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人员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娜 燕美琴 +4 位作者 王凌云 夏春娟 刘盼玉 张倩 张宇涵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05-2613,共9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知信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4年4月—7月对山西省某专科医院儿科、产科的3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知信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4年4月—7月对山西省某专科医院儿科、产科的3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知信行总得分为(127.34±12.54)分,知识得分为(62.29±6.21)分,态度得分为(28.76±2.24)分,行为得分为(36.30±8.51)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有无子女、是否为儿科/产科专科护士及培训次数是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态度较为积极,知识掌握尚可,但行为有待加强。护理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控制和反馈机制,合理分配专科护士资源,通过系统培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以实现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人员 知信行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对中医态度与行为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1年和202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顼禹同 苏未 +1 位作者 唐颂 马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15-2923,共9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虽然重视中医药发展,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缺少纵向视角下基于全国样本的中国居民对中西医态度行为的比较研究。目的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1年中国居民对中医的态度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对中医药态度和行为,促进中医... 背景近年来我国虽然重视中医药发展,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缺少纵向视角下基于全国样本的中国居民对中西医态度行为的比较研究。目的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1年中国居民对中医的态度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对中医药态度和行为,促进中医药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筛选出2011年和2021年有效回答居民中医态度与行为相关问题的样本共4326份,其中2011年和2021年样本分别为2879人和1447人。从人口特征、社会环境和医疗服务3个维度分析影响居民中医药态度与行为的因素。采用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中医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对中医的态度方面,2011年认同“中医更有效”的人群占比最高(34.5%,994/2879);而2021年,对该观点持中立态度的人群占比最高(44.8%,649/1447)。相比于2011年,2021年对“中医更有效”说法持中立态度的人群占比明显上升,同时认同和反对该观点的人群占比均有所下降。从就诊频率来看,2011年和2021年居民中医和西医的就诊频率均有所降低,“有时看中医”降幅7.3%,“有时看西医”降幅16.1%;“经常看中医”降幅8.9%,“经常看西医”降幅18.8%。多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认同“中医更有效”为参照,年份、受教育程度、地区、近期就医满意度、医疗卫生系统满意度是居民认同“中医更有效”的影响因素(P<0.05);年份、地区是居民对“中医更有效”持中立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以从不就诊中医为参照,性别、户籍、年龄、地区、是否患慢性病或残疾、自评健康状况、近期就医满意度是居民经常就诊中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年份、年龄、是否患慢性病或残疾、自评健康状况、社交频率、优质医疗可及性是居民有时就诊中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1年和2021年我国居民对中医认可度略有变化,中西医就诊频率差距减小。居民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存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的居民中医认同度更高,但中医就诊频率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更认同中医比西医有效,老年、城市、患慢性病或残疾的居民中医就诊频率更高,近期就医满意度是居民对中医的态度与就诊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态度和安宁疗护行为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英 余群飞 +4 位作者 马姚静 王萍 许国萍 盛少英 来丽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与安宁疗护行为现况,探讨安宁疗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调查量表和安宁疗护行为测量量表对425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安宁疗护行为得分为(48.00±10.14)分,...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与安宁疗护行为现况,探讨安宁疗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调查量表和安宁疗护行为测量量表对425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安宁疗护行为得分为(48.00±10.14)分,显著低于安宁疗护机构医护人员(P<0.05);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3.72±10.70)分。临终关怀态度与安宁疗护行为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已婚以及接受过临终关怀教育的医护人员安宁疗护行为水平较高;临终关怀态度中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的照顾意识维度能独立解释安宁疗护行为总变异的11.6%。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总体偏正向,安宁疗护行为有待进一步提升,临终关怀态度对安宁疗护行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医院应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安宁疗护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终末期患者 临终关怀 态度 安宁疗护 行为 影响因素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析的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单晓峰 王炜 +1 位作者 万千 杨晨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1期81-88,共8页
本文对城市出行者自行车交通方式的选择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可测与不可测因素,通过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特性的态度来研究其自行车方式选择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出行舒适性、便利性... 本文对城市出行者自行车交通方式的选择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可测与不可测因素,通过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特性的态度来研究其自行车方式选择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出行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等不能直接观测的因素。针对从态度分析交通行为方法存在的不足,文章研究了通过出行者其他行为,来分析其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方法。文章通过调查数据检验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一定距离内除出行时耗,花费外,出行的舒适性与便利性等对自行车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也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结论对于城市如何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文章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方式选择 不可测因素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与行为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建华 王思瑶 山丽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49,共11页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梳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食品生产商、供应商或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的原因,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和治理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差异化的食品安全...