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龙王中尺度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林毅 刘铭 +1 位作者 刘爱鸣 黄美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8,I0001,共8页
2005年10月2日台风龙王登陆福建省,在福州地区引发特大暴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诊断分析表明,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后,其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出现分支而形成的两支气流在福州地区的再次交汇,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激发... 2005年10月2日台风龙王登陆福建省,在福州地区引发特大暴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诊断分析表明,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后,其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出现分支而形成的两支气流在福州地区的再次交汇,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激发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这次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垂直剖面上θe的非对称鞍形场结构、湿位涡的下负上正分布及高空强辐散和低空强辐合互耦,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暴雨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暴雨特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4
2
作者 朱洪岩 陈联寿 徐祥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69-675,共7页
利用MM5模式分别模拟了台风、中纬度西风槽对台风远距离槽前降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台风的强度影响了台风东侧东南急流向中纬度槽前的水汽输送。低层水汽输送,造成中纬度暴雨区强水汽辐合和不稳定能量积聚,故槽前降雨的... 利用MM5模式分别模拟了台风、中纬度西风槽对台风远距离槽前降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台风的强度影响了台风东侧东南急流向中纬度槽前的水汽输送。低层水汽输送,造成中纬度暴雨区强水汽辐合和不稳定能量积聚,故槽前降雨的强度与其南方台风东侧的水汽输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2)中纬度西风槽提供了有利于台风远距离降水的大尺度背景场。西风槽的存在,有利于垂直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有利于降雨的产生和发展。模拟结果表明,槽的加强和减弱将会相应地造成中纬度暴雨区的加强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低纬度环流系统 相互作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引发密云泥石流的局地暴雨的分析和诊断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迎春 钱婷婷 +1 位作者 郑永光 陶祖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20 0 2年 8月 1日晚北京东北部密云县发生了降雨量达到 2 80 .2mm的局地短历时特大暴雨 ,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卫星云图分析表明 ,它是由一个中 β尺度对流系统在北京北部山区停留造成的。TBB图的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对暴雨落区... 20 0 2年 8月 1日晚北京东北部密云县发生了降雨量达到 2 80 .2mm的局地短历时特大暴雨 ,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卫星云图分析表明 ,它是由一个中 β尺度对流系统在北京北部山区停留造成的。TBB图的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对暴雨落区有指示意义。大尺度环流诊断表明 ,暴雨前一天存在较深厚的下沉运动 ,其伴随的逆温层抑制对流的发生 ,使不稳定能量得以积累。各种稳定参数的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能量的积累过程。暴雨当天 ,下沉运动转为微弱的上升运动 ,使对流的发生成为可能。大尺度水汽场的诊断表明 ,北京处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温高湿气流的控制下 ,有很强的水汽输送。地面中尺度分析表明 ,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是对流的触发系统 ,北京地区北部处于中尺度低压东部暖湿气流的辐合区中 ,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使密云县西部山区产生了局地特大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泥石流 局地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天气过程分析 大尺度环流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台风引发的暴雨过程之诊断研究 被引量:111
4
作者 孙建华 赵思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3-237,共15页
对 94 0 6 (Tim)台风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槽相互作用 ,引发我国东部大暴雨的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 ,并与北美的个例进行了对比。发现Tim与北美的Hazel、Agnes、Camile飓风虽同属于低纬度系统北移被中纬度西风槽所“捕获” ,但上述北美飓风... 对 94 0 6 (Tim)台风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槽相互作用 ,引发我国东部大暴雨的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 ,并与北美的个例进行了对比。发现Tim与北美的Hazel、Agnes、Camile飓风虽同属于低纬度系统北移被中纬度西风槽所“捕获” ,但上述北美飓风均转变为锋面气旋 ,发展过程基本上与挪威学派经典的A类气旋及Petterssen定义的B类气旋相似 ,而Tim不属于上述两类情况。对涡度方程的诊断表明 ,此过程在低层除平流项外 ,散度项也比垂直输送项和扭转项大一个量级。而高空散度项、垂直输送项和扭转项同量级 ,此时扭转项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对水汽来源的诊断表明 ,对华北和东北的降水而言 ,尽管孟加拉湾有丰沛的水汽输送至东亚 ,但是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仍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玲丽 高领花 +3 位作者 王东法 张陆 翟国庆 陆小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利用严重影响浙江东南地区的2005年05号台风的雷达和地面加密风场资料,分析对比台风中尺度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与实况降水、中尺度地面流场与暴雨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多普勒雷达近地面强回波带或中心往往达到50 dbz时,与一小时的强降水... 利用严重影响浙江东南地区的2005年05号台风的雷达和地面加密风场资料,分析对比台风中尺度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与实况降水、中尺度地面流场与暴雨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多普勒雷达近地面强回波带或中心往往达到50 dbz时,与一小时的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中心区也与地面加密的中尺度流场中出现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和汇合气流有关,强暴雨区落在同时刻中尺度涡旋或汇合线附近.