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基复合镀层电沉积工艺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文鑫 阚洪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3,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电沉积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方法、工艺参数及具有优秀性能的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辅助手段及工艺参数影响镍基复合镀层性能的一些新发现。归纳了文献中先进的镍基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特点,最后对镍基复合镀层未... 综述了近年来电沉积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方法、工艺参数及具有优秀性能的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辅助手段及工艺参数影响镍基复合镀层性能的一些新发现。归纳了文献中先进的镍基复合镀层制备及其特点,最后对镍基复合镀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镀层 电沉积法 工艺参数 第二相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2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形貌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周容平 郭忠龙 +1 位作者 殷博 朱继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4,共5页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Fe基纳米粒子催化剂,并深入探讨了Fe基纳米粒子表面电沉积的早期生长过程及机制,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恒电...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Fe基纳米粒子催化剂,并深入探讨了Fe基纳米粒子表面电沉积的早期生长过程及机制,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恒电位法制备得到的Fe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具有立方体结构,其修饰的玻碳电极电活性面积达到1.485 cm^(2),是裸玻碳电极的22倍。对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的电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恒电位法制备得到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Q和CC的氧化峰电流信号明显高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同时恒电位法得到的Fe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两种酚类物质的氧化电位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纳米粒子 电沉积 形貌控制 恒电位法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无氰镀液体系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庞震 丁一 +4 位作者 韩钰 高健峰 陈云翔 丁然 叶志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7-144,共8页
变电站内户外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表面镀银层磨损和腐蚀问题突出,进而导致电触头发热严重,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在无氰化体系下,选用碘化钾(KI)作为电镀银配位剂,通过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银-石墨-石墨烯... 变电站内户外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表面镀银层磨损和腐蚀问题突出,进而导致电触头发热严重,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在无氰化体系下,选用碘化钾(KI)作为电镀银配位剂,通过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通过结合力试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疏水性试验、接触电阻试验与电化学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石墨添加量对镀层结合力、接触电阻、耐蚀性能及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为2 g·L^(-1)、石墨含量为30 g·L^(-1)时,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组织致密,粗糙度最低,为0.48μm,接触角和接触电阻适中,分别为98.3°、46.7μΩ,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石墨-石墨烯复合镀层 复合电沉积法 KI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S合金阴极析氢反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敏 高荣杰 魏绪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4,234,共3页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在 15 0mA/cm2 的电流密度下 ,析氢反应过电位最低 ,比Fe低约 35 0mV。这与其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合金 镀层电极 电沉积法 阴极 析氢反应 化学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正武 刑锋 +1 位作者 孙振平 王培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20,共5页
研究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新方法,阐述了其修复原理、修复关键技术以及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解决所提出的关键技术,如电化学沉积装置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电化学反应特征及控制、混凝土裂缝愈合过程与愈合机理等,建... 研究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新方法,阐述了其修复原理、修复关键技术以及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解决所提出的关键技术,如电化学沉积装置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电化学反应特征及控制、混凝土裂缝愈合过程与愈合机理等,建立钢筋混凝土裂缝愈合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并以Mg(NO3)2为电解质进行了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裂缝愈合机理在于电解反应的产物在裂缝中诱导成核,生成不溶性晶体。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在试验和工程实际中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钢筋混凝土 裂缝修复 电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琳 路金林 +3 位作者 刘坤 何龙龙 郑奇 罗晓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进而改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分别制备Ni和Ni-SiC纳米复合镀层,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通过测量施镀前后镀件质... 目的通过研究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进而改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分别制备Ni和Ni-SiC纳米复合镀层,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通过测量施镀前后镀件质量差计算沉积速率,采用硬度计测量了镀层的硬度,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方法研究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分析了直流电沉积方式和脉冲电沉积方式对镀层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脉冲电沉积方式制备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更加致密、均匀、光滑,镀层硬度为616.3HV,自腐蚀电流为9.56×10^(-6) A,比直流电沉积制备的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能均有所提高。结论电沉积方式对复合镀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脉冲电沉积方式制备的Ni-SiC纳米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脉冲电沉积 纳米复合镀层 组织结构 硬度 耐蚀性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沉积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氧化锌纳米线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丹丽 阮永丰 +3 位作者 张灵翠 邱春霞 房东玉 杨红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6-1170,共5页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有序孔洞中生长了氧化锌纳米线,首次在氧气氛围中将锌氧化成氧化锌。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模板的有序孔洞中填充了高致...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有序孔洞中生长了氧化锌纳米线,首次在氧气氛围中将锌氧化成氧化锌。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模板的有序孔洞中填充了高致密、均一连续的锌纳米线。在氧气氛围中,800℃下氧化2 h,氧化铝中的锌纳米线己全部氧化成氧化锌纳米线。光致发光光谱表明,氧化锌纳米线在496 nm处有较强蓝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 氧化锌纳米线 电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生物活性陶瓷涂层技术 被引量:17
