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部监测的滑坡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瑜 王全才 +1 位作者 石书云 崔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88,共5页
滑坡监测的目的是获取滑坡变形特征和演变过程。对于一些重要场地,判断其是否存在潜在滑坡时,深部位移监测是最直接和最有成效一种手段。通过在某厂房后坡两个监测断面设置5个深部位移监测孔,根据监测结果对滑坡体的范围、整体活动性、... 滑坡监测的目的是获取滑坡变形特征和演变过程。对于一些重要场地,判断其是否存在潜在滑坡时,深部位移监测是最直接和最有成效一种手段。通过在某厂房后坡两个监测断面设置5个深部位移监测孔,根据监测结果对滑坡体的范围、整体活动性、滑动方向、滑动面进行以及滑坡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厂房后坡具有牵引式滑动特征,活动性明显;坡体位移速度较大,雨季有加速变形的特征;坡体前缘滑面已局部贯通,中、后部滑带也处于蠕动变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深部位移监测 位移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位移计组在围岩变形连续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赵辉 任大春 +2 位作者 李秀文 孙建会 王万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3-2100,共8页
针对多点变位计和滑动测微计在监测地下洞室围岩变形方面存在轴向位移分布连续性不足和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问题,提出了将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组装成串应用在围岩变形连续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可准确得到仪器埋设沿线任一测点的监测量,由... 针对多点变位计和滑动测微计在监测地下洞室围岩变形方面存在轴向位移分布连续性不足和无法实现自动化的问题,提出了将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组装成串应用在围岩变形连续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可准确得到仪器埋设沿线任一测点的监测量,由于光纤光栅位移计组具有精度高的特性,测得的围岩位移变化与洞室扩挖施工关系密切,与多点变位计监测结果总体变形规律基本一致,但光纤光栅位移计组能够监测到整个大尺度的监测线中任意间距的轴向位移分布,取得的成果信息量更大更为直观。作为对光纤光栅位移计在岩土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探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位移计 地下洞室 围岩变形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动载作用下地下通道基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汪创 许梦国 +3 位作者 王平 裴明松 焦骜 张开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6-220,共5页
隆祥街地下通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与隆祥街的交汇处,地标建筑物多且近,路面交通十分繁忙,地下通道基坑在开挖时会产生基坑坑壁的水平位移和竖直沉降,造成基坑失稳,而路面车辆动载是造成基坑坑壁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数值分... 隆祥街地下通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与隆祥街的交汇处,地标建筑物多且近,路面交通十分繁忙,地下通道基坑在开挖时会产生基坑坑壁的水平位移和竖直沉降,造成基坑失稳,而路面车辆动载是造成基坑坑壁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数值分析相关理论,建立地下通道基坑模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软件对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对坑壁监测点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车辆动载数值模拟函数是否可行,以及基坑在车辆动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情况。在半波正弦数值模拟函数的作用下,坑壁监测点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故采用半波正弦函数对车辆动载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案是可行的,而且基坑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通道 车辆动载 数值模拟 水平位移监测 沉降监测 基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高陡长大边坡稳定性监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东 浦凤山 +1 位作者 曹兰柱 宋子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为掌握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顶帮边坡的岩移规律与稳定性状态,揭示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典型滑坡位移-时间特征的认识,提出用位移历时曲线与位移加速度历时曲线形态判断边坡稳定性状态,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布置在井工开采边... 为掌握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顶帮边坡的岩移规律与稳定性状态,揭示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典型滑坡位移-时间特征的认识,提出用位移历时曲线与位移加速度历时曲线形态判断边坡稳定性状态,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布置在井工开采边界以及边坡走向与倾向方向上各监测线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平庄西露天矿顶帮现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II区凸边坡为相对不稳定区域;边坡岩移规律及稳定性主要受断层、弱层、边坡平面形态、地下开采及其引起的断层活化等因素综合控制;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范围的边界大约在边坡表面出露标高+57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庄西露天矿 露井联采 高陡长大边坡 岩移规律 边坡稳定性 地表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卸荷效应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宇 刘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3,共4页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于卸荷岩体理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洞室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以桩号厂右0+000.0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卸荷区的划分,分析围岩在开挖、卸荷、加固各工况下的塑性区演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于卸荷岩体理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洞室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以桩号厂右0+000.0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卸荷区的划分,分析围岩在开挖、卸荷、加固各工况下的塑性区演化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监测点的监测位移与计算位移吻合情况较好。