了考虑地震荷载时间效应、边坡放大效应及土体阻尼特性的影响,采用修正拟动力法对边坡动力响应进行描述。采用考虑基质吸力影响下非饱和土广义黏聚力和饱和土摩擦角定义非饱和土剪切强度参数。基于三维离散破坏模型,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三维极限承载力分析模型,通过已发表文献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供了非饱和土边坡三维极限承载力设计图表。研究结果表明:①与二维破坏模型相比较,所提出三维破坏模型能实现对边坡稳定性更为准确的评估;②忽略非饱和土剪切强度参数影响往往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估结果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非饱和土边坡 三维极限承载力 三维离散破坏模型 极限分析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断速度场的光滑有限元极限分析上限法
9
作者 戴北冰 袁新 +1 位作者 周锡文 刘锋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9-2858,共10页
基于应变光滑技术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为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和高精度的数值分析途径。通过改进基于节点光滑域的方法,使其可以考虑间断的运动许可速度场,提出一种新型节点光滑有限元极限分析上限法。在土与结构接触面... 基于应变光滑技术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为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和高精度的数值分析途径。通过改进基于节点光滑域的方法,使其可以考虑间断的运动许可速度场,提出一种新型节点光滑有限元极限分析上限法。在土与结构接触面处引入间断速度场,以间断面处节点速度差表征间断速度场的大小,进而基于间断节点重新构造节点光滑域。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关联流动法则的基础上,分别计算间断面和光滑域内的内能耗散,并将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的约束条件转化为一系列的二阶锥约束方程,最终将考虑间断速度场的节点光滑有限元上限法转化为标准的二阶锥规划模型。此模型可以采用高效的原对偶内点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岩土工程中经典问题的数值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数值分析发现,结构与土体接触的强度性质对结构的失稳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上限法 节点光滑有限元 间断速度场 二阶锥规划(SO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弥宏亮 陈祖煜 +1 位作者 张发明 杜景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9-653,共5页
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分析方法有上限解和极限平衡两种方法。上限解具有理论基础严格,计算安全系数步骤简捷的优点;极限平衡方法较以往的相关成果更为严格,它是二维的Spencer法在三维条件下的扩展。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求解安全系数,可以使... 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分析方法有上限解和极限平衡两种方法。上限解具有理论基础严格,计算安全系数步骤简捷的优点;极限平衡方法较以往的相关成果更为严格,它是二维的Spencer法在三维条件下的扩展。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求解安全系数,可以使两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得到弥补,并且可以将安全系数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解答。通过小湾堆积体工程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分析 极限平衡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土体中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梁桥 杨小礼 +1 位作者 张佳华 周文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85-2592,共8页
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考虑黏土的非均质特征,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力计算公式,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上限解。采用该破坏模式与已有的模型试验、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在非均质土中采用双对数螺... 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考虑黏土的非均质特征,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力计算公式,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上限解。采用该破坏模式与已有的模型试验、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在非均质土中采用双对数螺旋极限分析上限法的适用性;同时详细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参数条件下,隧道掌子面支护力、滑动面范围的变化趋势以及工程影响,结果显示在非均质土中,掌子面支护效率的主导因素是初始黏聚力与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了非均质土中极限支护力的设计推荐图,可为工程中初步确定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土 对数螺旋 支护压力 上限法 初始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与支护反力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杨峰 阳军生 赵炼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将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性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构造了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由一系列刚性滑块组成,其对应的速度场在隧道工作面正前方可由竖向逐渐变为近水平向,较为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由破坏模式和速度场的几何关系递推计算... 将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性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构造了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由一系列刚性滑块组成,其对应的速度场在隧道工作面正前方可由竖向逐渐变为近水平向,较为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由破坏模式和速度场的几何关系递推计算所需的几何参数,得到浅埋隧道工作面支护反力的目标函数,并建立了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利用Matlab编制程序求解该数学优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维持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所需的支护反力及优化得到的破坏模式和速度场,并分析了影响工作面稳定的各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工作面 支护反力 稳定性 极限分析 上限法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斜条分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唐高朋 李亮 +1 位作者 赵炼恒 陈静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3-2072,共10页
