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 recognition algorithm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based on ultrasonic detection
1
作者 罗柏文 周知进 +1 位作者 卜英勇 赵海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738-741,共4页
A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fast recognize three types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i.e. the level, the gradient and the uneven. With pendulum single beam bathymeter, the hard level concrete floor, the random uneven ... A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fast recognize three types of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i.e. the level, the gradient and the uneven. With pendulum single beam bathymeter, the hard level concrete floor, the random uneven floor and the gradient wood panel (8-) were ultrasonically detected 20 tim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right from fact that the first clustering values of the uneven are all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60.0% that is obtained by the level and gradient samples.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dynamic clustering theory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exceptional elevation values produced by the disturbances resulted from the grazing angle, the characteristic of bottom material and environmental noises, and its real-time capability is good. Thus,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restructuring of the micro-ter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micro-terrain ultrasonic detection single beam exceptional elevation values threshold value dynamic clus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离群因子与隔离森林的激光超声缺陷检测
2
作者 李阳 朱文博 +4 位作者 静丰羽 叶中飞 马云瑞 周洋 邹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其次,利用LOF算法和IF算法进行了数据异常值的识别分析,并利用累积分布函数和核密度估计确定异常值的阈值大小;最后,对比了LOF算法、IF算法以及最大振幅图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LOF算法有更优的缺陷识别精度和更低的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缺陷检测 主成分分析 局部离群因子 隔离森林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3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的耐张线夹压接缺陷检测技术
4
作者 方春华 游海鑫 +5 位作者 胡冻三 董晓虎 程绳 吴军 饶迪 许瑶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3,共6页
为实现耐张线夹铝绞线压接缺陷的快速检测,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线夹压接缺陷的方法。首先根据超声脉冲反射法的原理,结合压接后NY-630/45型耐张线夹内部结构,从理论分析超声检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随后建立压接合格、欠... 为实现耐张线夹铝绞线压接缺陷的快速检测,提出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线夹压接缺陷的方法。首先根据超声脉冲反射法的原理,结合压接后NY-630/45型耐张线夹内部结构,从理论分析超声检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随后建立压接合格、欠压以及铝线安装深度不足线夹的二维截面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超声波在不同压接缺陷中的传播规律;制备压接缺陷试样,探究不同检测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后验证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NY-630/45型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可行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耐张线夹压接缺陷。该技术可为现场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检测以及识别提供思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张线夹 压接缺陷 钢芯铝绞线 超声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软接触模型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识别
5
作者 阎石 王雪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程中层表面接触压力与刚度;使用颗粒接触模型建立了锈蚀程度和超声导波非线性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数值分析时将锈蚀接触问题简化为一个软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软接触中各参数和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软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超声导波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趋势和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二阶非线性系数和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钢筋混凝土早期锈蚀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基于软接触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识别 非线性超声导波 层状结构 软接触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颗粒链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局放检测用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袁燕岭 高岭 +4 位作者 张占新 赵一明 颜育 吴明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2-659,共8页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与电缆表面之间存在声学界面不匹配问题,而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能够克服这一缺点、实现电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检测。