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齐琨 赵龙 +3 位作者 马志阳 任方林 欧康康 段书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表征了ABC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形貌,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了ABP复合隔热气凝胶的隔热、红外隐身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ABP复合隔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聚乙二醇在ABP复合隔热气凝胶中的负载量达到93.8%(质量分数),熔融焓为182.2 J/g,经过20次固液循环后质量保留率为92.3%,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高温和低温目标的热防护和红外隐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热气凝胶 冷冻干燥 相变材料 隔热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与多孔材料复合砂浆的隔热性能研究及高温建筑应用
2
作者 刘跃国 刘一鸣 +1 位作者 李伟 张茂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216,222,共8页
为解决传统砂浆(CM)在高温环境下隔热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以水泥砂浆为基体,制备了枣椰纤维复合砂浆(DPRM)、阿尔法纤维复合砂浆(AFRM)以及白色碎石砂浆(WG),采用试验箱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隔热效果和热时滞性能,... 为解决传统砂浆(CM)在高温环境下隔热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以水泥砂浆为基体,制备了枣椰纤维复合砂浆(DPRM)、阿尔法纤维复合砂浆(AFRM)以及白色碎石砂浆(WG),采用试验箱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隔热效果和热时滞性能,评估其在建筑节能中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砂浆的热导率较传统砂浆显著降低,其中DPRM和AFRM的热导率分别为0.80 W/(m·K)和0.71 W/(m·K),降低了40.30%和47.01%。WG隔热性能最佳,最大热流仅为13.52 W/m^(2),比CM减少约70%。在屋顶内外表面温差方面,DPRM、AFRM和WG分别为18.75℃、19.60℃和22.56℃,而CM仅为12.49℃。WG的热时滞性能最突出,温度峰值较外表面延迟4 h15 min,DPRM和AFRM分别为3 h 45 min和4 h,明显优于CM的2 h 30 min。WG、AFRM和DPRM的日均热增益分别比CM减少78.31%、32.92%和26.87%。综合性能评估显示:WG以多孔性结构和高反照率成为高温地区建筑外壳和屋顶工程的理想材料;植物纤维复合砂浆则兼具保温与轻量化特点,适用于需要减轻自重的建筑。为高温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提升建筑热舒适性并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复合砂浆 多孔材料 隔热性能 建筑节能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靳艳萍 乔宏霞 马永炯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86-8192,共7页
以原位聚合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掺杂量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凝胶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具有海绵状多... 以原位聚合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掺杂量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凝胶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具有海绵状多孔网络,聚丙烯腈纤维被SiO_(2)气凝胶紧密包裹。在800℃进行高温裂解测试时,复合材料中Si-O-Si特征峰依旧存在,气凝胶骨架结构保持较好,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裂解性能。随着纤维掺杂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抗压强度和最大变形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孔径和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大。PAN-5%试样的比表面积、孔容、抗压强度和最大变形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30.85 m^(2)/g,0.1132 cm^(3)/g,1.051 MPa和5.05 mm;孔径和导热系数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4.05 nm和0.0196 W/(m·K)。可见,PAN-5%试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SiO_(2)气凝胶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建筑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类复合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仁豪 鲍艳 赵海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7-236,共10页
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低导热性。近年来,由于对节能的重视,聚酰亚胺类复合材料在隔热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研究。但传统聚酰亚胺复合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相比于无机复合材料并不占优势,因此研究具有超低导热系数的聚... 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低导热性。近年来,由于对节能的重视,聚酰亚胺类复合材料在隔热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研究。但传统聚酰亚胺复合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相比于无机复合材料并不占优势,因此研究具有超低导热系数的聚酰亚胺类复合隔热材料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类复合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聚酰亚胺类复合隔热材料的隔热机理,并对聚酰亚胺类复合隔热材料进行了分类,然后重点从聚酰亚胺分子链、填料类型及用量和复合成型工艺三方面归纳了其对聚酰亚胺类复合材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行性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隔热材料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丝体复合材料在包装运输行业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蔺艺辉 李明东 +1 位作者 顾永峰 邢小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2-366,共5页