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梳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食品生产商、供应商或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的原因,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和治理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差异化的食品安全消费态度和行为也显著影响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行为选择。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往往忽视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客观差异现象。本文基于我国20个省份500个自然村实证调研数据,在引入空间地理分析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全局Moran’I指数分析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大致集聚分布状况;再进一步利用局部Moran’I自相关指数分析判断相关具体集聚区域;最后通过消费态度、意愿、行为集聚区域的不一致性验证区域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与行为差异的现实存在,对我国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具体差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普遍持有较高程度的食品安全消费态度;2食品安全消费态度与食品安全消费意愿、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3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主观规范作用、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农村消费者固有消费习惯障碍、安全食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府监管认证力度不足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缺失等。最后,文章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安全食品报道和宣传;加大科技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村食品安全流通市场体系;加强食品检验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态度 消费行为 差异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2
6
作者 罗丹 肖水源 +1 位作者 邓玉娟 欧金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0-484,共5页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编大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9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中234人(24.1%)...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编大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9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中234人(24.1%)发生过亲吻、抚摸性敏感部位等边缘性行为;71人(7.3%)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并且其中的55人(77.5%)没有每次都使用安全套;6条目共30分的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得分为12,男、女大学生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男大学生总体性观念较女大学生开放(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U=8.027,P<0.001);有654名(67.4%)大学生表示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407人,女生人247。多因素分析发现性观念开放程度是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OR=4.88,95%CI:2.68~8.89,P<0.001)。结论:研究点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认可的比例较高;不安全性行为使其面临性传播感染的危险。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观念 性行为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傅亮 胡雁 +3 位作者 邢唯杰 董翠珍 叶晶 孙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问卷,对国内28所高校在读的512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循... 目的调查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问卷,对国内28所高校在读的512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行为得分分别为2.48±0.68、3.80±0.35、2.65±0.50、2.25±0.71,技能、培养方向、年龄、知识是循证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处于中等水平,对循证护理持积极的态度,但循证护理行为较少。高等院校应尽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相关的循证护理教育,重视循证护理技能的培养,引导护理硕士研究生开展循证护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硕士研究生 循证护理 知识 态度 技能 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情境因素对城市女性公共环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粹 鹿群 赵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的ABC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肯定以往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影响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重点研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境因素极其有利的情况...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的ABC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肯定以往研究得出的环境态度影响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回归分析重点研究外部情境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在外部情境因素极其有利的情况下,积极的环境态度能够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当外部情境因素不利的时候,积极的环境态度也不会产生环境行为。这说明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受到外部情境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外部情境因素"合作参与"、"参与渠道"、"政策法规"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说明促进城市女性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除了要培养女性积极的环境态度外,更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外部情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 环境态度 外部情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穆泉 张世秋 马训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7-594,共8页
采用行为离散选择模型,利用2010年北京市5000户居民的节水调查数据,从节水行为激励视角,分析影响3种典型的北京市居民节水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价格水平与节水意识对这3种居民节水行为激励存在差异。水价对节水器具的购买... 采用行为离散选择模型,利用2010年北京市5000户居民的节水调查数据,从节水行为激励视角,分析影响3种典型的北京市居民节水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价格水平与节水意识对这3种居民节水行为激励存在差异。水价对节水器具的购买或改造行为的平均边际强度为3.6%~7.1%,但并不是促使人们培养生活节水习惯的显著因素;而无论对于节水生活习惯的培养,购买节水器具,还是用水器具节水化改造的激励政策,居民的节水意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平均意义上对激励居民户采取节水行为的边际概率达到8.8%~25.3%,尤其对于居民购买节水器具的激励强度最大。因此,从居民节水行为激励角度,北京市以往的水价政策并不总能够促进居民采取节水行为,在用水需求管理政策设计中,节水意识培养同样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意识 节水行为 居民用水 价格因素 非价格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凯 彭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30,共6页
