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Ultrasonic NDT System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1
作者 MA Hong-wei, ZHANG Xu-hui, WEI Jua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共1页
Aimed at inner quality controlling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an ultrasonic testing system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ultrasonic 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which has features of strong penetra... Aimed at inner quality controlling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an ultrasonic testing system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ultrasonic 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which has features of strong penetration, well direction, high sensitivity, low cost, and harmless to people and material.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computer, NC (Numerical control), precision mechanism,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were integrated in the testing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es a PC, system software, ultrasonic data acquisition card, stepper motor drive card and five-axis precision mechanical device, etc. The software was developed using WIN98-based VC++. According to CAD data of the parts and interpolation methods, the scanning programs can be programmed. The five-axis scanning system is driven by the 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the attitude of ultrasonic probes. The system’s automatic scanning for complex surface parts, real-time acquiring ultrasonic data and automatic identifying flaw signal have been realized.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testing complex surface parts, but for testing random curve parts. With fast testing speed, high sensitivity, high testing precision and high reliability, the system has a wide adap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surface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sonic signal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ambiguity plane feature 被引量:4
2
作者 Du Xiuli Wang Yan Shen Y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427-433,共7页
Ambiguity function (AF)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ultrasonic signal to resolve the preprocessing problem of different center frequencies and different arriving times among ultrasonic signals for feature extraction, a... Ambiguity function (AF)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ultrasonic signal to resolve the preprocessing problem of different center frequencies and different arriving times among ultrasonic signals for feature extraction, as well as offer time-frequency features for signal classification. Moreover, Karhunen-Loeve (K-L) transform is considered to extract signal features from ambiguity plane, and then the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o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PNN) for signal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mbiguity function eliminates the difference of center frequency and arriving time existing in ultrasonic signals, and ambiguity plane features extracted by K-L transform describe the signal of different classes effectively in a reduced dimensional space. Classification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ambiguity plane features obtain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features extracted by wavelet transform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testing signal classification ambiguity function K-L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under tensile deformation 被引量:12
3
作者 XIE Zhen-dong GUAN Yan-jin +2 位作者 YU Xiao-hui ZHU Li-hua LIN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545-1559,共15页
Ultrasonic vibration can reduce the forming force, decrease the friction in the metal form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effectively. Tensile tests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were carried ou... Ultrasonic vibration can reduce the forming force, decrease the friction in the metal form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effectively. Tensile tests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were carried ou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racture modes of tensile specimens,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hardness under different vibr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under tensile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reductions of the true stress appeared under various ultrasonic vib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maximum decreasing range was 4.76%. The maximum microhardness difference among the 3 nodes selected along the specimen was HV 10.9. The fracture modes, plastic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also were affected by amplitude and action time of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The softening effect and the hardening effect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hen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was applied. When the ultrasonic amplitude was 4.6 μm with short action time,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was dominated by twins and the softening effect was dominant. However, the twinning could be inhibited and the hardening effect became dominant in the case of high ultrasonic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vibration tensile test AZ31 magnesium alloy plastic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hniqu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10MHz short pulse focus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被引量:1
