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灭菌方式对当归粉阿魏酸保留率的影响
1
作者 黄丽玲 邹洵 +3 位作者 刘立辉 陆浩 李建华 冯旭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灭菌方式对当归粉的灭菌效果和有效成分阿魏酸保留率的影响。方法考察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温瞬时灭菌法3种方式,对比当归粉灭菌前后的物理性状、微生物数量和阿魏酸保留率的变化。结果当归粉经不同灭菌方式灭菌后,... 目的考察不同灭菌方式对当归粉的灭菌效果和有效成分阿魏酸保留率的影响。方法考察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温瞬时灭菌法3种方式,对比当归粉灭菌前后的物理性状、微生物数量和阿魏酸保留率的变化。结果当归粉经不同灭菌方式灭菌后,颜色均有不同程度加深,微生物数量均符合规定,阿魏酸均有不同程度损失。而在保证灭菌效果合格的情况下,采用高温瞬时灭菌的当归粉的阿魏酸的保留率最高,可达90.0%以上。结论与湿热灭菌、干热灭菌方式对比,对于含热敏成分阿魏酸的当归粉,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方式更具优势。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方式,当归粉微生物数量在明显减少至规定限度内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阿魏酸含量,保证了当归粉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高温瞬时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瞬时灭菌对开心散有效成分含量及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莹 许倩 +10 位作者 秦绍刚 汪梦美 汪海宣 杜明松 陈万青 张功茹 年立忠 单晓晓 彭灿 金传山 张彩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68-175,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高温瞬时灭菌条件下开心散的灭菌效果,结合灭菌后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确定最佳灭菌条件。方法: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对2~8目的远志、人参、茯苓和石菖蒲4味中药的粗颗粒进行灭菌,分别考察160、165、170℃3个温度水平,... 目的:比较不同高温瞬时灭菌条件下开心散的灭菌效果,结合灭菌后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确定最佳灭菌条件。方法: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对2~8目的远志、人参、茯苓和石菖蒲4味中药的粗颗粒进行灭菌,分别考察160、165、170℃3个温度水平,灭菌时间分别为5、7、9 s。在洁净区对灭菌粗颗粒分别进行粉碎,过六号筛后均匀混合,制得开心散。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开心散灭菌前后的样品进行含量检测。结果:9个灭菌条件下开心散样品的需氧菌总数均小于1×104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小于1×102CFU·g^(–1)。同时,控制菌项下的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均未检出,所有开心散灭菌样品均符合口服散剂的微生物限度要求。开心散中8个有效成分(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茯苓酸、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的含量受不同灭菌温度和时间影响。结论:结合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结果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情况,最终确定灭菌温度160℃、灭菌时间5 s为开心散最佳高温瞬时灭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高温瞬时灭菌 微生物限度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发泡粉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在用碱水解玉米麸质粉生产玉米蛋白发泡粉的基础上 ,就玉米蛋白发泡粉得率低 ,纯度低 ,色泽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玉米麸质粉入胶体磨细化再用碱水解 ,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 ,超高温瞬时灭菌 ,真空喷雾干燥等生产新工艺 ,产品蛋白质纯... 在用碱水解玉米麸质粉生产玉米蛋白发泡粉的基础上 ,就玉米蛋白发泡粉得率低 ,纯度低 ,色泽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玉米麸质粉入胶体磨细化再用碱水解 ,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 ,超高温瞬时灭菌 ,真空喷雾干燥等生产新工艺 ,产品蛋白质纯度高达 93% ,玉米蛋白发泡粉得率提高到 83.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发泡粉 生产工艺 玉米麸质粉 超滤膜分离 超高温瞬时灭菌 真空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洪青 刘振民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6期50-54,共5页
乳及乳制品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为保证充足的安全性、较长的货架期及稳定的营养价值,乳杀菌技术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综述乳品工业的杀菌技术研究进展,阐明热处理技术和非热处理技术的杀菌机制,介绍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灭菌... 乳及乳制品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为保证充足的安全性、较长的货架期及稳定的营养价值,乳杀菌技术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综述乳品工业的杀菌技术研究进展,阐明热处理技术和非热处理技术的杀菌机制,介绍巴氏杀菌、超高温瞬时灭菌、超高压处理、超声波、脉冲电场等不同杀菌技术对微生物、营养活性物质、风味物质、质构及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影响,为其在高生物活性乳制品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巴氏杀菌 超高温瞬时灭菌 超高压处理 非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方式对水质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张娜 何海蓉 +2 位作者 李亦斌 张建芬 马冠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常见杀菌方式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理化特性的影响,为选择杀菌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某包装饮用水公司生产线用水8L,分为4组水样,每种水样各2L。