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BE2O: A Unique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with Diverse B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1
作者 MAO Chen-Yu WANG Ya-Li MAO Xin-Lia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3-797,共15页
UBE2O is a distinctive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characterized by its large size(1292 residues)and dual E2/E3 enzymatic activities,enabling diverse ubiquitylation types.Unlike typical E2 enzymes(150~200 residues),U... UBE2O is a distinctive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characterized by its large size(1292 residues)and dual E2/E3 enzymatic activities,enabling diverse ubiquitylation types.Unlike typical E2 enzymes(150~200 residues),UBE2O’s multifunctionality allows it to regulate substrate degradation,subcellular localization,and functional modulation.Emerging studies highlight its critical roles in protein quality control,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metabolic regulation,and maintenance of circadian rhythm.Dysregulation of UBE2O is implicated in various diseases,including cancers,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and metabolic diseases.This review extensively discusses the unique structural features,diverse biological functions,and pathological roles of UBE2O,as well as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associate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ubiquitylation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O(UBE2O) monoubiquitylation multi-monoubiquitylation polyubiquity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3-脱氧花青素对糖苷水解酶活性的抑制机制
2
作者 张旭 宋爽 +2 位作者 王璐璐 仵雁北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1,共13页
高粱3-脱氧花青素(3-DAS)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考察了不同高粱品种间3-DAS的酶抑制活性差异,以确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最强的高粱3-DAS提取物;采用多种光谱学技术及酶动... 高粱3-脱氧花青素(3-DAS)对α-淀粉酶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考察了不同高粱品种间3-DAS的酶抑制活性差异,以确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最强的高粱3-DAS提取物;采用多种光谱学技术及酶动力学分析法,进一步探究3-DAS与两种糖苷水解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红茅粱6号提取物中的3-DAS含量最高且对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最强,但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特性略有不同,3-DAS以非竞争性方式抑制α-淀粉酶,而以竞争性为主的混合型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高粱3-DAS与酶结合后,可导致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在200 nm附近的蛋白质骨架特征吸收峰发生红移,同时引起两种酶的内在荧光分别发生静态猝灭和静态-动态混合猝灭,并使酶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周围环境的疏水性升高。高粱3-DAS能减少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α-螺旋结构含量,从而改变酶构象。高粱3-DAS与两种糖苷水解酶间的相互作用力均以静电作用力为主,结合过程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粱3-DAS具有作为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在价值,研究结果旨在为高粱及其副产物的高值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3-脱氧花青素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土壤理化特性及NH_(3)挥发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鸣腾 曾冲 +8 位作者 李帅 蔡迦铭 楚静雅 周明远 王宜伦 苗玉红 李刚 刘雪峰 李岚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2-1505,共14页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 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玉米合理施肥及土壤培肥与地力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于河南省原阳县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布置不同发酵方式猪粪堆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有机肥∶化肥=25%∶75%),共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3)、酸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4)和槽式堆肥+化肥(T5)6个处理。分别于夏玉米播种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土壤pH,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容重,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碳氮比,NH_(3)挥发动态与累积效应,并于夏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与CK和T1相比,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提高夏玉米产量,处理间以T4最高,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9.90%和15.71%;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均可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及容重,且以T4效果最佳。