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及其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建新 田甲春 +1 位作者 葛霞 赵冰心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为探索适宜的马铃薯抗性淀粉制备方法,以天薯14号马铃薯为原料,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超声波辅助普鲁兰酶法、超声波辅助双酶法(耐高温α-淀粉酶法、普鲁兰酶法)及马铃薯熟化后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4种方法... 为探索适宜的马铃薯抗性淀粉制备方法,以天薯14号马铃薯为原料,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超声波辅助普鲁兰酶法、超声波辅助双酶法(耐高温α-淀粉酶法、普鲁兰酶法)及马铃薯熟化后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4种方法制备抗性淀粉,比较其抗性淀粉收率、含量、溶解度、膨胀度等理化性质,并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不同方法制备的抗性淀粉颗粒形态及分子链构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熟化后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制备的抗性淀粉收率(14.25%)、含量(19.31%)及溶解度和膨胀度均高于其他方法制备的抗性淀粉,并且未产生新的官能团,但其强度比略有增加,双螺旋结构程度减小。综上,将熟化后的马铃薯采用超声波辅助耐高温α-淀粉酶法制备的抗性淀粉性质稳定,形态结构与理化性质良好,推荐将其作为马铃薯抗性淀粉优质高效的生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性淀粉 超声波辅助酶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
2
作者 李倩 张奇志 +3 位作者 徐同成 李世香 杜方岭 宗爱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39,共5页
以高粱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以高粱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淀粉乳质量浓度0.050 g/mL、压热时间60 min、普鲁兰酶活性20 U/g(以干高粱淀粉... 以高粱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高粱抗性淀粉。以高粱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淀粉乳质量浓度0.050 g/mL、压热时间60 min、普鲁兰酶活性20 U/g(以干高粱淀粉质量为基准)、酶解时间8 h、老化时间4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高粱抗性淀粉含量达55.79%,且其直链淀粉含量高达7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性淀粉 压热-酶解法 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褚盼盼 刘英洁 +1 位作者 刘承葳 候恬靖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优化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提取工艺,分别将黑木耳菌糠和多糖得率作为材料和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木耳菌糠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期得到黑木耳菌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 为优化废弃黑木耳菌糠多糖提取工艺,分别将黑木耳菌糠和多糖得率作为材料和指标,采用热水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木耳菌糠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期得到黑木耳菌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1℃,多糖得率为5.251%,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C(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酶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4、料液比1∶15、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4 h,多糖得率为13.642%,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A(pH)>D(提取时间)>C(提取温度)>B(料液比);经比较,以黑木耳菌糠多糖得率为指标,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多糖明显优于热水浸提法。综上,从黑木耳菌糠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可行,为废弃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 多糖得率 热水浸提法 酶辅助提取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辅助提取的桑葚多糖结构表征及生物有效性
4
作者 李学玲 李梦绮 +2 位作者 李素丽 郭洁 任四妹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5,共7页
为优化复合酶解法桑葚多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桑葚多糖,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桑葚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建立体外消化模... 为优化复合酶解法桑葚多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桑葚多糖,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桑葚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建立体外消化模型模拟桑葚多糖的体外消化过程探究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桑葚多糖的最佳复合酶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2.0%、2.0%、1.4%、0.2%;料液比1∶80(g∶mL),酶解pH值5,酶解时间20 min,酶解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葚多糖得率达65.64%。结构表征表明,桑葚多糖分子质量为250139 kDa,主要由葡萄糖(26.25%)和半乳糖(25.20%)构成。桑葚多糖不具备晶体结构,形态结构为层状和孔隙结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法制备桑葚多糖生物利用度(37.69%)优于单一酶提取法(25.32%)和热水浸提法(1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多糖 复合酶法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研究
5
作者 刘丽萍 张雪婷 +1 位作者 王凤琴 刘灵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酶浓度1%,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提取率为2.84%。大孔树脂纯化甾醇的最佳条件是吸附剂用量为2 g,进样浓度为0.2 mg/mL,进样体积为4 mL,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吸附率为72.27%,解吸率为80.02%,甾醇含量提高到了31.20%。此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柴胡甾醇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甾醇 提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饲料添加剂 超声波协同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和酶法提取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虞丹丹 魏文志 +2 位作者 关利 陈文卓 曹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电镜、溶解性、感官评价及色度等分析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的组成、结构以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ASC和PSC的提取率分别为24.50%±0.44%和51.68%±0.06%,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显著高于酸法(P<0.05)。ASC和PSC主要由α1和α2链组成,均为I型胶原蛋白。ASC和PSC中甘氨酸的含量最多,分别是370.17和387.75个残基/1000个氨基酸残基。圆二色光谱表明这两种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相似,均具有胶原蛋白的特征峰。ASC和PSC的变性温度分别为27.21±0.28℃和28.37±0.2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SC具有无序的纤维结构,而PSC的微观结构更为规则。ASC的溶解度整体略低于PSC,PSC的感官品质和色度优于A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皮 胶原蛋白 酸法提取 酶法提取 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在废水处理中的进展
