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PP2通过UPR/AFT6/EpCAM信号通路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珠珠 陈澍 +2 位作者 孙倩玉 沈兵 薛浩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4-2032,2064,共10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建TRPP2敲低的OSCC模型。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验证TRPP2蛋白敲低效果。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RPP2对OSCC增殖的影响。RT-qPCR法检测TRPP2对OSCC转移相关的靶基因。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与靶基因EpCAM及其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利用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RPP2对OSCC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口腔上皮细胞HOK相比,OSCC中TRPP2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TRPP2敲低转录谱中共494个差异基因显著表达,其中234个基因表达上调,260个基因下调。其中与细胞黏附相关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基因上调表达。此外,与UPR相关基因PERK、ATF6、GRP78表达上调,而与HOK细胞相比,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下调。敲低TRPP2,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上调,并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ATF6抑制剂ceapin-A7(5.0μmol/L)可恢复TRPP2敲低的OSCC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TRPP2在OSCC中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能力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受抑制。TRPP2通过激活UPR介导EpCAM的表达,进而影响OSCC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迁移和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
2
作者 刘畅 陶锐 +2 位作者 胡启辉 罗静 陈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I)是肝脏手术和移植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IRI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ERS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和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3条经典信号通路,初期旨在恢复内质网稳态并保护细胞。然而,当应激反应过度或持续时,ERS可转向激活凋亡通路如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Bcl-2相关X蛋白/Bcl-2同源拮抗剂杀伤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cl-2 homologous antagonist killer,Bax/Bak),加剧细胞损伤。此外,ERS与自噬和氧化应激等其他细胞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共同影响肝细胞的生存与死亡。调控ERS,尤其是针对UPR3条通路的干预,被认为是减轻肝IRI的潜在治疗途径。药物干预(如4-苯基丁酸、牛磺胆酸)和基因治疗(如敲除PERK或IRE1)在抑制ERS的同时,显示出保护肝功能的积极效果。本文综述了ER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UPR 3条通路的具体功能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并展望了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肝缺血再灌注 未折叠蛋白反应 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放血疗法基于内质网应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栋梁 付天聪 +6 位作者 刘佩东 汪益 李姗姗 张靖宇 陈波 郭义 陈泽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4,共6页
内质网应激(ERS)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井穴放血是缺血性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是脑病靶向治疗方法;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包括促醒、改善运动功能;调节缺血性脑卒中ERS的机制包括抑制钙超载、拮抗氧化应... 内质网应激(ERS)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井穴放血是缺血性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是脑病靶向治疗方法;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包括促醒、改善运动功能;调节缺血性脑卒中ERS的机制包括抑制钙超载、拮抗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级联损伤,但尚无井穴放血直接调控ERS相关重要蛋白和通路的证据,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ERS相关通路蛋白(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肌醇需求酶1、激活转录因子-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的调控作用,可为探讨井穴放血调控ERS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 缺血性脑卒中 内质网应激 钙超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未折叠蛋白反应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提高植物抗病性
4
作者 曹园园 周舒浩 +1 位作者 张海荣 崔晓娜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164,共10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胁迫(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引发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与色氨酸代谢和植物抗病性的关系;明确UPR中的转录因子bZIP28和bZIP60在色氨酸代谢中的调控机制及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内质网胁迫(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引发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与色氨酸代谢和植物抗病性的关系;明确UPR中的转录因子bZIP28和bZIP60在色氨酸代谢中的调控机制及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和RT-qPCR分析内质网胁迫后,色氨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内质网胁迫对色氨酸代谢产物植保素-亚麻荠素(camalexin)和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合成的影响;检测病原菌侵染后bZIP28和bZIP60的表达及其过表达植株的抗病能力;通过酵母单杂交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探究bZIP28/60对WRKY33的调控。【结果】UPR使色氨酸代谢基因表达上调,植保素Camalexin和IAA的水平升高;病原菌感染上调bZIP28和bZIP60的表达,且bZIP28和b ZIP60过表达植株的抗病性增强;bZIP28和b ZIP60间接调控WRKY33的转录,且WRKY33启动子的-364--566 bp区段为核心序列。【结论】内质网胁迫通过转录因子bZIP28和b ZIP60调控WRKY33的表达,进而上调色氨酸代谢基因的表达,提高Camalexin和IAA的水平,抵御病原菌的感染,缓解内质网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胁迫 未折叠蛋白反应 bZIP28 bZIP60 WRKY33 色氨酸代谢 植保素 吲哚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交互作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汝娜 魏立伟 +2 位作者 柴爽 张虹 秦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31,共6页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加工,当内质网蛋白质折叠能力受到影响时,其中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内质网结构功能紊乱,造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自噬可以选择性清除细胞内应激内质网... 内质网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加工,当内质网蛋白质折叠能力受到影响时,其中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内质网结构功能紊乱,造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自噬可以选择性清除细胞内应激内质网和错误蛋白,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可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和自噬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由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不平衡造成。ERS与自噬能调控骨组织中细胞的状态,对骨稳态造成影响,该文就ERS与自噬交互作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绝经后骨质疏松 未折叠蛋白反应 交互作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sHSP的过量表达减缓番茄体内低温诱导的UPR应答
