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3年上海市市售豇豆中倍硫磷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亦奇 郭洋 +1 位作者 张露菁 彭少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评估2021—2023年上海市居民通过豇豆摄入倍硫磷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采用慢性风险商评估方法,用实测的豇豆中倍硫磷暴露浓度的数值来对风险进行表征,根据风险商数值的大小对慢性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21—2023上海市市售2301件豇豆... 目的评估2021—2023年上海市居民通过豇豆摄入倍硫磷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采用慢性风险商评估方法,用实测的豇豆中倍硫磷暴露浓度的数值来对风险进行表征,根据风险商数值的大小对慢性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21—2023上海市市售2301件豇豆样品中倍硫磷总体检出率为3.00%,不合格率为2.3%,倍硫磷含量均值为1.23×10^(–2)mg/kg,最大值为4.45 mg/kg。按不同月份分析,每年2月豇豆中倍硫磷不合格率和平均检出值最高分别为18.9%和0.12 mg/kg。按不同采样点分析,网络销售的豇豆中倍硫磷的检出率和不合格率最高。上海市居民每日膳食平均暴露量为5.88×10^(–6)mg/(kg·bw),P95暴露量为3.05×10^(–5)mg/(kg·bw),平均风险商为8.40×10^(–7),P95为4.36×10^(–6)。结论2021—2023年上海市不同人群的风险商均远小于1,因此上海市居民通过豇豆摄入倍硫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倍硫磷 暴露评估 风险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豇豆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爽 詹德江 +3 位作者 王建忠 李丽娜 陈芳 郝晓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19-21,共3页
豇豆营养丰富,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在我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但豇豆在生产中具有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发生重、用药频次高等特点,使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常位于蔬菜品种前列。豇豆病虫害防治不当制约着豇豆产业的绿色发展。为切实做好豇... 豇豆营养丰富,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在我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但豇豆在生产中具有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发生重、用药频次高等特点,使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常位于蔬菜品种前列。豇豆病虫害防治不当制约着豇豆产业的绿色发展。为切实做好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该文基于对辽宁豇豆生产环节的跟踪评价,介绍了辽宁地区豇豆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症状,并从绿色防控角度提出针对性措施与建议,为辽宁豇豆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豇豆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3
作者 杨新琴 吴新义 +5 位作者 李国景 吴晓花 王尖 汪颖 刘庭付 汪宝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972-2976,共5页
豇豆是浙江省传统优势蔬菜作物之一,生产上病虫害多发,尤以枯萎病、蓟马、豆野螟危害严重。目前浙江省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对蓟马等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豇豆病虫... 豇豆是浙江省传统优势蔬菜作物之一,生产上病虫害多发,尤以枯萎病、蓟马、豆野螟危害严重。目前浙江省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对蓟马等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豇豆病虫害防控现状,结合浙江省气候条件及农民种植习惯,本文提出基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早春设施栽培和高山栽培模式,为浙江省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病虫害 早春设施栽培 高山栽培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豇豆中1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艳春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建立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中常见的12种农药(多菌灵、啶虫脒、烯酰吗啉、抗蚜威、多效唑、噻嗪酮、甲萘威、嘧霉胺、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哒螨灵)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豇豆样品用乙腈提... 建立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中常见的12种农药(多菌灵、啶虫脒、烯酰吗啉、抗蚜威、多效唑、噻嗪酮、甲萘威、嘧霉胺、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哒螨灵)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豇豆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QuEChERS)法净化,用C18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流速0.6 mL/min,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种农药在0.001~0.200 mg/L水平上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5个添加浓度水平(0.005、0.010、0.020、0.100、0.200 mg/kg)下,平均回收率在72.49%~118.3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12.67%。经验证,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豇豆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农药残留 快速样品前处理(QuEChERS)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杰 艾辛 +2 位作者 邓稳桥 虢利钢 沈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间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荚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50.00%,42.34%,35.30%,34.00%和2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经济性状 遗传效应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果及其代谢物氧乐果在不同生育期豇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新全 王祥云 +5 位作者 马莹 杨桂玲 汪志威 齐沛沛 刘之炜 王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3-527,共5页
