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云翔
郁志明
+2 位作者
周晓君
周达琼
谈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圆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对照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心尖部最大(P<0.05);短轴径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圆周应变在前间隔和后间隔基底及中间段高于同水平心尖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CRF组纵向、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值均降低(P<0.05)。结论斑点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评价CRF患者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心室功能
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2
作者
凡丽梅
董方旭
+2 位作者
段剑
孙岩
孙良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9-164,共6页
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电子剪切散斑干涉3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开展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红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对比试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技术具有各自的适应性,...
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电子剪切散斑干涉3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开展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红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对比试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技术具有各自的适应性,且都具有非接触式、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其中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在保证能穿透工件且良好的信噪比的情况下,能检测不同深度位置的缺陷,检测结果不受缺陷位置、形状的限制;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只对复合材料表面层和近表面层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在检测过程还能实时观测缺陷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材料结构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
超声检测
红外热成像
电子剪切散斑干涉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云翔
郁志明
周晓君
周达琼
谈君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圆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对照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心尖部最大(P<0.05);短轴径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圆周应变在前间隔和后间隔基底及中间段高于同水平心尖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CRF组纵向、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值均降低(P<0.05)。结论斑点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评价CRF患者左室功能。
关键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心室功能
左
Keywords
ultrasonic two-dimensional speckles tracing imaging technology
kidney failure, chronic
ventricular function, left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2
作者
凡丽梅
董方旭
段剑
孙岩
孙良文
机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9-164,共6页
文摘
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电子剪切散斑干涉3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开展蜂窝夹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红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对比试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技术具有各自的适应性,且都具有非接触式、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其中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在保证能穿透工件且良好的信噪比的情况下,能检测不同深度位置的缺陷,检测结果不受缺陷位置、形状的限制;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和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只对复合材料表面层和近表面层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在检测过程还能实时观测缺陷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材料结构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空气耦合
超声检测
红外热成像
电子剪切散斑干涉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
Keywords
air-coupled
ultrasonic
testing
technology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st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shear
speckl
e interferometry
technology
non-contac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曹云翔
郁志明
周晓君
周达琼
谈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凡丽梅
董方旭
段剑
孙岩
孙良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