与T1相比,T4处理成熟期0.25~2 mm、≥2 mm土壤团聚体分布比例及各粒级团聚体碳氮比分别平均增加45.40%、67.11%和26.47%。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T4最高,较T1于各时期平均增幅分别为26.77%、24.89%和26.15%。此外,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可有效降低土壤NH_(3)挥发通量峰值与累积量,且以T4减排效应最佳,比T1分别平均降低29.66%和40.18%。与T1相比,T4处理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17.28%、56.64%和25.19%。综上所述,酸调控槽式堆肥与化肥以25%∶75%比例配施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碳氮比,增强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水平。该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化肥减施增效及土壤地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猪粪堆肥 发酵方式 猪粪堆肥配施化肥 土壤理化性质 团聚体 酶活性 NH_(3)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李昱达 黄凯 +5 位作者 罗雨萧 郭睿婕 于凯 王丹丹 李祥丽 高鹏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0-118,共9页
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 、1 000、3 000、9 000、27 000、81 000 IU/kg(实测值分别为170、1 210、3 130、9 230、26 750、81 420 IU/kg)的... 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 、1 000、3 000、9 000、27 000、81 000 IU/kg(实测值分别为170、1 210、3 130、9 230、26 750、81 420 IU/kg)的维生素D_(3),制成6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VD0(对照组)、VD1、VD3、VD9、VD27、VD81组],将平均体重(6.97±0.13)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投放30尾虾,饲喂期为8周。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组织结构中,相较于VD0组,VD1、VD3、VD9、VD27组肠绒毛明显变长,且皱嵴数目有所增加;在VD0组中,肠道肠绒毛长度变短,上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呈异常排列,结缔组织萎靡,肌肉层细胞坏死,肠道结构不完整。同时,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的活性也具有调节作用,其中VD1、VD3、VD9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VD0组(P<0.05)。肠道内容物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VD1、VD3、VD9组肠道微生物Ace、Chao1丰度指数显著高于VD0组(P<0.05);与VD0组相比,维生素D_(3)的添加显著提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VD0组和VD81组肠道中希瓦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其余4个处理组,VD9组相对丰度最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作为评价指标,折线分析得出克氏原螯虾对维生素D_(3)的适宜水平为5 460 IU/kg,综合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结构考虑,克氏原螯虾适宜维生素D_(3)水平为5 460~9 2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克氏原螯虾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 消化酶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嗜热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性能研究
5
作者 沈骥冬 徐宝萍 +2 位作者 黄良刚 柳志强 郑裕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低热量天然甜味剂,其作为稀有糖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抑制多种疾病的生理益处。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位差向异构体,由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合成。工业生产中的糖差... D-阿洛酮糖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低热量天然甜味剂,其作为稀有糖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抑制多种疾病的生理益处。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位差向异构体,由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 3-epimerase,DAE)催化合成。工业生产中的糖差向异构化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大于65℃),现有的DAE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以硅藻土(diatomite)为固体核心、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为保护壳、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为交联剂,负载超嗜热DAE(T I-DAE),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固定化酶(T I-DAE@Diatomite-PE I-GA),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相关结果表明,固定化酶T I-DAE@Diatomite-PE I-GA相比游离酶表现出较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90℃条件下,T I-DAE@Diatomite-PE I-GA的半衰期大于24 h,相比游离酶提高了11倍。T I-DAE@Diatomite-PE I-GA可以重复催化500 g/L 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20批次,且仍保持70%以上的相对酶活。研究结果证明基于硅藻土共价交联的酶固定化技术能大幅提高DAE的热稳定性,降低D-阿洛酮糖的工业生产成本,可突破目前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为推进酶法合成D-阿洛酮糖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酶固定化 高温催化 稀有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与生物炭对棉田碱性土壤NH_(3)挥发与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儆瑜 金文 +3 位作者 刘志涛 程照瑞 赵文青 孟亚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51,共10页
