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柱塞泵关键部件超声空化水喷丸表面强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士伟 李萍 康敬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高压柱塞泵是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但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且内部几何结构复杂,国内缺乏良好的关键部件强化手段,导致国产高压柱塞泵寿命较低。该文利用超声波诱导水体产生空化泡,空泡溃灭产生射流冲击待强化表面,可获得良好的强化效... 高压柱塞泵是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但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且内部几何结构复杂,国内缺乏良好的关键部件强化手段,导致国产高压柱塞泵寿命较低。该文利用超声波诱导水体产生空化泡,空泡溃灭产生射流冲击待强化表面,可获得良好的强化效果。为能够多维度分析不同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以加工时间、靶向距离、超声振幅(声压强度)为试验因素,试件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水喷丸工艺可以提高其表面性能,是一种十分有研究前景的强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喷丸 高压柱塞泵 钛铝合金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志超 吕世亮 +1 位作者 谢春辉 卢能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综述了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阐述了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高能喷丸、高压水射流喷丸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喷丸对比发现,微粒子喷丸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激光喷丸可精确控制定位,超声/高能喷丸可实现材料表面纳米化,高... 综述了先进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阐述了微粒子喷丸、激光喷丸、超声/高能喷丸、高压水射流喷丸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喷丸对比发现,微粒子喷丸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激光喷丸可精确控制定位,超声/高能喷丸可实现材料表面纳米化,高压水射流喷丸可承受半柔性冲击并减少应力集中.此外,对各种喷丸技术综合分析并进行对比,认为超声喷丸、复合喷丸(高能-微粒喷丸,激光-机械喷丸)综合性能最佳,并展望了未来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喷丸 激光喷丸 超声/高能喷丸 高压水射流喷丸 复合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3
作者 栾伟玲 涂善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405-1409,共5页
喷丸具有操作简单、耗能少、效率高、适应面广等优点,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利用微粒冲击和微粒镶嵌镀膜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通过高能和超声喷丸实现金属表面纳米化及简化氮化工艺的... 喷丸具有操作简单、耗能少、效率高、适应面广等优点,是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喷丸表面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利用微粒冲击和微粒镶嵌镀膜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通过高能和超声喷丸实现金属表面纳米化及简化氮化工艺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喷丸力学分析的现状,提出在喷丸技术领域今后应加强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获得能够直接服务于工艺的工程计算方法,以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微粒冲击 微粒镶嵌镀膜 高能/超声喷丸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纳米化处理及显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兰青 李茂林 +3 位作者 王科 刘刚 卫英慧 许并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16-2020,共5页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 14 2 0铝合金上制备出纳米晶结构表层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沿厚度方向的结构变化特征 ,并对硬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表面高能喷丸处理 ,样品表面形...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 14 2 0铝合金上制备出纳米晶结构表层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沿厚度方向的结构变化特征 ,并对硬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表面高能喷丸处理 ,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 2 0 μm的纳米晶层 ,平均晶粒尺寸由约 2 0nm逐渐增加到约 10 0nm ;距表层约 2 0~ 5 0 μm为亚微细晶层 ;表面纳米化的程度与塑性变形量有关 ;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滑移的塑性变形方式实现的 ;与样品的内部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高能喷丸 表面纳米化 显微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0Cr18Ni9Ti不锈钢自纳米化机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靖 盛光敏 胡国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4-649,共6页
为在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0Cr18Ni9Ti不锈... 为在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0Cr18Ni9Ti不锈钢在高能喷丸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喷丸端大约70μm深度内形成纳米组织,其中喷丸表面的晶粒尺寸达到52nm左右。晶粒细化机理为:在小应变作用下主要是孪生变形把粗大晶粒细化成孪晶薄片,在大应变作用下,孪晶交叉把孪晶片细化成纳米晶粒,同时在孪晶交叉处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0Cr18Ni9Ti不锈钢 孪生变形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TA17近α钛合金晶粒细化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靖 盛光敏 胡国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9-804,共6页
