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
1
作者 金贤镐 何金钢 +2 位作者 万建荣 郭军辉 刘笑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了研究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在正地饱压差条件下仍急剧上升且远高于原始溶解气油比的现象,利用油/气/水高压物性室内实验研究了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单油层开发生产气油比全生命周期评价矿场... 为了研究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在正地饱压差条件下仍急剧上升且远高于原始溶解气油比的现象,利用油/气/水高压物性室内实验研究了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单油层开发生产气油比全生命周期评价矿场试验,通过增加“溶解气水比”参数修正了生产气油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修正后的理论生产气油比曲线分析并解释了生产气油比在水驱特高含水后期大幅上升和化学驱阶段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开展了萨中开发区生产气油比变化趋势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或聚合物溶液能够从饱和气体的原油中获取部分溶解气,实验测得萨中开发区的溶解气水比达到1.952~2.138cm^(3)/g;在单油层开发矿场试验阶段,正地饱压差下生产气油比仍随综合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且在化学驱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产气油比计算时需要考虑油和水中溶解气的共同影响,通过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建立生产气油比与综合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对生产气油比的理论公式进行修正。因此,在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中的溶解气的影响,才能对开发形势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后期 生产气油比 压力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酶法制备黑斑蛙皮抗氧化肽及其活性评估
2
作者 张喜才 李蓉 黄业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5,共9页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蛙皮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性能;以高活性小分子肽得率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酶添加量、超高压压力、超高压时间、液料比四个参数优化,确定小分子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1~2000 Da小分子肽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76.93%、59.23%,并显著提高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抗氧化能力;在中性蛋白酶水解的基础上,二次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用量10210 U/g,超高压压力315 MPa,压力作用时间9.3 min,液料比16倍,1~2000 Da小分子肽得率为25.26%。超高压辅助双酶水解显著提高了黑斑蛙蛙皮小分子肽的得率,为黑斑蛙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双酶水解 黑斑蛙皮 小分子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高压注气管线初始启动模拟分析
3
作者 刘培林 王东 +2 位作者 王雪媛 赵伟强 张振鹏 《盐科学与化工》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随着海上注气开采方式越来越多,高压注气海管的流动安全保障成为关注重点。现渤海某气田的高压注气海管压力运行高达50 MPa,超高压海底管道的初始启动也是国内首次。其初始启动阶段易造成的超低温及水合物冰堵等问题严重影响海底管道的... 随着海上注气开采方式越来越多,高压注气海管的流动安全保障成为关注重点。现渤海某气田的高压注气海管压力运行高达50 MPa,超高压海底管道的初始启动也是国内首次。其初始启动阶段易造成的超低温及水合物冰堵等问题严重影响海底管道的安全投产。文章模拟分析了超高压海管初始启动的多种运行方案,并对出现的超低温及沿程高温问题提出多种解决策略,并结合现场操维情况总结了超高压海管在投产前可预见的风险及前期处理措施,为未来高压、超高压注气管线的安全投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多重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注气海管 多级增压 初始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气井油管悬挂器金属密封研究
4
作者 冯春宇 李敖 +2 位作者 陈晓琳 杜文波 罗晓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8,131,共8页
针对140 MPa超高压芯轴式油管悬挂器密封问题,优选半X形金属密封作为油管悬挂器的金属密封形式,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顶丝位移、凸台半径、底部夹角、过盈量和温度等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密封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针对140 MPa超高压芯轴式油管悬挂器密封问题,优选半X形金属密封作为油管悬挂器的金属密封形式,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顶丝位移、凸台半径、底部夹角、过盈量和温度等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密封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密封接触宽度和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半X形金属密封顶丝位移呈正相关,最大接触应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密封接触宽度与最大接触应力随凸台半径、底部夹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过盈量与von Mises应力、最大接触应力、密封宽度呈正相关;半X形金属密封可在高低温的极端工况下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优选出顶丝位移为1.6~2.0 mm,凸台半径为3.11 mm,夹角为103.1°,过盈量为0.6 mm。将优化后的油管悬挂器密封组件安装并进行140 MPa气压试验及现场试验,密封性能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环境下油管悬挂器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轴式油管悬挂器 超高压 金属密封 接触力学 密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高压油气井完井封隔器研制与应用
