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的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伟 樊智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9,共9页
驱动刀盘用减速机是竖井掘进机上经常损坏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具有密封可靠、承载能力高等特点,目前主要以进口为主,因此其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1400型减速机)进行了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首先... 驱动刀盘用减速机是竖井掘进机上经常损坏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具有密封可靠、承载能力高等特点,目前主要以进口为主,因此其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一种竖井掘进机用减速机(1400型减速机)进行了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首先,根据驱动刀盘的空间大小和结构特点,确定了减速机的结构为NGW型行星减速机,接着分析了其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根据减速机的使用工况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减速机内部齿轮参数及强度大小;然后,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完成了对减速机中行星架、齿圈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分析,并完成了对减速机总体变形位移的有限元分析,接着对减速机的密封进行了结构设计;最后,制造出样机并在试验台上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内容包括传动效率、最大输出扭矩、热平衡温度以及密封。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发的1400型减速机的传动效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维持在94%;减速机在最大输入扭矩为1360 N·m,输入转速为1204.5 r/min下长时间运转,拆开减速机后各零部件完好无损;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热平衡温度随减速机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减速机在泥浆环境下运转8 h,内部压力最高0.2 bar,没有出现漏油现象;减速机符合设计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行星减速机 变速器 机械强度 传动效率 最大输出扭矩 热平衡温度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齿轮箱内腔压力平衡系统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葛玉柱 雷雪梅 杜海英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175,共8页
综合考虑气动部件、密封组件、齿轮传动、透气组件等的参数和特性,对离心压缩机齿轮箱的腔压平衡系统和参数的影响特性进行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保持内腔压力平衡的结构,设计内腔压力平衡系统的试验方案,研究压缩机各参数变化对齿轮箱... 综合考虑气动部件、密封组件、齿轮传动、透气组件等的参数和特性,对离心压缩机齿轮箱的腔压平衡系统和参数的影响特性进行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保持内腔压力平衡的结构,设计内腔压力平衡系统的试验方案,研究压缩机各参数变化对齿轮箱内腔压力、压力平衡孔处压力、润滑油泄漏、透气帽滤芯寿命的影响,对压缩机低压大流量工况时出气带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腔压力受压缩机流量和出口压力、气封结构及参数、压力平衡孔面积、油封结构及参数、透气帽滤芯等因素的影响;内腔压力随压缩机出口压力和透气帽滤芯含油率的降低而降低,出口压力过低时会出现压缩机出气带油;相比直密封结构,阶梯密封结构具有更优的密封效果,能够降低齿轮箱内腔压力至少13.7%,且能够使压缩机在低出口压力下运行的适应能力提高20%;压力平衡孔面积对齿轮箱腔压和透气帽滤芯使用寿命的影响较大,压缩机设计时应尽量选取较大的压力平衡孔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齿轮箱 压力平衡系统 泄漏 阶梯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分层系均衡注水开发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新民 李勇 +6 位作者 李峰峰 衣丽萍 宋本彪 朱光亚 苏海洋 魏亮 杨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8-587,共10页
基于中东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以两伊地区(伊拉克和伊朗)白垩系巨厚生物碎屑灰岩油藏为例,针对笼统注采导致开发效果差的难题,提出以隐蔽隔夹层为格架精细划分开发层系、多类型多井型井网有机组合、构建均衡注采体系为核心的巨厚... 基于中东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以两伊地区(伊拉克和伊朗)白垩系巨厚生物碎屑灰岩油藏为例,针对笼统注采导致开发效果差的难题,提出以隐蔽隔夹层为格架精细划分开发层系、多类型多井型井网有机组合、构建均衡注采体系为核心的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均衡注水开发技术。两伊地区巨厚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垂向非均质性强、多成因超高渗透层发育、隔夹层隐蔽性强等特征,基于隐蔽隔夹层识别与刻画技术、封隔能力评估技术,提出均衡注水开发技术,形成常规层系架构、精细层系架构、深化层系架构3种均衡注水开发模式和技术。数值模拟表明,均衡注水开发技术可实现两伊地区巨厚复杂碳酸盐岩油藏精细高效注水开发、均衡动用不同类型储量,并为同类油藏的开发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巨厚碳酸盐岩油藏 垂向非均质性 隐蔽隔夹层 封隔能力 分层系开发 均衡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MW等级双超汽轮机高压缸前轴封结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启林 赵腾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0,182,185,共5页
