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辅助酶解对汉麻分离蛋白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容旭 王语聪 +6 位作者 刘金阳 谢宜桐 谢智鑫 种正晨 李世函 刘丹怡 韩建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本研究以汉麻分离蛋白(Hemp Protein Isolate,HPI)为原料,通过超高压辅助酶解反应对HPI进行改性,测定不同压力下汉麻蛋白酶解产物(hydrolysate of hemp protein isolate,HPIH)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 本研究以汉麻分离蛋白(Hemp Protein Isolate,HPI)为原料,通过超高压辅助酶解反应对HPI进行改性,测定不同压力下汉麻蛋白酶解产物(hydrolysate of hemp protein isolate,HPIH)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电泳特性、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内源荧光光谱分析改性前后汉麻分离蛋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0.1、100、200、300 MPa)处理对HPI酶解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且随压力的升高酶解反应程度逐渐增大,分子量逐渐降低;HPI经改性后,疏水性基团逐渐暴露,表面疏水性随压力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且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在200 MPa时表面疏水性达到最大;酶解反应后,HPIH游离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表面巯基含量随压力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可知,改性前后HPI氨基酸组成不变,但各氨基酸含量存在不同程度下降;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与HPI相比,HPIH的吸收峰强度、峰型及峰面积等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说明超高压辅助酶解反应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内源荧光光谱显示,HPIH荧光强度增大且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说明酶解反应改变了HPI的三级结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适当的压力处理可有效提升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当压力为200 MPa时,HPIH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达到最高。综上所述,超高压辅助酶解改性处理能显著改变汉麻分离蛋白的二、三级结构,暴露出疏水基团等活性基团,从而提高其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分离蛋白(HPI) 超高压(uhp) 结构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杀菌及其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汴生 曾庆孝 +2 位作者 彭志英 芮汉明 阮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9,共7页
大多数非芽孢微生物的耐压性较低,室温450MPa以下压力的杀菌效果良好,微生物的死亡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低温(0℃以下)或高于室温的温度有利于对这些微生物的超高压杀菌。芽孢菌孢子耐压,杀菌时需要更高的压力,而且往往要结合加... 大多数非芽孢微生物的耐压性较低,室温450MPa以下压力的杀菌效果良好,微生物的死亡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低温(0℃以下)或高于室温的温度有利于对这些微生物的超高压杀菌。芽孢菌孢子耐压,杀菌时需要更高的压力,而且往往要结合加热等其它处理才更有效。常中温时,超高压下孢子的死亡一般不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温度、介质等对微生物超高压杀菌的模式和效果影响很大。间歇性重复高压处理是杀死耐压性芽孢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杀菌 动力学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黄丽 孙远明 +2 位作者 潘科 陈柏暖 黄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9-262,共4页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将荔枝(“淮枝”品种)原果汁在100~500MPa压力、10℃温度条件下处理30min后,测定果汁的细菌总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营养成分(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等几项指标的变化... 为了探讨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将荔枝(“淮枝”品种)原果汁在100~500MPa压力、10℃温度条件下处理30min后,测定果汁的细菌总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营养成分(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等几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的上升细菌总数逐渐减少,400MPa压力下达到商业无菌;POD的活性随压力值上升逐渐下降,在最高压力500MPa下活性下降约55%;100~500MPa的压力范围内还原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均随压力上升有所下降,维生素c含量在400MPa以上的压力下出现下降趋势,500MPa压力下约下降20%,远远小于热处理的损失。超高压处理对于荔枝果汁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能一定程度地钝化其中的食品品质酶,同时能较好地保持荔枝果汁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因此对荔枝加工来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荔枝 果汁 细菌总数 过氧化物酶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超高压杀菌实用性工艺及设备探讨 被引量:33
4
作者 潘见 张文成 +1 位作者 陈从贵 谢慧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介绍了超高压饮料杀菌的两种处理工艺及两类设备的设计方案 ,评述了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的优点及其在国内发展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超高压杀菌 杀菌工艺 饮料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和热灭菌对鲜榨菠萝汁品质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6
5
作者 李汴生 张微 梅灿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9-364,共6页