5
作者 程文佳 郭志霞 +2 位作者 张清龙 秦小飞 魏瑞涛 《石油矿场机械》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随着深井深层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超高温高压腐蚀性的特殊油气田日益增多,对完井封隔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现有封隔器不能完全满足工况需求。开发了一种耐高温、高压、腐蚀的新型特种氟橡胶材料和多材料复合密封单元结构,研制了温压指标... 随着深井深层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超高温高压腐蚀性的特殊油气田日益增多,对完井封隔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现有封隔器不能完全满足工况需求。开发了一种耐高温、高压、腐蚀的新型特种氟橡胶材料和多材料复合密封单元结构,研制了温压指标232℃/103.4 MPa超高温高压油气井完井封隔器。研制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室内测试,并在现场作业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在232℃/103.4 MPa测试条件下,密封单元密封完好,封隔器整机满足API-11D1 V0等级的测试要求。在超高温高压环境累计14井次应用过程中,完井封隔器密封良好,无泄漏或失效情况发生,满足油田生产需求,具有现场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高压 氟橡胶 封隔器 密封单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真空环境下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的出气性能研究
6
作者 焦纪强 蒙峻 +5 位作者 谢文君 刘建龙 魏宁斐 罗成 郭方准 王润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5,共5页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获得了材料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出气率表达式;搭建了钛合金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压力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烘烤温度越高,最终出气率越低,250℃烘烤时出气率较150℃时降低了约21%。经过高温烘烤后,当材料温度从50℃升高至210℃时,两种材料的出气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但钛合金的出气率低于陶瓷的出气率。常温抽气和烘烤过程中真空腔体压力梯度较小,对其进行升温时中间位置压力变化幅度较大,当温度为100℃,中间位置压力从初始值1.41×10^(-9)Pa升高至4.51×10^(-9)Pa;压力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平均相对偏差为6.86%。以上结果填补了钛合金和陶瓷出气率数据库,能够预测及评估真空腔体不同工况下的极限压力,为超高、极高真空获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加速器 超高真空 TC4钛合金 ZrO_(2)陶瓷 出气率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酒理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田 蔡文超 +3 位作者 马佳佳 王玉荣 单春会 郭壮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使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SC29-2菌株进行红枣酒制备的基础上,以20、40、60、80、100、120、140、160 MPa压力下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红枣酒为研究对象,并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红枣酒为对照组,通过使用常规、色度仪、电子鼻和电子... 在使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SC29-2菌株进行红枣酒制备的基础上,以20、40、60、80、100、120、140、160 MPa压力下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红枣酒为研究对象,并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红枣酒为对照组,通过使用常规、色度仪、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检测方法,从理化、色泽、风味和滋味4个维度解析不同压力梯度下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的增加,红枣酒的酒精度在整体上显著下降(P<0.05),L*值(明亮度)和b*值(黄蓝值)等色泽指标显著增加(P<0.05),芳香类风味物质显著增加(P<0.05),有机硫化物等缺陷型风味物质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160 MPa压力处理下红枣酒的L*值、b*值和对芳香类风味物质敏感的传感器响应值均为最大。综上,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可有效提升红枣酒的色泽和风味品质,且当均质压力为160 MPa时,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均质压力 红枣酒 理化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技术对冷萃咖啡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施棋瀚 肖瀛 +3 位作者 唐文潇 周一鸣 周小理 卢洪秀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采用超高压辅助技术制备冷萃咖啡,并与常规冷萃对比,探究其对冷萃咖啡的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与保压时间对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萃取率、总酚、总糖、葫芦巴碱与绿原酸含量均存在一定影响,而对可滴定酸... 