然而持续提高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进一步降低其对超声信号的检出极限,是其走向实际应...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与电缆表面之间存在声学界面不匹配问题,而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能够克服这一缺点、实现电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的检测。然而持续提高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灵敏度,进一步降低其对超声信号的检出极限,是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文从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的核心敏感材料(压电薄膜)的优化设计出发,研究了厚度对Pb(Zr_(0.52),Ti_(0.48))O_(3)(PZT)压电薄膜材料综合性能及其所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界面死层的影响,厚度约为1.2μm的PZT压电薄膜相较于厚度约为0.8μm、1.0μm和1.6μm的薄膜具有更大比例的(100)晶粒择优取向和更高的剩余极化,表现出最高的压电系数,更具备应用潜力。利用该厚度的PZT压电薄膜制备了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并用其检测在110 k V真型电缆上传播的由自动笔铅芯断裂产生的超声信号,计算得到该超声信号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中的衰减系数为3.74 dB/m。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利用压电薄膜厚度优化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柔性压电超声传感器在电缆等电力设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柔性压电传感器 超声检测 PZ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脉冲反射超深钻孔灌注桩浇筑界面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进超 刘厚成 +3 位作者 韩增强 胡胜 唐冬云 陈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150,共11页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 超深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针对传统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方法在测试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全脉冲反射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界面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能够解决灌注桩混凝土界面实时检测的超声波全脉冲反射技术体系,来实现技术方法的仪器设备研制与理论模型分析;随后,结合全脉冲信号的声学特征,提出目标信号识别方法,来精准定位斜面与标定反射回波的信号前缘时刻;最后,通过形成目标回波信号校验准则,来有效区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的钻孔内介质声学特征;同时,本文结合实地测试数据,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通过本文方法研究,说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考虑浮浆层的超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界面检测,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与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界面检测 超声波反射 信号识别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WSH-500型喷雾机喷杆高度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建国 杨硕 +1 位作者 李成前 翟长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针对地面起伏造成喷雾机喷杆高度波动的问题,以永佳3WSH-500型喷雾机为试验平台,电动推杆为喷杆高度调节驱动部件,采用滞环控制原理,设计了基于超声探测的喷杆高度调控系统。首先,对3种路面(水泥地路面、田间未耕路面和田间翻耕路面)下... 针对地面起伏造成喷雾机喷杆高度波动的问题,以永佳3WSH-500型喷雾机为试验平台,电动推杆为喷杆高度调节驱动部件,采用滞环控制原理,设计了基于超声探测的喷杆高度调控系统。首先,对3种路面(水泥地路面、田间未耕路面和田间翻耕路面)下超声波传感器反馈电流信号与喷杆高度的探测曲线进行标定试验,获得3种路面喷杆高度监测曲线。其次,开展喷杆高度调节静态试验,通过改变喷杆高度,获得了静态调节下喷杆高度调节响应曲线,确定静态最优滞环值为10 mm。开展了3种路面下不同车速对喷杆高度调节的性能试验及性能对照试验,根据喷杆高度趋于稳态时的振颤范围,确定动态最优滞环值为50 mm,喷杆高度设定为1 000 mm,车速为2.5、5.0、6.0、8.0 km/h。试验结果表明:车速对系统喷杆高度的调控性能影响较小,而地面起伏对系统喷杆高度调控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以动态性能对照试验作为对照组,田间未耕地路面的控制合格率由83%~95%提升至93%~97%,在地形波动较大的田间翻耕路面,喷杆高度控制合格率由2%~16%提升至72%~87%。该研究可为喷杆高度调控性能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杆喷雾机 喷杆高度调控 地面起伏 超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扫描成像检测锂电池电解液退浸润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 夏广 +5 位作者 姜伟 陆瑞强 刘超 张佳 邓哲 郑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解液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长度方向,极耳附近相比其他位置更容易出现电解液退浸润的情况,且正极比负极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缺陷;厚度方向上电池中间层比外层区域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现象。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材料选取与结构设计导致极耳位置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电解液发生反应消耗,加快了此区域的老化进程。最后针对这一现象对未来电池选材与设计和锂电池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声原位检测 电解液退浸润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皮-冰层界面融化脱粘超声探测
10
