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C交-直流混合导纳建模及交直流耦合作用下的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张海涛 沙子豪 +4 位作者 吴为 韩吉治 张儒锡 王秀丽 王锡凡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05-3415,I0115,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 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大量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展迅速,但宽频振荡问题对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导纳模型是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聚焦于交直流系统耦合作用下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该文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导纳建模为突破口,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提出并建立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实现对交、直流端口自导纳特性与交直流端口间耦合特性的精准刻画;其次,结合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与矩阵舒尔变换,提出了适用于MMC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评估与分析方法,显式表征了交流系统侧、直流系统侧以及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对导致系统失稳不同原因的有效辨识,揭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系统间耦合作用引发的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机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的准确性、其用于稳定性分析的优越性及所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 舒尔变换 谐波状态空间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MMC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
2
作者 蔡放 李政轩 +3 位作者 宋强 余占清 赵彪 曾嵘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9-2769,I0001-I0003,共14页
针对海上换流平台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对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unidirectional-current 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UC-HYB-MMC)的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500 kV/2000 MW海上风电直流输电... 针对海上换流平台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对基于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unidirectional-current 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UC-HYB-MMC)的紧凑化换流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500 kV/2000 MW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案例,对UC-HYB-MMC的参数进行设计,并基于所设计的换流器参数,分别对单向电流型箝位双子模块(unidirectional-current clamp double submodule,UC-CDSM)和单向电流型全桥子模块(unidirectional-current full-bridge submodule,UC-FBSM)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子模块的散热设计可以使半导体器件结温在允许范围内,且阀串温度分布较为均衡。在子模块结构设计基础上,完成了UC-CDSM和UC-FBSM阀段的设计,并对UC-HYB-MMC阀塔结构进行设计。实现了UC-HYB-MMC阀厅布置的设计,并与常规半桥子模块MMC的阀厅尺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C-HYB-MMC在换流阀的占地和体积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单向电流型混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结构 阀塔设计 换流阀紧凑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海风电轻型化直流送出技术综述
3
作者 肖晃庆 甘慧辰 +2 位作者 黄莹 张利东 杨苹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2-2719,共1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的首选技术方案,然而柔性直流换流平台相较于传统电网换相型直流换流平台体积更大、重量更重,存在投资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该文从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系统集电和输电2个层面出发,讨论了现有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的首选技术方案,然而柔性直流换流平台相较于传统电网换相型直流换流平台体积更大、重量更重,存在投资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该文从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系统集电和输电2个层面出发,讨论了现有海上风电轻型化直流送出的主要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其中,轻型化集电技术主要有中频交流汇集技术、直流汇集技术和无升压变压器交流汇集技术3类;轻型化输电技术主要有基于紧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的高压直流送出技术和基于混合型整流器的高压直流送出技术3类。最后,指出了远海风电轻型化直流送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问题,为低成本远海风电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轻型化 高压直流送出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二极管整流器 混合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低比例全桥的混合MMC及其直流故障穿越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紫如 赵西贝 +4 位作者 贾秀芳 熊岩 周月宾 袁智勇 徐义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84-3995,I0035,共13页