为明确不同生育期豇豆上施用乐果可能产生的残留风险,以40%乐果乳油按有效成分设低(540 g/hm^2)、中(600 g/hm^2)和高(900 g/hm^2)3个施药剂量,开展了苗期、结荚期2次施药和结荚期3次施药3种场景下的田间模拟试验,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 为明确不同生育期豇豆上施用乐果可能产生的残留风险,以40%乐果乳油按有效成分设低(540 g/hm^2)、中(600 g/hm^2)和高(900 g/hm^2)3个施药剂量,开展了苗期、结荚期2次施药和结荚期3次施药3种场景下的田间模拟试验,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成熟豇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C_(18)分散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乐果和氧乐果在豇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0.01~2 mg/kg添加水平下,乐果和氧乐果的平均回收率在77%~101%,相对标准偏差为3.1%~17%。距苗期最后一次施药后10 d,乐果在豇豆中的残留量各处理均低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最高为0.043 mg/kg;但其代谢物氧乐果残留量在施药后14 d,仅540 g/hm^2的处理低于其MRL值0.02 mg/kg,施药后18 d仍有检出,最高为0.013 mg/kg。于结荚期2次和3次施药条件下,豇豆中乐果的残留量分别于施药后3 d和5 d即低于其MRL值(0.5 mg/kg);而其代谢产生的氧乐果在施药后10 d仅540 g/hm^2处理在豇豆中的残留量低于其MRL值。表明乐果使用后的残留超标风险主要源于其代谢物氧乐果。因此,建议豇豆结荚期不宜施用乐果,对其在苗期施用也应严格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代谢物 氧乐果 豇豆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和豇豆根茬腐解液对豇豆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晓花 刘永华 +2 位作者 汪宝根 鲁忠富 李国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研究了硅和根茬腐解液对豇豆耐连作障碍品种"ZN016"和不耐连作障碍品种之豇282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茬腐解液明显抑制两个品种种子的萌发、胚根和幼苗生长。根茬腐解液胁迫明显提高叶片... 研究了硅和根茬腐解液对豇豆耐连作障碍品种"ZN016"和不耐连作障碍品种之豇282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茬腐解液明显抑制两个品种种子的萌发、胚根和幼苗生长。根茬腐解液胁迫明显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抗坏血酸(AsA)含量;外源加硅可明显提高上述酶活性和AsA含量,降低MDA含量。在无根茬腐解液胁迫时,硅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根茬 腐解液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皮豇豆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琼 王明月 +2 位作者 吕岱竹 林冰 陈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2,共4页
该研究利用福林-酚比色法(Folin-Ciocalteu method)测定紫皮豇豆中总多酚的含量,并将提取的多酚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试验,评估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福林-酚比色法,紫皮豇豆多酚与吸光度呈良好... 该研究利用福林-酚比色法(Folin-Ciocalteu method)测定紫皮豇豆中总多酚的含量,并将提取的多酚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试验,评估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福林-酚比色法,紫皮豇豆多酚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多酚含量为614 mg/100 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9.6%。体外试验表明,紫皮豇豆多酚可以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率接近相同浓度的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紫皮豇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体外降糖活性。该试验多酚测定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紫皮豇豆中总多酚的含量;另外,紫皮豇豆的多酚在相同浓度下抑制率与阿卡波糖相近,且具有与阿卡波糖相似的抑制曲线,可以推测其降糖原理与阿卡波糖相同,是一种潜在的降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豇豆 总酚含量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包英华 白音 +3 位作者 王羽梅 黄燕瑛 许喜佳 徐倩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丰产2号豆角下胚轴、上胚轴、茎段、真叶和顶芽作外植体进行了豇豆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豇豆组织培养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2.0 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 以丰产2号豆角下胚轴、上胚轴、茎段、真叶和顶芽作外植体进行了豇豆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豇豆组织培养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2.0 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2,4-D 2.0 mg/L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诱导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酮浸种对豇豆幼苗苗质和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辉国 向彬方 +3 位作者 杜娟 丁小波 夏奎 向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8-990,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三唑酮应用的广泛性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对豇豆幼苗的苗质,叶绿体色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后,...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三唑酮应用的广泛性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对豇豆幼苗的苗质,叶绿体色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102、03、04、0 mg/L三唑酮浸种后,豇豆幼苗的株高受到明显抑制,根冠比显著增加,根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10 mg/L外,经其余浓度三唑酮浸种的豇豆幼苗的叶面积均显著降低,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以30 mg/L的浸种效果最好)。豇豆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随三唑酮浸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0 mg/L达到最大值。[结论]三唑酮溶液浸种对豇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浓度为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酮 豇豆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豇豆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检测标准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雪丽 李俊 +2 位作者 祝愿 王震 蔡滔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4期188-192,共5页