7
作者 王盛哲 张智宝 +2 位作者 卫皇曌 崔彤 孙承林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集中化的城市或工业园区容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造成的超标污染物,如何采用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在最短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集中化的城市或工业园区容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造成的超标污染物,如何采用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在最短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并且技术具备快速进场属性,已成为当前环保领域所面临的新课题。生物酶催化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酶催化在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方面的优势,总结了当前酶催化应用研究的固定技术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催化 废水处理 酶固定化 载体材料 污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饼粕多糖的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闪闪 黄秀芳 +4 位作者 何华汉 阚建全 陈耀兵 王智勇 罗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为提高山桐子饼粕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酶的含量、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4个因素对山桐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山桐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响应面... 为提高山桐子饼粕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酶的含量、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4个因素对山桐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山桐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响应面模型优化显示,在料液比1∶27、超声时间25 min、酶的质量分数2.4%、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2∶1的条件下,山桐子多糖提取率最高为8.96%,试验验证结果为8.64%,误差小于5%。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山桐子多糖对DPPH、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能力。理化性质试验表明在温度为80℃时,持水性和持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饼粕 多糖 超声 复合酶法 提取 抗氧化活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降解复合酶筛选及工艺优化
9
作者 韩倩男 李宁 +6 位作者 郑梓 谢春艳 刘正群 闫峻 刘静波 穆淑琴 孙超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3-487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 本试验旨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适用于蒸汽爆破竹粉的复合酶,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蒸汽爆破竹粉还原性糖含量并降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试验首先从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6种单酶中选出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较高的3种,并对这3种酶进行添加量的筛选,确定各酶适宜添加量。然后以还原性糖含量、纤维素降解率和半纤维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法计算出酶解效果,以3种单酶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复合酶的适宜添加量。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的酶解条件(时间、料水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种单酶酶解蒸汽爆破竹粉后还原性糖含量均提高了90%以上,酶解效果较好。2)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复合酶适宜添加量为纤维素酶2.5%,β-葡萄糖苷酶2.0%,木聚糖酶1.2%,且3种酶的作用效果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3)复合酶在酶解时间74 h、料水比1∶5 g/mL、温度46℃时,酶解效果最好,此时纤维素降解率为12.61%,半纤维素降解率为26.04%,还原性糖含量为176.41 mg/g,酶解效果为57.830 7,优化后酶解效果较优化前提高了20.96%。综上所述,本试验优化后的复合酶可以降低蒸汽爆破竹粉纤维组分含量,并提高还原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竹粉 复合酶 正交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法对塑料废物可持续管理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晴 蔡加锋 +3 位作者 顾卫华 彭圣娟 赵静 白建峰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废旧塑料因其高疏水性和化学惰性而难以被自然降解,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塑料废物可持续管理刻不容缓。生物降解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理塑料废物的最佳方法之一,近年来,广泛的研究...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废旧塑料因其高疏水性和化学惰性而难以被自然降解,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塑料废物可持续管理刻不容缓。生物降解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处理塑料废物的最佳方法之一,近年来,广泛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具有塑料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和酶的鉴定上。本文综述了6种常见的塑料以及它们近期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总结了塑料降解的表征方法并探讨了其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微生物降解 塑料降解酶 表征方法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酶靶标药物及其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11
作者 冯慧珂 杨文清 +2 位作者 秦建如 杨刚刚 杨献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2,共9页
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类后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发现共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2019-2023年,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数百万,并且该病... 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类后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发现共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2019-2023年,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数百万,并且该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因此扩大药物筛选研究,研发更为有效广谱的抗冠状病毒药物迫在眉睫。随着对冠状病毒研究的深入,发现冠状病毒编码的3C样蛋白酶和RNA聚合酶等是病毒繁殖所必需的,在不同毒株中高度保守,是备受关注的药物靶标。本文对冠状病毒编码的酶以及药物筛选方法等进行总结,为冠状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病毒酶 抗病毒药物 药物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肽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悦 张筠 姚晶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8,共7页