采用超高压辅助技术制备冷萃咖啡,并与常规冷萃对比,探究其对冷萃咖啡的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与保压时间对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萃取率、总酚、总糖、葫芦巴碱与绿原酸含量均存在一定影响,而对可滴定酸用量、咖啡因含量影响较小。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萃咖啡样品中共检出有50余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包括呋喃类、吡嗪类、酮类和吡咯类化合物等,主要为焦糖味、杏仁味和坚果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压力400 MPa、保压时间25 min的超高压冷萃咖啡样品与常规冷萃咖啡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萃咖啡 超高压 理化指标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山楂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
9
作者 吕迪瑚 陈建英 杨春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山楂中果胶含量丰富,为在提取过程中提高山楂果胶多糖得率,以山楂粉为原料,探究传统水提法、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3种方法对其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这两种方法的最佳工... 山楂中果胶含量丰富,为在提取过程中提高山楂果胶多糖得率,以山楂粉为原料,探究传统水提法、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3种方法对其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这两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酸法在料液比1∶30、提取液pH值2.5、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90℃的条件下提取果胶多糖得率最高,超高压辅助酸法在料液比1∶62、提取压力450 MPa、保压时间598 s的条件下提取果胶多糖得率最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酸法提取山楂果胶多糖得率为7.26%,超高压辅助酸法提取山楂果胶多糖得率为10.23%,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其得率分别提高了1.11%和4.08%。相比之下,超高压辅助酸法比传统水提法和酸法对提取山楂果胶多糖更有效,更好地提高了山楂产品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胶多糖 超高压辅助酸法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和超高压并行联合对三七块茎表面大肠杆菌杀菌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李坤 张俊磊 +3 位作者 申羽婷 叶树芯 高晴 和劲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23-233,共11页
目的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和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并行联合作用对三七块茎表面大肠杆菌杀菌效果的影响,量化协同杀菌增强效应,构建杀菌模型。方法以新鲜三七为原料,SAEW有效氯质量浓... 目的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和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并行联合作用对三七块茎表面大肠杆菌杀菌效果的影响,量化协同杀菌增强效应,构建杀菌模型。方法以新鲜三七为原料,SAEW有效氯质量浓度(25、30、35 mg/L),料液比[1:20、1:30、1:40(g:mL)],处理时间(4、6、8 min),压强(200、300、400 MPa)为自变量,三七表面接种的大肠杆菌死亡菌落数量级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进行优化处理,得出SAEW-UHP并行联合处理协同区间,并验证模型预测准确性。结果在此单因素实验基础下SAEW-UHP并行联合技术优于单一技术杀菌效果,且并行联合技术杀菌工艺参数区间料液比为1:26.99~1:33.34(g:mL),电解水质量浓度为29.03~35.00 mg/L,处理时间为5.27~6.83 min,压强为295.57~400.00 MPa,存在协同增强效应,在加工参数料液比为1:31.28(g:mL),电解水质量浓度为34.25 mg/L,处理时间为6.79 min,压强为400.00 MPa时,模型预测协同增效达到最大,最大量化值为1.87 lg(CFU/mL)。结论本研究量化SAEW-UHP并行联合技术杀菌的增强效应,找出SAEW-UHP协同杀菌技术处理三七块茎的协同增效区间参数,使用最小剂量、最低加工强度得到最优杀菌效果,可以为新鲜果蔬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为绿色加工提供新思路,为食品微生物安全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微酸性电解水 超高压 并行联合技术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超高压高含蜡凝析气井试井解堵技术
11
作者 赵博勇 聂海峰 +3 位作者 谭蓓 石敏 郭景顺 潘杰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超深超高压凝析气井井筒堵塞原因以及堵塞物复杂,钢丝试井过程中极易发生遇阻、遇卡等高危风险,导致井下温压资料录取风险大、难度高、成功率低。通过开展堵塞物室内实验分析研究,堵塞物成分主要是以蜡、胶质、沥青... 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超深超高压凝析气井井筒堵塞原因以及堵塞物复杂,钢丝试井过程中极易发生遇阻、遇卡等高危风险,导致井下温压资料录取风险大、难度高、成功率低。通过开展堵塞物室内实验分析研究,堵塞物成分主要是以蜡、胶质、沥青质、芳香烃为主,明确堵塞物沉积机理,筛选出可高效分解堵塞物的化学药剂沥青分散剂和溶蜡剂,并配套高压泵车和管汇确保解堵剂安全注入,形成一套适用于超深超高压气井的试井解堵技术。经现场14井次成功应用,井下温压资料录取成功率提高了约23.5%,为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山前 超深超高压 凝析气井 井筒堵塞 高含蜡 试井 解堵剂 温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小根蒜泡菜胀袋及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高煜 王洁婷 +1 位作者 王颖地 孙茂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225,共7页