通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中涉及豇豆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相关检测方法等信息的归纳分析,梳理出目前... 通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中涉及豇豆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相关检测方法等信息的归纳分析,梳理出目前涉及豇豆的农药限量标准共有131项,其中104项农药残留参数有配套的检测方法41个。截至2023年6月,我国豇豆中已批准登记的农药产品有188种,包含有效成分39种。针对当前豇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未完全覆盖已登记有效成分、相关配套的检测方法不全等问题,建议探索制定豇豆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方法,尽快补充完善已登记农药有效成分的限量值,为提高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更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检测标准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豇豆中农药多残留的ASE-GPC-GC/MS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晓伟 平华 何洪巨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6-40,共5页
采用快速溶剂提取技术(ASE),结合自动凝胶过滤(GPC)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的豇豆进行不同季节的农药多残留检测。31种农药在0.02~1.00μg·m L^(-1)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9;... 采用快速溶剂提取技术(ASE),结合自动凝胶过滤(GPC)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的豇豆进行不同季节的农药多残留检测。31种农药在0.02~1.00μg·m L^(-1)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9;8种农药的3μg回收率为73.49%~130.12%。检测结果表明,豇豆中检出频率比较高的农药为氟氯氰菊酯和烯酰吗啉(占53.85%),其次是氧乐果(42.13%)、腐霉利(34.62%)和联苯菊酯(42.31%);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3种,分别为氧乐果、对硫磷和氯氰菊酯;夏季的农药用量明显增加。ASE-GPC-GC/MS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能节省溶剂用量,可用于农药多残留的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 多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皮豇豆花色苷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明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研究紫皮豇豆花色苷高效提取的工艺参数。为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试验中采用不同工艺参数与生物酶萃取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提取紫皮豇豆花色苷,并就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发现紫皮豇豆中花色苷酶法提取以p H值... 研究紫皮豇豆花色苷高效提取的工艺参数。为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试验中采用不同工艺参数与生物酶萃取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提取紫皮豇豆花色苷,并就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发现紫皮豇豆中花色苷酶法提取以p H值3.0、温度45℃、时间90 min为最佳工艺参数。以上成果可为紫皮豇豆花色苷的提取与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豇豆 提取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雪峰 张伟敏 钟耕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该文介绍豇豆蛋白的提取、氨基酸组成、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关键词 豇豆 蛋白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新品种连豇2号的选育
15
作者 杨海峰 潘美红 +4 位作者 惠林冲 张新圣 薛萍 缪美华 陈振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连豇2号是以之豇282为母本、地方品种JD0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出苗势强,叶绿色,花紫红色,绿白色荚。主蔓始花节位为第4.4节,单株荚数26.0个,每荚粒数17.5个,荚长55.1cm,干种子百粒重17.8g,生育期92... 连豇2号是以之豇282为母本、地方品种JD0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出苗势强,叶绿色,花紫红色,绿白色荚。主蔓始花节位为第4.4节,单株荚数26.0个,每荚粒数17.5个,荚长55.1cm,干种子百粒重17.8g,生育期92.4d(天),鲜荚平均产量1650kg·(667m^2)^(-1)。田间对叶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豇4号。适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连豇2号 系统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环境下豇豆体内多环芳烃源解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巫桂芬 龙明华 +2 位作者 乔双雨 赵体跃 张会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1-2659,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污染特征环境下栽培的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风险,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材料,检测大棚(试验基地PAHs污染残留区)和大田(距离机动车通道100 m内)栽培的豇豆体内PAHs含量,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污染特征环境下栽培的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风险,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材料,检测大棚(试验基地PAHs污染残留区)和大田(距离机动车通道100 m内)栽培的豇豆体内PAHs含量,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了其体内PAHs来源,并用生态效应低中值法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估了豇豆体内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以人群日均暴露量估算了其潜在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16种优控的PAHs中,大棚豇豆体内含有13种,大田豇豆体内含有6种;大棚豇豆体内的PAHs总含量为253.94μg·kg-1,以2~4环为主,其中3环占总含量的64.47%。大田豇豆体内PAHs总含量为80.60μg·kg-1,芴和菲占总含量的69.69%。大棚和大田豇豆体内的二苯并(a,h)蒽毒性当量分别为43.32μg·kg-1和10.85μg·kg-1,其对总的毒性当量贡献率分别为89.38%和88.57%;大棚和大田豇豆的人群健康风险系数分别为2.07×10-6和6.5×10-7。研究表明:大棚豇豆体内PAHs主要源于人为处理残留的PAHs;大田豇豆体内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和生物质燃烧污染。大棚豇豆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大田豇豆尚不存在PAHs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但需重视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物质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多环芳烃 含量 源解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楚岑 谭兴和 +7 位作者 张春燕 王锋 郭红英 李清明 周红丽 刘宗敏 王栏树 严钦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71,共5页
