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ood-based magnetohydrodynamic Casson hybrid nanofluid flow on convectively heated bi-directional porous stretching sheet with variable porosity and slip constraints
1
作者 Showkat Ahmad Lone Rawan Bossly +3 位作者 Fuad S.Alduais Afrah Al-Bossly Arshad Khan Anwar Saeed 《Chinese Physics B》 2025年第1期294-306,共13页
Fluid flow through porous spaces with variable porosity has wide-range applications,notably in biomedical and thermal engineering,where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mprehending blood flow dynamics within cardiovascular ... Fluid flow through porous spaces with variable porosity has wide-range applications,notably in biomedical and thermal engineering,where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mprehending blood flow dynamics within cardiovascular systems,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improve efficiency using porous materials with variable porosity.Keeping thes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view,in current study blood-based hybrid nanofluid flow has considered on a convectively heated sheet.The sheet exhibits the properties of a porous medium with variable porosity and extends in both the x and y directions.Blood has used as base fluid in which the nanoparticles of Cu and Cu O have been mixed.Thermal radiation,space-dependent,and thermal-dependent heat source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energy equation,while magnetic effect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momentum equations.Dimensionless variables have employed to transform the modeled equations into dimensionless form and facilitating their solution using bvp4c approach.It has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that,both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velocities augmented with upsurge in variable porous factor and declined with escalation in stretching ratio,Casson,magnetic,and slip factors along x-and y-axes.Thermal distribution has grown up with upsurge in Casson factor,magnetic factor,thermal Biot number,and thermal/space-dependent heat sources while has retarded with growth in variable porous and stretching ratio factors.The findings of this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revealing a strong agreement among present and established results that ensured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and method used in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nanofluid Casson fluid MAGNETOHYDRODYNAMICS variable porous space space/thermaldependent heat sources velocity slip and thermal convective condi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boundary slip on electroosmotic flow in a curved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2
作者 刘勇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303-309,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oundary slip on electroosmotic flow(EOF) in curved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s. Navier slip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employed at the curved microchannel...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oundary slip on electroosmotic flow(EOF) in curved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s. Navier slip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employed at the curved microchannel walls. The electric potential distribution was governed by the Poisson–Boltzmann equation, whereas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The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se two equations.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curvature ratio, electrokinetic width, aspect ratio and slip length on the veloc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problem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s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y varying the dimensionless slip length from 0.001 to 0.01 while maintaining a curvature ratio of 0.5 there is a twofold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velocity. Moreover, this increase becomes more pronounced at higher curvature ratios. In addition, the veloc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radial region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lip length. Therefor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slip boundary condition results in an augmented velocity and a more non-uniform velocity distribution. The findings presented here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EOF performance in curved hydrophobic microchannels featuring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osmotic flow(EOF) curved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s slip boundary condi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摩擦块制动系统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stick-slip振动的影响
3
作者 刘翠萍 朱友光 +2 位作者 项载毓 欧阳华江 莫继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17-224,269,共9页