为研究TA17近α钛合金在高能喷丸(HESP)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采用高能喷丸对TA17近α钛合金棒材端面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变形层组织进行表征,按照变形层中不同... 为研究TA17近α钛合金在高能喷丸(HESP)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采用高能喷丸对TA17近α钛合金棒材端面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变形层组织进行表征,按照变形层中不同深度的组织特征对晶粒细化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喷丸表面形成35 nm左右的等轴纳米晶,在孪晶形成层中粗晶内形成较厚的孪晶薄片,在过渡层中位错滑移使孪晶薄片内生成小角度取向的亚晶,在纳米层中亚晶被转变成随机取向的等轴纳米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能喷丸 纳米晶 孪生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对AZ31镁合金耐腐蚀性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蒙恩 盛光敏 尹丽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702-2704,2709,共4页
采用高能喷丸对AZ31镁合金棒材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失重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喷丸试样和未喷丸试样在中性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谱仪(EDS)对塑性变形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 采用高能喷丸对AZ31镁合金棒材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失重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喷丸试样和未喷丸试样在中性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谱仪(EDS)对塑性变形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利用微观硬度计测试了由喷丸表面到基体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喷完后AZ31镁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未喷丸的试样,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喷丸试样的腐蚀率急剧减小,然后缓慢降低,在喷丸表面形成了1层厚度约150μm的塑性变形区,在喷丸表面有裂纹存在。晶粒细化显著提高了母材表面的微观硬度,喷丸表面的微观硬度最高达到135HV,是母材的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腐蚀速率 裂纹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时间对TC4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温爱玲 闫秀侠 +1 位作者 任瑞铭 王生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采用离心式喷丸机对TC4圆棒试样进行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研究了TC4表面纳米化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同时,通过SEM观察、硬度测试和XRD分析等对高能喷丸工艺提高疲劳极限的效果、表面损伤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采用离心式喷丸机对TC4圆棒试样进行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研究了TC4表面纳米化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同时,通过SEM观察、硬度测试和XRD分析等对高能喷丸工艺提高疲劳极限的效果、表面损伤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离心式喷丸机进行高能喷丸使TC4材料的表面晶粒细化到18~22 nm,并有效地提高了其疲劳极限;随喷丸时间延长,晶粒尺寸进一步减小,但表层损伤程度加大,如何降低表面损伤,是高能喷丸提高疲劳极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表面纳米化 疲劳强度 T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高能喷丸纳米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聪慧 刘研蕊 兰新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硬度仪和透射电镜对TC4钛合金表面高能喷丸纳米化后的金相组织、晶粒尺寸、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材料表面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了纳米量级;在横截面上沿深度方向的晶粒细化程度逐渐减小;随距被处理表...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硬度仪和透射电镜对TC4钛合金表面高能喷丸纳米化后的金相组织、晶粒尺寸、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材料表面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了纳米量级;在横截面上沿深度方向的晶粒细化程度逐渐减小;随距被处理表面距离增加,硬度增加程度越来越小;随处理时间延长,表面硬度有增加的趋势。并对其纳米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钛合金 高能喷丸 硬度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前后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逯瑶 陈芙蓉 解瑞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116,共4页
通过X射线、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高能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变形层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 min高能喷丸处理以后,母材、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表... 通过X射线、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高能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变形层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 min高能喷丸处理以后,母材、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表面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8.2,24.7和34.4 nm;表面变形层厚度约为36.5μm;材料焊接接头各个区域的表面硬度有所提高,焊接接头磨损率为0.005 6%,是高能喷丸前焊接接头磨损率的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焊接接头 表面纳米化 高能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预处理对钛表面组织及生物活性微弧氧化层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再起 罗志聪 +3 位作者 葛振东 原辉 赵红 齐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5-1007,1011,共4页