4组水样再经过不同杀菌方式,组1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处理,组2经过臭...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常见杀菌方式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理化特性的影响,为选择杀菌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某包装饮用水公司生产线用水8L,分为4组水样,每种水样各2L。4组水样再经过不同杀菌方式,组1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处理,组2经过臭氧杀菌处理,组3经过高温煮沸处理,组4则不经过任何杀菌方式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4组水样的分子团大小;采用有机聚合物生成反应原理测定氢自由基浓度;采用电极法测定电导率;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溴酸盐含量;采用抑菌环法试验测定抑菌作用。结果:对于分子团大小,各组水样从小到大依次为组4(86.42Hz)<组1(87.02Hz)<组2(119.48Hz)<组3(132.32Hz)。对于氢自由基浓度,各组水样从大到小依次为组4(0.177mmol/L)>组3(0.142mmol/L)>组1(0.126mmol/L)>组2(0.111mmol/L)。对于电导率,各组水样从大到小依次为组3(71.8μS/cm)>组2(53.1μS/cm)>组4(49.8μS/cm)>组1(49.2μS/cm)。各组溴酸盐含量均<0.005mg/L,铜绿假单胞菌均未发现(CFU/250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均无抑菌能力。结论:不同杀菌工艺对水质理化特性有一定影响,相较于臭氧杀菌方式,超高温瞬时杀菌后水样的分子团最小,高温煮沸后水样氢自由基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方式 臭氧杀菌 超高温瞬时杀菌 高温煮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分析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婷 焦连庆 +3 位作者 刘融融 于敏 梁善芳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5-211,共7页
基于多指标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抗氧化活性IC_(50)值、... 基于多指标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苦丁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参数,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抗氧化活性IC_(50)值、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直观及方差分析结果评价灭菌对3个考察指标的影响;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灭菌前后的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灭菌温度是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0.05),确定的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温度160℃,灭菌时间10 s,粉碎粒度24目。瞬时高温灭菌对DPPH·抗氧化活性IC_(50)值以及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3批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灭菌后3批样品的DPPH·抗氧化活性IC_(50)值较灭菌前减少0.19,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灭菌前增加约0.14%;灭菌前后3批样品的DPPH·抗氧化活性IC_(50)值及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结果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前后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综上所述,瞬时高温灭菌对苦丁茶冬青质量无影响,为瞬时高温灭菌技术在苦丁茶冬青灭菌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 瞬时高温灭菌 正交设计 灭菌率 抗氧化活性 多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瞬时杀菌对苏派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姬中伟 衡洋洋 +2 位作者 周志磊 王俊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共6页
为探究超高温瞬时杀菌对黄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苏派黄酒(江苏地区黄酒)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条件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黄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2种黄酒... 为探究超高温瞬时杀菌对黄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苏派黄酒(江苏地区黄酒)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条件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黄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2种黄酒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135℃5 s处理条件下,甜黄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量降低了17.5%;半干黄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量降低了49.4%;(2)甜黄酒的有机酸总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135℃5 s处理后有机酸总量显著性增加(相比对照增加了101.5%)(P<0.05);半干黄酒分别在120、130、135℃处理5 s后,有机酸总量均出现增加,其中120℃处理后显著性增加(相比对照组增加了39.9%)(P<0.05);(3)甜黄酒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半干黄酒的氨基酸总量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在125℃5 s处理条件下,氨基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相比对照组降低了17.6%)。