4
作者 ZHU Guozhen, YANG Yong, LU Ke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S1期15-17,22,共4页
A focus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used for biomedical purposes with a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10MHz and a pulse width of one and a half periods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given including (1... A focus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used for biomedical purposes with a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10MHz and a pulse width of one and a half periods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given including (1) focused acoustic field recorded by an optical means, (2) electric waveform for triggering the transduc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veform of the wave received by another transducer, and (3) result of tests on a sample o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ED TRANSDUCER SHORT pulse ultrasonic MEDICIN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flaw identification of ultrasonic signal for large shafts based on optim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
5
作者 Zhao Xiufen Yin Guofu +1 位作者 Tian Guiyun Yin Ying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8-913,共6页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flaws is very important for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large shaft.A novel automatic def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Wavelet packet analysis(WPA)was appli...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flaws is very important for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large shaft.A novel automatic def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Wavelet packet analysis(WPA)was applied to feature extraction of ultrasonic signal,and optim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was used to perform the identification task.Meanwhile,comparative study on convergent velocity and classified effect was done among SVM and several improved BP network models.To validate the method,som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has very high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for large shafts and the optimal SVM processes bette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and spreading potential than BP manual neural network under small study sample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鉴别技术 超声波 转轴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浸超声显微成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与开发
6
作者 袁新安 李伟 +4 位作者 蔡宝平 殷晓康 李肖 张西赫 毕壮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1,共5页
为满足水浸显微超声无损检测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需求,研究了一套高精度水浸显微超声成像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嵌入式硬件构建了三轴扫描台架和控制系统,并建立了栅格检测峰值C扫描层析成像算法。实验操作软件采用QT框架结合C++语言... 为满足水浸显微超声无损检测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的需求,研究了一套高精度水浸显微超声成像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嵌入式硬件构建了三轴扫描台架和控制系统,并建立了栅格检测峰值C扫描层析成像算法。实验操作软件采用QT框架结合C++语言进行开发,最终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水浸超声显微成像教学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对PCB板试件、硬币等样品完成精准扫描;其C扫描层析成像算法可直观反演样品的二维形貌图像,为水浸超声显微无损检测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超声显微 超声换能器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邹红艳 洪问轩 +4 位作者 赵茂程 王军 王正 齐亮 谢为俊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为人造板质量与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检测原理(脉冲反射法、脉冲透射法、衍射时差法、共振法)、不同探头数量(单个探头、双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波形(Lamb法、横波法、纵波法、表面波法)以及不同耦合方式(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干耦合法、空气耦合法)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概括分类。从物理力学性能检测与缺陷检测深入分析了国内外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影响超声波检测效果的原因和不同人造板在检测方法、内容上的差异。提出今后应着重关注4个方面研究重点:非接触式技术推动检测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力学性能评估效率;高分辨率成像实现缺陷可视化;化学材料引入对性能检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人造板 无损检测 物理力学性能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测量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
8