6
作者 赵春梅 薛仁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96-299,304,共5页
本文对过表达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ERsHSP)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进行了抗寒性和UPR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过表达ERsHSP的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冷害症状轻,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少,体内积累的MDA含量少,电解质外渗程... 本文对过表达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ERsHSP)的转基因番茄植株进行了抗寒性和UPR应答分析。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过表达ERsHSP的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冷害症状轻,叶绿素含量的损失少,体内积累的MDA含量少,电解质外渗程度低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低温能够诱导番茄体内BiP和Calnexin mRNA表达量的增加,但相同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番茄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72h时,对照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而转基因番茄中BiP和Calnexin mRNA的表达量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过表达ERsHSP能够减缓并维持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番茄中的UPR应答,减轻低温诱导的ER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折叠蛋白应答 内质网胁迫 分子伴侣 小分子热激蛋白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宁 赵有祺 徐灵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是在内质网腔完成的,Ca^(2+)或内环境稳态的任何干扰均可导致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产生,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RS)。通过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中的三条信号通路: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 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是在内质网腔完成的,Ca^(2+)或内环境稳态的任何干扰均可导致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产生,进而导致内质网应激(ERS)。通过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中的三条信号通路: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6(ATF6),ERS可维持分泌蛋白的正确折叠。细胞因子作为小分子分泌蛋白,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等疾病状态下,多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大量分泌,其分泌途径的平衡受ERS调节,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有关ERS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ERS调节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8
作者 廖慧云 方瑶 +4 位作者 屈磊 刘海潮 毛从政 唐琼 胡振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2-1476,共5页
内质网应激(ERS)与多种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多项试验证实抑制ERS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ERS抑制剂可通过靶向ERS通路中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以及调节细胞内质网钙离子平衡等机制,对呼吸系统疾... 内质网应激(ERS)与多种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多项试验证实抑制ERS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ERS抑制剂可通过靶向ERS通路中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以及调节细胞内质网钙离子平衡等机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有关ERS抑制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临床前阶段,该文系统回顾ERS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及各项试验结果,分析UPR主要分支肌醇需求酶1α(IRE1α)、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以及其他ERS抑制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旨在推动ERS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探索,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和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E蛋白对宿主细胞UPR反应关键蛋白GRP7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显赫 徐梧皓 +7 位作者 张鑫林 马大宇 雷亚峰 郑亮 郭德轩 吴志军 张华 曹宏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60-66,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能够引起仔猪的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EDV E蛋白在病毒的出芽以及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重组质粒pCMV-Myc-E与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分别转染HEK-293T和PK15细胞系,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能够引起仔猪的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EDV E蛋白在病毒的出芽以及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重组质粒pCMV-Myc-E与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分别转染HEK-293T和PK15细胞系,验证PEDVE蛋白在宿主细胞的正确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同时验证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UPR)关键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of 78 KDa,GRP78)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PEDV E蛋白在HEK-293T和PK15细胞中都得到正确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pCMV-Myc-E能够特异性引起GRP78蛋白表达量升高,且GRP78表达水平随E蛋白剂量与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上结果表明,PEDV E蛋白能诱导UPR关键蛋白GRP78蛋白的表达,激活UPR反应。为后续研究PEDV E蛋白诱导UPR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未折叠蛋白反应 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中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彩霞 于尚辰 张咸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6-690,共5页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 慢性疼痛作为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髓神经元兴奋、胶质细胞激活及受体活化等。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慢性疼痛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影响疼痛感受器敏感性、调控伤害信号传递、触发炎症反应及神经可塑性改变,加剧疼痛并促进其发展。