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7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ater-level调整的认知无线电传输速率计算算法
1
作者 刘玉涛 谭学治 刘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29,51,共6页
在瑞利衰落模型下,根据认知用户的效用函数,来解决认知无线电中的信道规划问题,进而得到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当认知用户传输功率和比特误码率受限时,其最终效用仅与water-level有关,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water-level调整的功率分配... 在瑞利衰落模型下,根据认知用户的效用函数,来解决认知无线电中的信道规划问题,进而得到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当认知用户传输功率和比特误码率受限时,其最终效用仅与water-level有关,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water-level调整的功率分配及算法,实现了认知无线电中载波及功率的合理分配,并得到了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和接近于最优算法的认知用户效用;调整因子仅与算法的收敛速度有关,而与用户总效用及信道的分配结果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效用函数 water-level调整 信道分配 算法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a lake, river dominated delta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阳 邱隆伟 +2 位作者 杨保良 李际 王晔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958-2971,共14页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esent in a river delta's formation are a highly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variation between its sedimentary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esent in a river delta's formation are a highly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variation between its sedimentary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nd fluviation, are both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this delta, the Fangniugou section in the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was selected for study. Based on an outcrop investigation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combining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major and trace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water depth, through architecture bounding surfaces and lithofacies division,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recognition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 research, this work illustrated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d established sedimentary models for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under various water leve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8 lithofacies in the Fangniugou section. The fan delta front, which i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develops four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at include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river mouth bar, sheet sand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different orders geographic architecture elements are respectively reflected in the vertical combination of the composite sand bodies, the plane combination of the single sand bodies, the particle size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of hyperplasia in the single sand body, the coset and lamina. In the case of the sand body development of the petroliferous basin, varying water level conditions and research location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sand bodies in the lacustrin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architecture river dominated delta lacustrine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line dynamic measurement of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relation in sandy medium unde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雁 周劲风 +1 位作者 徐军 KAMON 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85-92,共8页
An online dynamic method based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robe, tensiometer and datataker was presented to measure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S-p) relation in water-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LNAPL) two-p... An online dynamic method based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robe, tensiometer and datataker was presented to measure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S-p) relation in water-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LNAPL) two-phase sandy medium unde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Three-electrod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robe (ECP) was used to measure water saturation. Hydrophobic tensiometer was obtained