考虑坡顶均布荷载和地震效应典型情况下,将边坡滑体进行任意斜条块划分,建立了具有倾斜界面的多块体破坏模型。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摩尔-库仑破坏准则,考虑岩体内正应力的不均匀性,引入多点切线法和强度折减法推导得出边坡临界... 考虑坡顶均布荷载和地震效应典型情况下,将边坡滑体进行任意斜条块划分,建立了具有倾斜界面的多块体破坏模型。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摩尔-库仑破坏准则,考虑岩体内正应力的不均匀性,引入多点切线法和强度折减法推导得出边坡临界破坏状态下的安全系数Fs通用计算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安全系数Fs的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计算,并与既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不超过3.565%,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比传统单点切线法计算结果,多点切线法较单点切线法获得的边坡安全系数值偏小,表明了多点切线斜条分法偏于保守,是安全的。参数分析表明坡顶均布荷载、地震效应和非线性参数均对边坡安全系数及潜在临界滑裂面有重要影响。多点切线法引入非线性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对边坡进行稳定性极限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上限法 非线性破坏准则 安全系数 多点切线法 斜条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盾构隧道开挖面挤出刚性锥体破坏模式极限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箭 杨峰 +1 位作者 刘志 阳军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44-1349,共6页
浅覆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开挖面挤出破坏。为研究开挖面破坏规律,借助已有刚性锥体破坏模式,推导隧道开挖面三维临界挤出压力表达式,建立极限分析上限法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编程求解。利用该程序,研究了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等因素与... 浅覆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开挖面挤出破坏。为研究开挖面破坏规律,借助已有刚性锥体破坏模式,推导隧道开挖面三维临界挤出压力表达式,建立极限分析上限法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编程求解。利用该程序,研究了隧道埋深、地层参数等因素与开挖面临界挤出压力曲线关系及破坏模式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隧道埋深和土体内摩擦角对开挖面临界挤出压力及挤出破坏模式影响较大。发生挤出破坏时,开挖面附近和上方地表范围为主要破坏区域。最后,利用上限法和有限差分法对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大道—体育公园站区间隧道某浅埋段进行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上限法与有限差分法所得结果相互印证,但上限法计算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覆隧道 极限分析 上限法 开挖面 三维破坏模式 挤出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洞上方浅基础地基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辉 杨峰 阳军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73-3378,共6页
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破坏模式。当地基下方存在空洞时,地基的破坏模式变得相当复杂。通过分析空洞存在时地基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将地基破坏范围划分成为不同的刚性区和过渡区,构造了空洞... 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破坏模式。当地基下方存在空洞时,地基的破坏模式变得相当复杂。通过分析空洞存在时地基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将地基破坏范围划分成为不同的刚性区和过渡区,构造了空洞上方条形基础地基的破坏模式。利用上限法,建立与破坏模式对应的速度场,推导了破坏模式不同区域内的耗散功率和外力功率,得到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并采用数学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获得了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空洞顶板厚度、空洞大小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并与无空洞条件下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洞顶板厚度增加,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破坏模式也由地基与空洞之间扩散到地基两侧;空洞顶板厚度存在临界值,当超过此临界值时,空洞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 条形基础 空洞 极限承载力 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极限分析上界法的讨论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敬林 郑颖人 +1 位作者 陈瑜瑶 李克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现行的极限分析上界法,尽管求解结果合理,但理论上却存在一些矛盾:如试验证明,关联流动法则不适用于岩土材料,而现行解法却采用了关联流动法则;传统分析中假设体积不变,但计算中却出现大于实际的体积剪胀变形;按关联流动法则,应力特征... 现行的极限分析上界法,尽管求解结果合理,但理论上却存在一些矛盾:如试验证明,关联流动法则不适用于岩土材料,而现行解法却采用了关联流动法则;传统分析中假设体积不变,但计算中却出现大于实际的体积剪胀变形;按关联流动法则,应力特征线与速度滑移线重合,但在分析中却采用速度方向与应力特征线方向成j角;实际土体破坏时,破坏面上同时存在着剪切力nt和正应力ns,但在计算中却反映不出摩擦功。