150MW等级双超机组为超高温进汽方式,高压缸前轴封漏汽温度较高,若轴封结构设计不当,会导致轴封蒸汽外漏、轴承油中带水、端部汽缸变形、汽封动静碰磨或转子弯曲等安全事故,而且较大的高品质蒸汽泄漏也会影响机组的经济性。通过优化高... 150MW等级双超机组为超高温进汽方式,高压缸前轴封漏汽温度较高,若轴封结构设计不当,会导致轴封蒸汽外漏、轴承油中带水、端部汽缸变形、汽封动静碰磨或转子弯曲等安全事故,而且较大的高品质蒸汽泄漏也会影响机组的经济性。通过优化高压缸前轴封结构,对数十种漏汽组合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推荐合理运行方式,解决了端汽封漏汽温度高带来的影响,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经济性,在同类机组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缸前轴封 高压平衡鼓 温差 热耗率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密封的平衡单座调节阀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瑞明 赵帅琦 +1 位作者 蒲洪 陈东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针对目前高压密封工况,单一调节阀无法满足多种流量要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压工况用平衡单座调节阀。该阀阀芯设有平衡孔,设置密封圈与阀芯配合,密封圈嵌在平衡阀笼与降噪阀笼之间的安装槽内,阀芯的外锥面下方设有流量调节曲面,对其进... 针对目前高压密封工况,单一调节阀无法满足多种流量要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压工况用平衡单座调节阀。该阀阀芯设有平衡孔,设置密封圈与阀芯配合,密封圈嵌在平衡阀笼与降噪阀笼之间的安装槽内,阀芯的外锥面下方设有流量调节曲面,对其进行高压密封试验和阀芯运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压工况下,可降低驱动执行器配置,密封圈与阀芯配合密封优良;流量调节曲面配合阀芯调节流量,满足不同工况要求。高压密封试验的试验压力实际值为0.35 MPa,泄漏量设定值为9.46 L/min,实测泄漏量为1.21 L/min;阀芯运动性能试验包括全行程及全开关时间试验、漂移与抖动试验、始动偏差值试验、基本误差与回差试验和死区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平衡单座调节阀密封优良,开闭时间远小于设定时间、实际偏差小于设定额定偏差(2.50%),已无漂移和抖动,实际信号值和行程值均小于设定值,正反向误差均小于设定基本误差,回差均小于设定回差,死区均小于设定死区值。研究结果对高压工况用调节阀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密封 平衡单座 调节阀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压盾构滚刀用橡胶套管的自适应平衡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英发 陈彦涛 +5 位作者 姜海峰 张耀鑫 曾婧 李焕旭 王彪 张国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5-711,共7页
为保持滚刀浮动密封的有效性,滚刀内外压力差需要控制在0.3 MPa内,而工作环境水压可以达到1.4 MPa,因此需要设计自适应压力平衡结构降低滚刀内外压差。常规的活塞式平衡阀经常由于高压环境下的岩渣堵塞或者O型圈动密封快速磨损导致滚刀... 为保持滚刀浮动密封的有效性,滚刀内外压力差需要控制在0.3 MPa内,而工作环境水压可以达到1.4 MPa,因此需要设计自适应压力平衡结构降低滚刀内外压差。常规的活塞式平衡阀经常由于高压环境下的岩渣堵塞或者O型圈动密封快速磨损导致滚刀浮动密封失效。因此针对高水压环境下滚刀内外压力自动可靠平衡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通过气囊变形响应外界压力变化,实现滚刀内介质对于外界压力变化的动态跟随功能。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橡胶套管自适应平衡机制,并基于仿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给出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性能评估方法;其次,通过套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给出优选的结构参数、试制等径式橡胶套管,并进行压力跟随试验,发现输入压力为0~0.6 MPa时,内外压差为0.12 MPa;最后,将试制橡胶套管应用在盾构滚刀项目中,滚刀运行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自适应平衡橡胶套管 密封 盾构滚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多级泵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
7
作者 王延锋 闫军沛 +1 位作者 胡二华 冯立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7-913,共7页
为研究高扬程大流量自平衡多级泵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流体介质泄漏特性以及流动机理,建立了3类节流密封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径向节流间隙(0.5,0.8,1.0,1.2和1.5 mm)下3类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湍动能耗散以及密封流体力等流动特征... 为研究高扬程大流量自平衡多级泵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流体介质泄漏特性以及流动机理,建立了3类节流密封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径向节流间隙(0.5,0.8,1.0,1.2和1.5 mm)下3类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湍动能耗散以及密封流体力等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是密封流体径向缩流比和轴向湍动能耗散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径向节流间隙直接影响着径向节流间隙进口处的流体压力和径向缩流比,对节流密封的降压与减速作用显著,而迷宫齿对密封流体的湍动能耗散率的影响较大,膨胀腔体内流体的湍动能耗散率均接近于0,径向节流间隙内流体压力沿轴向方向大致呈现阶梯式下降规律,密封齿能够有效地降低密封流体的压力;转子面密封齿与密封流体的接触以及径向节流间隙增大,是导致第二、三类密封转子面的轴向力显著大于第一类密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多级泵 节流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径向节流间隙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式汽轮机级平衡孔面积对级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网扣 张兆鹤 +1 位作者 崔琦 江路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5-578,610,共5页