利用定制试验装置,研究圆形双摩擦块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制动系统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摩擦块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不同相对位置分布与界面接触行为、摩擦磨损以及stick-slip振动之间的关联。综... 利用定制试验装置,研究圆形双摩擦块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制动系统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摩擦块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不同相对位置分布与界面接触行为、摩擦磨损以及stick-slip振动之间的关联。综合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摩擦块制动系统不同相对位置分布显著影响了制动系统界面接触压力分布及摩擦块表面磨损特性,使系统产生不同形式的stick-slip振动。在该试验下,沿摩擦盘径向分布的两个摩擦块表面磨损轻微,接触压力分布相对均匀和具有较小的stick-slip振动幅度。因此,合理设计摩擦块间的排布可以有效抑制盘块摩擦界面stick-slip振动,减轻摩擦块的磨损,减小系统部件振荡,从而提高摩擦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对汽车和火车(特别是高速列车)制动器的设计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摩擦块 stick-slip振动 相对位置 磨损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诱发地堑构造滑移失稳特征响应研究
4
作者 张涛 成云海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27-31,35,共6页
为研究新巨龙煤矿6305工作面过地堑构造区域时断层滑移失稳特征,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动影响下地堑构造区域断层面应力特征及演化规律,并根据断层滑移倾向性指标TS分析了地堑构造区域断层的滑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6305工作面推进过... 为研究新巨龙煤矿6305工作面过地堑构造区域时断层滑移失稳特征,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动影响下地堑构造区域断层面应力特征及演化规律,并根据断层滑移倾向性指标TS分析了地堑构造区域断层的滑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6305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面稳定性受剪切应力影响更为敏感,剪切应力的变化对断层滑移倾向性TS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地堑构造区域FL37、FL39断层发生阶段性滑移,FL37断层靠近覆岩区域最先发生滑移,随后滑移区域从高位岩层逐渐向低位岩层演化,而FL39断层则与之相反,靠近煤层区域最先发生滑移,滑移区域出由低位岩层向高位岩层演化;在工作面过地堑构造区域过程中,工作面向地堑构造区域开采断层滑移诱发冲击的危险性大于工作面位于地堑构造区域。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地堑构造 断层滑移 滑移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控制
5
作者 曾联波 宋逸辰 +6 位作者 韩俊 韩剑发 姚迎涛 黄诚 张银涛 谭笑林 李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地球化学实验和生产测试等资料,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和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规模、储层质量及其有效性与... 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地球化学实验和生产测试等资料,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和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规模、储层质量及其有效性与连通性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①走滑断层规模、构造部位与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缝洞储层的发育规模。断层规模越大,储层规模越大;叠接挤压段的储层规模大于叠接拉分段,纯走滑段的储层规模相对较小;走滑断层的交汇部位、转折部位与端部的储层规模较大;垂向上储层发育的差异性受岩石力学层控制,脆性指数高的岩石力学层更有利于缝洞储层的发育。②多期走滑断层活动及流体改造共同控制了缝洞储层的有效性演化及其非均质性。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大气淡水活动期为缝洞储层主要形成期;海西晚期热液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有效储集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③走滑断层构造部位和现今地应力控制了缝洞储层连通性。叠接拉分段缝洞储层连通性好于纯走滑段,叠接挤压段较差;与现今地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走滑断层控制的缝洞储层连通性好。优质缝洞型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走滑断层的叠接拉分段两侧断层交汇区域,叠接挤压段中部区域、纯走滑段交叉部位、转折部位和端部的羽状断层区;剖面上集中于高脆性指数的岩石力学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作用 缝洞型储层 走滑断层 岩石力学层 碳酸盐岩 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滑面应力法
6
作者 邓东平 徐润冬 +1 位作者 彭一航 文莎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2,共18页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 实际工程中,土体强度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忽视这些特性将难以可靠地评估边坡稳定性。为此,对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首先,改进现有空间非均质性模型和原始Casagrande各向异性模型,拓展其通用性与实用性。其次,对土体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进行耦合,并将其嵌入至拉剪改进模式下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当中。然后,在极限平衡理论的框架内,采用滑面应力计算模式代替传统条间力假设模式,并通过构建滑面应力函数以及引入滑面局部安全系数概念和滑面端部应力约束条件,实现边坡拉-剪与压-剪共同作用机制和边坡渐进破坏方式的融入。最后,基于滑体所满足的整体力学平衡条件,建立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严格解答。经后续算例对比分析,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以验证。此外,研究成果将可用于全面揭示强度空间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特征下边坡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非均质 各向异性 极限平衡 滑面应力 渐进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集料形态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汪海年 李英凯 +2 位作者 王惠敏 李廉 宋浩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粗集料形态特征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关系,基于AIMS II设备获取了3种岩性4种整形程度粗集料的梯度棱角、纹理指标、球度、形态综合指标等形态指标,采用摆式摩擦仪和激光扫描仪获取沥青混合料表层的B PN20、平均构造深度M T... 为进一步明确粗集料形态特征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关系,基于AIMS II设备获取了3种岩性4种整形程度粗集料的梯度棱角、纹理指标、球度、形态综合指标等形态指标,采用摆式摩擦仪和激光扫描仪获取沥青混合料表层的B PN20、平均构造深度M TD、形态参数、分形维数指标等抗滑性能评价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建立粗集料形态指标与沥青混合料表层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粗集料加权期望梯度棱角值与路面B PN20值有较大相关度,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建议在施工前提高粗集料的梯度棱角值,以确保沥青路面具有可靠的抗滑性能。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粗集料 形态特征 抗滑性能 Pearson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装载机电缆收放液压控制装置及盘式滑环受电装置
8