对比分析了超高压(UHP,ultra-high pressure)及热处理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菠萝原汁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超高压处理(400MPa,26℃,10min)及热处理... 对比分析了超高压(UHP,ultra-high pressure)及热处理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菠萝原汁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超高压处理(400MPa,26℃,10min)及热处理(85℃,5min)条件下均可达商业无菌;上述2种处理条件处理后菠萝原汁pH值、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超高压处理样品能较好地保持体系的均匀稳定性;超高压处理样品与热处理样品的L*、a*、b*值与对照样相比变化均显著(P<0.05),但超高压处理样品更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超高压处理样品的还原型维生素C保留率达94.92%,远高于热处理;感官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接近对照样。因此,超高压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菠萝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杀菌 品质控制 超高压 菠萝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处理过程中的压力和能量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伟 刘成梅 +2 位作者 阮榕生 林向阳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62-164,共3页
利用高压均质过程作为比较,本文分析了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流体的压力和能量转化,从而找出了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没有引起较高温升现象的原因,为进一步理解超高压杀菌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流体压力 能量转化 超高压杀菌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体饮料实用性灭菌工艺及设备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见 张文成 陈从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2-64,共3页
介绍了超高压液体饮料灭菌的两种处理工艺及两类设备的设计方案,并评述了超高压饮料的优点及其在国内发展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灭菌 加工工艺 超高压液体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高压制备马铃薯淀粉草鱼鱼糜制品工艺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海建 施文正 汪之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5,共8页
以草鱼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和马铃薯淀粉含量3个因素对草鱼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明显提高鱼肉肠的凝胶特性,300 MPa条件下样品的凝胶强度最高;白度和持水性均随压力... 以草鱼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和马铃薯淀粉含量3个因素对草鱼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明显提高鱼肉肠的凝胶特性,300 MPa条件下样品的凝胶强度最高;白度和持水性均随压力的升高逐渐变大。保压时间10 min以上时,鱼肉肠的凝胶特性无明显变化。添加马铃薯淀粉可明显提高鱼肉肠样品的凝胶强度,其中含量为8%时凝胶强度最大;鱼肉肠的质构特性在马铃薯淀粉含量为4%以上时可得到显著改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草鱼鱼糜制品超高压处理的最优工艺为压力340 MPa、保压时间12 min、马铃薯淀粉含量8%,在此条件下,草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为(421.07±19.13)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糜 超高压 凝胶特性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僵直前獭兔肉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稳航 徐倩倩 +3 位作者 刘婷 鲁冬雪 李茜 赵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3-78,共6页
以僵直前獭兔肉为原料,在室温(25℃)条件下,分别用100、200、400 MPa超高压处理15 min,-8℃贮存24 h,然后对兔肉进行品质分析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兔肉亮度(L*)值升高,红度(a*)值降低,兔肉颜色由浅红色逐渐变为灰白... 以僵直前獭兔肉为原料,在室温(25℃)条件下,分别用100、200、400 MPa超高压处理15 min,-8℃贮存24 h,然后对兔肉进行品质分析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兔肉亮度(L*)值升高,红度(a*)值降低,兔肉颜色由浅红色逐渐变为灰白;随着压力的升高兔肉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0 MPa时兔肉的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最低,分别为31.54%和2.61%;超高压对兔肉嫩度影响显著(P<0.05),在0.1~200 MPa之间,剪切力随压力增大而降低,而400 MPa处理时,兔肉剪切力急剧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0.1 MPa);100 MPa压力处理,兔肉组织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而400 MPa时兔肌肉显微组织结构变化明显:肌节收缩,肌纤维歪曲、片段化,蛋白质发生解聚、三级结构遭到破坏。可见,不同的超高压对僵直前獭兔肉的品质和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且200 MPa是最适于僵直前兔肉处理的超高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僵直前 兔肉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肉嫩化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静华 刘书亮 +1 位作者 杨勇 叶劲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羊肉加工中的嫩化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羊肉的酶解嫩化法、CaCl2液注射嫩化法、超高压嫩化法、超声波嫩化法和电刺激嫩化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嫩化机理,提出了羊肉嫩化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对羊肉... 综述了近年来羊肉加工中的嫩化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羊肉的酶解嫩化法、CaCl2液注射嫩化法、超高压嫩化法、超声波嫩化法和电刺激嫩化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嫩化机理,提出了羊肉嫩化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对羊肉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嫩化 超高压 电刺激 超声波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菠萝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微 李汴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1-185,共5页
分析了超高压(UHP)处理对菠萝汁杀菌效果、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400MPa压力下达商业无菌;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浊度随着压力上升逐渐下... 分析了超高压(UHP)处理对菠萝汁杀菌效果、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400MPa压力下达商业无菌;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浊度随着压力上升逐渐下降,当压力超过450MPa,浊度下降不再显著(P>0.05);还原型Vc保留率达92.54%以上,400MPa压力下保留率达95.89%;450MPa压力下,ΔE*值为0.77,很好地保持了菠萝汁原有色泽;感官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不同压力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超高压技术很好地保持了食品的色、香、味,感官品质与对照样非常接近。因此,超高压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较好地保持了菠萝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菠萝汁 品质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不同缓冲体系中鹰嘴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坚 李艳红 +2 位作者 缪铭 张涛 江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92,共3页