作者 马志远 宋鑫民 +2 位作者 张天旭 郝旭峰 林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6,共7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薄、涂层与基体声学参数相近、叠层多界面等引起的传统超声测厚方法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ltrasonic echo phase derivative ...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薄、涂层与基体声学参数相近、叠层多界面等引起的传统超声测厚方法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ltrasonic echo phase derivative spectrum,UEPDS)谐振频率测量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的新方法。基于超声波在多层结构中的透射与反射规律,构建出耦合介质/涂层/基体三介质二界面结构的UEPDS,并辨识UEPDS的谐振频率与涂层厚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克服传统采用声压反射系数幅度谱或相位谱测厚时精度受基准波、信号初始相位等影响大的问题,结合标定声速,即可准确测定涂层厚度。试验使用超声C扫描系统结合标称频率25 MHz探头对厚度在数十~100μm变化的富树脂层进行测厚,并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厚度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5 MHz探头可有效实现厚度≥40.7μm的富树脂层测厚,超声测厚云图与金相观测厚度之间绝对误差≤5.1μm,相对误差<8.0%。研究发现影响测厚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为富树脂层/基体界面存在的起伏状编织间隙残留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EPDS) 谐振频率 富树脂层 测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凤娟 秦绍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 [目的]探索商洛香菇和羊肚菌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商南县香菇和羊肚菌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对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热水浸提温度对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1∶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60℃的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在料液比1∶5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浸提温度50℃的条件下,羊肚菌多糖提取率最高。[结论]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和羊肚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节约、经济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多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耦合超声隐身涂层脱粘缺陷检测技术
10
作者 常俊杰 李咸君 +1 位作者 刘远 郑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对于涂层缺陷的检测操作复杂,不易检出。为解决隐身涂层厚度小,缺陷反射回波信号易产生互相混叠、难以区分等问题,首先开展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的隐身涂层厚度检测和界面脱粘缺陷检测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与实验。通... 常规超声检测方法对于涂层缺陷的检测操作复杂,不易检出。为解决隐身涂层厚度小,缺陷反射回波信号易产生互相混叠、难以区分等问题,首先开展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的隐身涂层厚度检测和界面脱粘缺陷检测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与实验。通过分析超声波在被检样品内部的传播特性,接着对仿真信号进行时频域处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多尺度模极大值的隐身涂层缺陷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每一个极大值平均值对应的异质界面,对厚度约为500μm的隐身涂层超声信号在不同界面处产生的奇异点进行检测,可实现较高精度的涂层厚度检测与涂层内弱粘结缺陷的识别和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超声 隐身涂层 数值模拟 脱粘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四叶参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11
作者 阮树堂 马小焕 叶晓燕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以四叶参根部为试验材料,考察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法结合正交试验,以水作为提取剂,研究测定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四叶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L_(9)(3^(4))的正交试验,得出... 以四叶参根部为试验材料,考察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法结合正交试验,以水作为提取剂,研究测定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四叶参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L_(9)(3^(4))的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四叶参根部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g/mL),超声功率为90%。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适用于四叶参总黄酮的提取,这为四叶参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叶参 超声波法 单因素试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超声信号估计方法
12
作者 王大为 高新怡 +2 位作者 解郁欣 李尚璋 敖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估计信噪比为-10dB的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参数时,均方误差和估计信噪比分别为0.0003和7.8241,该处理结果显著优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实现对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高斯卷积模型 超声信号处理 超声检测 余弦相似度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声学成像原理与技术综述
13
作者 张楠 许才彬 邓明晰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5,共23页
声学成像是现代检测领域当中的一门常用的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穿透能力获取反映被测区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声学信息,能够提供直观的结构二维或三维图像,从而为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和水下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该... 声学成像是现代检测领域当中的一门常用的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强大的穿透能力获取反映被测区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声学信息,能够提供直观的结构二维或三维图像,从而为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和水下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该文从成像结果的维度出发,通过将现有的检测声学成像方法划分二维厚度截面成像、二维水平截面成像和三维成像三种类型,对包含扫描成像、相控阵成像、合成孔径聚焦成像和超声层析成像在内的各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归纳了其优缺点。最后综合分析了影响这些方法准确性、实时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声学成像 扫描成像 相控阵 超声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超声混凝土应力识别
14
作者 郑罡 张智宇 +1 位作者 于吉港 宋林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69-6878,共10页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 为研究混凝土梁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的混凝土超声尾波应力识别算法(coda wave-DRSN,C-DRSN)。根据超声信号向量的高维特性,通过引入残差收缩块,使用软阈值函数和注意力机制,降低信号噪声对测量应力精度的干扰,实现自适应识别并提取信号中应力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对提取的信号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建立特征与应力的映射关系。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应力识别能力,分别采集混凝土工字梁在三点弯曲和偏心受压荷载作用下的超声尾波信号。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模式下,识别率均可达99%,表明该方法在超声混凝土梁应力识别方面具有可行性,与尾波干涉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尾波 应力识别 混凝土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贯穿裂纹的低功率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15