利用不同压力(200、300 MPa和400 MPa)的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真空包装的小根蒜泡菜10 min后,分别在4℃和25℃贮藏25 d。每5 d检测泡菜的胀袋和品质,包括胀袋情况、呼吸强度、乳酸脱氢酶活性、pH值、亚硝酸盐含量、硬度... 利用不同压力(200、300 MPa和400 MPa)的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真空包装的小根蒜泡菜10 min后,分别在4℃和25℃贮藏25 d。每5 d检测泡菜的胀袋和品质,包括胀袋情况、呼吸强度、乳酸脱氢酶活性、pH值、亚硝酸盐含量、硬度、色差、微生物以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对照(CK)组在贮藏第5天均出现了胀袋,而所有UHP处理后的均未胀袋;与CK组相比,UHP处理后小根蒜的呼吸强度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UHP处理抑制了小根蒜泡菜pH值下降,降低了亚硝酸盐含量以及L*值和b*值(P<0.05)。菌落总数和乳酸菌随着UHP压力增大而逐渐减少,而霉菌和酵母菌在超过200 MPa时无法检出。UHP处理对小根蒜泡菜的硬度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UHP处理的泡菜酸味适中,而与对照组颜色、风味和质地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UHP可以有效控制小根蒜泡菜胀袋,且对其品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泡菜 超高压处理 胀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卤鸭腿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
13
作者 李京九 宋明菲 +5 位作者 牛越 朱玲娇 郭丹郡 胥伟 易阳 王宏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卤鸭腿嫩度的改善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化学作用力、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等指标,分析了超高压处理(400 MPa,15 min)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先上升...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卤鸭腿嫩度的改善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化学作用力、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等指标,分析了超高压处理(400 MPa,15 min)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先上升后下降,在处理12 min时达到最大值51.03。总巯基含量在处理15 min后下降了40.6%,而游离巯基含量上升了42.7%,二硫键显著(P<0.05)增加了189.2%。色氨酸和酪氨酸基团暴露。以上变化表明蛋白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超高压处理15 min后,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含量从20.63%减少到13.45%,无规则卷曲含量从23.93%增加到28.67%,说明蛋白二级结构重排。SDS-PAGE电泳和扫描电镜结果分别显示,超高压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发生解聚,颗粒尺寸明显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综上所述,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鸭腿肌原纤维蛋白的三级结构、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有利于提高鸭肉嫩度。该研究为超高压技术在肉制品嫩度改善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结构 卤鸭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QuEChERS-UPLC-MS/MS法测定麦冬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
14
作者 岳超 毛思浩 +3 位作者 周霞 阮昊 刘柱 王峰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5,共8页
建立全自动QuEChERS-UPLC-MS/MS法快速测定浙麦冬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使用挥发性盐提取溶液体系联合全自动QuEChERS仪器制备样品溶液,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3.0 mm×100 mm)进行... 建立全自动QuEChERS-UPLC-MS/MS法快速测定浙麦冬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使用挥发性盐提取溶液体系联合全自动QuEChERS仪器制备样品溶液,以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3.0 mm×100 mm)进行分离,0.05%甲酸-2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子模式电离,保留时间依赖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定性,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种农药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48~1.68μg/kg,方法定量下限为0.16~5.61μg/kg。19种农药在空白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浓度的回收率为62.8%~117%,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1.9%~9.1%。使用该方法对30批麦冬进行检测,样品中3-吲哚乙酸、氟醚唑、烯效唑、胺鲜酯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该研究方法高效、便捷、准确,适用于麦冬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的测定,可满足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全自动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 批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稠油油藏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及控水策略