研究了超高压(100~600MPa)对处于不同缓冲体系(磷酸盐和Tris-HCl缓冲体系)中鹰嘴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体系pH范围内(pH6.0~8.0),升高处理压力(〉400MPa)和延长保压时间(〉5min)都会使鹰嘴豆分离... 研究了超高压(100~600MPa)对处于不同缓冲体系(磷酸盐和Tris-HCl缓冲体系)中鹰嘴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体系pH范围内(pH6.0~8.0),升高处理压力(〉400MPa)和延长保压时间(〉5min)都会使鹰嘴豆分离蛋白溶解性出现明显下降,而增强体系的离子强度(〉0.4mol/L)能有效的阻止超高压处理导致的溶解性下降。在Tris-HCl缓冲体系中,以上各种条件对其溶解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鹰嘴豆 分离蛋白 溶解性 缓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00~2000m测井磁化率和磁三分量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红杰 潘和平 +2 位作者 骆淼 李清松 赵卫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4,共7页
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100~2 000 m测井磁化率与岩心样本磁化率的测量结果,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井磁化率统计结果表明CCSD主孔100~2 000 m超高压变质岩的磁化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蛇纹岩、石英榴辉岩、金红石榴辉岩... 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100~2 000 m测井磁化率与岩心样本磁化率的测量结果,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井磁化率统计结果表明CCSD主孔100~2 000 m超高压变质岩的磁化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蛇纹岩、石英榴辉岩、金红石榴辉岩、正片麻岩、退变质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副片麻岩、绿泥石角闪岩、角闪岩.由CCSD主孔100~2 000 m磁三分量测量数据得到磁异常的△Bz、△BH和△BT值,结合前人所做的岩石学研究分析发现:主孔530~575 m的磁异常主要由岩石的金红石矿化、钛磁铁矿化和磁铁矿化引起,604~643 m和652~678 m的磁异常主要由岩石的蛇纹石化引起;钻孔中岩层的磁化率对磁三分量异常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高磁化率岩层都表现出较大的磁三分量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超高压变质岩 测井 磁化率 磁三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萃取花椒精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贾春晓 张瑾洁 +1 位作者 贾蓓蕾 毛多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55,共5页
采用超高压萃取法提取花椒精油。用正交试验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精油萃取率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料液比和保压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GC-MS联用法分析所得到的精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高压萃取法萃取花椒精油的最佳条件... 采用超高压萃取法提取花椒精油。用正交试验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精油萃取率为指标,考察超高压压力、料液比和保压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GC-MS联用法分析所得到的精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高压萃取法萃取花椒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压力300 MPa,料液比1∶40,保压时间为3min,在此条件下的萃取率为24.16%。GC-MS分析确认了其中67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68%。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24.10%)、芳樟醇(18.72%)、反式-茴香脑(6.87%)、棕榈酸(5.65%)和1S-α-蒎烯(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花椒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莲藕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云龙 陈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压处理对莲藕采后褐变及细菌性腐败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压力与保压时间,对鲜切莲藕真空包装制品进行超高压实验,测定其风味物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观察在4℃保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与细菌学指标变化。结果:经压力400 ... 目的:探讨超高压处理对莲藕采后褐变及细菌性腐败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压力与保压时间,对鲜切莲藕真空包装制品进行超高压实验,测定其风味物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观察在4℃保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与细菌学指标变化。结果:经压力400 MPa、保压时间10 min的超高压处理后,鲜切莲藕制品风味成分增多,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下降,L*值与a*值上升,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增加,4℃保藏9 d细菌菌落总数低,品质良好。结论:使用压力400 MPa、保压时间10 min的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保持真空包装鲜切莲藕产品的风味,4℃保质期达到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超高压 风味物 品质分析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酱卤鸡腿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贾飞 苗旺 +3 位作者 闫文杰 刘毅 戴瑞彤 李兴民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酱卤鸡腿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实验设置超高压组处理条件为200、400、600 MPa分别处理10 min和15 min,二次热杀菌组处理条件为80℃/30 min。结果表明:超高压600 MPa/10 min和600 MPa/15 min组汁液损失高于二次热杀菌组...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酱卤鸡腿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实验设置超高压组处理条件为200、400、600 MPa分别处理10 min和15 min,二次热杀菌组处理条件为80℃/30 min。