通过热传导试验、冲击试验和跌落试验探究菌丝体复合材料的隔热性、抗冲击性,探索菌丝体复合材料在包装运输行业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热传导试验,发现菌丝体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0.12W/(m·K),证明菌丝体复合材料属于保温材料,在生... 通过热传导试验、冲击试验和跌落试验探究菌丝体复合材料的隔热性、抗冲击性,探索菌丝体复合材料在包装运输行业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热传导试验,发现菌丝体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0.12W/(m·K),证明菌丝体复合材料属于保温材料,在生鲜、餐饮外卖等物品的快递包装领域具有可行性。通过冲击测试,发现菌丝体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为1.6J/cm^(2),其具有一定抗冲击力,且同时对有无使用菌丝体复合材料做包角的快递箱作跌落测试,通过传感器测得跌落瞬时加速度,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其能有效减少包装及内装货物的损坏,证明其可用于包装的缓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复合材料 隔热性 缓冲性 跌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绝热板芯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伟刚 张倩倩 +4 位作者 蓝钰玲 闫雯 周晓剑 范毜仔 杜官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10-3922,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减排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olation panels,VIP)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其中,芯材作为VIP的核心和骨架结构,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减排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olation panels,VIP)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其中,芯材作为VIP的核心和骨架结构,不仅承担着支撑作用,而且是板内热量传递的主要通道,对保证VIP的保温性能具有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真空绝热板在绿色建筑和冷链物流领域应用的意义,明确了目前制约真空绝热板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随后综述了真空绝热板芯材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比对了不同种类芯材(颗粒类芯材、泡沫类芯材、纤维类芯材、生物质材料类芯材和复合类芯材)在原料来源、保温性能、生产工艺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劣,将绿色、可再生的生物质基材料用作真空绝热板芯材进行了对比探讨;最后对真空绝热板芯材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指出,传统以玻璃纤维、有机泡沫或者气相二氧化硅为芯材的真空绝热板,存在生产成本高、不可再生、难降解、污染环境等问题,所以通过功能化手段获得新型、绿色、低成本、具有良好微观孔隙结构和高热阻的芯材是制约真空绝热板发展的关键。生物质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孔隙结构丰富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VIP芯材原料,也将是真空绝热板芯材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生物质基芯材真空绝热板未来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拓宽其原料来源、改善制备方法和工艺、明确老化和使役性能、关注复合芯材的开发,不断提高VIP的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芯材 保温性能 传热 生物质 热传导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干式潜水服内胆隔热性能提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亮 俞旭华 +4 位作者 刘文武 李慈 方以群 李俊 徐佳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188,共8页
为提升干式潜水服内胆的隔热性能,并探究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潜水服内胆中的水下应用潜力。选择絮片型、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绗缝工艺技术模拟材料在水下的受压状态,研究其在压缩状态下的隔热性能,然后,制作潜水服内胆,... 为提升干式潜水服内胆的隔热性能,并探究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潜水服内胆中的水下应用潜力。选择絮片型、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绗缝工艺技术模拟材料在水下的受压状态,研究其在压缩状态下的隔热性能,然后,制作潜水服内胆,通过暖体假人实验及真人水下实验测试其隔热性能。结果表明,絮片型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水下适用性优于絮片型新雪丽棉;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阻受压强影响小,也较适用于水下环境;在真人实验过程中,潜水员的核心温度始终大于37℃,证明所研制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内胆具有良好的水下隔热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受压环境下防护服隔热材料的应用方法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潜水服 气凝胶复合材料 隔热内胆 隔热性能 水下保暖 防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氮化硼-聚氨酯/玻纤三维骨架的环氧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8