15
作者 高岳 蔡晖 +2 位作者 朱建敏 王公昌 邓景夫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0,I0007,共11页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钻遇部分水淹储层的分段水淹水平井成为新投产油井的主要类型。为解决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难度大、机械控水措施界限不清等问题,基于微元理论,将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等效为多个微元水平段段间干扰,...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钻遇部分水淹储层的分段水淹水平井成为新投产油井的主要类型。为解决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难度大、机械控水措施界限不清等问题,基于微元理论,将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等效为多个微元水平段段间干扰,油相流动考虑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应用势的叠加原理和镜像原理,建立油藏渗流与井筒压降耦合的水驱稠油油藏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分段水淹水平井产液规律。结果表明:考虑井筒摩擦阻力后,水平井微元段的径向流量呈不对称“U”型,跟部水淹段对产能的影响高于趾部和中部的;定液量条件下,水淹水平段渗流阻力小,阻碍未水淹段油相的产出,导致水平井生产初期高含水,在相同水淹程度下,水淹水平段长度比例越大,水平井含水率越高,对水平井干扰程度越大。该结果对水驱稠油油田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和机械控水策略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油水两相渗流 分段水淹水平井 特高含水期 水平井控水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高压钻井关键设备技术标准对标分析
16
作者 金星 王蓉 +3 位作者 蔡东伟 王定亚 田金柱 胡闻嘉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逐渐向超深水、超深层、超高温和超高压等特殊环境和复杂地层的不断发展,钻井关键设备的性能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超高温高压环境下关键设备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对钻井防喷器(BOP)和井口装置的技... 随着油气勘探逐渐向超深水、超深层、超高温和超高压等特殊环境和复杂地层的不断发展,钻井关键设备的性能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超高温高压环境下关键设备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对钻井防喷器(BOP)和井口装置的技术标准现状进行了探讨。通过与国际通用的API标准对比,发现国内标准在设计、材料和试验方法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如GB/T22513标准的本土化改进,有效满足了国内特定工况的需求。尽管如此,国内标准在覆盖范围、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不足,亟须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为此,本文建议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并提高标准的适应性,以增强中国标准的全球影响力和国内设备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资源开发的安全性和效率,为确保全球能源安全和促进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高压钻井 防喷器 井口装置 技术标准 对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及超高压灭菌工艺对玉米汁营养与功能活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彭恺 章豪 +1 位作者 催燕 陈山乔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210-218,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在功能性饮料加工中的适用性,分析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加工效率和产品功能性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对比传统水热灭菌与超高压灭菌技术对玉米汁功能性成分和感官品质的保留效果。方法选取4种玉米品种,包括3种甜玉米和... 目的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在功能性饮料加工中的适用性,分析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加工效率和产品功能性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对比传统水热灭菌与超高压灭菌技术对玉米汁功能性成分和感官品质的保留效果。方法选取4种玉米品种,包括3种甜玉米和1种糯玉米,测定其出汁率、糖度、蛋白质、维生素C、总酚、膳食纤维等关键指标。针对榨取的玉米汁样品,采用水热灭菌和超高压灭菌技术进行灭菌处理,并通过微生物检测、感官评定及营养指标分析比较灭菌工艺对玉米汁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玉米品种在营养和功能性指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雪甜7401”在出汁率、糖度及膳食纤维含量上具备显著优势,被选为最佳原料。相比水热灭菌,超高压灭菌能够更好地保留玉米汁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避免了沉淀物的增加和感官品质的降低。超高压灭菌15 min的处理条件在保证微生物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饮料的功能性和感官特性。结论“雪甜7401”甜玉米是开发高品质玉米功能性饮料的理想原料,而超高压灭菌技术因其低温、非热力的特点,在最大程度保留功能性成分的同时优化感官特性,优于传统水热灭菌工艺。本研究为玉米功能性饮料的原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参考,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高压灭菌 玉米汁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条带下向顺层钻孔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研究