by spraying waterproof material to the ceramic cup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ydrophilic tensiometer. A couple of hydrophilic tensiometer and hydrophobic tensiometer were used to measure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pore LNAPL pressure of the sandy medium, respectively. All the signals from ECP and tensiometer were collected by a data taker connected with a compu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finish the measurement of S-R relation of a complete drainage or imbibition process in less than 60 min. It is much more timesaving compared with 10-40 d of traditional methods. Two cycle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were produced, and four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relations including two stable residual LNAPL saturations of the sandy medium were obtained during in 350 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a good durable performance and feasibility in the porous medium with complicated multiphase flow. Although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on the signal stability and accuracy drift of the ECP, this online dynamic method can be used successfully in the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NAPL migration in porous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S-p) relation online dynamic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4
作者 Wang, Xiuying Li, Yitian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18-123,共6页
The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is a primary index to the channel grade division.But differ- ent method can get different calculated result,and that even brings contradiction to decide the navigation grade.In ... The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is a primary index to the channel grade division.But differ- ent method can get different calculated result,and that even brings contradiction to decide the navigation grade.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aranteed rate method and guaranteed rate-frequency method o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guaranteed rate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 are carried out.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 cal expression forms of the two methods,the reason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is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water level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guaranteed rate method guaranteed ratefrequency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增量level-set方法的复杂物体入水砰击数值模拟
5
作者 石伏龙 李洪鑫 +2 位作者 辛建建 袁琪 季孟洁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7-886,共10页
复杂结构物自由表面砰击问题,如空投鱼雷、水空无人航行器潜水和高速船出入水,一直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梯度增量level-set和虚拟网格法数值模拟复杂结构物的入水砰击,采用时间半隐式有限差分法求解不可压缩Navier-Stoke... 复杂结构物自由表面砰击问题,如空投鱼雷、水空无人航行器潜水和高速船出入水,一直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梯度增量level-set和虚拟网格法数值模拟复杂结构物的入水砰击,采用时间半隐式有限差分法求解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虚拟网格法可重构复杂结构物界面插值模块并施加无滑移边界条件,梯度增量level-set法可捕捉非线性自由表面翻卷、射流等物理现象。基于以上方法模拟二维圆柱的常速入水砰击,并与试验和数值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数值模拟二维船型剖面和飞机剖面的入水砰击,分析了冲击压力、运动响应、压力分布和自由表面运动随入水角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模拟可观察到复杂结构浸入水中后的流体分离、射流和小角度空气腔等典型砰击物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格 浸入边界法 levelset 砰击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木鱼包滑坡时空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艺梁 樊西丰 +4 位作者 申高伟 左清军 唐玄 李永奕 朱前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93,共16页
自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木鱼包滑坡持续变形,严重威胁长江航运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精准地分析滑坡地表变形信息,采用斯坦福永久散射体-多时相InSAR(StaMPS-MTI)技术和短基线集时序InSAR(SBAS-InSAR)技术结合哨兵一号数据... 自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木鱼包滑坡持续变形,严重威胁长江航运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精准地分析滑坡地表变形信息,采用斯坦福永久散射体-多时相InSAR(StaMPS-MTI)技术和短基线集时序InSAR(SBAS-InSAR)技术结合哨兵一号数据反演木鱼包滑坡2017-2022年的地表形变,并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2种技术的优点,点面结合对滑坡的时空变形特征进行了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nSAR技术得到的形变信息可靠,2种时序InSAR技术各有优劣;对比各个分区的形变速率区间值,滑坡东侧坡面(-30.6~-46.2 mm/a)>主滑面东侧(-25.2~-37.8 mm/a)>主滑面西侧(-21.5~-31.5 mm/a)。