9
作者 韩庆荣 陈晓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48,共4页
介绍了电沉积法 (包括电泳沉积 EPD和电化学沉积 ECD)在 Ti或 Ti合金基体上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涂层 HAP的制备工艺 ,评述了电沉积的主要控制参数 。
关键词 电沉积 生物陶瓷涂层 制备工艺 控制参数 钛合金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庆华 李钧 郭学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7-420,共4页
泡沫金属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它们在能量吸收器、消音器、过滤器、阻焰器、加热及热交换器、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多孔电极、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多孔泡沫金属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制备... 泡沫金属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它们在能量吸收器、消音器、过滤器、阻焰器、加热及热交换器、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多孔电极、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多孔泡沫金属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制备技术(如气体注入法、电沉积法、气相蒸发沉积法、金属粉末烧结法等),并对泡沫金属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电沉积 制备方法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储洪强 王培铭 蒋林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从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机理、电沉积溶液的选择、电沉积效果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电沉积方法修复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4个方面论述了电化学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对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机理,分析了电沉积溶液... 从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机理、电沉积溶液的选择、电沉积效果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电沉积方法修复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4个方面论述了电化学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对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机理,分析了电沉积溶液的选择要求,对比了不同学者关于电沉积效果的表征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归纳了电沉积方法修复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最后提出电沉积方法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机制、愈合效果评价、电沉积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法 裂缝 修复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钢板表面电解涂覆薄层二氧化硅过程的研究 Ⅱ.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秋菊 周荣明 +1 位作者 印仁和 郁祖湛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在已有各种工艺因素对电解涂硅量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在高电流密度(100~200A/dm2)及短时间(0.1s)电解条件下电解涂覆薄层(纳米量级)SiO2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模拟了实际生产中采用的中间导体法,并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电解涂硅的机理... 在已有各种工艺因素对电解涂硅量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在高电流密度(100~200A/dm2)及短时间(0.1s)电解条件下电解涂覆薄层(纳米量级)SiO2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模拟了实际生产中采用的中间导体法,并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对电解涂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揭示了高电流密度下电解脱脂涂硅的吸附本质及SiO2在钢板表面的空间分布,并就钢板阴阳极两面涂硅量的不同原因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研究 二氧化硅 冷轧钢板 薄层 涂覆 表面 高电流密度 工艺因素 纳米量级 电解条件 实验模拟 测试方法 空间分布 SIO2 面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241)Am α放射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鹏 林敏 +7 位作者 徐利军 陈细林 夏文 张卫东 贾雪文 陈义珍 崔莹 罗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目前核电站安全运行实时监测中对高分辨率241 Am作为稳峰源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α放射源制备方法——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并设计了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装置和流程。以241 Am为研究对象,对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 针对目前核电站安全运行实时监测中对高分辨率241 Am作为稳峰源的需求,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α放射源制备方法——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并设计了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装置和流程。以241 Am为研究对象,对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制备放射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在沉积槽单侧施加磁场使沉积源片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B=0.193T、(NH_4)_2SO_4电解液浓度0.5mol/L、电流密度180mA/cm^2、沉积液pH=2.0~2.5、电极间距5mm、沉积时间1h。结果显示,241 Am可定量沉积在不锈钢阴极源片上,沉积效率近100%,且所制源的能量分辨率较不加磁场时提高了15.0%。所制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所制备的241 Amα放射源的牢固性和均匀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电沉积法 α放射源 高分辨率 241Am 沉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直径分布竹节状纳米碳管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军明 张孝彬 +2 位作者 陈飞 丁志鹏 李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5-1110,共6页
采用短时间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孔氧化铝(AAO)模板,有效地缩短了模板的制备时间,获得的AAO模板孔洞排列有序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分布依然均匀.该模板有效地增加了表面积,为金属沉积提供了均匀的纳米孔洞.采用电沉积法在AAO模板上... 采用短时间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孔氧化铝(AAO)模板,有效地缩短了模板的制备时间,获得的AAO模板孔洞排列有序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分布依然均匀.该模板有效地增加了表面积,为金属沉积提供了均匀的纳米孔洞.采用电沉积法在AAO模板上沉积了颗粒尺寸一致且分布均匀的钴催化剂层后,用CVD法在该模板上生长纳米碳管.经SEM和TEM观察,所制得的纳米碳管密度高直径分布均匀,具有单一的竹节状结构,而且直径远小于孔径.试用了生长动力学来解释这种竹节状纳米碳管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AAO模板 电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纳米颗粒增强型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艳飞 王波 +2 位作者 张娜 滑鹏敏 周宏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0,共6页