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是绿色消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质化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分类视角,梳理、阐释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将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感知效力与对他人消费行为的预期;参照群... 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是绿色消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质化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分类视角,梳理、阐释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将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感知效力与对他人消费行为的预期;参照群体以及个体过往消费行为;产品绿色属性与非绿色属性权衡;绿色产品价格与可获性因素;绿色消费行为的情境因素。最后,评述了现有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趋向,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指引,促进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态度 行为 态度-行为差距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45
11
作者 齐昕 刘家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1-155,共5页
通过对已有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梳理与总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较大,而背景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力对创业意愿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对创... 通过对已有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梳理与总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较大,而背景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力对创业意愿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愿没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意愿 创业态度 背景因素 感知行为控制力 创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高校体育教师营养KAP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伟 周静 李宁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19,共3页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采用营养KAP模式对成都高校体育教师的营养知识水平及相关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目标人群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及其相关营养行为不容乐观;营养知识水平是营养态度和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采用营养KAP模式对成都高校体育教师的营养知识水平及相关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目标人群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及其相关营养行为不容乐观;营养知识水平是营养态度和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营养知识水平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年龄对营养行为的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KAP模式 营养知识 营养态度 营养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伟 周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0,共4页
针对锻炼行为这一普遍复杂的研究问题,当前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思路还是研究方法上均需有所拓展,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基本验证了我们对锻炼认知及锻炼阻碍因素与大学生锻炼行为之间所设定的假设关系:大学生锻炼态度既... 针对锻炼行为这一普遍复杂的研究问题,当前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思路还是研究方法上均需有所拓展,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基本验证了我们对锻炼认知及锻炼阻碍因素与大学生锻炼行为之间所设定的假设关系:大学生锻炼态度既可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同时锻炼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又受到阻碍因素的制约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锻炼态度 阻碍因素 大学生 锻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被引量:84
14
作者 彭远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5,共6页
基于心理性因素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其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积极正向作用,并将环境态度/环境关心视... 基于心理性因素与内外因素相结合的视角对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加以梳理,发现大多数研究认为环境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其对改善环境状况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积极正向作用,并将环境态度/环境关心视为关键变量,以揭示实施环境行为复杂的内在过程与心理机制;大多数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的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着重探究自我报告的一般意义或某类具体环境行为。其相对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制度政策变化、阶层分化、地区差异、信息分割等外在结构性因素对环境心理的可能塑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动态影响,进而提出在准确厘定环境行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群体成员或社区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元研究方式长期追踪收集纵向数据或资料,以及将心理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不同类别的环境行为,有助于突破既有研究的心理学局限与行为决定论桎梏,且切实反映环境行为的历时性变化与动态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 环境态度 心理性因素 结构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继宏 胡卫东 +3 位作者 靳利梅 刘兰 赵燚 吴海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41-4345,共5页
背景宁夏出生缺陷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出生缺陷有影响。目的通过分析宁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确定生育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和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月采用分... 背景宁夏出生缺陷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出生缺陷有影响。目的通过分析宁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确定生育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和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宁夏5个行政市22个县(区)2007年1—12月出生的所有婴儿出生缺陷情况,抽查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0 928户人家,婴幼儿10 792名,有明确出生缺陷疾病名称者139名,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28.7/万。抽查育龄妇女5 383名,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得分为(16.0±6.1)分、态度得分为(11.2±2.1)分、行为得分为(10.7±2.4)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194,P<0.05),知识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581,P<0.05);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3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知识方面,民族、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在态度方面,民族、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在行为方面,民族、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和生育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和行为较汉族差,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因地制宜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中沉默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洪青 彭纪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58,共8页