作者 许培俊 王乾 +3 位作者 郑欣 李寒煜 郭新良 刘荣海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3,共9页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比重小,比强度高,固化收缩率低,耐腐蚀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特殊加工工艺和电子电力行业散热需求的影响,产品对材料导热性能的要求日益严格。本研究以阻燃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为模板,在其中引入...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比重小,比强度高,固化收缩率低,耐腐蚀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特殊加工工艺和电子电力行业散热需求的影响,产品对材料导热性能的要求日益严格。本研究以阻燃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为模板,在其中引入纳米氮化硼(BNNS)进行改性,并采用浸渍-热压成型法制得低填充氮化硼-聚氨酯/玻纤/环氧导热复合材料,以研究不同BNNS用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NS原位生长在PUF的三维骨架表面,随着BNNS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显著提高。当氮化硼纳米片含量为1vol%时,复合材料热导率可达0.53 W/(m·K),提高了103%,同时其线膨胀系数降低了77.6%。当BNNS含量为0.5vol%时,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提升了13.5℃,并具有最佳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此外,得益于氮化硼自身优异的绝缘性,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提升至7.2×10^(15)Ω·cm,且耐电弧性能也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复合材料 聚氨酯泡沫 氮化硼纳米片 耐电弧性能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型聚丙烯腈/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及其隔热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新庆 季东圣 +5 位作者 李舒畅 杨晨 张宗宇 刘实诚 王航 田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针对传统气凝胶纤维后处理操作复杂、加工不稳定等问题,且为有效集成纳米气凝胶与纳米纤维功能和结构优势,本文围绕新型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成形与结构调控的关键难题,利用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与SiO_(2)气凝胶通过一步... 针对传统气凝胶纤维后处理操作复杂、加工不稳定等问题,且为有效集成纳米气凝胶与纳米纤维功能和结构优势,本文围绕新型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成形与结构调控的关键难题,利用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与SiO_(2)气凝胶通过一步法制备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中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对纤维形态结构、稳定性、孔径分布、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形态结构上呈三维卷曲状,SiO_(2)气凝胶的引入使纤维表面形成多孔褶皱型结构,且纤维表面的微孔、介孔含量随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多;该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当SiO_(2)气凝胶质量浓度为6 mg/mL时,PAN/SiO_(2)气凝胶复合纳米纤维在40℃的导热系数低至0.03738 W/(m·K),未来在服用保暖、工业隔热、军用热红外屏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溶液喷射同轴纺丝技术 气凝胶复合纤维 SiO_(2)气凝胶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下MWCNTs和H-BN改性PVB新型复合材料导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境涛 林欢 +2 位作者 李斌 朱珊珊 张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六方氮化硼(H-BN)为填料,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基底的新型复合材料,通过瞬态电热技术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不同环境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从290K降低到1...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六方氮化硼(H-BN)为填料,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基底的新型复合材料,通过瞬态电热技术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不同环境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从290K降低到10K,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MWCNTs和H-BN的质量分数比例为5∶5时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是纯PVB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材料 导热系数 瞬态电热技术 耐低温绝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防水减震隔热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11
作者 王复明 郭成超 +5 位作者 孙博 王浩然 关欢 刘建友 霍建勋 答子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西部地区交通隧道建设面临全球最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受高烈度地震带、富水环境与高低温带等不良地质影响,隧道震害、水害与冻热害问题突出,隧道防水减震隔热一体化技术研究需求迫切。为此,针对多致灾因素下的交通隧道安全建养问题... 西部地区交通隧道建设面临全球最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受高烈度地震带、富水环境与高低温带等不良地质影响,隧道震害、水害与冻热害问题突出,隧道防水减震隔热一体化技术研究需求迫切。为此,针对多致灾因素下的交通隧道安全建养问题开展系统研究。首先,在前期研发的新型韧性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基础上,进行隧道防水阻渗、减震隔震与保温隔热相关技术研究,开展抗渗试验、减震试验和导热系数测定试验及仿真分析。