结果表明:超高压600 MPa/10 min和600 MPa/15 min组汁液损失高于二次热杀菌组;超高压处理中样品亮度值随压强增加先下降后略微上升,除200 MPa/10 min处理组外,二次热杀菌组亮度值和超高压处理组无显著差异;二次热杀菌处理后样品剪切力和黏度大于超高压组;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样品的硬度都有所减小。超高压处理组中烷烃类和醇类风味物质大于二次热杀菌组,酮类风味物质含量小于二次热杀菌组。超高压能抑制样品中腐败菌的生长,延长产品货架期30 d。超高压处理时间越长、压强越大,对腐败菌的抑制越明显,二次热杀菌效果和600 MPa超高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酱卤鸡腿 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虾超高压灭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吉昌 李庆领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新鲜海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对象,研究了重复加压对超高压灭菌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加压次数)对海虾中微生物存活量的影响。确定超高压处理海虾的最佳工艺奈件。... 以新鲜海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对象,研究了重复加压对超高压灭菌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加压次数)对海虾中微生物存活量的影响。确定超高压处理海虾的最佳工艺奈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压力为300~400MPa,保压时间为10~20min,加压2~3次时,对海虾中各种微生物杀灭作用显著。在重复3次加压,压力为400MPa,保压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可以杀灭海虾中99.3%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海虾 杀菌 重复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果渣膳食纤维超高压处理条件优化及其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丹 朱立斌 +3 位作者 牛广财 苗欣月 魏文毅 王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6,共9页
为制备高品质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沙果渣中膳食纤维的影响。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高压处理的料液比、压力和时间等条件,对优化后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功能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为制备高品质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沙果渣中膳食纤维的影响。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高压处理的料液比、压力和时间等条件,对优化后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功能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借助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别对其微观结构与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压力300 MPa,时间15 min,料液比1∶19.30(g/mL),该条件下沙果渣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对胆固醇吸附量、吸附葡萄糖能力分别为21.71%、7.81 g/g、8.03 g/g、7.20 mL/g、0.78 mmol/g、14.31 mg/g和8.20 mg/g,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均有了显著提高(P<0.05)。扫描电镜显示经超高压处理后的沙果渣膳食纤维样品与未经处理样品相比,呈现不规则形状,表面变得更加疏松多孔,网状及层状结构增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的沙果渣膳食纤维中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的特征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果渣 膳食纤维 超高压处理 响应面法优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协同磷酸盐对虾蛄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诗萌 张坤生 任云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为了提高虾蛄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品质,优化加工工艺,把磷酸盐(STP)添加到虾蛄肌原纤维蛋白中,然后经超高压处理,加热形成凝胶,测定其凝胶强度。结果表明,STP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通过Box-Behnken实验... 为了提高虾蛄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品质,优化加工工艺,把磷酸盐(STP)添加到虾蛄肌原纤维蛋白中,然后经超高压处理,加热形成凝胶,测定其凝胶强度。结果表明,STP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通过Box-Behnken实验所得的结果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确立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即:压力为293 MPa,保压时间为17 min,STP添加量为6.0%,得到凝胶强度为(214.340±4.93)g。STP与保压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蛋白凝胶强度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并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超高压协同磷酸盐能够促进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在虾蛄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蛄 肌原纤维蛋白 超高压 磷酸盐 凝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纳豆香气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善丽 叶庆 +3 位作者 许颖 袁小单 邓娜娜 马永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4-198,共5页
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纳豆风味的影响。纳豆经200、400MPa和600MPa超高压处理10min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富集香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纳豆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2-甲基-3-戊酮含... 研究超高压处理对纳豆风味的影响。纳豆经200、400MPa和600MPa超高压处理10min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富集香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纳豆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2-甲基-3-戊酮含量下降至未检出,并新增己醛、2-戊基呋喃两种物质;酮类、酯类和醇类含量呈现不同的增加趋势,酸类、醛类和吡嗪类含量下降,其中400MPa处理10min后,酮类、酯类和醇类含量分别上升13.11%、117.29%和46.91%,酸类、醛类和吡嗪类含量分别下降50.59%、90.92%和16.17%,纳豆香气典型,且更加突出,而对风味有不利影响的乙酸、苯甲醛等含量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超高压 香气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