本文综述了内质网蛋白激酶样内切割酶(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 IRE1α)和激活转录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等通路在内质网应激与慢性疼痛中的具体机制,旨在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支撑,并探讨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蛋白激酶样内切割酶 内质网应激调节因子1α 激活转录因子6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内质网自噬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佳丽 姜虎 蒋丽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96,共9页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在应对缺氧、营养缺乏等情况时产生的保护性应激反应,通过诱导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3条通路来缓解内质网的蛋白质堆积。内质网应激通过内质网自噬受体诱导的内质网自噬,是降解不易被未折叠蛋白质反应途径降解的未折叠或...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在应对缺氧、营养缺乏等情况时产生的保护性应激反应,通过诱导未折叠蛋白质反应的3条通路来缓解内质网的蛋白质堆积。内质网应激通过内质网自噬受体诱导的内质网自噬,是降解不易被未折叠蛋白质反应途径降解的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及恢复内质网形态结构的重要途径。哺乳动物和酵母细胞中存在多种内质网自噬受体,主要功能为促进内质网碎片的形成,并捕获自噬底物,将内质网碎片和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递送至自噬溶酶体中进行降解。每种内质网自噬受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导致它们捕获自噬底物的方式不尽相同;同时,内质网应激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内质网自噬受体的表达和磷酸化。因而,内质网应激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激活内质网自噬受体介导的内质网自噬。此外,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内质网自噬在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阐明内质网应激诱导内质网自噬的具体机制,为内质网自噬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将综述内质网应激启动哺乳动物细胞中内质网自噬受体FAM134B、RTN3L、SEC62、CCPG1和酵母细胞中内质网自噬受体Atg39、Atg40、Erp1介导的内质网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内质网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人类疾病的联系,为内质网自噬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自噬 内质网自噬受体 未折叠蛋白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棕榈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聚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睿智 杜晓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7,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the 2-cyano-3,12-dioxooleana-1,9-dien-28-oic acid,CDDO)增强UPR^(mt)。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Mito-SOX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60、LONP1、CLPP、ACOX1、PPARα、PGC1α、CPT1α蛋白表达。结果PA诱导HK-2细胞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及UPR^(mt)关键蛋白HSP60、LONP1表达降低;抑制UPR^(mt)可加剧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HSP60、LONP1表达进一步降低;增强UPR^(mt)可缓解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以及HSP60、LONP1表达降低。结论PA诱导的HK-2细胞脂质聚集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UPR^(mt)在该过程中对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棕榈酸(PA) 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脂质聚集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调控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亚慧 牟正 崔莲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白质、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诱导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为维持内质网功能和稳态,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即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和内质网自噬发挥了作用。研究提示内质网应激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在帕金森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晰。本文对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异常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探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内质网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低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映云 于利国 +1 位作者 曹海燕 李艳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5个HIBI亚组(HIBI后3、6、12、24、48 h)。用于蛋白质印迹检测PERK、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蛋白的时程表达。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组和HIBI+载体(Vector)组,每组15只。HIBI+PERK组和HIBI+Vector组大鼠在HIBI手术前1 h,将基于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PERK过表达质粒或AAV载体注射到脑室内,用于特异性表达PERK。在HIBI后24 h进行FJC染色分析神经元变性和D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氧化应激。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激动剂(CCT020312)组,每组12只。在HIBI手术前1 h,向HIBI+CCT020312组大鼠脑室内注射CCT020312。在HIBI后3周进行开阔场地测试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PERK、ATF4、HSP60在HIBI后3 h开始明显升高,在12 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到48 h(F=60.23、56.72、74.31,均P<0.001)。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神经元变性的数量(100.2±3.1 vs. 582.4±15.7,P<0.00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2.4±2.9 vs. 17.7±2.1,P<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0.81±0.06 vs. 0.54±0.04,P<0.001)水平显著降低,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112.4±3.6 vs. 177.5±6.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46.3±1.9 vs. 64.2±2.3,P<0.05)活性明显增加。与Sham组相比,HIB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00±0.03 vs. 1.66±0.08,P<0.01)、ATF4(1.00±0.04 vs.1.53±0.06,P<0.05)、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1.00±0.02 vs. 1.98±0.07,P<0.01)、HSP60(1.00±0.03 vs. 1.37±0.04,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66±0.08vs. 2.95±0.17,P<0.01)、ATF4(1.53±0.06 vs. 3.42±0.22,P<0.01)、HSP60(1.37±0.04 vs. 2.03±0.09,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F=46.72、30.63、20.64,P<0.001),和Drp1(1.98±0.07 vs. 1.04±0.05,P<0.0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35.72,P<0.001)。HIBI+CCT020312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台穿越次数均较HIBI组明显增加(F=246.84、113.62,P<0.001)。