以干豇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研究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整体表现为,pH值呈下降趋势;除12%添加量外,水分越高,总酸含量越高;每组都有亚硝峰产生,水分添加量为16%,20%时,产品亚... 以干豇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研究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整体表现为,pH值呈下降趋势;除12%添加量外,水分越高,总酸含量越高;每组都有亚硝峰产生,水分添加量为16%,20%时,产品亚硝酸盐峰迟于其余3组,并且峰值更低;挥发酯含量先上升随后趋于平缓;水分添加量为14%,16%,18%时,挥发酸含量相对较高;第32天时,16%水分添加量产品的氨基酸含量大于其它组;发酵豇豆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随水分含量的升高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水分含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产品的品质,当水分添加量为14%~16%时得所产品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蔬菜 豇豆 水分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生产中农药登记情况及残留限量要求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询 吴限鑫 +3 位作者 林秋君 李广 郭春景 王建忠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统计中国农药信息网中豇豆的允许登记使用农药情况,并查询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食用豇豆的农药残留种类、最大残留限量和检测方法,并对有效登记农药和现有残留限量规定的农药种类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比... 统计中国农药信息网中豇豆的允许登记使用农药情况,并查询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食用豇豆的农药残留种类、最大残留限量和检测方法,并对有效登记农药和现有残留限量规定的农药种类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意见和建议,并为辽宁蔬菜生产中的农药选择和豇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登记农药 残留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豇豆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隋华嵩 朱骞 +2 位作者 马海悦 杨燕 侯英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3年第5期38-43,共6页
以紫红豇豆为原料,研究了豆荚与种子中紫红色素理化性质以及防腐剂、pH值、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和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紫红豇豆色素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豆荚与种子的紫红色素在紫外... 以紫红豇豆为原料,研究了豆荚与种子中紫红色素理化性质以及防腐剂、pH值、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和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紫红豇豆色素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豆荚与种子的紫红色素在紫外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0nm和207nm,在可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2nm和481nm,紫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3时颜色鲜红;pH>7时,颜色由紫色转为绿色)。酸性条件(pH<)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a2+、Na+、Mg2+、K+、Zn2+等离子对紫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Cu2+、Fe3+离子使色素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豇豆 紫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豇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张帆 王红伟 +3 位作者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孟德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9-26,共8页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NO)对豇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3 mmol/L的SNP溶液浸泡处理豇豆10 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测定15℃贮藏条件下豇豆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SNP处...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NO)对豇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3 mmol/L的SNP溶液浸泡处理豇豆10 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测定15℃贮藏条件下豇豆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SNP处理能很好地保持豇豆的感官品质,有效保持其水分,同时保持了豇豆营养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的含量。此外,显著降低了乙烯释放量(P<0.05),较好地保持了硬度,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还降低了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因此有效维持了细胞壁的完整性;提高了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的含量、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抑制了褐变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结论外源NO处理可以延长豇豆的采后贮藏期并保持其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外源NO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