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
1
作者 邓章岩 王栋 王坤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考察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及其关联机制,共调查41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现状。结果显示,与运动员相比,体育专业非运动员群体... 考察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及其关联机制,共调查41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现状。结果显示,与运动员相比,体育专业非运动员群体接受反兴奋剂教育的几率相对较低。参与反兴奋剂教育显著提升被试的兴奋剂知识储备,强化其对兴奋剂的负面态度,但未能显著影响其使用兴奋剂的意图;随着参与反兴奋剂教育次数的增长,兴奋剂知识储备与使用意图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知识储备与态度倾向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研究揭示反兴奋剂教育对兴奋剂使用意图影响机制的调节效应,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学位课程与反兴奋剂教育的融合治理具有实践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兴奋剂 教育预防 兴奋剂使用意图 体育专业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红梅 邹秀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1-44,共4页
中华体育精神同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家国情怀、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有着高度契合性。将中华体育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中华体育精神同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家国情怀、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有着高度契合性。将中华体育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是:深化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解,铸就思政课育人的专业力量;挖掘中华体育精神素材,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拓展中华体育精神载体,延展思政课教学的多元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体育精神 高校 思政课 大学生 课程体系 多元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对体育文化元素的注意偏向:一项眼动追踪研究
3
作者 陈伟伟 张欢 +2 位作者 杨柳 陆颖之 施之皓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面对体育博物馆展品时的注意偏向特征,分析体育文化元素在引发注意力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体育参与背景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对46名大学生(包括27名大...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面对体育博物馆展品时的注意偏向特征,分析体育文化元素在引发注意力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体育参与背景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对46名大学生(包括27名大学生运动员和19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行为数据表明,反应时在一致条件下显著小于不一致条件,但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偏向程度无显著差异。眼动数据显示,中性图片引发更多的首次注视,但体育博物馆展品在总注视时长上显著大于中性图片,且大学生运动员在首次注视时长上显著大于普通大学生。结论:体育博物馆展品能够有效引发大学生的注意偏向,相比日常物品有更持久的加工时长。大学生运动员在处理体育文化元素时表现出更长的首次注视时间,反映出更多的注意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元素 注意偏向 眼动追踪 大学生运动员 体育博物馆展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国生 刘冬华 +1 位作者 周铭扬 缪律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历程、价值、困境和进路进行思考和探索。研究认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历了初步尝试、规模扩大、逐步完善和全面深化4个阶段。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高水平...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历程、价值、困境和进路进行思考和探索。研究认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历了初步尝试、规模扩大、逐步完善和全面深化4个阶段。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构建全面育人培养格局的关键组成,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补充,在强化体教融合示范和引领作用中意义重大。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下:体育和教育系统形成的合力不够、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运动员训练保障体系不健全、高校体育竞赛体系不完善等。研究提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践进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推动体教融合落地见效;明确高校运动员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做好运动员服务保障工作;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竞赛体系,促进人才良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体育竞赛体系 文化教育 全面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化人:学生体育竞赛育人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爱峰 周昊 杨珂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2,共12页
新时代学生体育竞赛育人的三重向度是学校体育回答学生体育竞赛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认识向度范畴,学生体育竞赛是“以体带全”的重要支撑、“以体塑文”的关键... 新时代学生体育竞赛育人的三重向度是学校体育回答学生体育竞赛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认识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认识向度范畴,学生体育竞赛是“以体带全”的重要支撑、“以体塑文”的关键载体、“以体育才”的主要方式。在价值向度范畴,学生体育竞赛具有以完整性运动项目体验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以递进性游戏思维频谱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等一般价值和以融合性运动教育形式落实体教融合战略、以多样性身体活动形式涵养中华体育精神等特殊价值。在实践向度范畴,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须做到:强化系统观念,优化赛事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实现竞赛融通;完善供给方式,扩大参赛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体育赛事 以赛化人 认识向度 价值向度 实践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大学堂首次体育竞赛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毕金泽 孙帅 郭振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111,共11页
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 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中英文近代电子史料数据库,对近代与北洋大学堂体育竞赛有关的史料进行梳理与研判,继而确认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研究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7年11月27日,比赛设有12个运动项目,共计170余人参与。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9年5月20日,比赛设有11个运动项目,参赛学校有北洋大学堂、芦汉铁路学堂与天津水师学堂。同时,鉴于北洋大学堂特殊的历史地位以及首次校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1897年11月27日,由北洋大学堂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亦可视为近代中国本土大学体育竞赛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大学堂 学校运动会 体育竞赛 体育课程 中国本土大学 中国近代体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志云 王晓芬 +1 位作者 王伟明 冯婵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88,共3页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20
8
作者 倪伟 索红杰 +2 位作者 徐海朋 董海军 柏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注重理念建设;理顺管理机制;强化体育社团的自身建设与社会化发展;完善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 上海市 大学生体育社团 阳光体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竞赛核心”体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路佳 李永辉 +2 位作者 靳勇 路瑶 张曼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发展方向的主导动力,研究提出"竞赛核心"体育文化主导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构建的设想,并论证了其在体育强国视角下建立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通过研究讨论得出"竞赛核心"体育文化主导下建立的以竞赛... 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发展方向的主导动力,研究提出"竞赛核心"体育文化主导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构建的设想,并论证了其在体育强国视角下建立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通过研究讨论得出"竞赛核心"体育文化主导下建立的以竞赛为核心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是学生养成体育生活化习惯的有效方式,是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必经之路,是落实全民健身的前提条件,也是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竞赛核心 体育文化 体育强国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运动休闲参与模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谢香道 黄勇 +1 位作者 黄剑 张菊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7-98,共2页
