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8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 on Polysaccharides Yield from Pumpkin 被引量:13
1
作者 ZHENG Xianzhe YIN Fangping LIU Chenghai XU Xiangw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2期79-86,共8页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pumpkin viz.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liquid-solid ratio were studied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 Process parameters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pumpkin viz.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liquid-solid ratio were studied by using single factor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solid rati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polysaccharides yield, followed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the least important factor. The optimum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co by ndi extraction time, and tions for the highest polysaccharides yield from pumpkin (16.76%-4-0.38%)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extraction time of 29 min, a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79 ℃ and a liquid-solid ratio of 22 mL·g^-1. Validation experiment result well agreed with predicted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kin polysaccharides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FROM LICORICE ROOT-EFFECT OF THE PROPERTY OF SOLUTION ON EXTRACTION OF GA 被引量:53
2
作者 Pan Xuejun and Liu Huizhou (Young Scienctist Laboratory of Separ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gate of Chemical Metallur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pces, Beijing 100080)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40-243,共4页
The property of extraction solu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effect of the property of solution on extraction of GA was studied, which including the concen... The property of extraction solu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effect of the property of solution on extraction of GA was studied, which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ammonia and cation (M+), pH of extraction solution,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c solvent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50%-60%(v/v) ethanol can reach high percentage extraction of GA. If 1% (v/v) ammonia solution was added into 60%(v/v) ethanol, the percentage extraction can be increased from 2.0% to 2.31%. Without ammonia, 50mmol/L [M+] (M+ = K+, NH4+) was added into 60%(v/v) ethanol, percentage extraction of GA can reach about 2.26%. If pH of solution (60% ethanol) was adjust to pH=4.0, it can reach high percentage extraction. If pH of solution (60% ethanol + 50mmol [M+], pH=6.1) was adjust tO PH=4.0, especially M+ is K+ or NH4+, it can reach almost sam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s that of 1% ammonia solution + 60% ethanol, and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yrrhizic acid licorice root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dvancement on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Xin ZHENG Xianzh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This paper summarized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in the agriculture, food industry,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so on. ... This paper summarized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in the agriculture, food industry,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so on.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was manifested to be a simple device, wide area of application,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low consumption of agent and time as well as low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t present, industrialization question of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which will impel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to mor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PLANT FO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alytical 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结合GC-MS/O分离分析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蒲丹丹 孟瑞馨 +3 位作者 曹博雅 郑瑞仪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158,共15页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络可视化图。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44种香气活性成分,其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为151种,包括烯烃类31种、醇类20种、酯类13种、酮类18种、醛类13种、酚类10种、含硫类11种、酸类9种、醚类6种、烷烃类7种和含氮类4种。芳樟醇和香兰素分别在28、25种淡香型香辛料中检出。香荚兰、枯茗、芒果和月桂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别为香兰素、4-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和4-异丙基苯甲醛;枫茅、月桂叶、豆蔻、甘牛至、草果、迷迭香、罗幌子和藏红花中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香叶醇、α-松油醇、桉叶油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4-萜品醇、桉叶油醇、(1α,2α,5α)-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醇;刺柏、圆叶当归、姜黄、甘草、迷迭香、调料九里香和菖蒲中的烯烃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茴香脑、大根香叶烯、α-姜黄烯、反-菖蒲烯、β-瑟林烯、洋芹脑和茴香脑;蒙百里香、葫芦巴、罗幌子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丁香酚;刺山柑、欧芹中主要的酯类化合物为乙酸松油酯;芒果、香椿中的含硫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高,分别为3-甲硫基丙醛和1-甲基乙基丙基二硫;芝麻主要以2,6-二甲基吡嗪和4-烯丙基苯甲醚为主;石榴和山奈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茴香脑;杨桃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水杨酸甲酯。