为探究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连续添加5 a后对土壤氨(NH_(3))挥发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以降低碱性棉田氮损失。本研究基于等碳量输入,设置秸秆翻埋、秸秆催腐+覆盖还田、秸秆生物炭翻埋和不还田对照共4个... 为探究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连续添加5 a后对土壤氨(NH_(3))挥发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以降低碱性棉田氮损失。本研究基于等碳量输入,设置秸秆翻埋、秸秆催腐+覆盖还田、秸秆生物炭翻埋和不还田对照共4个处理,氮磷钾肥统一施用。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翻埋下土壤NH_(3)挥发和N_(2)O排放分别较不还田对照显著降低27.3%和56.7%,主要归因于生物炭显著抑制土壤羟胺还原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棉花氮吸收量,也与生物炭自身的强吸附能力有关。而秸秆翻埋、秸秆催腐+覆盖还田分别较对照增加NH3挥发37.2%和21.2%,但减少N2O排放17.1%和38.3%,这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和羟胺还原酶活性,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羟胺还原酶和棉花氮吸收是土壤NH3挥发和N_(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解释率分别为64.8%和20.1%。研究表明,秸秆生物炭翻埋对NH_(3)和N_(2)O减排的综合效果优于秸秆,是碱性棉田土壤值得推荐的氮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炭 NH_(3) N_(2)O 氮循环酶 碱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通过提升线粒体功能改善奶牛乳腺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学虎 冀思同 +1 位作者 曹佩佩 马燕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49-806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SIRT3)在氧化应激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性反应中的功能作用,为奶牛乳腺炎性反应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分为奶牛体内试验和细胞体外试验,通过采集泌乳后期[(200±20)d]、体况评分... 本试验旨在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SIRT3)在氧化应激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性反应中的功能作用,为奶牛乳腺炎性反应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分为奶牛体内试验和细胞体外试验,通过采集泌乳后期[(200±20)d]、体况评分(3.0~3.5分)、胎次(2~3胎)相近的10头健康奶牛和10头乳腺炎奶牛血样和奶样,探究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变化。通过对SIRT3进行过表达和干扰后,采用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明确SIRT3对氧化损伤BMECs炎性反应的作用。结果发现:1)乳腺炎奶牛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线粒体相关因子核呼吸因子1(NRF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SIRT3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1),血浆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或P<0.01)。2)干扰SIRT3(si⁃SIRT3)后用H_(2)O_(2)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上调BMEC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活性氧(ROS)荧光强度(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下调BMEC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PGC⁃1α和TFAM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诱导BMECs产生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而过表达SIRT3(oe⁃SIRT3)则可显著或极显著逆转上述反应(P<0.05或P<0.01)。综上所述,SIRT3表达在乳腺炎奶牛中显著下调,体外过表达SIRT3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缓解BMECs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抑制BMECs凋亡,为生产中通过激活SIRT3提升奶牛乳腺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线粒体功能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C_(3)N_(4)高效固定漆酶光酶协同催化降解毒死蜱
8
作者 景凌云 张泽强 +7 位作者 刘莎莎 赵玉璐 李鑫勇 胡叶强 郝鹏波 孙志丽 杨辉 郑银琴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7-1856,共10页
光催化和酶催化是环境友好型技术,常用于污染物的降解,但单一的催化体系催化性能不足,需要协同催化体系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将TiO_(2)和g-C_(3)N_(4)复合材料作为漆酶(Lac)的载体,搭建光酶协同催化体系用于降解毒死蜱,所制备的TiO_(2)/... 光催化和酶催化是环境友好型技术,常用于污染物的降解,但单一的催化体系催化性能不足,需要协同催化体系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将TiO_(2)和g-C_(3)N_(4)复合材料作为漆酶(Lac)的载体,搭建光酶协同催化体系用于降解毒死蜱,所制备的TiO_(2)/CN/La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1.080 9 m^(2)/g)和较高的酶活回收率(83%)。通过改变光照,在最佳pH为3、温度为35℃下,复合材料在24 min内对20 mg/L的毒死蜱降解率可达74%;同时进行了循环稳定性试验,在进行5次循环后,其降解率仅降低了11%;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降解动力学研究,光酶协同体系反应速率常数为0.028 3 min^(-)1,分别是光催化体系和酶催化体系的1.7和7.0倍。TiO_(2)/CN/Lac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在降解水中毒死蜱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酶催化 光-酶协同 漆酶 TiO_(2)/g-C_(3)N_(4) 毒死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结明 张建 +3 位作者 江海洋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20,共8页