在InSAR形变结果和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木鱼包滑坡变形模式进行了总结:木鱼包滑坡变形受降雨和库水影响,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2种。在高水位运行期,滑坡受浮托减重作用发生整体变形,库水阈值约为168 m。强降雨入渗岩体使地下水位升高,促使整体变形的同时,影响浅层土体和破碎岩体导致局部变形。在库水位下降期,滑坡受浮托减重和动水压力共同影响,其中浮托减重作用占主导地位,动水压力存在约36 d的滞后时间。在低水位运行期和库水位上升期,整体变形停止,强降雨使局部变形区发生变形。研究结果证明时序InSAR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和监测滑坡,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包滑坡 形变监测 SBAS-InSAR StaMPS-MTI 三峡库区 库水位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桂亚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已有一定基础,8月份动态控制条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能够减轻三峡水库蓄水期对湖区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也可提升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及洪水...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已有一定基础,8月份动态控制条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能够减轻三峡水库蓄水期对湖区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也可提升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及洪水组合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不同水情边界条件下的莲花塘水位水动力模拟模型,分析了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幅度及条件。结果表明:(1)当三峡水库和四水合成来水合计小于51 000m3/s时,城陵矶地区不会超过警戒水位;(2)8月1日以后,当实时四水合成来水流量小于15 000 m3/s,且莲花塘站水位低于29.5m、预报洞庭湖水系未来一周无中等强度以上降雨过程时,三峡水库动态运行水位可控制在145~155 m之间。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尤其是可为8月份及之后出现涝旱急转不利条件时贮备抗旱水资源,实现旱涝同防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动态控制 8月份 城陵矶防洪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门槛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玲玲 黎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核算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误差干扰的农业生态效率,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估计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性关联关系,并计算出具体的经济门槛值。【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的农村经济水平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呈非线性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对应门槛值分别为8796元和12897元。【结论】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农业生态效率核算结果;农村经济富裕程度越高,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越协调。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农村经济所处具体阶段,灵活调整农业绿色发展策略优先级,确保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污染治理 农业生态效率 门槛效应模型 农村经济水平 三阶段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孟顺龙 李鸣霄 +5 位作者 陈曦 裘丽萍 徐慧敏 宋超 李丹丹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3,共14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在危害远超QNs残留本身。QNs大量使用并经地表和地下径流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和沉积物成为QNs及其ARGs的重要储存库,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综述了我国典型淡水水域中QN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赋存特征,探讨了QNs及其相关ARG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域中QNs及其ARGs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淡水水域 迁移转化 赋存水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对农田排水沟水质水位的影响
10
作者 杨继伟 曹秀清 +1 位作者 袁宏伟 刘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4,共8页
为研究闸、坝控制对沟渠水量水质的影响规律,基于典型地区的5条农田排水干沟,设置水位、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为期4 a的原型观测试验,对比分析有、无闸坝控制沟渠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闸坝调控有效提高了其上游沟段水位和... 为研究闸、坝控制对沟渠水量水质的影响规律,基于典型地区的5条农田排水干沟,设置水位、水质监测断面,开展为期4 a的原型观测试验,对比分析有、无闸坝控制沟渠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闸坝调控有效提高了其上游沟段水位和合理调节了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其中节制闸上、下游平均水位差为1.27 m,其上游3 km和6 km处水位较相邻对照沟渠水位平均高出0.96 m和0.22 m,滚水坝上、下游水位差为0.64 m;闸坝控制对干沟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其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控制设施的上下游附近,控制沟渠水体的TN、TP和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3.01、0.20和5.34 mg/L,无控制沟渠的TN、TP和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2.15、0.15和4.21mg/L,控制沟渠的综合水质指数WQI较无控制沟渠下降20%;闸坝调控显著改变了沟渠水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模式,控制沟渠汛期较非汛期因水体氮的质量浓度下降水质有所改善,其TN由3.78 mg/L降为2.70 mg/L,WQI值由44.79变为46.67,无控制沟渠汛期较非汛期水质变差,其WQI由60.22变为5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 农田沟渠 控制排水 水质水量 氮磷 综合水质指数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研制
11