为了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分别在普通粗晶钛和表面高能喷丸细晶钛上制备了多孔TiO2氧化层。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喷丸钛表面形成厚度>40μm,直径100~200nm的等轴晶结构层。利用扫描电镜(带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 为了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分别在普通粗晶钛和表面高能喷丸细晶钛上制备了多孔TiO2氧化层。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喷丸钛表面形成厚度>40μm,直径100~200nm的等轴晶结构层。利用扫描电镜(带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层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喷丸钛的表面生成的氧化层中含有α-Ca3(PO4)2相且钙磷百分含量提高。在粗糙的高能喷丸钛表面,微弧氧化速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氧化层与基体形成微机械咬合,基层结合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微弧氧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靖 盛光敏 +2 位作者 胡国雄 周小玲 颜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8,共5页
采用高能喷丸对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塑性变形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距表面70μm左右的范围内形成了100 nm以下的等轴纳米... 采用高能喷丸对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塑性变形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距表面70μm左右的范围内形成了100 nm以下的等轴纳米晶;从基体到喷丸表面,变形层的显微组织依次为单相奥氏体、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共存、单相马氏体;晶粒细化显著提高了塑性变形层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0Cr18Ni9Ti不锈钢 纳米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对SS400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东 陈怀宁 徐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8,共4页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SS400钢焊接接头表面层上制备纳米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特征,并利用XRD对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处理后表面层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SS400钢焊接接头在...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SS400钢焊接接头表面层上制备纳米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特征,并利用XRD对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处理后表面层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SS400钢焊接接头在敏感腐蚀介质硝酸盐溶液(98℃±3℃温度下,57%Ca(NO3)2+3%NH4NO3)中的应力腐蚀(SCC)行为.结果表明,经过高能喷丸处理后,试样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大约10 nm,且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可以提高SS400钢焊接接头抗硝酸盐溶液SC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400钢焊接接头 高能喷丸 表面纳米化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复合高能喷丸提高工业纯钛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温爱玲 王生武 +1 位作者 杨军永 任瑞铭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100,共4页
为提高工业纯钛的疲劳性能,首先采用大尺寸弹丸对纯钛表面进行高能喷丸,制备出一定深度的纳米表层,然后采用小尺寸弹丸进行表面修整喷丸;对复合高能喷丸纯钛的表面质量、疲劳强度及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单纯高能喷丸及未... 为提高工业纯钛的疲劳性能,首先采用大尺寸弹丸对纯钛表面进行高能喷丸,制备出一定深度的纳米表层,然后采用小尺寸弹丸进行表面修整喷丸;对复合高能喷丸纯钛的表面质量、疲劳强度及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单纯高能喷丸及未喷丸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高能喷丸可以有效解决工业纯钛高能喷丸造成的表面损伤、粗糙度高等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纯钛的疲劳强度,比未喷丸试样的提高了约52.3%,比单纯高能喷丸试样的提高了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高能喷丸 工业纯钛 表面质量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高能喷丸前后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逯瑶 陈芙蓉 +1 位作者 解瑞军 范文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对7A52铝合金双丝焊焊接接头表面进行处理,利用XRD、TEM和显微硬度仪对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 min高能喷丸处理,焊接接头表层的晶粒细化至纳米级,晶粒尺寸细小均匀;母材有η相析出。
关键词 焊接接头 表面纳米化 铝合金 高能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处理对7A52铝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超 陈芙蓉 +1 位作者 解瑞军 路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96-99,共4页
随着金属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SEM、EBSD、TEM和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高能喷丸处理后的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喷丸时间的延长铝合金表面硬度显著增大,当喷... 随着金属表面自纳米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SEM、EBSD、TEM和HR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高能喷丸处理后的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喷丸时间的延长铝合金表面硬度显著增大,当喷丸时间为50min时,表面硬度约为270H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近1.5倍。此时铝合金外表面均匀分布着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4.16nm的等轴晶,距表面约60μm处分布着以小角度晶界为主的微米级亚晶。7A52铝合金表面纳米级晶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晶粒变形使晶内逐渐形成高浓度位错,位错的缠绕、塞积对基体晶粒进行了初步分割细化,在往复载荷的作用下最终在表面形成了等轴的随机取向分布的纳米级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高能喷丸 位错 大角度晶界 小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喷丸FGH97粉末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晋 Kiplagat Collins Cherutich +2 位作者 李威 师俊东 林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0-257,共8页