当台风移近大陆时,靠近沿海地区的地面流场中尺度涡旋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台风近地面偏东南气流出现分支,形成偏东与偏东南气流,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形成局部气流汇合并引起或增强对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高分辨输出结果,分析了近地面流场特征及演变,证实了暴雨带近地面流场中存在气流汇合,它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中尺度分析 中尺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化“9.3”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陆 周玲丽 +2 位作者 查贲 何斌 翟国庆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42,共7页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的地面资料,分析了发生于2005年9月3日的昌化特大暴雨过程.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昌化三面环山,东面平原的有利地形条件下,由于登陆减弱并滞留在江西境内的台风"泰利"与北部西风带低槽相结合,同时受东...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的地面资料,分析了发生于2005年9月3日的昌化特大暴雨过程.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昌化三面环山,东面平原的有利地形条件下,由于登陆减弱并滞留在江西境内的台风"泰利"与北部西风带低槽相结合,同时受东南部海面上"彩蝶"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而产生的.分析表明:台风"彩蝶"外围边界层偏东气流与地形的影响,使得昌化地区近地面出现中尺度辐合线并逐渐发展为中尺度涡旋,有利于触发对流的发生,随着暴雨的发生发展,地面辐合逐渐减弱并转为辐散;台风"泰利"和"彩蝶"的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汇合,加强了偏南气流,它与北部西风带低槽的结合,有利于浙西地区中层的辐合,由此产生上升气流向上输送暖湿空气,并与高空槽前的辐散气流构成了中尺度的反环流圈特征;在多系统和多尺度的影响下,是造成昌化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物理诊断 中尺度分析 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暴雨天气的中尺度低涡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宇 李媛 赵光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1-763,共13页
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的大到暴雨天气是由“海鸥”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向山东输送水汽,与弱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是暴雨天气的直接制造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 2008年7月17—19日发生在山东的大到暴雨天气是由“海鸥”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向山东输送水汽,与弱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是暴雨天气的直接制造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的模拟资料对该中尺度低涡的结构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清楚地捕捉到中尺度低涡东移过程中有新的涡旋中心形成,并与原来的涡旋中心合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沿切变线东移。中尺度低涡形成在增温增湿明显、上升运动为主的对流区内;中尺度低涡形成后其中心转为下沉运动,对流区东移,降水区位于低涡的东北和东南象限。中尺度低涡上空近地面层的冷池、600~400hPa的弱冷空气堆、900~850hPa的弱风区及高低空急流耦合发展是中尺度低涡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中尺度低涡减弱阶段,下沉运动变强,低空急流和高空出流都明显减弱。涡度方程的收支表明,对流层低层的散度项、倾侧项及对流层中层的水平平流项和铅直输送项是正涡度的主要贡献者。中低层的水平辐合、涡度由低层向高层的垂直输送都有利于中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发展。倾侧项对中尺度低涡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中尺度低涡形成后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垂直输送的减弱导致正涡度制造的减弱,从而使中尺度低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低涡 结构 涡度收支 登陆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闽东北台风暴雨落区差异的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小红 吴巍 +3 位作者 韩美 刘通易 吴幸毓 刘爱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5,共8页
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在2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环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 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在2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环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动南强北弱不对称结构的重要动力条件;闽东北地形抬升对流场垂直运动北强南弱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高低空环境风垂直切变对降水结构的非对称分布有着很好的动力指示意义;对流层冷暖交汇的高度和强烈程度对层结不稳定强弱起到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闽东北台风 相似路径台风 暴雨落区差异 成因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15号登陆台风“卡努”引发江苏暴雨过程的动力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凯 孙燕 王山旗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研究了0515号登陆台风“卡努(Khanun)”对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暴雨过程属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方.通过对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强度的趋势与落区基本上能从水汽通量相对散... 研究了0515号登陆台风“卡努(Khanun)”对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暴雨过程属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方.通过对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强度的趋势与落区基本上能从水汽通量相对散度上反映出来,水汽通量相对散度越大,暴雨越强;暴雨区位于垂直上升运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台风 过程分析 动力因子 水汽通量相对散度 暴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辽宁两次致灾台风暴雨动力机制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阎琦 赵梓淇 +2 位作者 李爽 周天娇 滕方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4,共9页