说明超高温瞬时杀菌对苏派黄酒中的风味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会改变黄酒中的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超高温瞬时杀菌 风味 有机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与人工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羊乳制品贮藏期脂肪酸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辉权 王晓丹 +5 位作者 苏世灿 王建烽 逄晓阳 张书文 芦晶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22,共9页
通过饲喂奶山羊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微藻粉,获得原生态DHA羊乳(DHA含量为30 mg/100 g原料乳),然后将其制作成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及全脂乳粉,同时设... 通过饲喂奶山羊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微藻粉,获得原生态DHA羊乳(DHA含量为30 mg/100 g原料乳),然后将其制作成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及全脂乳粉,同时设立人工添加富含DHA微胶囊粉的UHT乳及全脂乳粉作为对照组,在常温(25℃)和高温(37℃)下进行为期28 d的贮藏实验,研究原生态与人工添加DHA羊乳制品贮藏期脂肪酸稳定性。结果表明,与人工添加组相比,贮藏期间原生态UHT乳及全脂乳粉的DHA含量下降速率明显减缓,在UHT乳中,人工添加组乳制品DHA含量降低率在37℃下最高达(40.92±3.52)%(贮藏第28天),此时原生态组DHA降低率为(36.70±4.84)%。贮藏期间,原生态与人工添加DHA的UHT乳及全脂乳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总体均下降,且与人工添加DHA的乳制品相比,原生态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更高,更易氧化生成碳链更短的脂肪酸。此外,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原生态DHA乳制品组中的油脂氧化指标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速率明显低于人工添加DHA乳制品组。综上,本实验可为制备富含DHA的天然奶制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超高温瞬时灭菌乳 乳粉 原生态 人工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T乳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海燕 任青兮 +1 位作者 李启明 马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3,共7页
为探讨超高温瞬时杀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的营养价值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期UHT乳的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监测。在6个月的贮藏期内,UHT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以及固形物的总量并无... 为探讨超高温瞬时杀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的营养价值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期UHT乳的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监测。在6个月的贮藏期内,UHT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以及固形物的总量并无明显变化,维生素C和泛酸的含量均损失了约25%,游离氨基酸和钙离子分别增加了5.35%和6.73%。不同贮藏期UHT乳的黏度变化不显著(P>0.05),但粒径大小强烈依赖于贮藏时间,乳脂肪球和酪蛋白胶束的尺寸在贮藏初期分别增加了约38 nm和14 nm,然后分别稳定在约173 nm和612 nm。贮藏1个月的UHT乳样品在风味和口感方面整体表现较好,贮藏6个月后,UHT乳的感官品质大幅下降,出现了许多不良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瞬时杀菌(UHT)乳 低温贮藏 牛乳成分 游离氨基酸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瞬时灭菌对刺梨汁营养物质与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浩翔 胡萍 +4 位作者 张珺 冯丹丹 石媛媛 谭书明 丁筑红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1期46-50,60,共6页
以鲜榨刺梨汁为原料,研究对比了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后与未灭菌的刺梨汁在4℃和常温避光条件下4组样品贮藏的品质变化,对刺梨汁Vc、SOD、单宁、pH值、总酸、可溶性固形物与微生物指标进行8周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UHT灭菌的刺梨汁在4℃... 以鲜榨刺梨汁为原料,研究对比了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后与未灭菌的刺梨汁在4℃和常温避光条件下4组样品贮藏的品质变化,对刺梨汁Vc、SOD、单宁、pH值、总酸、可溶性固形物与微生物指标进行8周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UHT灭菌的刺梨汁在4℃冷藏与常温避光贮藏8周后,Vc保留率分别为90.91±0.7%与87.58±0.9%;SOD酶活性保存率分别为89.9±1.81%与85.82±3.49%;未经过UHT处理的刺梨汁在4℃冷藏与常温避光贮藏8周后,Vc保留率分别为78.89±0.43%与41.19±3.1%;SOD酶活性保存率分别为51±3.78%与41.8±7.33%;四组样品pH值均呈下降趋势,总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此外,在不同贮藏温度下UHT处理与未灭菌对单宁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几乎没有影响(P>0.05);UHT处理组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均未检出,未灭菌刺梨汁菌落总数在第4周开始出现增长。结果表明UHT处理能有效保留刺梨汁中营养与生物活性物质,延长产品货架期;低温有利于刺梨产品的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UHT 维生素C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ST智能灭菌系统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冠坤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3期153-155,共3页