从同济大学1~4年级中随机抽取了240名男女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其参与课外运动休闲现状、影响行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参与运动休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休闲 参与模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永盛 潘耀滨 王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美国大学实行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等同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同时培养了大批世界一流运动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 美国大学实行高等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等同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同时培养了大批世界一流运动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其发展水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虽然中美两国政治和教育体制不同,但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方面的独特理念以及组织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桂林 董众鸣 何志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4,9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科学、运动竞赛学等理论,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当前竞赛资源得到较大改善,但还存在着竞...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科学、运动竞赛学等理论,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当前竞赛资源得到较大改善,但还存在着竞赛经费不足、人力资源较为匮乏、科技水平不够高、赛事品牌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提出:优化竞赛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及打造高校赛事品牌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竞技体育 竞赛体系 竞赛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蔡赓 季浏 汪晓赞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1,共5页
采用实验法,探讨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寻求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途径。结果表明,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小学生中效果更为显著。非竞争性的教学方... 采用实验法,探讨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寻求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途径。结果表明,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小学生中效果更为显著。非竞争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于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动机没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体育活动 中学生 小学生 运动动机 体育教育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2
14
作者 何敏学 都晓娟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 对10所高校文、理科84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消费水平的高低,排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前5位的分别为运动服装、健身娱乐场馆门票、运动保健饮料、体育报刊杂志、小型运动器材;而性别、生源地域、体育兴趣、运动参与、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体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袁莉萍 田泉星 +2 位作者 丁俊 刘金波 刘家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大学生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快乐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较好地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健康快乐的体育...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大学生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快乐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较好地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健康快乐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品和个性,使其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模式 健康快乐体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方千华 胡庆山 陈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招募与遴选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岗位分配、工作质量、工作环境、基本保障6个维度全面深入地了解高校学生志愿者大型赛事服务情况,发现其问题,并提出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推广志愿管理...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招募与遴选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岗位分配、工作质量、工作环境、基本保障6个维度全面深入地了解高校学生志愿者大型赛事服务情况,发现其问题,并提出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推广志愿管理先进经验、提高志愿服务意识、重视志愿者组织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志愿者管理、加强志愿者服务的法律保障等建议,为中国高校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大学生 志愿服务 体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蒋桂凤 黄祁平 宾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余暇体育 体育态度 体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兴 蔡犁 +1 位作者 王德新 司虎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为竞技体育服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为竞技体育服务是体育院校锤炼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选择,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队伍是影响服务效果的首要因...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为竞技体育服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为竞技体育服务是体育院校锤炼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和战略选择,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队伍是影响服务效果的首要因素,服务效果还与体育院校办学理念、领导体制、激励约束机制、经费投入与资源配置、环境与氛围等因素相关。建议:探索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体育院校合作的模式,搭建体育院校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平台,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竞技体育 服务 影响因素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以布莱恩特大学为例 被引量:63
19
作者 盛怡 杨洪 缪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4,100,共6页
分析美国布莱恩特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现布莱恩特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多向性、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针对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边缘化"的困境、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具有创新的实践、俱乐部教学... 分析美国布莱恩特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现布莱恩特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多向性、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针对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边缘化"的困境、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具有创新的实践、俱乐部教学模式面临"竞技化"和"娱乐化"的选择等问题,提出设计适合我国特点的"实用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此健全俱乐部管理体制、通过动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理论和与实践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布莱恩特大学 体育俱乐部 竞技化 娱乐化 教学模式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常赛杠杆 做强赛事品牌 助推体教融合——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历程、思路、价值与功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家宏 张惠红 +1 位作者 陶玉流 张大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626,共6页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化、品牌化赛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十届全国基本功大赛进行分析,回顾全国基本功大赛的发展历程,梳理全国基本功大赛项目...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化、品牌化赛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十届全国基本功大赛进行分析,回顾全国基本功大赛的发展历程,梳理全国基本功大赛项目设置的基本思路,指出全国基本功大赛的价值定位,提出全国基本功大赛需要"直面"的问题:一是直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重点问题;二是直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难点问题;三是直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与基础教育脱节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教育专业 基本功大赛 常赛 学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