文章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区分了组织中不同层次沉默行为(组织沉默、员工沉默)的概念内涵,并辨别其与建言行为的差异。从结构维度、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四个方面分别概述组织沉默和员工沉默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现有文献主要研... 文章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区分了组织中不同层次沉默行为(组织沉默、员工沉默)的概念内涵,并辨别其与建言行为的差异。从结构维度、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四个方面分别概述组织沉默和员工沉默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个体层次沉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未来研究需要从个体、领导和组织等多方面去研究不同层次沉默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沉默 组织沉默 个人特质 情境因素 员工行为 员工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与带养人健康意识和行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29,3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探索留守儿童带养人的健康意识、态度和行为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市选取2... 目的:了解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探索留守儿童带养人的健康意识、态度和行为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市选取2所公立学校的7~12岁留守儿童723名,对其带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WHO 2007年的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BMI筛查标准评定营养不良状况。结果:7~12岁留守儿童检出营养不良者451人,占62.38%。男生营养不良发生率58.91%,低于女生6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12岁各年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6.49%、66.32%、59.83%、68.53%、60.95%和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48,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年龄、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对饮食结构调整的态度、每周运动频率、每周让小孩出去玩的时间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结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年龄、父母亲职业,带养人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对饮食结构调整的认识、每周运动频率、让小孩出去玩的时间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营养不良 带养人 健康意识和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为科学角度解析态度结构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宗粤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
作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态度是一个涵盖较广也颇有争议的概念。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态度作为行为的背景,其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态度的中间状态,不应绝对化。社会态度具有形成的社会性、认知的复杂性等特征,此... 作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态度是一个涵盖较广也颇有争议的概念。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态度作为行为的背景,其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态度的中间状态,不应绝对化。社会态度具有形成的社会性、认知的复杂性等特征,此外,也不应排斥结构的协调性、功能的抗变性等特征。至于将态度的功能确定为“定势功能”也是不完全的,社会态度也影响个体对客观对象的反应模式及行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结构因素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政治参与“态度-行为”关系:自洽、混沌或背离——基于经验研究的理论阐述
19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4期539-549,共11页
以我国5省10县1 000户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民政治参与"态度-行为"逻辑关系的形成和转变状况,发现农民及其异质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之间呈低度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35,各群体中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人... 以我国5省10县1 000户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民政治参与"态度-行为"逻辑关系的形成和转变状况,发现农民及其异质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之间呈低度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35,各群体中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人数占比集中在50%左右且两极分化,相差近1倍。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民异质群体表现出的政治参与态度均不完全决定或难以直接、精准预测其实际行为;尽管如此,除贫困与非贫困农民外,男性、汉族和东部农民政治参与态度的行为可预测性依序显著高于女性、少数民族以及中西部农民;总体上,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混沌或背离的概率主要受个体特征、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主观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且存在区域、群体性差异,但更多取决于知悉政治活动时间、村干部或村民代表身份、就业地点以及误工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政治参与 “态度-行为关系” 影响因素 异质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乐霄 王玫 +4 位作者 李婉玲 王静 年新颖 张茵 白艳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884-3889,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的知识、行为、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行为量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2所三级甲... 目的:探索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的知识、行为、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行为量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护士及其辖区内的4所社区医院护士通过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436名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得分为(27.09±3.19)分,行为得分为(140.07±32.06)分,态度得分为(99.83±10.19)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照护死亡病人、年龄、职称、照护重病亲人经历、安宁疗护培训经历是影响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R^(2)=0.243,调整R^(2)=0.231);照护重病亲人经历、医院类型、工作年限、宗教信仰、安宁疗护培训经历是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行为的影响因素(R^(2)=0.299,调整R^(2)=0.286);医院类型、宗教信仰、安宁疗护培训经历、家庭类型是影响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的主要因素(R^(2)=0.257,调整R^(2)=0.242)。结论:老年护理人员安宁疗护知识、行为、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需要加强社区护士安宁疗护知识的培训,并发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引领作用,以促进三级甲等医院与社区安宁疗护的共同发展,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于安宁疗护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人员 安宁疗护 知识 行为 态度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