作者 张翀 詹洋 +4 位作者 张志伟 贾皓 王译那 郭迎庆 卢泓方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 为了实时监控我国地浸铀矿山井场群井水位,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F-P)腔的地浸采铀水位实时监测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腔长由电动精密位移平台和定制夹具进行控制,传感头由硅片、基座、陶瓷插芯经胶粘耦合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进行了实地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压力测量范围为0~1.5 MPa,压力灵敏度为1.68μm/MPa,线性度为0.998,实现了地浸生产井水位参数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 地浸采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真空引水罐内流动特性
12
作者 王欢 赵睿杰 +2 位作者 李红 杨帆 潘绪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水罐内初始状态对罐内流场的影响,总结了罐内水位对内部流场及出口管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当初始水位远高于进水管时会大幅优化真空引水罐内流场;与原初始水位相比,罐内气液两相交界面的交互作用减少;气体流出量体积分数峰值从最初的6.916%降至0.106%,平均值从3.442%降至0.027%;出口管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顶部低压区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真空引水罐内流场特性、气体流出量及出口管流态,为深入认识真空引水罐内部流动及真空引水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罐 流体体积模型 罐内水位 罐内流场 出口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确定及运用方式
13
作者 严子奇 刘至一 +4 位作者 周祖昊 吴碧琼 周丽垚 曹辉 程雅平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骨干枢纽性水利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干旱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三峡水库在抗旱调度中缺乏针对性的控制性水位指标和有效的抗旱调度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峡水...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骨干枢纽性水利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干旱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三峡水库在抗旱调度中缺乏针对性的控制性水位指标和有效的抗旱调度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的功能定位和分期旱限水位确定思路,结合汛期水位临时抬升、枯水期逆序递推、蓄水期保障蓄满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分期旱限水位的确定方法及运用方式,以2022年为典型年计算得到三峡水库汛期旱限水位(156.6 m)以及蓄水期和枯水期逐日旱限水位。结果表明:与现行调度方案对比,采用分期旱限水位和运用方式控制三峡水位下泄流量,在汛末提前蓄水,可以有效抬升三峡水位,各方案中水位最高抬升13.01 m,发电量最高增加35亿kW·h,下游各行业用水保障天数最高增加34 d。研究成果不仅为三峡水库旱限水位设计和运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亦可为中国其他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旱限水位确定和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限水位 抗旱调度 调度规则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评价研究
14
作者 刘江侠 韩云鹏 任涵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56,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受水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由于供水的年际不均匀性,遇到枯水年份仍需要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以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因此需准确评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以北京市、天津市、雄安新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受水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由于供水的年际不均匀性,遇到枯水年份仍需要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以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因此需准确评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以北京市、天津市、雄安新区(简称“京津雄”)为例,从水源保障能力、正常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保障能力等3个维度选取评价指标,评价了3座城市现状年和2035年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结果表明,“京津雄”现状城镇对南水北调供水的依赖性较高,“津雄”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未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实施后,三地市供水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水安全 保障水平 评价指标 应急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式升船机整体联通竖井水位同步性研究
15
作者 薛淑 吴洪伏 +2 位作者 李中华 李军 李广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随着水力式升船机提升高度的增加,竖井水位同步问题将更加凸显,竖井水位同步性是升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对其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基于“纵向长廊道输水系统+整体联通竖井”水力驱动系统设计理念,建立了水力式升船机1∶30概化物理... 随着水力式升船机提升高度的增加,竖井水位同步问题将更加凸显,竖井水位同步性是升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对其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基于“纵向长廊道输水系统+整体联通竖井”水力驱动系统设计理念,建立了水力式升船机1∶30概化物理模型,摸清非恒定流作用下该新型水力驱动系统竖井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竖井初始水深、输水流量两项关键因素对竖井水位同步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充水初期,水面在整体连通的竖井内形成纵向坡降,经历往复振荡后衰减;平衡重参与运行后,发挥了整流作用,有利于减小竖井水面坡降、大幅缩短了振荡衰减时间,整个输水过程中竖井水位同步性高,各平衡重受力均匀;在初始水深大于15 m的条件下,新型水力驱动系统能够满足百米级提升高度的水力式升船机竖井水位同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式升船机 联通竖井 水位同步性 水力坡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压力型滑坡不利因素组合及作用机制试验研究
16