结论:PERK减轻HIBI模型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PERK/ATF4信号通路对mtUPR的调节。通过CCT020312给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世龙 童铭豪 +5 位作者 张徐 符新蕾 余阳 张伟 史晓林 刘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内质网应激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癌症、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可以参与骨代谢的调控过程,这一途径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因此,笔者查阅了现有相关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报道,拟在阐明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自噬 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婧 孙畅 +6 位作者 徐珂 赵珊珊 匡洪影 王颖 孙淼 王海强 顾雯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23-3027,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内分泌代谢紊乱,其确切病因不明。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内质网应激(ERS)因颗粒细胞功能障碍、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肥胖以及氧化应激等进一步加重PCOS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从而促进PCOS病理发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内分泌代谢紊乱,其确切病因不明。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内质网应激(ERS)因颗粒细胞功能障碍、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肥胖以及氧化应激等进一步加重PCOS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从而促进PCOS病理发展。中医药治疗应用中药单体、复方及针灸等,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ERS状态,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中医药治疗 颗粒细胞 胰岛素抵抗 肥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相关靶向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岫滟 雷娜 +3 位作者 宋虹霏 曾玲 王东 穆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00-2305,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疾病谱的概括,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也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风险因子。内质网是调节脂代谢的核心场所,而非折叠蛋白反应是内质网应激(ERS)的重要过程。基于内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疾病谱的概括,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也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风险因子。内质网是调节脂代谢的核心场所,而非折叠蛋白反应是内质网应激(ERS)的重要过程。基于内质网在代谢相关疾病中的重要应激作用,本文将从ERS角度,探寻其与NAFLD之间的影响机制,对NAFLD病理发展过程中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细胞死亡、纤维化及ERS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质应答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和NLRP3炎症小体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裴明欣 邓可 陈燕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主要临床症状为肾功能短时间内急剧下降。AKI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主要临床症状为肾功能短时间内急剧下降。AKI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均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肾脏受损时,肾细胞内环境稳态被破坏,ERS被激活,过度的ERS可引起肾细胞凋亡,导致AKI的发生。另外,NLRP3炎症小体可以介导宿主识别内源性和外源性危险信号分子,继而激活caspase-1、IL-1β和IL-18等,诱导炎症反应,促使肾细胞凋亡。在AKI的动物模型中,ERS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升高会伴随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表明ERS可以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过程。阐明ERS和NLRP3炎症小体在AK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有望为AKI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急性肾损伤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诗 陈义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虾可以通过主动逃避、物理屏障、神经内分泌调节及胁迫信号通路调控等多种措施,从不同的层次对环境胁迫做出反应。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凡纳滨对虾内质网应激响应、氧化应激响应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均已得到了初步的揭示。该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关于凡纳滨对虾中若干重要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就该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未来方向进行初步的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环境胁迫 胁迫响应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n1调控肿瘤免疫原性机制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李莫寒 夏琳 马瑜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04,共8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由Ern1编码)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和成瘤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挖掘肿瘤公共数据库中ERN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的关联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MCA205和TC-1的Ern1基因,借助CCK-8、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由Ern1编码)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和成瘤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挖掘肿瘤公共数据库中ERN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的关联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MCA205和TC-1的Ern1基因,借助CCK-8、流式细胞术、ELISA、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皮下植瘤、预免疫-再刺激等实验分析Ern1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比例、衣霉素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抗肿瘤效应T细胞活化的影响,比较Ern1^(-/-)肿瘤在正常小鼠和Ifnar^(-/-)小鼠体内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对多个癌种而言,肿瘤组织ERN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虽然敲除Ern1不影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但其在正常小鼠皮下的成瘤能力大幅降低,甚至会自发消退。与野生型相比,Ern1^(-/-)肿瘤内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CD4^(+)T细胞浸润减少。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后,Ern1^(-/-)细胞死亡更多,虽然其HMGB1释放和钙网蛋白暴露有所减少,但IFN-α/β分泌增多,能更强地激活效应T细胞分泌IFN-γ。与正常小鼠相比,Ifnar^(-/-)免疫缺陷小鼠体内Ern1^(-/-)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结论:Ern1缺失可促进内质网应激肿瘤细胞的Ⅰ型干扰素应答,增强其免疫原性,促进抗肿瘤T细胞分泌IFN-γ,阻碍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折叠蛋白反应 肿瘤免疫原性 干扰素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