米糠蛋白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具有高营养及低致敏的特点。本文就米糠蛋白肽的提取、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阐述,经物理法、碱法和酶法提取米糠中的米糠蛋白,通过酶水解或生物发酵、... 米糠蛋白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富含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具有高营养及低致敏的特点。本文就米糠蛋白肽的提取、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阐述,经物理法、碱法和酶法提取米糠中的米糠蛋白,通过酶水解或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一定纯度的米糠蛋白肽。它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抗黑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癌活性等,在作为药物有效成分辅助治疗和预防某种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应用于高血压临床试验、功能性食品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方面。该综述内容为米糠蛋白肽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肽 酶法 抗氧化性 抑制AC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芍药籽油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13
作者 王婉婷 张兴德 +6 位作者 马丽 邢小兵 李海龙 韩佩佩 余浩婷 马佳卉 刘佳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7,共9页
本研究以芍药籽为原材料,采用水酶法提取芍药籽油,以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考察了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料液比和氯化钙与原料比例对芍药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应用GC-MS对水酶法提取芍药籽油中的... 本研究以芍药籽为原材料,采用水酶法提取芍药籽油,以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考察了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料液比和氯化钙与原料比例对芍药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应用GC-MS对水酶法提取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采取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解酶法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00∶4.49,酶质量分数2.77%,酶解时间3.55 h,氯化钙与原料比例1∶5,芍药籽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56.40%;采用GC-MS对芍药籽油脂肪酸组成以及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共测出1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达到84.86%;最后,对芍药籽油进行DPPH、ABTS抗氧化性测定,其半数清除率值IC 50值分为21.18、9.88 mg/mL,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籽油 水酶法 脂肪酸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翅六道木嫩叶果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及结构表征
14
作者 毛琪琪 罗扬 +4 位作者 王姜林 罗洁 范贤康 刘成国 周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目的]明确双翅六道木嫩叶中果胶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特征。[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双翅六道木嫩叶果胶,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通过多糖水解衍生化... [目的]明确双翅六道木嫩叶中果胶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特征。[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双翅六道木嫩叶果胶,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通过多糖水解衍生化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利用红外光谱法推测其可能的结构。[结果]双翅六道木嫩叶果胶得率为23.38%,其酯化度为1.17%、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2.16%,该果胶呈片状且含有裂痕,其单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等组成,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7.069×10^(5),3.434×10^(5),Mw/Mn为2.06,并具有典型的果胶吸收光谱特征。[结论]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的双翅六道木嫩叶果胶是一种结构线性度较低,以含有较短侧链的RG-I型结构为主的符合商业要求的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六道木 超声波辅助酶法 果胶 理化性质 表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改造手段提高D-来苏糖异构酶酸性条件异构催化活力
15
作者 李巧玲 胡阳 +3 位作者 周慧灵 喻勋 文李 吴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改善D-来苏糖异构酶在酸性环境下的活性。[方法]通过对来源于Caldanaerobius polysaccharolyticus菌株的D-来苏糖异构酶进行表面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得到突变位点K2D、K2E、K8D、K8E、K18D和K18E。通过构建... [目的]改善D-来苏糖异构酶在酸性环境下的活性。[方法]通过对来源于Caldanaerobius polysaccharolyticus菌株的D-来苏糖异构酶进行表面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得到突变位点K2D、K2E、K8D、K8E、K18D和K18E。通过构建突变体,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诱导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重组突变体酶,并开展体外重组突变体酶在酸性pH 5.5和近中性pH 6.5下催化转化D-果糖制备D-甘露糖的差异比较试验。[结果]重组突变体酶K8D和K8E显著提升了D-果糖的催化转化率,最优条件(pH 6.5)下的转化率达140%;而在pH 5.5时,转化率较野生酶提高了1.26倍。[结论]通过分子改造手段成功提高了D-来苏糖异构酶突变体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 D-来苏糖异构酶 分子改造 生物酶法 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霉酯化酶淀粉酶活力测定条件的优化
16
作者 陈定一 李俊琳 +1 位作者 王丽玲 侯旭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了准确测定根霉产淀粉酶、酯化酶的能力,以高产酯化酶和淀粉酶的2株根霉为材料,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根霉淀粉酶、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根霉酯化酶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根霉淀粉酶活力的方法和硝基... 为了准确测定根霉产淀粉酶、酯化酶的能力,以高产酯化酶和淀粉酶的2株根霉为材料,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根霉淀粉酶、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根霉酯化酶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根霉淀粉酶活力的方法和硝基苯酚法测酯化酶活力方法。该方法可为根霉淀粉酶、酯化酶活力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可为科学了解根霉代谢产物和食用菌工业发酵菌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酶 淀粉酶 测定方法 根霉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型枸杞果酱的研制及贮藏品质分析
17