作者 陈勇 叶润青 +1 位作者 申清峰 王力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因库水位下降而变形失稳的动水压力型滑坡,是库区多见的一种滑坡类型,且不同滑坡对水位下降的响应存在巨大差异。为探索动水压力型滑坡的失稳特征和诱发机制,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开展了多组模型试验,揭示了滑面形态、滑体... 因库水位下降而变形失稳的动水压力型滑坡,是库区多见的一种滑坡类型,且不同滑坡对水位下降的响应存在巨大差异。为探索动水压力型滑坡的失稳特征和诱发机制,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开展了多组模型试验,揭示了滑面形态、滑体渗透系数和水位骤降速率对滑坡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及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影响因素组合对动水压力型滑坡不利程度的排序,并总结了其变形失稳的主控因素、次生因素和诱发因素,发现了直线形滑面的滑坡失稳特征为浅层滑动诱发滑体逐层剥离的牵引式破坏、弧线形滑面的滑坡失稳特征为坡脚垮塌逐渐向后溯源的牵引式破坏,二者差异的内在机制是滑体厚度不同导致渗透压力的具体作用区域和持续时间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水压力型滑坡 模型试验 水位下降 失稳特征 滑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东缘强震发生前后六盘山构造带存在应力调整的观测现象研究
17
作者 崔瑾 王静 +1 位作者 罗恒之 岳冲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6-2200,共15页
六盘山构造带的强震危险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预期的强震尚未发生,通过计算地震活动性时空分布、蠕变曲线及地震b值,显示六盘山构造带对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两组强震的应变积累和释放有响应,与此同时沿六盘山构造带走向分布的地下水位、... 六盘山构造带的强震危险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预期的强震尚未发生,通过计算地震活动性时空分布、蠕变曲线及地震b值,显示六盘山构造带对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两组强震的应变积累和释放有响应,与此同时沿六盘山构造带走向分布的地下水位、地形变和跨断层等多点观测资料具有近20年的准同步长趋势转折变化,靠近观测点的GNSS测点应变率计算结果也具有相似变化,巴颜喀拉块体东缘强震发生在六盘山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极低值及返回过程中.上述观测点位于六盘山东侧20km范围内,为前人研究的六盘山构造带地壳变形的局限区,类似岩石实验中平行断层布设的应变片,反映了断层附近应力的调整.根据震源孕育组合模式,结合观测资料分析认为,六盘山构造带类似地震组合单元发震模式中的应力调整单元,即巴颜喀拉块体东缘强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六盘山地区应力随之积累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东缘 强震 六盘山构造带 应力调整 静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变化对浸水拓宽路基渗流特征和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芬 刘亦韬 赵澳权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沿河路基长期受单侧水位变动的影响,会加大路基整体失稳的风险。为分析浸水拓宽路基在水位季节变动情况下的渗流特征和稳定性,基于FLAC 3D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对路基渗流特性的实时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修正,研究水位季... 沿河路基长期受单侧水位变动的影响,会加大路基整体失稳的风险。为分析浸水拓宽路基在水位季节变动情况下的渗流特征和稳定性,基于FLAC 3D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对路基渗流特性的实时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修正,研究水位季节变动对拓宽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近水面一定区域内,不同时间相同水位下路基孔隙水压和饱和度曲线随水平距离的分布规律不同;高水位期其曲线形成类似滞回圈形态,中间区域的孔隙水压和饱和度在水位下降期大于水位上升期;低水位期其曲线在一定深度处交汇,但近水区域的孔隙水压和饱和度在水位下降期大于水位上升期;迎水面边坡安全系数随水位季节变化变动幅度较大,最大达22%,背水面受其影响较小,变化幅度仅为4.5%;迎水面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趋势与水位季节变化趋势成呈相关,背水面则截然相反;水位季节性涨落过程中,最不利工况在水位达到峰值时出现,潜在滑动面出现在背水面新旧路基结合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宽路基 水位变化 渗流特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枯水期视角下鄱阳湖区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性研究
19
作者 钱云 肖江 李宝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831,共15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安全格局产生巨大影响,鄱阳湖近年来遭受了更为剧烈的水文变化,但既往研究缺乏季节变化下的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关键地域等的精细解析。旨在探究鄱阳湖季节性水位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机制,揭示差...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安全格局产生巨大影响,鄱阳湖近年来遭受了更为剧烈的水文变化,但既往研究缺乏季节变化下的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关键地域等的精细解析。旨在探究鄱阳湖季节性水位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机制,揭示差异化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需求,为实施动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识别生态源,通过多因子修正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夹点和障碍点,构建两期生态安全格局,划定3类生态过渡区,提出差异化保护策略。【结果】(1)水位变化对鄱阳湖区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显著影响。丰水期生态源地总面积3 555.23 km^(2),呈“中心集聚”分布;枯水期生态源地总面积减少62%,降至1 366.94 km^(2),转为“一带多点”分布。(2)枯水期生态廊道总长度较丰水期增加1.5倍,覆盖面积扩大25%,但夹点与障碍点数量激增,多分布于非保护区的自然水体和林地,加剧生态网络不稳定性。(3)识别出农田-湿地、水体-湿地和城市-湿地3类过渡区,主要位于已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内,分别面临农业与渔业生产冲突、航运和挖砂影响及建设侵占等威胁。【结论】揭示了鄱阳湖生态安全格局存在显著季节性分异特征,提出“丰水期强化核心水域保护-枯水期优先修复破碎化源地与廊道-过渡区分类管控”的动态保护策略,为季节性敏感型湖泊湿地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枯水期 鄱阳湖区 电路理论 水位变化 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和分析及VMD-LSTM混合模型的甬江河口水位预报方法
20
作者 陈永平 韩韬 +3 位作者 邱超 甘敏 谭亚 王瑾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即潮位),用实测水位减去潮位得到相应余水位,并采用VMD模型将余水位分解为13个本征模函数(IMF),依次对应D0~D12潮族,采用LSTM模型分别训练余水位的各个IMF分量和潮位并分别向后预报12~48h,各个IMF分量和潮位的预报值之和即为河口水位的预测值。结果表明:VMD模型可对甬江河口余水位中D0~D12潮族波动进行完全分离;VMD-LSTM混合模型12、24、36、48h短期水位预报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LSTM模型最多分别降低了0.15、0.13、0.16、0.16m;VMD-LSTM混合模型在D0、D2潮族频带的误差修正最明显,相比LSTM模型,可分别将D0、D2潮族的谱峰预报误差最多降低0.05、0.04m·d^(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江口 河口潮汐 变分模态分解 LSTM模型 调和分析 水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