为探讨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及以其为受体的转基因株系为材料,分别检测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籽粒发育各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直链、支链淀粉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导入... 为探讨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及以其为受体的转基因株系为材料,分别检测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籽粒发育各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直链、支链淀粉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导入的SBE3基因RNA干扰结构成功地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表达,并使其酶活性在籽粒发育各时期均显著降低并提前3d达高峰期,且不同株系间具有差异。同时也使不同发育时期籽粒的ADPG-PPase和SSS及DBE活性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降低,尤其以SSS和ADPG-PPase活性峰值降幅最大。此外,两个转基因水稻株系各时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其成熟籽粒千粒重却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千粒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NA干扰 淀粉分支酶3 淀粉合成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LaCl_3和CPZ对稻苗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娥娥 宗会 +1 位作者 郭振飞 李明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质膜 Ca2 +通道阻断剂 L a Cl3和钙调素 (Ca M)拮抗剂氯丙嗪 (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研究了盐胁迫下 ,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0 .15 mol/ L Na Cl胁迫下 ,L a Cl3和 CPZ预处理显著加剧... 以质膜 Ca2 +通道阻断剂 L a Cl3和钙调素 (Ca M)拮抗剂氯丙嗪 (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研究了盐胁迫下 ,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0 .15 mol/ L Na Cl胁迫下 ,L a Cl3和 CPZ预处理显著加剧稻苗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下降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 (GR)活性则无明显影响 ;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前期无明显变化 ,仅在胁迫后期明显下降。盐胁迫下 ,L a Cl3和 CPZ预处理加剧 SOD、 CAT和 APX活性下降与加剧稻苗 MDA含量积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暗示 Ca2 + · 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盐胁迫 抗氧化酶 酶活性 氯化镧 钙调素 氯丙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及La^(3+)对不同耐盐性水稻根中抗氧化酶及质膜H^+-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海燕 崔香菊 +2 位作者 陈熙 李建友 张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6-1093,共8页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者抗氧化酶活性。La3+对其影响最显著的差异出现在高盐条件下(200~300mmolL-1NaCl),对耐盐品种添加La3+可以提高上述4种酶的活力,而对盐敏感品种,La3+的作用不明显。对盐敏感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持续下降,添加La3+明显提高其H+-ATPase活性,而对耐盐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La3+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H+-ATPase活性变化及La3+对其影响均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据此推测,以上2个品种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盐胁迫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三价镧离子 抗氧化酶 质膜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与组织glactin-3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3
作者 薛刚 刘军超 +4 位作者 黄静 张静 张文静 吴靖芳 尚小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159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159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交技术法检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Gal-3蛋白和mRNA均表达于胞浆,呈棕黄色颗粒。66例乳头状癌gal-3表达阳性率96.97%;6例滤泡癌阳性率83.33%;36例乳头状增生阳性率16.67%;51例腺瘤gal-3阳性率11.74%;Gal-3mRNA阳性率略低于其蛋白,且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甲状腺癌组血清gal-3浓度明显高于良性乳头状增生组、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血清gal-3浓度在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gal-3浓度及组织表达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血凝素-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的免疫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敏 沈继龙 +4 位作者 罗庆礼 王志成 郑美娟 罗飞 李丛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间接ELISA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方法表达并利用纯化的rSj14-3-3建立间接ELISA法,比较其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率及...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间接ELISA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方法表达并利用纯化的rSj14-3-3建立间接ELISA法,比较其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率及其它寄生虫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rSj14-3-3-ELISA、SEA-ELISA和IHA3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0·8%、94·2%和90·0%,特异性分别为87·0%,84·8%和84·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Sj14-3-3抗原间接ELISA法具有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日本/诊断 14-3-3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续断DA303对大鼠子宫的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龚小健 吴知行 +2 位作者 陈真 刘晓东 刘国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1,共4页