研究表明,0.6 g/cm^(3)的高聚物材料抗渗等级达到10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采用外包高聚物隔震层的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可减少36%地震波作用下的隧道变形;温度较低时,高聚物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大而呈现增大趋势,密度每增加1 g/cm^(3),导热系数增大0.1709 W/(m·K),温度较高时,高聚物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进一步提出隧道“围岩-初衬-高聚物-二衬”复合式衬砌支护体系。最后,开展隧道高聚物防水减震隔热层喷涂施工物理模型试验与现场技术示范,给出最佳喷涂工艺参数,实现隧道防水-减震-隔热功能的一体化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富水环境及高低温带交通隧道安全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聚物材料 防水 减震 隔热 复合式衬砌 一体化技术 技术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程亚非 杨文彬 +3 位作者 魏霞 范敬辉 张凯 董发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751,共4页
以PA6为基体,鳞片石墨、碳化硅晶须、Al2O3颗粒三元复配填料为导热填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模压成型制得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分析仪、超高电阻微电流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导... 以PA6为基体,鳞片石墨、碳化硅晶须、Al2O3颗粒三元复配填料为导热填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模压成型制得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分析仪、超高电阻微电流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导热填料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热网络。随着三元复配填料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热导率升高,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下降,起始分解温度逐渐上升。填料用量为5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体积电阻率、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407W/(m.K)、1.03×1011Ω.cm、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绝缘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保温隔热性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舒心 刘朝辉 +2 位作者 丁逸栋 杨宏波 罗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795,共8页
从SiO_2气凝胶的隔热机理出发,归纳了降低其导热系数的有效途径,概述了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硅源的甄选原则及开发趋势,总结了当前常用湿凝胶干燥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着重介绍了当前保温隔热领域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应用现... 从SiO_2气凝胶的隔热机理出发,归纳了降低其导热系数的有效途径,概述了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硅源的甄选原则及开发趋势,总结了当前常用湿凝胶干燥工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着重介绍了当前保温隔热领域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应用现状,最后对SiO_2气凝胶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隔热 SIO2气凝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钠低温相变材料的研制及其在蓄冷箱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文朴 章学来 +2 位作者 黄艳 任迎蕾 丁锦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针对蓄冷保温箱研制了一种相变温度适宜、潜热较高、腐蚀性较小、不产生气体的低温相变材料甲酸钠(二水)21%+79%,并制作了纯聚氨酯发泡(PU)、真空绝热板-聚氨酯复合(VIP-PU)两种保温箱,将研制的相变材料充冷后分别应用于两种不同材... 本文针对蓄冷保温箱研制了一种相变温度适宜、潜热较高、腐蚀性较小、不产生气体的低温相变材料甲酸钠(二水)21%+79%,并制作了纯聚氨酯发泡(PU)、真空绝热板-聚氨酯复合(VIP-PU)两种保温箱,将研制的相变材料充冷后分别应用于两种不同材质保温层的蓄冷保温箱中,针对不同材质保温箱、不同蓄冷剂质量、不同冷冻温度的对比实验观察放冷效果。结果表明:在冻结温度-60℃情况下,真空绝热板-聚氨酯复合的蓄冷箱保冷效果是纯聚氨酯蓄冷箱的两倍;当所用蓄冷剂质量为15kg,真空绝热板-聚氨酯复合的蓄冷箱能够维持箱内-10℃的低温环境13 h,具有最优的保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甲酸钠(二水) 蓄冷保温箱 VIP-PU复合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硅酸钙复合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绝热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令可 曹建新 +3 位作者 刘世明 刘飞 王慧 刘平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材料导热系数机理的分析,采用闪光法测试了SiO2气凝胶、硅酸钙及SiO2气凝胶-硅酸钙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并分析讨论了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闪光法 导热系数 绝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封金鹏 冯霞 黄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8,36,共6页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孔隙率高、导热率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保温隔热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气凝胶隔热材料和纳米粉末基复合隔热材料。本文对这两种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孔隙率高、导热率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保温隔热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气凝胶隔热材料和纳米粉末基复合隔热材料。本文对这两种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 气凝胶隔热材料 纳米粉末基复合隔热材料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材料的老化判断方法 被引量:52