通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外送的重要方案。半全混合MMC可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压输出能力,满足阀组在线投退、无闭锁直流故障穿越等运行需求,但全桥子模块占比... 通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外送的重要方案。半全混合MMC可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压输出能力,满足阀组在线投退、无闭锁直流故障穿越等运行需求,但全桥子模块占比通常不得低于50%,使得混合MMC的成本居高不下。为提升混合MMC工程经济性,提出一种全桥占比降低的混合MMC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子模块短时升压能力,分析不同直流电压调节需求下的混合MMC全桥占比要求,提出低全桥占比的混合MMC运行原理;其次,针对全桥占比降低导致的故障阶段全桥子模块过压风险,从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与定直流电流控制两个维度提出抑制子模块过压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最后,提出暂态子模块电压峰值的离散化计算方法。基于PSCAD的仿真表明,全桥占比40%的MMC升压1.25倍后,可具备与全桥占比50%的MMC相似的故障穿越能力,子模块电压最大为1.37pu,处于安全运行区间内,验证所提方案可行性与计算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全桥子模块 子模块电压 直流故障 半全混合型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桥臂并联混合型换流器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
5
作者 肖晃庆 甘慧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94-3605,I0023-I0026,共16页
目前深、远海上风电经送出技术中,二极管整流器(dioderectifyunits)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并联接入直流输电系统方案具有控制灵活、能实现黑启动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在DRU-MMC换流站级并... 目前深、远海上风电经送出技术中,二极管整流器(dioderectifyunits)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并联接入直流输电系统方案具有控制灵活、能实现黑启动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在DRU-MMC换流站级并联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二极管不控桥臂和子模块级联桥臂并联的混合型换流器方案。其次,推导了桥臂混合型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桥臂二极管产生的谐波电流在子模块级联桥臂中的传递特性。再次,基于数学模型提出了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和谐波抑制策略,使得二极管不控桥臂传输全部有功功率,子模块级联桥臂提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谐波补偿。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1 000MW海上风电经桥臂混合型换流器送出模型,验证了所提换流器拓扑和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DRU-MMC站级并联方案,所提桥臂混合型换流器方案能节省一台DRU换流站中的变压器,且变压器中不会流入大量谐波,所需子模块电容容值较小,有利于海上换流平台的低成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混合型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二极管整流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质器件混用与输出电平倍增的混合型MMC及其调控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任鹏 涂春鸣 +3 位作者 侯玉超 郭祺 刘海军 王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首先,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输出波形质量、降低装置运行损耗,提出一种基于Si和SiC器件组合应用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HMMC)拓扑结构。该拓扑每个桥臂包含N个Si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器件的半桥子模块,每相交流侧串联一... 首先,为提高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输出波形质量、降低装置运行损耗,提出一种基于Si和SiC器件组合应用的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HMMC)拓扑结构。该拓扑每个桥臂包含N个Si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器件的半桥子模块,每相交流侧串联一个直流侧电压为半桥子模块一半的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全桥子模块,整体经济性较好。其次,提出一种面向输出电平数倍增的HMMC高、低频混合调制策略,并充分发挥SiC MOSFET开关损耗低的优势,在减小HMMC输出谐波的同时降低整体运行损耗。此外,分析混合调制策略下HMMC异质子模块直流侧能量的波动规律,提出一种高、低频模块直流侧电压稳定控制策略。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HMMC拓扑结构和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并将所提HMMC、基于单一器件MMC和现有HMMC在损耗和成本方面进行综合对比,证明了该方案在降低损耗和减小成本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Si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混合调制 电压平衡控制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三端口混合参数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欣 袁易 +2 位作者 王利桐 贾焦心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68-4984,共1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该文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推导考虑桥臂间谐波动态交互过程的MMC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功率守恒方程,并据此建立换流器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对MMC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因该方法可避免计算开环传递函数右半平面零极点的数量,与传统单侧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可实现系统稳定性的准确判断;再次,推导了特征值相位关于三端口混合参数元素的灵敏度计算公式,揭示了系统振荡的诱因,进一步结合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实现了一种用于改善互联系统直流侧稳定性的直流电流前馈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结合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三端口网络 混合参数模型 稳定性分析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中压异质器件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志 涂春鸣 +4 位作者 侯玉超 郭祺 任鹏 刘红文 杨金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86-3694,I0046,I0047-I0049,共13页