近年在中国日益兴起的广义塑性力学理论为岩土材料的极限分析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极限分析上界法,消除了上述矛盾,并获得了正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同经典算法的比较,证明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几乎是一致的,但现行方法计算简便,因而,可作为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论文还对上述两种算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它们求解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极限分析 上界法 关联流动法则 广义塑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智德 夏元友 +2 位作者 夏国邦 李敬东 杨金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583,共8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理论,运用体积力增量法,考虑单层滑动面极限分析模型的缺陷,建立考虑含结构面的多岩层错动的任意块体模型,利用岩块体在外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破坏时,外荷载做的功与岩体消耗的功相等为基础建立等式方程,由此推导得到...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理论,运用体积力增量法,考虑单层滑动面极限分析模型的缺陷,建立考虑含结构面的多岩层错动的任意块体模型,利用岩块体在外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破坏时,外荷载做的功与岩体消耗的功相等为基础建立等式方程,由此推导得到此类边坡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在分析典型边坡算例的基础上,对比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对云南省普宣高速公路某顺层岩质边坡进行计算,其稳定系数接近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数值稍有偏大,边坡稳定。其研究结果为此类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极限分析 上限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炼恒 黄阜 +2 位作者 孙秋红 项志敏 罗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93-3103,共11页
探讨将极限平衡理论引入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进行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计算的可行性。针对偏压浅埋矩形单洞隧道情况,通过引入水平偏压荷载系数的方式,讨论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的上限分析方法,并对获得的隧道围岩压力目标函... 探讨将极限平衡理论引入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进行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计算的可行性。针对偏压浅埋矩形单洞隧道情况,通过引入水平偏压荷载系数的方式,讨论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的上限分析方法,并对获得的隧道围岩压力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和倾斜地表条件下,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已有计算结果均接近,可以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地表倾斜角度、围岩抗剪强度参数、隧道埋深、围岩容重和围岩计算内摩擦角均对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和破坏机构存在显著影响;极限平衡状态下偏压浅埋隧道会出现显著的非对称性破坏,破坏范围整体向埋深较大一侧偏转,工程实际应用中偏压效应和正确计算参数选取对分析偏压浅埋隧道稳定性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偏压隧道 围岩压力 极限分析上限法 非线性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渝 何思明 +1 位作者 欧阳朝军 吴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3-99,共7页
对于一些性质复杂,滑坡推力巨大的边(滑)坡,单一的抗滑结构对其整治已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各种组合抗滑结构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对采用组合防治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又十分稀缺。因此,以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为例,运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对于一些性质复杂,滑坡推力巨大的边(滑)坡,单一的抗滑结构对其整治已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各种组合抗滑结构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对采用组合防治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又十分稀缺。因此,以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为例,运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出了地震作用下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中抗滑桩所需提供抗力的计算公式以及该加固边坡的屈服加速度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永久位移的预测方法,为地震带边坡防治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桩锚组合结构加固的实例边坡的计算分析,得到了在确定的锚索布置条件下,抗滑桩所需提供抗力和边坡屈服加速度与地震系数、抗滑桩布置位置、边坡特性和坡体材料特性等因素相关关系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揭示了地震作用下桩锚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组合结构 上限定理 动力稳定性 加固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边坡稳定的块体单元极限分析上限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惠峰 陈胜宏 吴关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323-327,共5页
将块体单元法与极限分析上限法相结合,提出了岩石边坡稳定的块体单元极限分析上限法。借助于块体单元法离散计算区域,通过块体系统速度场在结构面上满足Mohr-Coulomb屈服条件、关联流动法则、速度边界条件以及块体系统虚功原理,构成求... 将块体单元法与极限分析上限法相结合,提出了岩石边坡稳定的块体单元极限分析上限法。借助于块体单元法离散计算区域,通过块体系统速度场在结构面上满足Mohr-Coulomb屈服条件、关联流动法则、速度边界条件以及块体系统虚功原理,构成求解边坡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上限解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模型的求解采用复合形法。最后研究了一个岩质楔形体边坡算例和小湾水电站进水口边坡实例,通过将块体单元法上限分析计算结果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相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极限分析 上限法 块体单元法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