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DMH/NTO双组元凝胶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符全军 杜宗罡 +2 位作者 兰海平 鱼升堂 杨超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UDMH/NTO(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推进剂凝胶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UDMH与NTO凝胶推进剂,利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在进行了初步发动机试验后发现,氧化剂凝胶的无机凝胶剂颗粒会堵塞管路而使试验不能正常进... 对UDMH/NTO(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推进剂凝胶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UDMH与NTO凝胶推进剂,利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在进行了初步发动机试验后发现,氧化剂凝胶的无机凝胶剂颗粒会堵塞管路而使试验不能正常进行。通过对氧化剂凝胶的改进,重新建立了氧化剂凝胶体系并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发动机试验表明:新的UDMH/NTO双组元凝胶体系能够满足发动机设计对凝胶推进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mh/NTO 凝胶推进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UDMH合成胺基酰亚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正莉 张有智 +1 位作者 王煊军 樊瑞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回顾了国外近十年来关于利用偏二甲肼(UDMH)合成胺基酰亚胺(aminimide或aminemide)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胺基酰亚胺化合物的热解、光解、聚合等主要化学性质,探讨并比较了其热解和光解机理。总结了该化合物用于合成潜伏性固化剂、... 回顾了国外近十年来关于利用偏二甲肼(UDMH)合成胺基酰亚胺(aminimide或aminemide)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胺基酰亚胺化合物的热解、光解、聚合等主要化学性质,探讨并比较了其热解和光解机理。总结了该化合物用于合成潜伏性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分子识别剂及药物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上述领域具有推广前景,是废弃UDMH再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偏二甲肼(udmh) 胺基酰亚胺 潜伏性固化剂 表面活性剂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资源化处理偏二甲肼高盐废水
3
作者 薛林勇 朱和林 +4 位作者 张念 吴延楠 杨振邈 魏晨杰 刘立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4,共9页
偏二甲肼(UDMH)是导弹、卫星和飞船发射试验以及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生产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盐、碱及UDMH,若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对偏二甲肼高盐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 偏二甲肼(UDMH)是导弹、卫星和飞船发射试验以及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生产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盐、碱及UDMH,若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对偏二甲肼高盐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首先,采用电渗析对偏二甲肼废水中的盐、碱等无机物杂质进行脱除,之后利用反渗透进行浓缩,从而实现偏二甲肼的高纯度回收,同时考察了离子交换膜、操作电压、料液流量对电渗析脱盐过程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反渗透浓缩过程的工艺.结果表明,电渗析过程对废水中盐、碱的去除率高达98.6%,而偏二甲肼的损失率则低于13.5%,其电流效率为53.1%,过程能耗约1.02 kW·h/kg;反渗透过程可将偏二甲肼浓缩浓度从1.1 g/L浓缩至6.3 g/L,浓缩倍率高达5.6倍,达到了偏二甲肼回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高盐废水 “电渗析+反渗透”双膜法 资源化处理 偏二甲肼高纯度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ACF联合VUV催化降解UDMH废水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锐 贾瑛 +2 位作者 宋静涛 曾宝平 冯莉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MnO_x/ACF,并联用真空紫外光(VUV)降解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以及初始浓度对UDMH降解率以及CO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UDM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初始pH...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催化剂MnO_x/ACF,并联用真空紫外光(VUV)降解偏二甲肼(UDMH)废水。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以及初始浓度对UDMH降解率以及COD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UDM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初始pH为9.1时,降解反应较快,UDMH的10 min降解率就达95%,COD的90 min降解率可达90%。通过8 h光照再生,催化剂活性基本可以恢复,再生3次的催化剂使用效果可以达到初次使用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x/ACF 真空紫外光 偏二甲肼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15
5
作者 贾瑛 李毅 张秋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利用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研究了五种反应体系的降解情况,初步探讨了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 利用UV-Fenton方法处理偏二甲肼(UDMH)废水,以废水中UDMH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研究了五种反应体系的降解情况,初步探讨了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H2O2为1.5Qth(theoretical quantity),pH值在3.5左右,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10时,经过45min的UV-Fenton氧化降解,UDMH废水(400mg/L)中UDMH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COD去除率可达到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UV-Fenton法 偏二甲肼(udmh)废水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Fenton降解偏二甲肼废水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淑娟 陈啸剑 +1 位作者 吴婉娥 王煊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59,共5页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工艺处理了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H2O2投加量、pH值、Fe2+与H2O2摩尔比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80 W,H2O2(68.5 g·L-1)投加量4.0 mL、水...