作者 王渊 张杨 +2 位作者 王岩 朱程香 朱春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9,共9页
为解决热防护系统工作时局部冰层脱粘难以在线探测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多层介质内超声传递理论的蒙皮-冰层界面融化程度在线超声探测方法研究。构建了包含蒙皮、水膜、冰水过渡层、冰层和空气层的多层介质声学模型,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超... 为解决热防护系统工作时局部冰层脱粘难以在线探测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多层介质内超声传递理论的蒙皮-冰层界面融化程度在线超声探测方法研究。构建了包含蒙皮、水膜、冰水过渡层、冰层和空气层的多层介质声学模型,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超声脉冲波作为激励源,通过数值计算获得多层介质界面回波信号;发展用于冰层融化脱粘测量的超声信号处理算法,对原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取蒙皮-冰层界面回波信号特征参数,提出采用蒙皮-冰层界面超声反射系数评估冰层融化程度;搭建超声结冰探测系统,设计并制备耐低温超声传感器,在低温环境验证电加热作用下系统对冰层融化程度的测量能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蒙皮表面冰层融化产生薄水膜时,可通过蒙皮-附着物界面超声反射系数变化反映冰层融化程度;将超声反射系数大于0.8作为冰层融化判据,随超声信号中心频率增大,可对更薄的水膜进行识别,7.5 MHz中心频率信号对应的水膜识别厚度为10μm。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明冰、混合冰和霜冰结冰气象条件下,超声探测系统均可在电加热工作初期输出冰层脱粘信号。初步探索了热防护作用过程中蒙皮-冰层界面超声脉冲波传播特性,提出的冰融化程度探测方法有望进一步降低热防护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层脱粘 结冰探测 在线超声探测 超声脉冲波 反射系数 融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叶片材料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综述
11
作者 张璇 李文静 +2 位作者 刘志强 高源蔚 胡志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92,共24页
在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日益重要,风力发电作为三大新能源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全球广泛应用,而风力发电机叶片作为关键部件,承担着捕获风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功能,其损坏将显著降低发电效率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 在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日益重要,风力发电作为三大新能源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全球广泛应用,而风力发电机叶片作为关键部件,承担着捕获风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功能,其损坏将显著降低发电效率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风机叶片的缺陷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针对图层失效、复合层失效、胶接失效及组件失效等多种损伤类型。总结了多种无损缺陷检测技术(WBT)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从适用场景、技术优势与局限性等方面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析,结合风力发电工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各类检测技术的应用建议,并展望了风机叶片缺陷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风力发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风力发电机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超声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超声检测方法
12
作者 高晓进 梁成瑜 +2 位作者 王丙阳 付亮 梅辉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新型飞行器的舱门、机翼、尾翼等结构大量采用了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针对该结构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常规超声反射法和超声穿透法检测蜂窝夹芯与面板粘接质量的适用性,发现常规的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均难以检测大厚... 新型飞行器的舱门、机翼、尾翼等结构大量采用了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针对该结构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常规超声反射法和超声穿透法检测蜂窝夹芯与面板粘接质量的适用性,发现常规的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均难以检测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的脱粘缺陷。提出了喷水耦合超声C扫描反射法和接触耦合高分辨力聚焦超声A扫描反射法结合的检测方法。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对含有人工缺陷的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试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检出试样中I界面、Ⅱ界面的所有人工脱粘缺陷,可检测出Φ5 mm的脱粘缺陷,实现60 mm厚度的蜂窝夹芯与复合材料面板粘接质量的超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厚度 蜂窝 脱粘 超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局部放电超声检测用高灵敏度柔性PZT压电超声传感器
13
作者 颜育 姚露露 +3 位作者 吴明 刘泳斌 高景晖 钟力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5-3233,共9页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检测电缆局部放电时存在声学界面失配现象,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严重衰减,因此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无法高灵敏度地检测电缆局部放电。针对该现象,根据声阻抗匹配原则与电磁屏蔽需求设计制备了一种基... 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检测电缆局部放电时存在声学界面失配现象,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严重衰减,因此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无法高灵敏度地检测电缆局部放电。