DA303是川续断的一种化学成分,经研究能显著抑制未孕和妊娠大鼠离体子宫肌的自发收缩活性,对抗2.5u/LOxy引起妊娠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时相性收缩。DA303并能降低妊娠大鼠在体子宫的自发收缩强度及频率,对抗0.... DA303是川续断的一种化学成分,经研究能显著抑制未孕和妊娠大鼠离体子宫肌的自发收缩活性,对抗2.5u/LOxy引起妊娠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时相性收缩。DA303并能降低妊娠大鼠在体子宫的自发收缩强度及频率,对抗0.25u/kgOxy引起的收缩强度、频率及张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DA303 催产素 离体子宫 在体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桥粒芯蛋白3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闫言 徐浩翔 +8 位作者 晋红中 陈金波 曾跃平 陈喜雪 钟珊 汪科 赵俊郁 李妍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9-531,共3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I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寻常型 桥粒芯蛋白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组信号蛋白14-3-3间接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 被引量:16
17
作者 罗庆礼 王志成 +4 位作者 李敏 郑美娟 余轶婧 罗飞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间接ELISA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方法表达并利用纯化的rSj14-3-3与成虫抗原(SjAWA)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51份急性和49份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50份正常人血清,以上血清标本同时...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间接ELISA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方法表达并利用纯化的rSj14-3-3与成虫抗原(SjAWA)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51份急性和49份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和50份正常人血清,以上血清标本同时用SEA致敏的间接血凝试验(SEA-IHA)检测。再以3种方法检测30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24份卫氏并殖吸虫感染者和31份钩虫感染者血清,分析其交叉反应性。结果51份急性和49份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rSj14-3-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0%和91.8%;SjAWA的检出率分别为96.1%和90.0%;IHA的阳性率分别为98.0%和93.9%。经统计学分析,以上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Sj14-3-3间接ELISA、SjAWA间接ELISA和SEA-IHA对于30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的交叉反应性分别为13.3%、20.0%和16.7%,24份卫氏并殖吸虫感染者分别为8.3%、12.5%和12.5%,31份钩虫感染者分别为12.9%、16.1%和12.9%。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Sj14-3-3抗原间接ELISA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14-3-3蛋白 免疫诊断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贾敏 沐万孟 +1 位作者 张涛 江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9-1135,共7页
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E)基因利用PCR进行扩增,与枯草芽孢杆菌载体p MA5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MA5-cbdpe。重组质粒转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B800感受态细胞,利用卡那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一株DP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 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E)基因利用PCR进行扩增,与枯草芽孢杆菌载体p MA5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MA5-cbdpe。重组质粒转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B800感受态细胞,利用卡那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一株DPE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该重组菌株无需诱导即可产生DPE酶,18 h时酶活可达6.8 U/m L。该酶最适p H为7.0,最适温度为55℃,与大肠杆菌表达的DPE酶酶学性质相似。结果表明,DPE酶可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枯草芽孢杆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株B56-3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盛存波 安德荣 +2 位作者 鲁燕汶 陈丽 王玲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78,共4页
从猕猴桃根际土壤分离到的生防菌株B56-3对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和病斑刮除涂抹相结合的方法防治较佳,稀释100倍的B56-3发... 从猕猴桃根际土壤分离到的生防菌株B56-3对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和病斑刮除涂抹相结合的方法防治较佳,稀释100倍的B56-3发酵滤液的治疗效果和病斑治愈率分别可达86.5%和91.4%。此外,施药后植株的SOD和POD酶活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先迅速增强,中间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活性,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B56-3菌株 植物保护酶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对水稻直链淀粉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忠正 郭健 +2 位作者 李斌 文海涛 赵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1-295,共5页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PCR、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鉴定出转化苗T1代种子中sbe3基因表达被明显抑制,但只引起转基因水稻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少量的提高,说明采用RNAi仅沉默sbe3基因对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支酶3 RNA干涉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