应用常规、非常规、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8月两次北上台风影响辽宁大暴雨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三带系统作用下出现的,副高稳定且外围有2个台风活动,西风带短波槽东移。强降水落区均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上升区... 应用常规、非常规、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8月两次北上台风影响辽宁大暴雨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三带系统作用下出现的,副高稳定且外围有2个台风活动,西风带短波槽东移。强降水落区均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上升区。'摩羯'过程水汽输送通道长且宽、持续时间久;'温比亚'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和持续时间短。'摩羯'过程,辽宁东部西南风与偏西风在等θse密集区汇合后对等θse线有向东北方向拉伸作用,形成伸长变形锋生;辽宁东南部边缘附近风向与θse密集带垂直,θse密集带上风速切变导致切变变形锋生,其作用与伸长变形锋生作用叠加,是暖区锋生的动力机制。'温比亚'过程偏南风、偏东风两股气流汇合驱动θse梯度增大导致伸长变形锋生、切变变形的两个分解项形成的锋生与散度项在辽宁东南部有很好的配合,三者共同形成强锋生。'摩羯'过程水汽输送、辐合作用使得辽宁大部水汽充分,暖区锋生次级环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大暴雨;'温比亚'过程,在水汽达到暴雨阈值、对称不稳定条件下,台风倒槽辐合与强锋生次级环流共同作用导致动力抬升作用快速增强,水汽强烈辐合并向高层输送形成大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锋生 次级环流 动力 对比分析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暴雨中尺度系统与结构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江敦春 党人庆 朱志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首先对8407、8411和8504号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详细分析了模式输出的带通流场,发现:在湿台风引起的大范围暴雨区,低层有强辐合,高层有显著的中尺度辐散,而在干台风产生的弱降水区,高层则无中尺度辐散气流。其次,... 首先对8407、8411和8504号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详细分析了模式输出的带通流场,发现:在湿台风引起的大范围暴雨区,低层有强辐合,高层有显著的中尺度辐散,而在干台风产生的弱降水区,高层则无中尺度辐散气流。其次,对引起暴雨突然增幅的8407号台风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台风大尺度环境场是产生台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中尺度系统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Rananim登陆后引发强降水成因和暴雨分布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建海 薛根元 +1 位作者 诸晓明 沈桐立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共12页
首先对2004年第14号台风Rananim登陆后造成的强降水过程按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台风本身环流产生的,第二阶段的降水则是台风残留低压与中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针对暴雨在台风登陆点南北两... 首先对2004年第14号台风Rananim登陆后造成的强降水过程按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台风本身环流产生的,第二阶段的降水则是台风残留低压与中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针对暴雨在台风登陆点南北两侧非对称分布的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的非对称分布与台风本身的非对称结构、南北两侧不同的水汽输送以及中尺度地形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湿位涡分析方法诊断了台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湿位涡负值中心与暴雨中心存在较好对应关系,而且其中心数值的绝对值大小与1 h降水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说明湿位涡负值中心可以作为降水时空分布的重要指标,为台风暴雨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Rananim暴雨成因 降水分布 湿位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陕西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弘 孙伟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55-61,共7页
对2003年发生在陕西的持续性暴雨分析认为:乌山阻高与副热带高压的配置及稳定少动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贝湖低压底部分裂出小槽引导的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东侧一带反复交绥是暴雨的主要成因。高低空急... 对2003年发生在陕西的持续性暴雨分析认为:乌山阻高与副热带高压的配置及稳定少动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贝湖低压底部分裂出小槽引导的冷空气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东侧一带反复交绥是暴雨的主要成因。高低空急流耦合使高层辐散区迭加在低层辐合区的上方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深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暴雨时中尺度系统的生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成因分析 陕西 200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3-24”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曹晓岗 王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4-1196,共1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5年8月23和24日上海地区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1515号台风天鹅北侧外围的偏东风急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各业务模式的检验表明,由于无法精确预报台风的位置、台风外围的偏东风气流影响的强度和地区以及冷空气强度等,大部分业务模式无论是降水落区、强度及最强降水时段预报均存在较大的误差。在模式预报有误差的情况下,要重视实时资料应用,及时做出短时暴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 大暴雨 环流背景 水汽热力条件 模式预报分析 台风天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冬季一次罕见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覃丽 黄海洪 温水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88-9891,9973,共5页