针对某600 MW机组高压缸冲动式级的模拟透平级在隔板汽封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平衡孔的孔径及总面积,对模拟透平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平衡孔面积的变化对透平级效率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叶轮上开... 针对某600 MW机组高压缸冲动式级的模拟透平级在隔板汽封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平衡孔的孔径及总面积,对模拟透平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平衡孔面积的变化对透平级效率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叶轮上开平衡孔有利于改善级间根部流动,提高了透平级效率;与无平衡孔透平级相比,随着平衡孔面积的增大,级效率逐渐提高;但面积增大至一定值后,级效率变化不明显;在叶轮结构和强度许可的条件下,设计时平衡孔面积可尽量取大一些,以保证设计工况时级间根部保持不吸不漏或少量漏气状态;平衡孔面积较大,也有利于减小隔板漏气量增加对级效率的影响作用;对于反动度较小的冲动级,要获得最佳级间漏气工况(相对漏气量约-1%)是不太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冲动级 级平衡孔 隔板汽封 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注水泥质量的综合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小阳 刘崇建 +2 位作者 张明深 张勇 张朝晖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9-51,67,共4页
分析现场固井实例说明,提高固井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水泥浆特性、浆体压力平衡、流态、井身质量、套管居中及水泥浆与泥浆流变性能等方面,拟定固井工艺措施,是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防止水泥浆窜槽,保证水泥石密封质量的较好方... 分析现场固井实例说明,提高固井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水泥浆特性、浆体压力平衡、流态、井身质量、套管居中及水泥浆与泥浆流变性能等方面,拟定固井工艺措施,是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防止水泥浆窜槽,保证水泥石密封质量的较好方法。文中还对水泥石的的声幅测井及变密度测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初步得出了声幅值的变化幅度与两个交界面的质量并不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泥 压力平衡 密封 固井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密封端面平衡间隙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和顺 陈次昌 +2 位作者 黄泽沛 薛松 张车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8,23,共4页
为了确定干气密封端面平衡间隙的数值,基于N-S方程、层流模型、SIMPLEC算法,对干气密封端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端面气膜开启力的数值。将开启力和闭合力变化曲线同时绘出,两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端面间隙即为该干气密封的端面平衡间隙值... 为了确定干气密封端面平衡间隙的数值,基于N-S方程、层流模型、SIMPLEC算法,对干气密封端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端面气膜开启力的数值。将开启力和闭合力变化曲线同时绘出,两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端面间隙即为该干气密封的端面平衡间隙值。以某泵用干气密封为例,介绍了闭合力和开启力的计算,确定出该干气密封的端面平衡间隙。结果表明,干气密封端面平衡间隙值应取在开启力随间隙变化幅度较大的小间隙区域,且端面平衡间隙应在泄漏量不超标的前提下,尽量取得大一些,使密封端面接触和摩擦可能性和程度降到最低,从而提升干气密封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端面平衡间隙 开启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轴向力自动平衡新方法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陆伟刚 张金凤 袁寿其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037-204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离心泵结构,对离心泵叶轮按斜流式叶轮设计,同时采取叶轮进口端面密封及叶轮在泵轴上浮动等措施,实现离心泵叶轮上的轴向力自动平衡。对实现轴向力自动平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即当叶轮进口的端面密封处于紧密接... 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离心泵结构,对离心泵叶轮按斜流式叶轮设计,同时采取叶轮进口端面密封及叶轮在泵轴上浮动等措施,实现离心泵叶轮上的轴向力自动平衡。对实现轴向力自动平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即当叶轮进口的端面密封处于紧密接触密封状态时,可以使轴向力的方向指向叶轮后盖板,推开密封端面,使叶轮轴向力自动平衡。推导出能够满足轴向力自动平衡的叶轮几何尺寸间的关系不等式,并给出具体算例进行了验证。另外,进行了进口端面密封设计、推力轴承设计,讨论了影响水泵效率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轴向力 自动平衡 斜流式 端面密封 浮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清友 杨启明 +1 位作者 何霞 金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5,68,i005-i006,共5页