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的整个过程,利用优质可靠的生产设备完成高品质产品的生产。灭菌系统作为整个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无菌产品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高温瞬时杀菌的研究... 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的整个过程,利用优质可靠的生产设备完成高品质产品的生产。灭菌系统作为整个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无菌产品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高温瞬时杀菌的研究背景和市场前景,分析了高温瞬时灭菌的特点和经济意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瞬时灭菌 灭菌系统 啤酒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灭菌工艺对鲜榨柚汁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鹏 方明 +1 位作者 沈鱼 扈晓佳 《饮料工业》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对三种果汁杀菌工艺(热杀菌、UHT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对柚果汁pH、Brix、总酸、维生素C、微生物、感官和香气的影响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灭菌处理方法对于果汁理化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于超高压灭菌,经热杀菌和... 本文对三种果汁杀菌工艺(热杀菌、UHT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对柚果汁pH、Brix、总酸、维生素C、微生物、感官和香气的影响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灭菌处理方法对于果汁理化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于超高压灭菌,经热杀菌和UHT处理的柚汁的维生素C含量发生显著性降低(P<0.05),这表明超高压处理更利于果汁中维生素C的保存。结合感官评价及GCMS对挥发性成分分析,热处理状态下果汁清香感、柚香感强度出现明显下降,过熟味强度出现明显上升,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后果汁中醛类、萜烯类成分浓度下降而芳樟醇氧化物浓度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果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杀菌 UHT 超高压 鲜榨柚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温度对包装饮用水水质指标及口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茹玉 《饮料工业》 2022年第2期19-23,共5页
分析对比不同杀菌温度对包装饮用水理化指标、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口感的影响,为熟水饮用水选择杀菌温度提供依据。将经过粗滤、超滤、炭滤及膜过滤等工序预处理后的水经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处理,杀菌温度分别为100、105、115、125、13... 分析对比不同杀菌温度对包装饮用水理化指标、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口感的影响,为熟水饮用水选择杀菌温度提供依据。将经过粗滤、超滤、炭滤及膜过滤等工序预处理后的水经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处理,杀菌温度分别为100、105、115、125、135℃,时间均为16s,分别测试不同杀菌温度条件下,产水的有机物含量、硬度、微生物指标、分子团大小及口感的差异。分析发现,杀菌温度选择135℃时,产水有机物及硬度去除率最高,甘甜感及清凉感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饮用水 口感 熟水 杀菌温度 超高温瞬时杀菌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口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浅述
14
作者 江振强 王晓雨 杨峰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第10期60-63,共4页
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是20世纪食品行业突破性技术,目前,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技术受到食品生产企业的青睐,已广泛应用在乳品、果蔬汁类饮料、乳酸菌类饮料等食品生产中。现通过将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升温灭菌系统加热方... 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是20世纪食品行业突破性技术,目前,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技术受到食品生产企业的青睐,已广泛应用在乳品、果蔬汁类饮料、乳酸菌类饮料等食品生产中。现通过将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升温灭菌系统加热方式改变、灭菌系统循环方式、设备平衡缸的排空工艺等进行技术改造,达到降低物料损失同时节约水、电、蒸汽以及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的目的。以能力为6.5吨/小时的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为例,经实际验证单台设备改造后每年可降低物料和能耗损失约82万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瞬时灭菌 技术改造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