作者 黄琼 陈子林 徐华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为解决拖曳式地下矿用电动轮胎式装载机电缆收放与装载机运行同步问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设计有效的液压控制系统,保证收放电缆及时同步,不出现电缆拉断和压坏现象;二是设计合理的受电装置,确保电力传输过程受电平稳,不出现拉弧、... 为解决拖曳式地下矿用电动轮胎式装载机电缆收放与装载机运行同步问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设计有效的液压控制系统,保证收放电缆及时同步,不出现电缆拉断和压坏现象;二是设计合理的受电装置,确保电力传输过程受电平稳,不出现拉弧、烧结现象。分析当前拖曳式地下矿用电动轮胎式装载机电缆卷筒液压控制装置及受电装置现状及优、缺点,克服以往的缺陷,设计出新型的电缆收放液压控制装置及盘式滑环受电装置。该文简要介绍新型地下矿用电动轮胎式装载机电缆收放液压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性能特点,以及新型盘式滑环受电装置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装载机 电缆收放 液压控制 受电装置 盘式滑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简词语与玺印封泥文字合证举隅
9
作者 王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不同类别的秦文字资料进行对比,可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具体问题。秦玺印“■舍”为正确理解屡见于里耶秦简和岳麓秦简中的“■”“■者”“■舍”等词语提供了直接证据;“更驾”类秦封泥的正确释读,使之可与秦简所见“更驾所”一词对读... 对不同类别的秦文字资料进行对比,可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具体问题。秦玺印“■舍”为正确理解屡见于里耶秦简和岳麓秦简中的“■”“■者”“■舍”等词语提供了直接证据;“更驾”类秦封泥的正确释读,使之可与秦简所见“更驾所”一词对读,可丰富我们对秦“更驾”机构的认识。秦铜器刻铭“宿寺御”与岳麓简“寺御器”对读,可确证“寺御”为秦时职官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字 秦简 秦玺印 秦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分段地应力特征及裂缝分布预测
10
作者 黄超 郭宏辉 +3 位作者 张生龙 朱林涛 冯建伟 杜赫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为基础,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地应力状态、断裂周缘裂缝系统及单井产能特征。根据纵横波测井与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储集层力学条件,构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基于弹塑性...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背景为基础,利用地质力学理论分析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地应力状态、断裂周缘裂缝系统及单井产能特征。根据纵横波测井与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储集层力学条件,构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基于弹塑性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走滑断控模式下目的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断裂带各段地应力模式不同;地质单元结构差异控制地应力分布,裂缝高密度区多呈条带状分布于断裂两侧或断裂之间;在安德森Ⅰa型、Ⅲ型地应力模式下,裂缝高密度区油气井具高产特征。明确了顺北走滑断裂带不同分段的地应力条件、裂缝发育特征及单井油气高产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地区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 地应力 裂缝预测 构造分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ire Slip Angle on Adhesion CoefficientCharacteristic of Road Vehicles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昭度 丁能根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7年第3期292-298,共7页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are given to describe their dependencies. The peak value of longitudi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re slip angle, but peak value of lateral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ongitudinal has an exponent function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ateral almost has nothinng to do with tire slip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slip angle adhesion coefficient regression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LIP协议的原理及机制剖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新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1-44,48,共5页
为了对Hi SLIP协议的网络化仪器编程建立理论基础并方便编程,通过分析该协议的结构和功能、消息格式、交互过程以及标志,提出了语法规则,参数含义,编程过程,初始化连接,请求锁和释放锁,最大消息尺寸,传输数据请求,服务及状态请求,消息... 为了对Hi SLIP协议的网络化仪器编程建立理论基础并方便编程,通过分析该协议的结构和功能、消息格式、交互过程以及标志,提出了语法规则,参数含义,编程过程,初始化连接,请求锁和释放锁,最大消息尺寸,传输数据请求,服务及状态请求,消息可用标志等,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了两台示波器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了测量系统中网络化仪器间难以协同工作,进而限制测量系统测量效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仪器 HI slip协议 通信 TCP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IP模型的液压驱动单腿机器人竖直跳跃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伟 金波 +3 位作者 朱世强 庞云天 黄翰林 陈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9,共8页
针对液压驱动足式机器人竖直跳跃控制,提出一种基于SLIP竖直跳跃动力学模型实现液压驱动机器人竖直跳跃的控制策略。分析SLIP竖直跳跃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其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质心运动轨迹,将关节型单腿机器人竖直跳跃髋部的运动轨迹映射... 针对液压驱动足式机器人竖直跳跃控制,提出一种基于SLIP竖直跳跃动力学模型实现液压驱动机器人竖直跳跃的控制策略。分析SLIP竖直跳跃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其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质心运动轨迹,将关节型单腿机器人竖直跳跃髋部的运动轨迹映射到SLIP模型质心的运动轨迹,通过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得到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以此驱动关节运动;同时建立关节型单腿机器人竖直跳跃动力学方程和液压驱动执行器动力学方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动态跳跃控制仿真并进行样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LIP竖直跳跃动力学模型的控制策略可实现液压驱动单腿机器人持续稳定的竖直跳跃,为足式机器人动态步态行走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倒立摆 单腿机器人 液压驱动 竖直跳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LIP算法的高速Crossbar调度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来献 郑少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1年第6期32-36,共5页
首先介绍了一种公平、有效的交叉矩阵调度算法—— i SLIP算法 ,接着提出了基于 i SLIP算法的调度器的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 ,并针对调度器的核心部件——可编程优先级编码器 ,介绍了 4种设计方案 ,用 Xilinx公司的... 首先介绍了一种公平、有效的交叉矩阵调度算法—— i SLIP算法 ,接着提出了基于 i SLIP算法的调度器的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 ,并针对调度器的核心部件——可编程优先级编码器 ,介绍了 4种设计方案 ,用 Xilinx公司的 Spartan- S1 0 PC84- 3 FPGA芯片实现。对实现结果的数据分析表明 ,采用温度计编码型 PPE的调度器更适用于构建高速、大容量交换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器 islip算法 可编程优先级编码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机组环形吊运行机构打滑原因及对策