针对少子模块数的中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装置损耗、成本等指标难以综合提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i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和SiC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 针对少子模块数的中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装置损耗、成本等指标难以综合提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i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和SiC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简称异质器件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heterogeneous device hybrid MMC,HDHMMC)。HDHMMC由全Si IGBT的低频模块和Si IGBT与SiC MOSFET混合的高频模块组成。针对此拓扑提出一种特定的高低频混合调制策略,充分发挥Si IGBT通态损耗低、SiC MOSFET开关损耗低的优势。此外,详细分析了高低频模块的能量波动机理,并针对高低频模块直流侧电容电压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特定的稳压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HDHMMC拓扑及其调制、稳压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将HDHMMC与现有MMC拓扑进行损耗与成本对比,证明所提拓扑可以更好地平衡成本、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Si IGBT SiC MOSFET 混合调制 稳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加辅助子模块的MMC改进混合调制控制策略
9
作者 杨光源 周诗嘉 +3 位作者 彭光强 武霁阳 辛清明 许树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传统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nearest level modulation)具有控制简单,开关频率低的显著优势,但在输出电平数较少时,采用NLM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输出波形谐波畸变率较大。在传统三相六桥臂MMC拓... 传统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nearest level modulation)具有控制简单,开关频率低的显著优势,但在输出电平数较少时,采用NLM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输出波形谐波畸变率较大。在传统三相六桥臂MMC拓扑的各桥臂中增加1个全桥结构的辅助子模块,控制该辅助子模块的电容电压为半桥子模块的一半。针对该MMC拓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调制策略,该混合调制策略可以实现半桥和辅助子模块的平衡控制。在降低MMC交流侧输出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全桥子模块的开关频率和系统损耗。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详细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MMC拓扑和改进混合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混合调制 平衡控制 降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
10
作者 李永丽 王永欢 刘佳硕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2,共10页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并导致距离后备保护误动作,进而可能发展为连锁故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首先,分析了在受端级联型结构中,逆变侧多个MMC共同承担功率传输任务;其次,研究了系统正常运行时受端出口测量阻抗与MMC功率指令值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MMC的距离Ⅲ段保护原理。该原理可以随MMC输出功率指令值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距离Ⅲ段整定值,并且可以主动识别故障与过负荷,防止距离Ⅲ段保护因过负荷而误动作;最后,基于仿真平台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距离Ⅲ段保护 交流故障 自适应 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输出性能优化的高低频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调控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侯玉超 郭祺 +2 位作者 涂春鸣 王鑫 汪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67-4479,共13页
为破解中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输出性能提升与降本、增效难以有效兼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低频混合的新型MMC(NMMC)拓扑。NMMC每个桥臂包含1个由异质交叉连接模块(HCCM)构成的高频子模块和N-1个半桥变换器构成的低频子模块。... 为破解中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输出性能提升与降本、增效难以有效兼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低频混合的新型MMC(NMMC)拓扑。NMMC每个桥臂包含1个由异质交叉连接模块(HCCM)构成的高频子模块和N-1个半桥变换器构成的低频子模块。HCCM的高频桥臂采用SiC MOSFET器件,而HCCM的换向桥臂及低频子模块均采用Si IGBT器件。针对NMMC拓扑,该文采用高低频混合调制策略,充分发挥了SiCMOSFET器件开关损耗低、Si IGBT器件通态损耗低的优势。此外,针对高频子模块提出一种特定的电容电压平衡策略,并详细分析高频子模块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调制策略、均压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将所提拓扑与现有MMC拓扑在器件成本和运行损耗方面进行综合对比,证明所提拓扑可以更好地平衡装置的成本及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Si IGBT SiC MOSFET 混合调制 电平数增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超级电容与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混合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宇 胡鹏飞 +3 位作者 蔡婉琪 王曦 江道灼 梁一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9,共12页
为满足储能系统提供惯量和一次调频支撑功能需要对多类型储能介质集中配置和优化调控的需求,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新型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MMC-HESS,提出了混合... 为满足储能系统提供惯量和一次调频支撑功能需要对多类型储能介质集中配置和优化调控的需求,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新型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MMC-HESS,提出了混合同步控制(hybrid synchronous control,HSC)整体策略。MMCHESS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分别安置在高压直流母线侧和子模块内,具备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阐述了混合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采用混合同步控制策略提供系统惯量和一次调频功能及故障限流时的同步能力和孤岛并网切换功能,采用滤波器实现储能功率分配,采用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控制实现蓄电池能量均衡。