29种淡香型香辛料分为4大类,其中香椿的介中心度最高,表明其在淡香型香辛料网络中起着核心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香型香辛料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嗅闻仪 香气活性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GC-MS/MS测定复杂基质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及处理效果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帅 沈亚婷 +4 位作者 潘萌 贾静 杨志鹏 曹建华 王玉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4,共15页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底泥样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在线净化的方法,以丙酮-正己烷(1∶1,V/V)作为提取溶剂,在120℃温度和1500W功率条件下,该方法能够高效地从基质复杂的底泥样品中提取出德克隆类化合物,提取回收率超过80%。样品提取后,利用石墨化碳黑(GCB)和乙二胺基-N-丙基(PSA)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可有效地去除色素、脂类和非极性干扰物,减少基质干扰。借助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特定离子对进行选择性监测,排除其他干扰离子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准确定量。该方法在5~4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8,检出限为0.017~0.040ng/g。在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底泥基质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8%~99.5%、86.2%~104.8%、91.2%~106.1%,相对标准偏差(RSD)<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底泥样品的检测,在11个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均检出德克隆类化合物,且含量较高(31.4~195.6ng/g)。底泥中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的平均值f_(syn)=0.27,低于德克隆(DP)产品的f_(syn)值,这是由于底泥对反式德克隆(anti-DP)的吸附性更强,或底泥中的顺式德克隆(syn-DP)优先发生了生物降解。初步比较了11个污水处理厂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底泥中德克隆化合物的效果,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相比,采用A2/O工艺处理的德克隆类化合物的浓度显著降低,f_(syn)值显著增高,但其影响机制仍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隆化合物 污泥 微波辅助提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污水处理厂 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f_(sy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褚盼盼 刘英洁 +1 位作者 刘承葳 候恬靖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优化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提取工艺,分别将黑木耳菌糠和多糖得率作为材料和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木耳菌糠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期得到黑木耳菌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 为优化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提取工艺,分别将黑木耳菌糠和多糖得率作为材料和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木耳菌糠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期得到黑木耳菌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1℃,多糖得率为5.251%,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C(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酶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4、料液比1∶15、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4 h,多糖得率为13.642%,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A(pH)>D(提取时间)>C(提取温度)>B(料液比);经比较,以黑木耳菌糠多糖得率为指标,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多糖明显优于热水浸提法。综上,从黑木耳菌糠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可行,为废弃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多糖得率 热水浸提法 酶辅助提取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凤娟 秦绍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1∶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60℃的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在料液比1∶5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50℃的条件下,羊肚菌多糖提取率最高。[结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节约、经济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多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根多糖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敏 韩青 李彩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菊苣根多糖(chicory root polysaccharides,CRP)的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评估其降脂活性。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与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聚乙二醇(... 本研究旨在优化菊苣根多糖(chicory root polysaccharides,CRP)的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并评估其降脂活性。研究采用Box-Behnken设计与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质量分数对CRP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 4)2SO 4质量分数和PEG质量分数对多糖得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00%,果胶酶添加量2.00%,(NH 4)2SO 4质量分数18.00%,PEG质量分数15.0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32.78%。此外,本研究还发现CRP能够有效减少脂肪化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根多糖 酶法辅助双水相提取 响应面法 降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沙棘叶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和降脂活性研究
9
作者 肖付才 邢晓轲 +1 位作者 李颖奎 黄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1340,共10页
优化沙棘叶多酚(Hippophae rhamnoides leaf polyphenols,HRLP)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与降脂活性。研究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HRLP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优化沙棘叶多酚(Hippophae rhamnoides leaf polyphenols,HRLP)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与降脂活性。研究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HRLP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最优提取条件得到的HRLP进行体外实验来验证其抗氧化和降脂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时间42 min、温度61℃、功率410 W、料液比1∶47(g/mL)条件下多酚提取量最高,可达到18.07±0.74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HRLP对ABTS、DPPH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11、0.25、0.54 mg/mL,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约为维生素C的1/6。降脂活性研究发现,HRLP最大油脂吸附量为38.7 mg/g,胆汁酸吸附率为62.45%,胰脂肪酶抑制活性IC50为0.85 mg/mL。HRLP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得HRL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与降脂活性。该研究所建立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实现HRLP的高效制备,为HRLP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酚 超声提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降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10