作者 陈爽 罗林棋 +2 位作者 李荣浩 王润豪 何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0-927,共8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由于其各向异性和层合结构,使得缺陷检测和识别变得困难,因此这类材料的无损检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裂纹生热机制,主要分析了摩擦生热和粘弹性生热原理,发现缺陷处的生热量主要与法向压力和...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由于其各向异性和层合结构,使得缺陷检测和识别变得困难,因此这类材料的无损检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裂纹生热机制,主要分析了摩擦生热和粘弹性生热原理,发现缺陷处的生热量主要与法向压力和振幅速度有关。通过建立CFRP贯穿裂纹的生热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不同检测参数进行模拟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激励振幅和预紧力越大,生热现象越明显。利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平台对含有裂纹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变量法的情况下,当激励电压为180 V时,缺陷处最大温升为133℃;当预紧力为40 N时,缺陷处最大温升为1083℃,此时裂纹处的生热最明显,检测效果最佳。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低功率超声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超声红外热成像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贯穿裂纹 数值仿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脉冲反射超深钻孔灌注桩浇筑界面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进超 刘厚成 +3 位作者 韩增强 胡胜 唐冬云 陈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150,共11页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解决灌注桩混凝土界面实时检测的超声波全脉冲反射技术体系,来实现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研制与理论模型分析;随后,结合全脉冲信号的声学特征,提出目标信号识别方法,来精准定位斜面与标定反射回波的信号前缘时刻;最后,通过形成目标回波信号校验准则,来有效区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的钻孔内介质声学特征;同时,本文结合实地测试数据,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本文方法研究,说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考虑浮浆层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与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界面检测 超声波反射 信号识别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声场传播特性及参数优化
17
作者 赵威隆 李忠虎 +2 位作者 张鑫宇 王金明 杨立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09,共8页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具有超声检测法与光学法的独特优势,在实现非接触检测的同时还可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为了提高激光超声的激发效率和缺陷检测精度,就需要对激光源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换能效率并降低成本。对不同情况下的激光超声声...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具有超声检测法与光学法的独特优势,在实现非接触检测的同时还可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为了提高激光超声的激发效率和缺陷检测精度,就需要对激光源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换能效率并降低成本。对不同情况下的激光超声声场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激光超声作用于X80管道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合设定的激光脉宽和激光光斑半径,研究了激光源参数与超声声场之间的关系,并利用MATLAB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脉宽值设定为20 ns、光斑半径设定为300μm时,激光超声在X80管道中具有相对最优的激发效率。这为提高激光源的激发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数值模拟 无损检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棒材表面斜向缺陷水浸法超声检测技术
18
作者 冯运久 李恒羽 +1 位作者 许妍 卢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5-890,共6页
在采用超声波水浸法检测锆合金棒材表面斜向缺陷时,由于受到棒材表面曲率的影响,要实现纯横波入射并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变得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该文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此模型用于模拟超声波在锆合金棒材中的传播路径... 在采用超声波水浸法检测锆合金棒材表面斜向缺陷时,由于受到棒材表面曲率的影响,要实现纯横波入射并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变得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该文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此模型用于模拟超声波在锆合金棒材中的传播路径;同时确定超声波穿过水介质进入棒材时的内部折射角、当超声波从棒材内部射入人工刻槽与棒材表面形成端角反射时的入射角,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开发了另一个数学模型,用于确定施加超声波入射的角度和方向。在检测斜向缺陷的过程中采用线聚焦探头不仅获得了较高的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这些研究结果为棒材表面斜向缺陷的水浸法超声波纯横波检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超声检测 线聚焦 斜向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9
作者 吴海波 张平松 +6 位作者 许时昂 黄亚平 董守华 程彦 李东会 张生 张敏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45,共13页
【背景】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煤层气勘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方法】回顾了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内煤层气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建模与反演,煤层气储层地震波场模拟,煤层气地震... 【背景】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煤层气勘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方法】回顾了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内煤层气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建模与反演,煤层气储层地震波场模拟,煤层气地震AVO反演与地震属性反演,以及煤层气储层资源与工程“甜点区”综合地震预测等多项核心技术方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剖析了煤层气储层吸附气、双重孔裂隙系统、黏弹性和薄层等特性对该型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精度及分辨率的影响与限制。从煤层气储层开发目标的转变、地震勘探关键环节的技术迭代两个视角,展望了煤层气储层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展望】未来,煤层气地震预测与评价技术将紧跟深部煤层气开发与煤系多气一体化共采的发展方向,在储层岩石物理精细刻画、数值建模与模拟、高精度探测数据采集、目标导向型精细化处理、多参数高精度智能反演以及“甜点区”综合识别等多项技术方向上形成突破,助推实现煤层气勘探领域新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超声波测试 岩石物理建模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接管内部进水超声检测技术
20
作者 饶迪 方春华 +5 位作者 游海鑫 钮非凡 周固 普子恒 江进波 董晓虎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耐张线夹在长期运行中,内部的密封材料容易失效,导致未压区存在积水,容易发生未压区鼓包、锈蚀、钢芯和铝管断裂等缺陷,并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文章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压接管内部进水的方法,研究超声检测压接管内部进水的最佳... 耐张线夹在长期运行中,内部的密封材料容易失效,导致未压区存在积水,容易发生未压区鼓包、锈蚀、钢芯和铝管断裂等缺陷,并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文章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压接管内部进水的方法,研究超声检测压接管内部进水的最佳检测频率、最佳检测位置以及不同进水深度时的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对于铝管内壁一次回波:进水情况下的回波峰值小于空气情况下的回波峰值,随着进水深度的改变,进水情况下的回波峰值保持不变;观察水-空气界面一次回波的接收时间可以判断压接管内部的进水深度。该方法为检测压接管内部进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耐张线夹 超声波检测 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