针对该现象,根据声阻抗匹配原则与电磁屏蔽需求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锆钛酸铅(Pb(Zr_(0.52),Ti_(0.48))O_(3),PZT)压电薄膜的柔性超声传感器;研究了不同极化方式对柔性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测试了封装后柔性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性能、灵敏度曲线以及方向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柔性传感器的真型电缆气隙模型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制备的柔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且不具有方向敏感性,在30~200 kHz范围内的灵敏度平均值与峰值分别为51.8 dB与53.8 dB;在真型电缆的气隙放电超声检测中,柔性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为传统压电陶瓷超声传感器的1.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局部放电 超声检测 柔性PZT压电超声传感器 PZ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检测技术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过充热失控早期预警
14
作者 王俊翔 唐佳 +4 位作者 李雨珮 夏凌寒 潘景堂 成永红 孟国栋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83-3593,共11页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是当前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热失控过程中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状态监测的原位超声透射方法,并结合温度、电压、电流、表面形变等多参数检测技术,构建了电池热失...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是当前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热失控过程中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状态监测的原位超声透射方法,并结合温度、电压、电流、表面形变等多参数检测技术,构建了电池热失控内-外参量综合测试系统。研究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内外参量变化特性,讨论了超声信号对电池内部演变的响应机制,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电池内部状态的精确监测。结果表明,超声信号强度(U_(rms))和超声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能够有效表征电池内部状态的变化,其中U_(rms)对电池温度和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的变化更为敏感。电池过充会显著增强超声信号衰减效果,且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时间节点远早于防爆阀开启时间,表明超声信号可作为电池过充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马田系统的电池过充热失控预警算法,提前30 min预测电池防爆阀的开启。该研究工作对于深入认识储能电池热失控的时空发展特性,提升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超声检测 热失控 状态监测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亚毫米级焊缝缺陷检测的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设计
15
作者 胡子健 孙长河 +2 位作者 黑创 罗明璋 杜国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下,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业领域,但是钢结构在连接焊接时受制作工艺、环境等因素易出现各种焊缝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钢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缺陷对损伤评估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钢结构内部焊缝缺... 在“双碳”目标下,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业领域,但是钢结构在连接焊接时受制作工艺、环境等因素易出现各种焊缝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钢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缺陷对损伤评估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钢结构内部焊缝缺陷检测存在难以兼顾检测分辨率和检测范围的局限,设计了一种十六通道高分辨率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首先,通过理论模型优化确定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结构并完成器件制作。其次,为了测试研制的线阵探头的性能,对其展开电阻抗、超声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理论设计的谐振频率与实验测试结果偏差小于5%,各阵元的-6 dB相对带宽平均值为79.33%,说明通过声阻抗匹配层和楔块设计成功设计研制出宽频带线阵探头。最后,采用该线阵探头对25 mm厚度标准焊接试块内部直径分别为2 000、1 000和500μm的3种孔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均能有效识别且检测分辨率优于500μm,为厚钢板焊缝早期微小缺陷准确检测及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换能器 线阵 缺陷检测 亚毫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微弱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16
作者 马卫卫 贺洪斌 +3 位作者 江灿 温家炜 陈浩 翟勇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0-488,共9页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在工作中,空气耦合超声探头输出信号小,且受电机噪声及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对检测系统的噪声要求高。为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微弱信号,该文设计一种具有抗干扰的超低噪声、高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的宽带放大电路。放大电... 超声探伤自动扫描平台在工作中,空气耦合超声探头输出信号小,且受电机噪声及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对检测系统的噪声要求高。为有效地检测并提取微弱信号,该文设计一种具有抗干扰的超低噪声、高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的宽带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由一级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和由低噪声、可变增益放大器组成的两级级联电路构成。第一级放大器采用具有超低噪声、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放大器,根据噪声系数设计合适的反馈电路,达到最佳的噪声匹配。后两级电路可实现增益080dB连续可调。测量结果表明,电路整体增益在20100dB连续可调,能够检测到空气耦合探头微伏级信号,可广泛应用于弱信号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耦合超声 微弱信号检测 噪声系数 超低噪声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状态下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万翔 潘华伟 +3 位作者 黄利平 张旭辉 樊红卫 陈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6,277,共7页