18
作者 陆占金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了解决松软煤层煤巷条带下向顺层钻孔瓦斯高效抽采难题,阐述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技术原理,优选了KFSL100-113型水射流履带式煤层割缝装置作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装备,试验考察了吉宁矿2号煤层100 MPa压力条件下割缝半径可达1.6 m以... 为了解决松软煤层煤巷条带下向顺层钻孔瓦斯高效抽采难题,阐述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技术原理,优选了KFSL100-113型水射流履带式煤层割缝装置作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装备,试验考察了吉宁矿2号煤层100 MPa压力条件下割缝半径可达1.6 m以上;采用了“悬挂装置+大通孔钻杆+开闭钻头”的组合护孔方式进行了下向顺层钻孔钻进和护孔,针对割缝作业期间出现的喷孔、顶钻现象,优化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工艺流程。在吉宁矿2201工作面切眼进行了现场试验,割缝钻孔控制区域排出煤屑率η=1.22%,割缝后钻孔平均瓦斯抽采纯量约为未割缝钻孔的3.2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措施,配套下向顺层钻孔护孔技术及压风排渣,可显著提高煤巷条带下向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条带 下向顺层钻孔 超高压水力割缝 高效抽采 割缝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超深层钻完井关键技术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金海 张洪宁 +2 位作者 王恒 臧艳彬 杨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超深层是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增储上产领域。针对超深层勘探开发需求和高温高压及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工程挑战,中国石化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钻完井基础理论和方法、钻完井装备、高温井筒工作液、耐高温井下工具仪器和完井测... 超深层是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增储上产领域。针对超深层勘探开发需求和高温高压及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工程挑战,中国石化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钻完井基础理论和方法、钻完井装备、高温井筒工作液、耐高温井下工具仪器和完井测试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进展,保障了120口超8 000 m油气井的安全钻探,钻深能力突破9 000 m,助推塔里木盆地顺北大型超深油气田建设、四川盆地海相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突破,为保障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更深层推进,技术升级转型需求日益迫切,需进一步夯实理论研究基础,突破耐高温关键工具仪器和井筒工作液,加快推进钻完井工程技术向数智化转型,为保障深层、超深层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和加快技术升级转型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钻完井工程 高温高压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钻井技术进展及难题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春生 王哲 +3 位作者 张权 卢俊安 陈凯枫 张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当前,塔里木油田以超深特深层为代表的深地油气资源开发对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塔里木油田创新形成了超深复杂井井身结构设计、超深难钻地层钻井提速、超深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超深复... 当前,塔里木油田以超深特深层为代表的深地油气资源开发对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塔里木油田创新形成了超深复杂井井身结构设计、超深难钻地层钻井提速、超深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超深复杂地层钻完井液、超深复杂地层固井、高温高压井完整性、超深复杂井井控等一系列超深层钻井技术,保障深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并创造多项纪录。伴随超深井数量持续增加,工程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井下环境更加苛刻,超深层钻井过程势必面临新的工程难题和挑战,严重制约深地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为此,通过概括塔里木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深地钻井工程技术取得的主要技术进展,并结合新的勘探开发形势与油气开发要求,指出了塔里木油田钻井工程技术从超深层迈入特深层新时期的焦点问题及攻关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深地复杂油气井安全高效钻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超深层特深层 高温高压 钻井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