目的为了探究超声喷丸对FGH97粉末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验证超声喷丸有限元粗糙度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在0.13 A与0.18 A的喷丸强度下进行超声喷丸表征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FGH97粉末高温镍基合金超声喷丸后的粗糙度变... 目的为了探究超声喷丸对FGH97粉末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验证超声喷丸有限元粗糙度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在0.13 A与0.18 A的喷丸强度下进行超声喷丸表征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FGH97粉末高温镍基合金超声喷丸后的粗糙度变化。建立了超声喷丸三维有限元模型(腔室几何模型、批量弹丸模型、振动系统、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两种喷丸强度下沿试样横向与纵向的Ra、R_z试验值测量数目均为25个,计算了两种喷丸强度下试样横纵向粗糙度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结果 0.18 A超声喷丸试验横纵向整体粗糙度均值Ra、Rz值分别为0.96μm、4.25μm,0.18 A超声喷丸数值仿真横纵向粗糙度Ra、Rz均值分别为1.02μm、4.3μm,横纵向粗糙度仿真值与试验数据最终评估值的差异小于10%,证实了FGH97粉末高温合金超声喷丸数值仿真预测的有效性,得出10个极值的取样测量数目更能准确反映出超声喷丸后试样表面粗糙度情况。结论喷丸强度的增加降低了粗糙度值分布的离散度,同时,相对标准偏差的差异性结果证明,在超声喷丸强化表面粗糙度分析前,对试样前处理状态进行测量分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 粉末高温镍基合金 粗糙度 有限元 相对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镁合金表面磁控溅射铝膜的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聪惠 刘颖 +2 位作者 赵旭 曾祥康 王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6,81,共6页
对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不同时间(0,20,30,40min)高能喷丸(HESP)处理,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HESP基体表面沉积铝膜,研究了铝膜的微观形貌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HESP基体表面铝膜的表面组织均匀、致密,铝膜较厚,且随着HESP处理时间... 对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不同时间(0,20,30,40min)高能喷丸(HESP)处理,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HESP基体表面沉积铝膜,研究了铝膜的微观形貌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HESP基体表面铝膜的表面组织均匀、致密,铝膜较厚,且随着HESP处理时间的延长,组织更加细小、均匀,铝膜厚度增大;经40min HESP处理后,铝膜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层,二者的结合力为16N,是未经HESP处理的3.2倍;与未经HESP处理的相比,HESP基体表面铝膜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与在盐雾中腐蚀24h后形成的腐蚀坑深度均较小,且随着HESP处理时间的延长,自腐蚀电流密度与腐蚀坑深度均减小,铝膜的耐电化学和耐盐雾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能喷丸 磁控溅射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喷丸对TC4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晓梅 王耀勉 张聪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131,共5页
采用高能喷丸对TC4焊接接头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焊接接头各区域的横截面微观组织,对各区域表层晶粒尺寸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了表层各区域的硬度,利用应力仪测试其不同区域的残余应力,并对其进... 采用高能喷丸对TC4焊接接头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焊接接头各区域的横截面微观组织,对各区域表层晶粒尺寸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了表层各区域的硬度,利用应力仪测试其不同区域的残余应力,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能喷丸处理后在TC4焊接接头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塑性变形层,经过高能喷丸处理,在强烈塑性变形作用下接头各区域表层晶粒尺寸均细化到纳米尺度.焊接接头三个区域的表面层硬度一致,且高于高能喷丸处理前试样的硬度;残余应力测试表明,经高能喷丸处理后焊接接头表层各区域均为残余压应力,高能喷丸实现了焊接接头表层组织和性能的均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焊接接头 高能喷丸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对SS400钢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东 陈怀宁 徐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对SS400钢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特征,同时对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处理后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纳米尺度,...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对SS400钢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特征,同时对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处理后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纳米尺度,且在表面形成厚度约为600μm的压应力层,压应力沿试样深度方向逐渐减小直至过渡到拉应力。在98±3℃温度下,Ca(NO3)257%+NH4NO33%溶液中进行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可以提高SS400钢的抗应力腐蚀开裂(SC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400钢 高能喷丸 表面纳米化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