以主厂房第二步开挖全过程为例,可知开挖工况下围岩强卸荷区出现的塑性区在卸荷工况下进一步扩大,而在锚索加固完成后,塑性区基本消失。这说明强弱卸荷区的划分较为合理,建立的模型适当,设计锚固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岩体理论 地下厂房 监测位移 计算位移 塑性区 锦屏二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东泰社区滑坡浅析
6
作者 王建国 王来贵 +1 位作者 朱新平 王振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107-110,共4页
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抚顺东泰社区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此次滑坡是降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动因素耦合作用所诱发的边坡失稳,根据建立的地下位移监测系统所测得的滑坡区域外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给... 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抚顺东泰社区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此次滑坡是降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动因素耦合作用所诱发的边坡失稳,根据建立的地下位移监测系统所测得的滑坡区域外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给出了滑坡对其周边重点部位的影响程度、滑坡的发展趋势及滑坡治理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动力因素 降雨入渗 耦合作用 地下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位移应力特性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齐俊修 王连捷 +1 位作者 胡五星 孙东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26-30,共5页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1200 MW,额定发电水头640 m。地下厂房开挖尺寸(长×宽×高)为149.3 m×23.5 m×49.0 m。厂区岩性为泥质鲕状灰岩、薄层条带状灰岩、薄层石英粉砂岩,近水平产状;...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1200 MW,额定发电水头640 m。地下厂房开挖尺寸(长×宽×高)为149.3 m×23.5 m×49.0 m。厂区岩性为泥质鲕状灰岩、薄层条带状灰岩、薄层石英粉砂岩,近水平产状;厂房轴线与主要断层、裂隙成大角度相交。地下厂房围岩位移、锚杆应力呈明显各向异性特点,且边墙围岩位移平均值为3.0 mm、锚杆应力平均值为45 MPa,均较小,构成了近水平薄层灰岩、粉砂岩互层岩体内地下厂房围岩位移、应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监测 围岩位移 锚杆应力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地下连续墙弯矩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 吴波 +1 位作者 张焕明 周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20-125,共6页
基坑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以往利用侧向位移估算地下连续墙弯矩时忽略了对监测数据误差的处理。为解决监测数据误差带来的问题,引入小波降噪方法对侧向位移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基于降噪后数据实现地下连... 基坑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以往利用侧向位移估算地下连续墙弯矩时忽略了对监测数据误差的处理。为解决监测数据误差带来的问题,引入小波降噪方法对侧向位移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基于降噪后数据实现地下连续墙弯矩估算。以福州地铁2号线上街站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典型测点的侧向位移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选择db3小波基函数、硬阈值函数、heursure阈值对其进行5层小波降噪处理,采用6次多项式对降噪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并确定拟合曲线曲率半径(挠度),结合材料力学受弯构件相关理论实现地下连续墙弯矩估算。结果显示:1)小波降噪可以有效去除侧向位移监测数据误差,监测数据误差主要分布在-0.6~0.6 mm; 2)利用降噪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可以有效提高拟合精度; 3)地下连续墙最大估算弯矩为635.1 k N·m,约为设计值的40%,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安全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基坑 地下连续墙 小波降噪 弯矩估算 位移监测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地下交通枢纽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登伟 郭双喜 +2 位作者 朱旻 洪成雨 杨锦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27-3836,共10页
