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工模型试验的水工专业本科生学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1
作者 姚洁雯 刘丹 +3 位作者 陈榕 周建芬 梅世昂 张金鑫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4期189-191,共3页
面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水工认证专业本科生学术素养提升路径拓展的现实需求,开展了《水工模型试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对学术道德、知识产权、科创能力主动认知的通识调研,发现主要存在相关基础概念认知离散... 面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水工认证专业本科生学术素养提升路径拓展的现实需求,开展了《水工模型试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对学术道德、知识产权、科创能力主动认知的通识调研,发现主要存在相关基础概念认知离散、相关实践应用方法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守正型”知识图谱正向提升基础概念系统认知能力,“出新型”知识图谱反向丰富实践方法场景应用能力的水工模型试验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旨在推动水工模型试验课程育人质量水平的提升,也为高校水工专业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模型试验 新工科建设 专业认证 守正出新 学术素养提升 OBE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形成的内在机理与价值意蕴
2
作者 刘青远 宫留记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正创新。在...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正创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两个结合”的提出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入分析“两个结合”的内在机理、价值意蕴,有利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理解,在把握其旨归的基础上探索实践路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守正创新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桂林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高职院校推进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弥补高职思政课开设现状造成的“史论分家”缺陷,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 高职院校推进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弥补高职思政课开设现状造成的“史论分家”缺陷,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多重获得感,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形成行动自觉,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课的育人成效;使学生用大历史观审视历史和观照现实,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代大势,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拓展高职思政课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进一步推动高职思政课守正创新;夯实思政课教师的党史教育基础,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历史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育 高职思政课 融入 意义 守正创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
4
作者 张乐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62-67,共6页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贴近家庭、面向家长、惠及千万家庭的“最后一站”,是提高我国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贴近家庭、面向家长、惠及千万家庭的“最后一站”,是提高我国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实需求。基于对浙江省台州市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现状、面临挑战的调研和分析,由此提出优化建议,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体系 家庭教育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布传承创新中的技艺之辨
5
作者 王悦 王启迪 何酉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自我国开展夏布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如何让夏布重现于当代消费生活,使其文化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问题仍需破题。文章通过对夏布核心“技”、“艺”的深入剖析,厘清了“技”、“艺”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总结了夏布技术发展的时代性特... 自我国开展夏布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如何让夏布重现于当代消费生活,使其文化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问题仍需破题。文章通过对夏布核心“技”、“艺”的深入剖析,厘清了“技”、“艺”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总结了夏布技术发展的时代性特征,明确了织造前工艺在夏布风格形成上的关键作用,并以绩麻制纱工艺作为夏布文化符号的核心载体,提出了对核心技艺的保护即是对文化的传承。在“技”的层面,守正创新的同时应当强调技术的与时俱进,以鼓舞从业者勇于接受科技带来的福利;在“艺”的层面,发挥传统造物美学思想在文化消费时代下的优势,唤醒大众对夏布的文化记忆,使夏布产品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夏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布 技与艺 文化符号 守正创新 核心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探索
6
作者 王燕飞 闫静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8-61,共4页
从“坚持守正创新”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理论生长点、原创性贡献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增强理论自觉,推进实践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守正创新 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守正创新研究
7
作者 颜贵彬 李永烩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6期41-44,共4页
专业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对“课程思政”的科学认识,包括“课程思政”的科学界定、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等,这对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实施意义重大。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 专业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对“课程思政”的科学认识,包括“课程思政”的科学界定、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等,这对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实施意义重大。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为契合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要求,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应守正创新,正确认知课程思政,明确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融入策略和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进而实现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课程思政助力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专业课教师 守正创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