作者 李学玲 李雪 +3 位作者 任四妹 许苑南 郭洁 杨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5,共5页
为探究咖啡果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咖啡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咖啡果皮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 为探究咖啡果皮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咖啡果皮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咖啡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咖啡果皮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果胶酶添加量2%、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咖啡果皮花青素得率达0.274%。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其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佳,分别为91.40%、67.28%,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6.36μg/mL、12.16μg/mL;当样品质量浓度为5μg/mL时,总还原能力最高(吸光度值为0.987)。因此,咖啡果皮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果皮 花青素 超声辅助酶法 提取工艺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优化富硒黑茶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周占富 谭其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3-1003,共11页
优化富硒黑茶多糖(selenium-enriched dark tea polysaccharides,STP)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肿瘤机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系统优化了STP提取条件。结果表明,STP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10%... 优化富硒黑茶多糖(selenium-enriched dark tea polysaccharides,STP)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肿瘤机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系统优化了STP提取条件。结果表明,STP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10%、溶液pH 5.00、超声温度45.0℃,多糖得率为11.03%。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TP对肝癌Huh7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迁移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STP通过调控关键转录因子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和FBJ小鼠骨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FBJ murine osteo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FOS),抑制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遏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STP还通过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脂氧化酶(lipoxygenase,LOX)等关键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干预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STP在生物活性多糖和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黑茶 多糖 超声辅助酶法 抗肿瘤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淫羊藿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令智 陈平 +1 位作者 郭振华 张洪磊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研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 试验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研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分别是70%、25 mL/g、70℃、6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测得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7.65%,与预测值7.69%非常接近。淫羊藿总黄酮提取液对2,2-二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82.065 mg/L,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78.259 mg/L。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案设计可行,淫羊藿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具有作为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超声辅助提法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油松松针精油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素媛 商冰清 +5 位作者 孙璐颜 刘国龙 赵发 梁秀清 吴秋 耿越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1,共8页
目的:优化油松松针精油的最佳萃取工艺,并对油松松针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以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提取油松松针精油的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 目的:优化油松松针精油的最佳萃取工艺,并对油松松针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以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提取油松松针精油的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萃取的松针精油进行成分检测,并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探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时间55 min、微波功率550 W、液料比10:1 mL/g,得率预测值0.245%,优化工艺验证结果为0.238%。从精油中得到的候选化合物共104种,其主要成分有桑贝醇(3.938%)、[1R-(1R^(*), 3E,7E,11R^(*),12R^(*))]-4,8,12,15,15-五甲基[9.3.1]十五碳-3,7-二烯-12-醇(3.597%)等。抗氧化实验中以L-抗坏血酸为对照,测定其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01.74和12.39 mg/mL。松针精油浓度为128.0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4.92%,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4.11%。结论:通过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油松松针精油的工艺,并测定该方法获得的松针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证实其抗氧化活性,为开发松针精油绿色高效提取方法及进一步利用松针精油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松针精油 微波辅助萃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渣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颖 赵书田 +4 位作者 熊灵 丁波 邓照 吴浪 张文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1,共6页