15
作者 樊小波 张兆礼 +3 位作者 刘文忠 石教锐 董万里 刘文亮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2期83-85,共3页
环形吊运行机构打滑直接影响机组检修效率。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水电站机组环形吊运行机构打滑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同类型设备的相似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形吊 运行机构 打滑 油泥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速比的空泡份额预测模型综述与评价
16
作者 何雯 韩晋玉 +2 位作者 赵陈儒 李彦霖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空泡份额是气液两相流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流场的流型、压降、换热等都有密切联系。空泡份额的预测方法很多,其中基于滑速比的预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实验上很难准确获得滑速比的变化规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缺乏,使得预测模型间... 空泡份额是气液两相流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流场的流型、压降、换热等都有密切联系。空泡份额的预测方法很多,其中基于滑速比的预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实验上很难准确获得滑速比的变化规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缺乏,使得预测模型间的准确度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结合多项指标对现有的滑速比模型开展综合评价。基于此,本文整理了8个滑速比模型,收集了380组空气-水的两相流实验数据,采用误差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对这些滑速比模型的整体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误差频率分布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对于空气-水气液两相流,在空泡份额的全范围(0<α<1)内,Chisholm公式的整体性能最好。受流型的影响,不同空泡份额范围内各公式的性能存在差异,低空泡份额范围(0<α<0.3)内现有公式的准确度均较低,不推荐基于滑速比模型去预测空泡份额,而在中等空泡份额范围(0.3<α<0.7)内Lockhart&Martinelli公式的整体性能更好,高空泡份额范围(0.7<α<1)内Chisholm公式的整体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份额 滑速比 灰色关联度 误差分析 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抗滑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反演分析
17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3 位作者 何军 黄书岭 张雨霆 董志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获得了基岩渗透系数,并基于位移监测成果,进一步反演获得了基岩力学参数;再模拟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对大坝及坝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后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性。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后,大坝增量变形较小,坝基岩体及结构面仍处于弹性状态,大坝强度储备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大坝经过长期运行后其稳定性仍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 抗滑稳定性 参数反演分析 渗流—应力耦合 运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埋地燃气管道应力的数值分析及预测
18
作者 徐锋 李英杰 +2 位作者 李旋 储成林 黄家波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5年第1期1-8,24,共9页
文中以埋地高密度聚乙烯(PE)燃气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埋地燃气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中的应力变化,得到管道在不同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然后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BP神经... 文中以埋地高密度聚乙烯(PE)燃气管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埋地燃气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中的应力变化,得到管道在不同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然后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了埋地管道在土体非均匀变形作用下的应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为94.47%;最后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埋地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土体非均匀变形量之间的应力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燃气管道 应力 沉降 滑移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19
作者 保鲁昆 张小强 +5 位作者 孙玉明 陈琦 赵鑫 王占江 刘辛 于建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铁路防溜枕木主要用于防溜措施补强,是防止车辆溜入正线或站内的最后一道防线。普通木质防溜枕木较笨重,相关企业研发了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由于缺少技术标准,目前各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参数各不相同,不利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运用。分析... 铁路防溜枕木主要用于防溜措施补强,是防止车辆溜入正线或站内的最后一道防线。普通木质防溜枕木较笨重,相关企业研发了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由于缺少技术标准,目前各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参数各不相同,不利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运用。分析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的受力原理,通过应用场景提出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阻挡块尺寸和卡槽深度等关键参数,并采用仿真分析法对连接杆的强度进行仿真研究,提出连接杆强度要求。相关研究对规范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防溜枕木 便携式 阻挡块 连接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高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0
作者 李东明 晁阳 +2 位作者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2-68,92,共8页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裂缝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损伤模型指导布设虚拟裂缝单元以反应裂缝特征的方法,即首先利用考虑粘结滑移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损伤随着荷载施加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对损伤集中区域增设虚拟裂缝单元以计算裂缝开展过程。经对比,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裂缝最大宽度、发展规律与分布情况与既有文献相似,且计算收敛性好,实现了通过有限元算法精确且高效地直接得到衬砌裂缝宽度,在设计与运行安全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高压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裂缝宽度 粘结滑移 虚拟裂缝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