[目的]研究2010年广西冬季一次罕见的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成因。[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NCEP 1°×1°逐6 h的再分析资料,从暴雨的形成条件入手,对2010年1月广西一次罕见的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环境场进... [目的]研究2010年广西冬季一次罕见的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成因。[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NCEP 1°×1°逐6 h的再分析资料,从暴雨的形成条件入手,对2010年1月广西一次罕见的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环境场进行诊断分析,探讨其形成的规律和成因。[结果]这次广西冬季持续性暴雨出现在副高异常偏强且稳定的背景下,由副高西北侧边缘云系的长久维持造成,低层罕见东南急流的辐合是导致这场罕见暴雨的根本原因;副高是影响这次冬季暴雨分布的主导系统,500 hPa湿度大值区与与暴雨区域对应很好;暴雨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的辐合对暴雨落区起决定作用。暴雨发生在700 hPaMPV1>0、MPV2<0的有利配置下,且MPV1与MPV2量级相当。[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做好此类极端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暴雨 持续性 成因 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6.17”滇中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萍 李宏波 何德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结合大尺度环流的高通滤波、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诊断, 用Shuman-Shapiro 中尺度滤波方法, 对2003年6月17日云南中部的楚雄市至南华县一带发生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过程是热带中尺度气旋东南移并发展造成的; ... 结合大尺度环流的高通滤波、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诊断, 用Shuman-Shapiro 中尺度滤波方法, 对2003年6月17日云南中部的楚雄市至南华县一带发生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过程是热带中尺度气旋东南移并发展造成的; 地面强冷空气侵入中尺度低压导致对流发展, 是热带中尺度气旋加强的原因; 大尺度环流下, 孟加拉湾、南海和北部湾形成的两条水汽输送带通过热带低压, 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能源保障; 地面中尺度低压中心和与之配置的切变线北侧对特大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中尺度滤波方法 中尺度分析 形成原因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8月3~5日晋冀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苗爱梅 吴晓荃 薛碧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24-28,共5页
运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资料,雨量自记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分析1996年8月3—5日受9608号台风低压影响而导致的晋冀地区一场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降水系统演变过程。
关键词 晋冀地区 暴雨 中尺度分析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卡努”在江苏产生暴雨的热力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凯 《海洋预报》 2007年第1期25-31,共7页
作者研究了0515号台风“卡努”在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其移向的右前方。通过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的落区,基本上位于底层的非绝热冷却区,非绝热冷却中心的走向,预示未... 作者研究了0515号台风“卡努”在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其移向的右前方。通过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的落区,基本上位于底层的非绝热冷却区,非绝热冷却中心的走向,预示未来6h降水的落区。台风向前方的非绝热增温的方向移动,并有加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台风 过程分析 热力因子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一次极端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19
作者 贾宏元 刘鹏兵 +1 位作者 田风 聂晶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14-518,528,共6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加密气象站等高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引发宁夏2012年7月29~30日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深厚湿层的存在对暴雨的持续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的存...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加密气象站等高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引发宁夏2012年7月29~30日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深厚湿层的存在对暴雨的持续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的存在是引发强降水持续的动力抬升条件,辐合线表现为风向或风速辐合,其强度与降水强度密切相关,且与强降雨带走向较一致,多发生在其略偏北一侧;此次大暴雨是M8cS发展并较长时间维持少动的结果;MβCS最成熟时,TBB强梯度区偏向冷云中心区一侧与未来1~2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极端 中尺度系统 成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岛地形对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对流雨带发展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玉春 王叶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48,共22页
2016年9月14~15日超强台风"莫兰蒂"(1614)登陆厦门后在福建省中北部引发了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特大暴雨由台风登陆后北侧至东北侧一个缓慢移动的长生命史中尺度强对流螺旋雨带活动造成。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9)对台风登... 2016年9月14~15日超强台风"莫兰蒂"(1614)登陆厦门后在福建省中北部引发了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特大暴雨由台风登陆后北侧至东北侧一个缓慢移动的长生命史中尺度强对流螺旋雨带活动造成。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9)对台风登陆引发福建省中北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大区域无嵌套数值模拟,较准确地模拟了台风引发特大暴雨的强度和落区,并成功地再现了台风登陆后北侧至东北侧长生命史中尺度强对流螺旋雨带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发现,台风大风区外围几个零散的中尺度辐合区在移入台湾地形下游的弱风切变区、正涡度带、湿静力能(假相当位温、比湿)锋区后,组织发展成一个带状的中尺度辐合带而形成强对流螺旋雨带,长时间地维持和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台湾地形在有利于强对流螺旋雨带长时间组织发展和维持的中尺度环境场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地形效应在其下游形成的正涡度带(正位涡带)、雨带(位于高湿静力能区)南侧低湿静力能带(即湿静力能锋区),对强对流螺旋雨带的长时间发展维持非常重要。地形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台湾地形在台风登陆后东北侧长生命史中尺度强对流螺旋雨带形成及维持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特大暴雨 中尺度地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