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在西域——以于阗为考察对象 |
王启涛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政策历程、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向 |
石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文化资本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 |
巫达
陈开雯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张振达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5
|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民族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 |
吴本健
张迪展
张鹏月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6
|
论清末白话报的业务革新 |
徐新平
黄敬茹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路径——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的视角 |
杨显东
张捐社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略论心理距离与书面语、口语的关系 |
吴春相
金基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
9
|
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 |
李泉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64
|
|
|
10
|
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 |
王富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
11
|
书面语与口语中人物指称的差异 |
刘畅
赵杰
张建民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2
|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当代中国语言规划与语言立法--从文字改革运动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尤陈俊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
13
|
语言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途径和策略 |
肖航
黎顺苗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14
|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
王小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5
|
论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 |
刘改琳
张郁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6
|
汉语辞章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吕叔湘、张志公倡建汉语辞章学四十年 |
郑颐寿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17
|
“声韵训诂学大家”如何介入“五四”新文学——论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 |
王小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8
|
论宋代小说的雅俗之变及其文化精神 |
李军均
曾垂超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9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认同——以西藏打隆镇村居干部为例 |
格桑益西
朗杰扎西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20
|
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地位 |
连登岗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