最后,基于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具备惯量与频率支撑能力,在故障限流、正常并网、孤岛运行之间可灵活切换,能够有效发挥混合储能的综合优势,在中压配电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超级电容 蓄电池 混合储能系统 混合同步控制 荷电状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迭代求解和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靖洺 董朝宇 +3 位作者 王睿 穆云飞 肖迁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50,共11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区域电力系统将拓展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因此,需要建立可以同时精确刻画交直流动态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模型来研究混联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文中考虑了交流侧和直流侧的详细动态,建立了异步联网的...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区域电力系统将拓展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因此,需要建立可以同时精确刻画交直流动态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模型来研究混联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文中考虑了交流侧和直流侧的详细动态,建立了异步联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解析解形式,并推导了多重迭代信赖域算法。所提算法建立了决策变量空间内的点与平衡点的映射关系,结合Hopf分岔识别边界,提出了一种多重迭代求解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方法。在利用Simulink仿真验证模型准确性后,以发电机出力作为决策变量绘制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稳定域,利用特征根和参与因子定量研究了直流失稳和交流失稳的机理以及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对稳定域边界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多区域的混联系统与交流系统的稳定域,结果表明换流站和直流网络的引入可能使多区域系统稳定域边界呈现多约束共同决定的近似分段线性拓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信赖域算法 稳定域 参与因子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海上风电的DRU-MMC混合换流器控制策略和容量选取 被引量:7
14
作者 甘慧辰 肖晃庆 黄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37,共10页
在众多海上风电送出方案中,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并联的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纯柔性直流送出方案,DRU-MMC并联送出方案的海上换流平台具有更小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在此方案中,DR... 在众多海上风电送出方案中,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RU)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并联的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纯柔性直流送出方案,DRU-MMC并联送出方案的海上换流平台具有更小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在此方案中,DRU传输绝大部分功率,小容量MMC则提供风机启动所需功率、电压和频率支撑以及补偿由DRU引入的谐波电流。针对DRU-MMC并联送出拓扑,提出有功功率分配策略和谐波补偿策略,使功率在DRU和MMC之间合理分配。在MMC主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分析了MMC最小容量的选取。从投资和运营两个方面,对比了MMC和DRU-MMC并联两种送出方案海上换流平台的成本差异。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述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二极管整流单元 混合直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协调控制 谐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后江苏电网柔直换流站与UPFC的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柏良 汪惟源 +3 位作者 张君黎 程锦闽 董芷函 徐政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将着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将给具有交直流混联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威胁与挑战。通过以十四五规划末期的江苏电网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 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将着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将给具有交直流混联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威胁与挑战。通过以十四五规划末期的江苏电网为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下,江苏电网中部分“南北向”500 kV交流输电线路N-1后负载过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综合灵敏度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柔直换流站和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用于改善系统潮流分布并消除潜在的线路过载。最后,以江苏电网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苏州500 kV统一潮流控制器、白鹤滩-江苏直流和某规划中三端柔直换流站进行了有功协调控制。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江苏电网时可有效解决交流输电通道N-1后负载过重问题,且相比于典型最优化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统一潮流控制器 协调控制 混合级联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容电压平衡的混合型MMC调制波分配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静波 李文博 +1 位作者 朱鑫要 李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2,共10页
针对过调制运行下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桥与全桥子模块之间的电容电压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桥臂调制波内部动态分配控制方法。首先分析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电容电压差异的产生机理;然后提出一种桥臂调制波分配方法,以... 针对过调制运行下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桥与全桥子模块之间的电容电压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桥臂调制波内部动态分配控制方法。首先分析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电容电压差异的产生机理;然后提出一种桥臂调制波分配方法,以两种子模块电容周期能量积累差异为控制对象,通过调制波初步分配和限幅环节动态修正调制波在半桥与全桥子模块之间的分配比例,最终生成相应的调制信号;最后,通过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平均值模型 过调制 电容电压平衡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直流配电场景下混合型MMC过调制工况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肖迁 徐劲 +3 位作者 贾宏杰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6,共14页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可通过过调制运行实现中压直流(MVDC)配电网的直流故障穿越.