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应变幅对40CrNi4Mo1V钢的高温低周疲劳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
段汇川
黄建文
刘艳
王兴茂
蔡波
周红凯
岑一鸣
孙远东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 |
刘洪良
赵兵
项平
田海
贾良玖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考虑大气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剩余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张岳林
冉翠玲
王伟
顾跃跃
方成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UHPC后浇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黄俊
康爽
单英杰
周泉
何勇
龚永智
章建平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5
|
斜拉桥钢塔地震损伤特性及输入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
郏洲
谢旭
王天佳
成程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6
|
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海工钢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与预测 |
刘焕才
刘亚平
杜君峰
王春光
王昌梓
何文涛
|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选区激光熔化TC4动载性能及各向异性的影响 |
窦振
张安峰
王豫跃
黄胜
吴梦杰
王普强
|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考虑低周疲劳寿命的改进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 |
王东升
冯启民
王国新
|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01
|
|
|
9
|
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转子低周疲劳及损伤分析 |
赵乃龙
吴穹
王炜哲
张军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10
|
航空用超高强度钢疲劳裂纹表面长度与内部长度之间的关系 |
王苗苗
曾燕屏
王习术
谢锡善
|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1
|
喷丸对18%Ni型超高强度钢低周疲劳性能影响 |
王欣
江志华
曾候祥
汤智慧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2
|
抗震用极低屈服点钢组织和性能研究 |
宋凤明
温东辉
李自刚
|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13
|
磁场对AZ31镁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刘政军
赵福东
苏允海
霍天娇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4
|
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 |
王丰
李宏男
伊廷华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5
|
建筑结构钢材及其焊缝循环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元清
关阳
刘明
卜宜都
刘希月
顾浩洋
|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16
|
Q690D钢材十字形焊接接头高温后的断裂破坏试验研究 |
黄学伟
张潇舸
魏晨晨
赵军
葛建舟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7
|
基于CVGM断裂预测模型的梁柱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分析 |
孙玉萍
任晓芸
李万润
|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8
|
橡胶板式支座锚栓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 |
王龙
李海旺
宋夏芸
王兴宇
李艳英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9
|
地震区建筑用钢的韧性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响 |
龚士弘
盛光敏
|
《工程抗震》
|
2004 |
20
|
|
|
20
|
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蠕变对低周疲劳应变的影响 |
刘华锋
王炜哲
蒋浦宁
刘应征
陈汉平
|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