复杂地下交通枢纽工程建造风险大,变形控制严格,对结构位移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高。为了验证机器视觉技术在复杂地下工程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可靠性,首先结合现场监测条件确定机器视觉系统参数,并进行室内标定试验,随后,针对深圳黄木... 复杂地下交通枢纽工程建造风险大,变形控制严格,对结构位移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高。为了验证机器视觉技术在复杂地下工程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可靠性,首先结合现场监测条件确定机器视觉系统参数,并进行室内标定试验,随后,针对深圳黄木岗地下交通枢纽主要风险点和建造过程的不同场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车站顶板位移、V型柱柱顶沉降和型钢梁跨中挠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和测量机器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8 mm焦距的镜头并且室内标定试验中相机和标靶距离15 m以内时,实测位移最大误差值基本在1 mm以内,平均相对误差率小于5%,当距离增大到20 m后,测量位移的最大误差值和平均相对误差率均明显增大。现场实测中,机器视觉和测量机器人实测位移值吻合较好,二者位移偏差基本在2 mm以内。随着被测位移平均值从2.32 mm增大到18.70 mm,2种技术测得位移的相对偏差率从31.62%降低到2.86%,一致性显著变好。机器视觉技术在地下工程中易受遮挡物影响,但遮挡物移除后监测可恢复且测量值未受显著影响,但其长期监测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机器视觉技术可适应地下工程施工现场振动、多尘环境,位移测量精度高,并且在测量实时性、自动化程度和成本方面均有优势,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交通枢纽 机器视觉技术 施工风险 位移监测 测量机器人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喜康 游新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频繁的地下开采活动对巷道围岩稳定造成反复的扰动,加剧了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开采,侧向崩矿,最大单次爆破药量达4 t,爆破扰动大,局部区域巷道围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结合紫金山金... 频繁的地下开采活动对巷道围岩稳定造成反复的扰动,加剧了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开采,侧向崩矿,最大单次爆破药量达4 t,爆破扰动大,局部区域巷道围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结合紫金山金铜矿采场与工程布置,构建了32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开采过程中围岩微震时空演化规律,评估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地压较突出的矿体东翼区域微震定位误差小于8 m;矿体东翼蚀变岩体与开采活动是影响紫金山金铜矿-100~+100 m微震事件聚集区形态、大小等特征的重要因素,微震事件主要集中于-50~+100 m矿体东翼,微震事件聚集区域附近均有正开采采场分布;微震lg EI、位移与微震事件密度云图呈明显差异性分布特征,-50 m中段7#采场应力较高,位移相对较大,微震事件较集中,该处发生灾害风险相对较大;巷道围岩破坏现场调查发现,50 m中段沿脉巷道与9#穿脉、E3#穿脉交岔口,-50 m中段沿脉巷道与7#穿脉、E3#穿脉交岔口巷道出现片帮、裂缝等破坏现象,巷道围岩发生破坏的位置与微震lg EI、位移集中区分布基本吻合。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紫金山金铜矿支护参数优化,对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场 微震监测 岩体破坏 能量指数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井联采边坡位移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西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2,共4页
露井联合开采过程中,由于两种采动效应的相互叠加和相互作用,致使复合采动边坡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变形特征及规律,基于此,分析了露井联采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的时空效应规律,采取了地表裂缝观测法、边坡位移趋势分析法、位移量和位移速... 露井联合开采过程中,由于两种采动效应的相互叠加和相互作用,致使复合采动边坡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变形特征及规律,基于此,分析了露井联采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的时空效应规律,采取了地表裂缝观测法、边坡位移趋势分析法、位移量和位移速率判据法等相结合的露井联采边坡预警预报方法,并以安太堡露天矿为工程实例,探讨了该预警预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此类边坡监测方案编制及稳定性监测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井联采 边坡位移 变形机理 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研究
12
作者 徐国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7,共5页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合理的初始值采集时间,为基坑工程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坑监测 初始值 地下连续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低功耗设计
13
作者 张宪阳 申屠南瑛 +1 位作者 李青 裘凯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19-124,共6页
为了解决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供电成本高的问题,文中从系统级和体系结构级等角度对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进行低功耗设计,延长该系统的工作时间。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系统的功耗,分别从器件的选择、电路的硬件改进和多电源域等方面采取... 为了解决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供电成本高的问题,文中从系统级和体系结构级等角度对地下位移三维测量系统进行低功耗设计,延长该系统的工作时间。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系统的功耗,分别从器件的选择、电路的硬件改进和多电源域等方面采取硬件低功耗措施。通过动态电源管理的方式对各模块进行分时分区供电的软件低功耗优化设计,实现该检测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减少电池电量的消耗。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的每个传感单元休眠时电流均降低至80μA,工作一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仅为0.00512 mA·h,相对于原系统减少20.95%,在无外部充电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约113天,满足在极端条件下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位移三维监测系统 低功耗 硬件改进 多电源域 动态电源管理 分时分区供电 软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