为充分利用桑葚果渣中的花青素,在超声辅助酶提取条件下,以桑葚果渣为原料,探索了料液比、酶用量、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4个单因素对桑葚果渣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酶提取花青素工艺,进一步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为充分利用桑葚果渣中的花青素,在超声辅助酶提取条件下,以桑葚果渣为原料,探索了料液比、酶用量、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4个单因素对桑葚果渣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酶提取花青素工艺,进一步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对提取液进行了花青素成分确定。结果表明,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酶用量0.3%、超声时间1.7 h、超声温度55℃,此时桑葚果渣花青素提取量可达7.0712 mg/g。提取液中可检测到10种花青素,主要为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44.56%)、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葡萄糖苷(25.84%)、矢车菊素-3-O-木糖苷(18.41%)和矢车菊素-3,5-O-二葡萄糖苷(7.34%)。该试验结果可为桑葚果渣利用和花青素产品生产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花青素 超声辅助酶提取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番石榴叶有效成分、抗氧化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朝丹 王秋菊 +5 位作者 李建强 冯春梅 任二芳 黄燕婷 宁琳 罗小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5,共11页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 为了联合评价浸渍法、热回流法、超声辅助乙醇和超声辅助低共溶试剂法(UADEE)对番石榴叶的提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番石榴叶样品的显微结构,以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NaNO_(2)-Al(NO_(3))3比色法、福林酚法分别测定番石榴叶提取液的总皂苷、总黄酮、总酚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番石榴叶中黄酮单体的含量,LC-MS法分析其代谢物,并评估其抗氧化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UADEE对番石榴叶细胞内部结构的破坏性最强,样品总皂苷、总黄酮与总酚含量分别为79.28、80.51、120.52mg/g,黄酮成分番石榴苷、萹蓄苷、瑞诺苷含量分别为7.96、7.74、3.99mg/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DEE处理组中黄酮类、三萜类、酚类成分在番石榴叶总代谢物中分别占9.830%、27.267%、1.013%。UADEE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45.18、904.67μg/mL,活性显著强于其他3组(P<0.05)。本研究结果为番石榴叶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及其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 有效成分 DPPH自由基清除率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九味汤化学成分鉴定及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佳宇 吕悦广 +5 位作者 辛通 郭倩倩 张文赢 李金鸿 薛宏宇 马强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5,共15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建立了中药复方九味汤中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采用超声/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九味汤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建立了中药复方九味汤中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采用超声/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九味汤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分离,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电离,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检测。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型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MS2)模式采集数据,Xcalibur 4.1软件对数据进行色谱峰对齐和提取,随后将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数信息与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OTCML)及自建数据库进行匹配,共鉴定出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苯丙素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甾体类等144种化合物,并对代表性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解析。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九味汤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汤 超声/微波辅助萃取(UMAE)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菜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慧玲 徐颖 +1 位作者 付桢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4,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菜籽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33%,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为6.9600 mg·g^(-1),与回归模型预测值(7.0240 mg·g^(-1))接近,该工艺稳定可行。所得菜籽多酚对DPPH·、·OH、ABTS^(+)·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增高而增强,IC_(50)分别为1.75μg·mL^(-1)、194.00μg·mL^(-1)、3.05μg·mL^(-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菜籽饼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迁移的情感—原因对抽取
18
作者 赵凤园 刘德喜 +3 位作者 万齐智 刘喜平 廖国琼 万常选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现有的情感—原因对抽取模型均没有通过加入外部知识来提升情感—原因对的抽取效果。该文提出基于知识迁移的情感—原因对抽取模型(ECPE-KT),采用知识库获取文本的显性知识编码;随后引入外部情感分类语料库迁移得到子句的隐性知识编码;... 现有的情感—原因对抽取模型均没有通过加入外部知识来提升情感—原因对的抽取效果。该文提出基于知识迁移的情感—原因对抽取模型(ECPE-KT),采用知识库获取文本的显性知识编码;随后引入外部情感分类语料库迁移得到子句的隐性知识编码;最后拼接两个知识编码,加入情感(原因)子句预测概率及相对位置,搭配Transformer机制融合上下文,并采用窗口机制优化计算压力,实现情感—原因对抽取。在ECP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超过当前最先进的模型ECPE-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原因对抽取 知识辅助 相对位置 预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生物碱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9
作者 苏江 谢彦军 +4 位作者 刘芳 赖红芳 农丽娇 梁昕 岑忠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解时间为93 min、酶解温度为66℃、超声功率为175 W、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30 min的最佳提取工艺下,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10.568 mg·g^(-1);山豆根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浓度为0.05 mg·mL^(-1)时,清除率分别达到79.85%和8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酶法 山豆根 生物碱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箬竹竹叶中黄酮碳苷的提取及酸水解过程研究
20
作者 李盼盼 程贤 +3 位作者 李胜男 陈玉湘 王衍彬 毕良武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以阔叶箬竹竹叶为原料,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得到箬竹叶提取物,同时建立箬竹叶提取物中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4种黄酮碳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然后对提取物进行酸水解,考察酸水解pH值、时间和温度... 以阔叶箬竹竹叶为原料,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得到箬竹叶提取物,同时建立箬竹叶提取物中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4种黄酮碳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然后对提取物进行酸水解,考察酸水解pH值、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4种黄酮碳苷总量的影响,并借助HPLC-TOF-MS对箬竹叶提取物酸水解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全表征,初步探究箬竹叶提取物在酸水解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箬竹叶提取物中4种黄酮碳苷的总质量分数为0.92%;水解温度为80℃、pH值为2的条件下水解1.5 h后,样品中4种黄酮碳苷的总质量分数提高到1.16%,相对于水解前提高26.09%。HPLC-TOF-MS在箬竹叶提取物中可以检测到28种化合物,包括8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 4种黄酮氧苷类化合物、 9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以及7种其他化合物。水解后样品中可以检测到20种化合物,其中8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一级质谱信号强度明显降低,甚至检测不到,但4个主要的黄酮碳苷的强度有所增加。分析发现,箬竹提取物中黄酮苷类化合物在酸水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苷键和碳苷键断裂,最易转化为异牡荆苷,从而促进黄酮碳苷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箬竹 黄酮碳苷 超声波辅助提取 酸水解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