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工艺处理了偏二甲肼废水,考察了微波功率、H2O2投加量、pH值、Fe2+与H2O2摩尔比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80 W,H2O2(68.5 g·L-1)投加量4.0 mL、水样pH=4.0、Fe2+与H2O2摩尔比1:16、反应时间8.0 min的条件下,偏二甲肼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波 FENTON 偏二甲肼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微量偏二甲基肼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集声 董蓉卿 +3 位作者 冯翠玲 南志民 程晓丽 牛积鸿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偏二甲基肌是川作火箭推进剂燃料,有较大的毒性,也是环境污染物。它的水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6mg/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水中微量偏二甲基肼的检测方法,采用钼酸铵作为试剂的比色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川于现场... 偏二甲基肌是川作火箭推进剂燃料,有较大的毒性,也是环境污染物。它的水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6mg/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水中微量偏二甲基肼的检测方法,采用钼酸铵作为试剂的比色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川于现场检测。本文还报道了应用本法测定了水中微量肼和甲基肼的稳定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偏二甲基肼 比色法 钼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机理研究
8
作者 陈睿哲 刘永峰 +2 位作者 王龙 毕贵军 宋金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7-435,I0011,共10页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4)、MMH和UDMH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过渡态理论获得不同肼类燃料与CO_(2)反应的路径,构建其通道势能面,根据高精度能量获得宽温度范围下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N_(2)H_(4)活性位点为N,MMH活性位点为与甲基相连的N,UDMH活性位点为氨基中的N;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肼羧酸,该反应为低温正向、高温逆向反应,这与常规燃料反应呈现相反的特点;在10 MPa压力下,N_(2)H_(4)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最小,约为400 K,MMH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约为460 K,而UDMH很难与CO_(2)反应;肼类燃料与CO_(2)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MMH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在10 MPa、453 K环境下k为3.51×10^(-8)L/(s·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肼类燃料 CO_(2)诱导 活性位点 肼(N_(2)H 4) 甲基肼(MMH) 偏二甲肼(ud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武冠杰 胡松启 +5 位作者 刘凌毅 任全彬 于秀丽 胡声超 高峰 张教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采用混合绝缘油的方法改善了偏二甲肼(UDMH)弱绝缘特性,实现了UDMH悬浊液的电流变效应。利用电流变测试装置对UDMH悬浊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和藻酸介质含量对UDMH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浊液在无电场和有电场... 采用混合绝缘油的方法改善了偏二甲肼(UDMH)弱绝缘特性,实现了UDMH悬浊液的电流变效应。利用电流变测试装置对UDMH悬浊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和藻酸介质含量对UDMH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浊液在无电场和有电场下的质量流率均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但变化趋势不同;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无电场时质量流率不断减少,而有电场时质量流率趋于定值,此值受电场强度和介质质量分数相互作用影响;5%UDMH含量的悬浊液,在藻酸介质含量30%、电场强度2kV·mm^(-1)时的电流变效应最佳;偏二甲肼含量对UDMH悬浊液绝缘性有很大影响,其含量小于15%的悬浊液都可实现电流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推进剂 偏二甲肼(udmh) 电场强度 电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卓珍 张光友 +1 位作者 范春华 谢珊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方法解析吸附动力学数据求得有效扩散系数D′,研究了温度、初始水含量(C0)和分子筛粒径(矗。)对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下C0为2.298%、dp为250-420μm时D′为1.49×10^7cm^2/s,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受分子筛粒径的影响较小。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为:活化能E为3.341×10^4J/mol,指前因子D。为0.1695 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吸附平衡 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群FYD降解偏二甲肼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春华 王力 +2 位作者 夏本立 谢珊珊 李建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0-634,共5页
用Haldane生长抑制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偏二甲肼(UDMH)高效降解菌群(FYD)的生长动力学过程,用Andrews非竞争性底物抑制动力学模型模拟了UDMH的降解动力学过程,拟合出动力学方程。通过拟合方程计算了比生长速率与比降解速率。结果表明,UDMH... 用Haldane生长抑制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偏二甲肼(UDMH)高效降解菌群(FYD)的生长动力学过程,用Andrews非竞争性底物抑制动力学模型模拟了UDMH的降解动力学过程,拟合出动力学方程。通过拟合方程计算了比生长速率与比降解速率。结果表明,UDMH初始浓度为43.6980 mg·L-1时,菌群有最大比生长速率,UDMH初始浓度为50.2261 mg·L-1时,UDMH有最大比降解速率,理论值接近于实验值的50 mg·L-1。菌群FYD降解UDMH的产率系数为0.229,反映了菌群FYD对UDMH的耐受性和利用情况。比生长速率与比降解速率的线性关系表明,在菌群FYD降解UDMH过程中存在物料平衡,细胞生长随UDMH浓度的变化存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偏二甲肼(udmh) 动力学 生物降解 高效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贮库房内偏二甲肼扩散浓度快速估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村燕 柳宁远 +1 位作者 段永胜 同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快速获取判断偏二甲肼(UDMH)长贮库房内泄漏位置所需的关键信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储罐、壁面和通风状态等对长贮库房内UDMH蒸气扩散规律的影响,进而修正理想气体扩散公式中的扩散参数,使其适用于长贮库房内特殊布局和状态条件下U... 为快速获取判断偏二甲肼(UDMH)长贮库房内泄漏位置所需的关键信息,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储罐、壁面和通风状态等对长贮库房内UDMH蒸气扩散规律的影响,进而修正理想气体扩散公式中的扩散参数,使其适用于长贮库房内特殊布局和状态条件下UDMH扩散浓度分布的快速估算,并分析不同泄漏位置下该计算公式的误差。结果表明:泄漏位置与储罐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当地扩散参数影响较大,使得储罐附近快速估算浓度误差相对较大,但储罐之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贮库房 偏二甲肼(udmh) 扩散浓度 数值模拟 储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