17
作者 屠幼萍 陈聪慧 +3 位作者 佟宇梁 张辉 卢毅 谢丽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22-2527,共6页
有效把握复合绝缘子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老化特性,探索出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是保障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以不同运行年限的现场运行绝缘子为试样,采用憎水性测试、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热刺激电流(TSC)测试等手... 有效把握复合绝缘子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老化特性,探索出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是保障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以不同运行年限的现场运行绝缘子为试样,采用憎水性测试、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热刺激电流(TSC)测试等手段对不同绝缘子试样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发现,TSC峰值及FTIR图中吸收峰值均会随着硅橡胶材料的老化加深而上升,但憎水性测试结果与复合绝缘子的运行条件(运行年限)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初步研究表明,FTIR与TSC能更有效地反映硅橡胶材料性能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峰值及相关参数的变化可以对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程度进行一定的量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伞裙材料 憎水性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刺激电流(TSC) 陷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AlN/环氧树脂绝缘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徐任信 单云刚 +1 位作者 鲁学林 王钧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通过浇注工艺制备了短切碳纤维/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热、电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介电常数、弯曲强度和模量随短切碳纤维含量增加而上升,其电阻率则下降。当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由0变化到1.8%时,复合... 通过浇注工艺制备了短切碳纤维/Al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热、电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介电常数、弯曲强度和模量随短切碳纤维含量增加而上升,其电阻率则下降。当短切碳纤维体积含量由0变化到1.8%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1.14W.m-1K-1提高到1.45W.m-1K-1;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14%和13%;而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分别由2.69×1015Ω.m和2.09×1013Ω降到6.16×1012Ω.m和2.95×1010Ω。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碳纤维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导热复合材料 短切碳纤维 热导率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改善SiO_2气凝胶的力学和隔热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玉莹 吴会军 +1 位作者 游秀华 杨建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6-1222,共7页
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因良好的力学和隔热性能具有广泛的节能应用前景,是当今国内外建筑、能源及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尺寸及形貌特征将纤维分为常规束状纤维、预制件纤维和纳米纤维三种类型,分析概述了不同类型的纤维与SiO_... 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因良好的力学和隔热性能具有广泛的节能应用前景,是当今国内外建筑、能源及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尺寸及形貌特征将纤维分为常规束状纤维、预制件纤维和纳米纤维三种类型,分析概述了不同类型的纤维与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形貌特征以及力学和隔热性能,讨论了纤维改善SiO_2气凝胶性能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冰箱保温材料低温热解及气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勇 刘景洋 +1 位作者 郭玉文 杨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在80220℃内,通过热重分析仪-傅立叶变化红外线光谱(TGA-FTIR)联用研究半球牌和雪花牌冰箱保温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简称PUR泡沫)热解特性.结果表明,PUR泡沫的质量损失随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80160℃的主要气体化合物有多元醇、氟... 在80220℃内,通过热重分析仪-傅立叶变化红外线光谱(TGA-FTIR)联用研究半球牌和雪花牌冰箱保温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简称PUR泡沫)热解特性.结果表明,PUR泡沫的质量损失随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80160℃的主要气体化合物有多元醇、氟氯化碳化合物(CFCs)和含氯烷烃,并未发生热分解;170220℃时发生初始热分解,主要是聚合物主链上的C—O键发生断裂,分解成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同时还有烯烃产生.在160℃以下加热PUR泡沫可快速移除包裹和吸附于泡沫中的CFCs,但在加热期间,必须收集和处理C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材料 低温热解 气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