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航 杜玲枝 +2 位作者 吴晓林 冯巧 李桂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共5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 以天然鳞片石墨(NG)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PF)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黏结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研究了PF与UPR的质量比、树脂含量、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树脂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PF与UPR的质量比为6∶1、施压温度为100℃、模压压力为30 MPa、成型温度为180℃、模压时间为2 h的条件下,NG/PF/UPR双极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为336.1 S/cm,弯曲强度为46.5 MPa,对于相同条件下的NG/PF双极板复合材料,样品的电导率提高了134.9%,弯曲强度提高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鳞片石墨 酚醛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电导率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诱导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炭纤维/纳米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博 李晓刚 +1 位作者 高瑾 杜翠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91,共7页
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导电炭纤维(CF)和纳米炭黑(CB)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对比分析电场诱导对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导电填料添加适量的情况下,采用0.3V/μm的直流电场诱导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 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导电炭纤维(CF)和纳米炭黑(CB)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对比分析电场诱导对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导电填料添加适量的情况下,采用0.3V/μm的直流电场诱导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各向异性。其中CB的添加量为0.5phr时,复合材料的电场诱导效果最佳;CF添加量为3,6,9phr的复合材料在电场线轴向的体积电阻率分别降低了46.8%,29.0%,12.5%,在电场线法向的体积电阻率分别降低了28.6%,18.8%,8.3%。同时,电场诱导基本没有改变复合材料力学特征,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与常规成型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电场诱导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乳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砂剂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富林 宋淑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5,60,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地层严重出砂问题,研制成功不饱和聚酯树脂水乳液防砂剂,拟定了施工工艺。该技术可用于稀油井、水井的防砂,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固结砂抗压强度高,对地层渗透率影响小,在现场油井防砂试验中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 聚树酯 防砂剂 防砂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建 徐灯 +2 位作者 卢炽华 于贤保 韦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采用自行合成的双键液晶聚合物(TLCP),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UP)/玻璃纤维(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TLCP用量对UP/GF/TLCP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流变性能和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TLCP用量对材... 采用自行合成的双键液晶聚合物(TLCP),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UP)/玻璃纤维(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TLCP用量对UP/GF/TLCP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流变性能和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TLCP用量对材料的流变性能、磨损性能和吸水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TLCP时,材料的流动性能最好,熔体体积流动速率达到0.097cm3/s;当TLCP质量分数为7.5%时,材料的磨损量比未加TLCP的材料减少50%;随着TLCP用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水性降低;TLCP用量对材料电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 不饱和聚酯 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流变性能 电性能 吸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封窜堵剂的研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原红杰 何龙 +3 位作者 李子甲 李明凯 黄雪莉 张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352,共9页
在深层高温和高矿化度油藏开发过程中,常需要面对套管破损和储层大裂缝造成的水窜问题,常规的水泥封窜堵剂和颗粒类堵漏剂已难以满足堵水需求.利用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核心材料的树脂类封窜堵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高强度等特性,... 在深层高温和高矿化度油藏开发过程中,常需要面对套管破损和储层大裂缝造成的水窜问题,常规的水泥封窜堵剂和颗粒类堵漏剂已难以满足堵水需求.利用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为核心材料的树脂类封窜堵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高强度等特性,通过优选原料配比和交联单体、阻聚剂、引发剂及硅烷偶联剂加量,研发一种适用于深层高温油藏的新型封窜堵剂.研究结果表明,当丙氧基化双酚A(propoxylated bisphenol A,D-33)、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1.20∶1.00∶0.04,交联单体、引发剂和阻聚剂质量分数分别为30.00%、0.08%和0.10%时,获得的封窜堵剂固化时间最长,抗压强度最大,130℃时封窜堵剂固化时间可达1 h,抗压强度达20 MPa以上;该封窜堵剂体系的最佳施工温度为35~40℃,黏度接近1000 mPa·s,在260℃以下呈现性质稳定,可应用于深层高温油藏.加入硅烷偶联剂可有效增强封窜堵剂体系的封窜性能,当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00%时,驱替突破压力最大,可达11.9 MPa.通过拟合凝胶时间与地层温度的关系,可实现对封窜堵剂凝胶时间的预判,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不饱和聚酯树脂封窜堵剂 固化时间 抗压强度 封窜能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