作者 刘海龙 张卿 +1 位作者 王家枢 彭强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09,共8页
该研究以枸杞果酱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复配甜味剂的添加剂方案,通过质构测定确定了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制作完成的果酱的风味物质,研究了贮藏45 d内果酱的褐变情况、营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 该研究以枸杞果酱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复配甜味剂的添加剂方案,通过质构测定确定了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制作完成的果酱的风味物质,研究了贮藏45 d内果酱的褐变情况、营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流失情况。结果表明,以1.25%黄原胶作为增稠剂,0.01%甜菊糖苷、0.08%罗汉果甜苷、15.35%木糖醇作为复配甜味剂可以制作出风味最佳的枸杞果酱,同时检测出果酱含有37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5种醛类、4种醇类、6种酮类、8种酸类、2种酯类。在枸杞果酱的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增加,枸杞果酱的褐变程度加剧,同时还原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维生素C含量降低。抗氧化物质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检测的7种单体酚类物质中,除儿茶素与槲皮素的变化情况不显著外,对香豆酸、咖啡酸、芦丁、绿原酸、没食子酸5种物质的含量减少率分别达到35.0%、43.3%、38.6%、33.2%、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果酱 响应面法 贮藏 非酶褐变 抗氧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复合酶解法提取山桐子油的条件优化及品质分析
18
作者 张诗怡 黄秀芳 +3 位作者 豆磊 王智勇 阚建全 罗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9,共9页
为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山桐子油的工艺条件,分析所得油脂品质,通过单因素实验、D-最优混料设计、响应面优化实验对复合酶配比、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山桐子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 为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山桐子油的工艺条件,分析所得油脂品质,通过单因素实验、D-最优混料设计、响应面优化实验对复合酶配比、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山桐子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时间4.2 h、超声功率90 W、超声温度51℃、质量分数3.5%复合酶(m_(果胶酶)∶m_(纤维素酶)∶m_(半纤维酶)=0.393∶0.210∶0.397)、酶解pH 5、料液比1∶5,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结束后,调pH至中性加入中性蛋白酶破乳1 h,在此工艺下山桐子油提取率为90.36%,所得山桐子油酸价42 mg/g、过氧化值0.02 g/100 g、碘值135.13 g/100 g、皂化值194.19 mg/g,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混料设计 超声辅助 提取率 脂肪酸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土壤理化特性及NH_(3)挥发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鸣腾 曾冲 +8 位作者 李帅 蔡迦铭 楚静雅 周明远 王宜伦 苗玉红 李刚 刘雪峰 李岚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2-1505,共14页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置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有机肥∶化肥=25%∶75%),共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3)、酸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4)和槽式堆肥+化肥(T5)6个处理。分别于夏玉米播种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土壤pH,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容重,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碳氮比,NH_(3)挥发动态与累积效应,并于夏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和T1相比,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处理间以T4最高,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9.90%和15.71%;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均可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及容重,且以T4效果最佳。与T1相比,T4处理成熟期0.25~2 mm、≥2 mm土壤团聚体分布比例及各粒级团聚体碳氮比分别平均增加45.40%、67.11%和26.47%。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T4最高,较T1于各时期平均增幅分别为26.77%、24.89%和26.15%。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有效降低土壤NH_(3)挥发通量峰值与累积量,且以T4减排效应最佳,比T1分别平均降低29.66%和40.18%。与T1相比,T4处理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17.28%、56.64%和25.19%。综上所述,酸调控槽式堆肥与化肥以25%∶75%比例配施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碳氮比,增强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水平。该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化肥减施增效及土壤地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猪粪堆肥 发酵方式 猪粪堆肥配施化肥 土壤理化性质 团聚体 酶活性 NH_(3)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方式对不同烤烟品种中部叶产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刘溪溪 刘刚 +9 位作者 鄢敏 王朝旭 涂勇 许康 黄洋 杨杰 王秀丽 赵全志 年夫照 王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为提高川南烟叶与云产卷烟品牌的适配性,优化主栽品种合理群体结构与提高烟叶产质量,通过设置现蕾打顶、初花打顶和盛花打顶等不同打顶时间和保留16片叶子、保留20片叶子等不同打顶方式的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方式下云烟87、湘烟7号... 为提高川南烟叶与云产卷烟品牌的适配性,优化主栽品种合理群体结构与提高烟叶产质量,通过设置现蕾打顶、初花打顶和盛花打顶等不同打顶时间和保留16片叶子、保留20片叶子等不同打顶方式的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方式下云烟87、湘烟7号、中川208中部叶生长发育、内在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云烟87、湘烟7号和中川208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和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等活性在现蕾打顶+留叶16片处理下数值较大,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和留叶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在盛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下数值最小;在烤烟化学成分方面,云烟87中部叶在初花打顶方式下较为协调,湘烟7号和中川208中部叶在现蕾打顶方式下较为协调;3个品种中部烟叶的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在现蕾打顶处理下达到较高水平,且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和留叶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综上,云烟87、湘烟7号和中川208在现蕾打顶并保留16片叶子下能促进中部烟叶生长发育,提高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经济性状以及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方式 酶活性 化学成分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