现有研究未充分分析过调制工况下混合型MMC的运行稳定性,无法满足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需求.为此,本文通过与正常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过...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MC)可通过过调制运行实现中压直流(MVDC)配电网的直流故障穿越.现有研究未充分分析过调制工况下混合型MMC的运行稳定性,无法满足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需求.为此,本文通过与正常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过调制工况对混合型MMC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在电气与控制部分统一的dq坐标系下,构建考虑直流调制比的混合型MMC小信号模型,并将其与详细电磁暂态(EMT)仿真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对比正常及过调制工况下的根轨迹,进而从控制参数可行域的角度分析了过调制工况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基于主导模态特征根的虚部计算系统失稳时的振荡频率,并将其与相同控制参数下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上述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基于参与因子法计算各状态变量对于主导模态的参与程度,从而揭示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关键状态变量.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型MMC的内部模态会随着交流及直流电流控制器参数的增大而逐渐趋于不稳定;相较于正常工况,过调制工况下混合型MMC控制参数可行域扩大,小信号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配电网 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MMC-PET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离网切换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2 位作者 张磊 李剑辉 孙英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6-1204,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s,PET)交直流混合微网在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下开关切换过程中存在瞬态过流和过压问题,从而影响输电质量并增加设备损耗,为此提...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s,PET)交直流混合微网在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下开关切换过程中存在瞬态过流和过压问题,从而影响输电质量并增加设备损耗,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的并/离网切换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通过采用DO观测器对并离网切换引起的突变电流跟踪,并将实际电流与理论电流的差值作为等效干扰量,再将其输入到电流内环控制器进行补偿,从而可实现对突变电流的抑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搭建了MMC-PET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并在并网-离网、离网-并网的两种切换工况下,通过把加入DO观测器与未加入DO观测器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的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力电子变压器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并/离网切换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C的MMC-HESS平抑光伏功率波动优化策略
19
作者 霍俊达 王毅 孟建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9,共12页
为更好地解决光伏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功率波动平抑及功率指令分配优化策略。首先,结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混合储能系统MMC-HESS(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提出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实时平抑... 为更好地解决光伏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功率波动平抑及功率指令分配优化策略。首先,结合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混合储能系统MMC-HESS(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提出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实时平抑光伏功率波动,根据储能状态自适应调整目标函数;然后,提出霜冰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双重分解储能总出力,完成MMC-HESS功率的初次分配;最后,通过充放电一致性优化、功率调整及模糊控制对功率分配指令进行双层优化。算例验证结果证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平抑光伏功率波动,保护储能和优化HESS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混合储能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霜冰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暂态过电压机理及抑制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连攀杰 刘文焯 +4 位作者 孙华东 郑超 许克 任永浩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037-5050,I0002,共15页
混合级联多端直流采用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混合级联的新型拓扑结构,为我国远距离、大容量、多落点的能源传输提供了新模式,但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引发了新问题。该文首先揭示实际受端电网交流电压恢复特性导致混合级联多... 混合级联多端直流采用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混合级联的新型拓扑结构,为我国远距离、大容量、多落点的能源传输提供了新模式,但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引发了新问题。该文首先揭示实际受端电网交流电压恢复特性导致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暂态过电压机理以及低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闭锁风险;然后分别从送受端两个方面,提出降功率运行、改进送端移相策略和提升MMC有功功率传输极限等暂态过电压抑制措施。最后,基于PSD-PSModel软件,搭建送受端电网机电暂态和混合级联多端直流电磁暂态的混合仿真模型,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多端直流 暂态过电压 移相策略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有功功率极限 PS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