在役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在机检测愈发迫切,而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单根钻杆两端的内螺纹或外螺纹缺陷,无法满足在机检测的要求。该文提出啮合状态下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超声导波检测方法,使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在机检测成为可能。首先... 在役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在机检测愈发迫切,而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单根钻杆两端的内螺纹或外螺纹缺陷,无法满足在机检测的要求。该文提出啮合状态下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超声导波检测方法,使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在机检测成为可能。首先,获得钻杆管体的频散曲线,选择群速度最大、曲线相对平坦、频率范围为60~120 kHz的L(0,2)为钻杆螺纹连接区域的检测模态;然后,从仿真和试验的角度研究了超声导波传播通过螺纹连接区域的透射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基于L(0,2)模态超声导波实现了对钻杆螺纹连接区域的缺陷检测与定位。结果表明,基于超声导波方法检测啮合状态下钻杆螺纹连接区域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为钻杆螺纹连接结构的在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钻杆 螺纹连接结构 透射特性 缺陷检测 缺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板焊缝根部缺陷高阶半跨模式波定量检测
18
作者 狄成军 李潇 +2 位作者 罗忠兵 刘晨飞 金士杰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铝合金薄板焊接时会产生接近垂直的根部缺陷,且表面余高制约超声检测探头与楔块布置。结合常规半跨模式波的全聚焦方法有助于实现根部垂直缺陷轮廓表征与定量,但受余高影响,相控阵探头声场仍难以有效覆盖焊缝区域。该文考虑了薄板内的... 铝合金薄板焊接时会产生接近垂直的根部缺陷,且表面余高制约超声检测探头与楔块布置。结合常规半跨模式波的全聚焦方法有助于实现根部垂直缺陷轮廓表征与定量,但受余高影响,相控阵探头声场仍难以有效覆盖焊缝区域。该文考虑了薄板内的超声波多次反射,提出利用声束路径更长、声场覆盖范围更广的高阶半跨模式波进行缺陷轮廓重建。对存在和不存在余高的厚度6.0 mm铝合金板中端点深度3.0 mm、高度3.0 mm的根部裂纹,采用32阵元、中心频率5 MHz相控阵探头配合55◦横波楔块实施全矩阵捕捉和高阶半跨模式波成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缺陷轮廓可以被完整呈现,且缺陷高度定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0%。此外,需依据板材厚度合理选择半跨模式波阶数,板厚越薄,适用的半跨模式波阶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高阶半跨模式波 焊缝余高 超声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小半径曲线钢轨超声A显滤波算法研究
19
作者 张江涛 曹源 +3 位作者 王峰 孙永奎 宿帅 安运通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的复杂环境会将大量噪声引入超声探伤A显波形中,导致B显成像点密集,进而引发伤损误判。为有效去除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掩码的小波阈值算法。首先,以小半径曲线钢轨轨头核伤检测为例,采用小波层相关算法对多时频尺度...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的复杂环境会将大量噪声引入超声探伤A显波形中,导致B显成像点密集,进而引发伤损误判。为有效去除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掩码的小波阈值算法。首先,以小半径曲线钢轨轨头核伤检测为例,采用小波层相关算法对多时频尺度波形进行特征提取,并记录特征点坐标;其次,对时频图应用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具有多时频尺度特征的簇中心坐标;然后,通过关联计算将小波层相关结果与时频图聚类结果进行比较,保留坐标一致的点作为特征提取结果,并据此采用基于掩码的小波阈值算法对A显波形进行滤波处理,通过伤损成像评价滤波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伤损检出率的前提下,较原始成像算法和低通滤波器,B显成像点数量分别降低了69.91%和39.15%,有效减少了噪声对A显波形的干扰,并保持了较高的检出率,为小半径曲线B显图像伤损辨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超声探伤 小半径曲线 小波分析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压缩在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许溢航 王平 +1 位作者 杨元 王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提高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距离与断面定位精度,保证钢轨服役期间安全性。本研究采用Barker码编码方式与凯塞窗函数对激励信号进行调制,扩展激励信号时宽,增强发射信号能量,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提高缺陷信号分辨率。开展... 为提高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距离与断面定位精度,保证钢轨服役期间安全性。本研究采用Barker码编码方式与凯塞窗函数对激励信号进行调制,扩展激励信号时宽,增强发射信号能量,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提高缺陷信号分辨率。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搭建钢轨三维仿真模型,并模拟钢轨断裂损伤情况。钢轨断裂程度为20%时,采用多周期正弦波信号激励,直达波信号的主波包信号与相邻波包信号峰峰值之比为1.065,而采用Barker13编码信号激励,直达波信号的主波包信号与相邻波包信号峰峰值比提高到2.542。分析不同断裂程度下的缺陷回波信号特征,采用Barker13编码激励信号回波信号强度幅值变化在40 dB以上,经有限元仿真研究可知,编码激励与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的分辨率与信号幅值。结合线下长距离钢轨检测实验,采用多周期正弦波信号所得到的检测信号,始波与回波信号成分复杂,时间差计算困难,而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信噪比,改善始波信号与回波信号的信号分辨率,断面定位准确率为99.3%。编码激励和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的幅值以及检测定位精度,为长距离钢轨断面定位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断裂 超声导波检测 巴克码 凯塞窗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