SiC纳米颗粒作为增强相添加到复合镀层中,可提高镀层的综合性能。分析了SiC纳米颗粒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讨论了SiC纳米颗粒浓度、电流密度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制备复合镀层的影响,阐述了... SiC纳米颗粒作为增强相添加到复合镀层中,可提高镀层的综合性能。分析了SiC纳米颗粒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讨论了SiC纳米颗粒浓度、电流密度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制备复合镀层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电沉积方式对制备复合镀层的影响,指出在SiC纳米颗粒增强型复合镀层研究中尚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纳米颗粒 性能 工艺参数 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飞 陈胜洲 +1 位作者 董新法 林维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3,共4页
简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核心部件———膜电极(MEA)的结构及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传统厚层电极法、薄层电极法、双层电极法、电沉积法和溅射沉积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电化学沉积法和溅射沉积法制备MEA,具有催化... 简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核心部件———膜电极(MEA)的结构及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传统厚层电极法、薄层电极法、双层电极法、电沉积法和溅射沉积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电化学沉积法和溅射沉积法制备MEA,具有催化剂利用率高、负载量低、电池性能好等优点,若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将是DMFC最理想的MEA制备技术。为了进一步推广DMFC的商业化应用,降低MEA的制备成本,建议改进MEA组分、优化MEA结构和开发重现性好,同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MEA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膜电极 制备技术 电沉积法 溅射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溶液浓度及温度对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储洪强 孙达 蒋林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6-69,75,共5页
研究了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中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电沉积过程中的试件质量增加率、表面覆盖率、裂缝愈合率及裂缝填充深度。结果表明,表面覆盖率、裂缝愈合率随电沉积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裂缝填充深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研究了电沉积法修复混凝土裂缝中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电沉积过程中的试件质量增加率、表面覆盖率、裂缝愈合率及裂缝填充深度。结果表明,表面覆盖率、裂缝愈合率随电沉积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裂缝填充深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质量增加率随浓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表面覆盖率随电沉积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裂缝愈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质量增加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明显,温度对裂缝填充深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法 裂缝修复 溶液浓度 溶液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金刚石工具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红宇 于爱兵 陈金龙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电镀金刚石工具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测试方法。分别制备了亮镍和添加稀土的电镀结合剂镀层。镀层试件经过制斑与加载,经CCD采集成为数字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进行相关性计算,寻找到试件加载变形后的数字图像采集区域,... 提出一种新的电镀金刚石工具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测试方法。分别制备了亮镍和添加稀土的电镀结合剂镀层。镀层试件经过制斑与加载,经CCD采集成为数字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进行相关性计算,寻找到试件加载变形后的数字图像采集区域,从而计算出采集区域内的位移和应变。通过镀层与基体界面处应变的变化,分析镀层的结合状态。实验结果,镍-镧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于亮镍铍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金刚石工具 电沉积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V_2O_5薄膜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延伟 李世玉 +2 位作者 潘观林 姚金环 张灵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共6页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V2O5薄膜并研究了电沉积温度、时间、电压和镀液浓度对V2O5薄膜储钠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V2O5薄膜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利用循环伏安、充放电测试V2O5薄膜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V2O...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V2O5薄膜并研究了电沉积温度、时间、电压和镀液浓度对V2O5薄膜储钠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V2O5薄膜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利用循环伏安、充放电测试V2O5薄膜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V2O5薄膜是非晶相V2O5水合物,该薄膜具有片状的叠层纳米结构;电沉积条件对V2O5薄膜沉积速度和储钠性能都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沉积温度的升高和镀液浓度的增加,薄膜的沉积速度加快;随着电沉积电压的增加,薄膜沉积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电压为2.5 V时沉积速度最大;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薄膜厚度增大;薄膜的储钠性能与薄膜厚度密切相关,薄膜过薄或过厚都不利于其储钠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电沉积 V2O5 薄膜 储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O_4)_2为钛源电沉积法制备TiO_2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宪光 庄稼 +2 位作者 罗昌森 王红 邓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Ti(SO4)2为钛源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导电玻璃上生成TiO2薄膜。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电压、pH、时间等因素对阴极电沉积TiO2薄膜的影响,确定了电沉积液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并采用XRD、SEM、TG-DTA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阴... 以Ti(SO4)2为钛源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导电玻璃上生成TiO2薄膜。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电压、pH、时间等因素对阴极电沉积TiO2薄膜的影响,确定了电沉积液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并采用XRD、SEM、TG-DTA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阴极电沉积法制备TiO2薄膜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10mL Ti(SO4)2,3mLH2O2,2mLHNO3,8mL NH3.H2O,20mL H2O,pH为1.5,电压为3.5V,沉积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在导电玻璃上能够形成一层均匀TiO2薄膜,经XRD检测该膜层晶型为锐钛矿,该膜层可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制备 阴极电沉积法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