旋转动密封装置是旋转控制头轴承总成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旋转控制头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旋转控制头密封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新型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 旋转动密封装置是旋转控制头轴承总成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旋转控制头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旋转控制头密封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新型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该密封能够实现随井底压力变化自动调整组合密封装置密封压力的要求,实现浮动密封,从而提高了旋转控制头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控制头 密封装置 欠平衡钻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套源岩天然气扩散损失量评价——以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气源岩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民 郭晓博 +3 位作者 薛海涛 卢双舫 付广 陈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3-209,共7页
根据天然气扩散原理、物质平衡原理和烃浓度封闭机理建立了多套源岩天然气扩散损失评价模型。选取松辽盆地北部浅层多套生物气源岩为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层位现今累积生气量达385.7×1012m3,浅层生物气源岩主要生气层位... 根据天然气扩散原理、物质平衡原理和烃浓度封闭机理建立了多套源岩天然气扩散损失评价模型。选取松辽盆地北部浅层多套生物气源岩为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层位现今累积生气量达385.7×1012m3,浅层生物气源岩主要生气层位中嫩江组二段生气量最大,主要生气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实际扩散气量计算表明,嫩二段实际扩散气量最大,其次为嫩一段、青山口组一段和青山口组二三段,不考虑烃浓度封闭和考虑烃浓度封闭的累积实际扩散气量分别达199.42×1012m3和105.44×1012m3。考虑烃浓度封闭时各时期的评价扩生比(实际扩散气量和生气量比值)都低于不考虑烃浓度封闭时的扩生比,后者约为前者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损失量 物质平衡 烃浓度封闭 多套源岩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平衡型机械密封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有华 伍娜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2期26-27,32,共3页
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机械密封,它具有紧定螺钉、弹簧座密封圈、传动销、弹簧座、动环密封圈、动环组件、静环密封圈、静环、弹簧等,其特征是动环密封圈槽是长矩形槽,由弹簧座和动环围成,其平衡直径须满足:d_(eo)≥D_e≥d_(ei);弹簧封闭... 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机械密封,它具有紧定螺钉、弹簧座密封圈、传动销、弹簧座、动环密封圈、动环组件、静环密封圈、静环、弹簧等,其特征是动环密封圈槽是长矩形槽,由弹簧座和动环围成,其平衡直径须满足:d_(eo)≥D_e≥d_(ei);弹簧封闭在弹簧座密封圈和动环密封圈之间;紧定螺钉伸入轴套的孔中。此新型密封用于双密封的内侧密封,解决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动密封问题,介质中允许有少量颗粒,密封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对辅助系统要求降低,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平衡型密封 平衡直径 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全胜 郝琦 +5 位作者 张丽霞 任来义 刘震 李春霞 樊春梅 何小胡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788,共12页
岩性圈闭的泥页岩盖层阻止油气突破的过程是一个阻力克服动力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力学平衡现象,动力包括储集层地层压力... 岩性圈闭的泥页岩盖层阻止油气突破的过程是一个阻力克服动力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圈闭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过程也是一个力学平衡现象,动力包括储集层地层压力、浮力,阻力主要包括盖层地层压力、毛管压力。通过对单井古孔隙度及古埋深的恢复,可以对比成藏期目的层油气突破泥岩盖层的动力与阻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定量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过程。应用该模型发现,白家海凸起彩43井侏罗系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在侏罗纪末期缺乏有效泥岩盖层,白垩纪末期三工河组中下部存在有效盖层,而西山窑组盖层的封闭能力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盖层封闭动力学模型 力学平衡 油气充注突破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深井离心泵轴向力的数值计算及平衡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启华 施卫东 +1 位作者 陆伟刚 许建强 《排灌机械》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在两种密封条件下,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6.0对100SJB8型泵的多个模型作流场计算,得到两种条件下叶轮表面的压力分布,准确计算出叶轮所受轴向力。对100SJB8型泵,在端面密封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轴向力由进口指向叶轮后盖,即沿着推开端面... 在两种密封条件下,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6.0对100SJB8型泵的多个模型作流场计算,得到两种条件下叶轮表面的压力分布,准确计算出叶轮所受轴向力。对100SJB8型泵,在端面密封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轴向力由进口指向叶轮后盖,即沿着推开端面密封的方向;在端面密封有0.5 mm间隙的情况下,轴向力由后盖指向叶轮进口方向,即令端面密封闭合的方向,达到自平衡叶轮的要求。同时,通过多个模型计算的结果对陆伟刚等推导的SJB型泵的平衡判别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判别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计算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离心泵 端面密封 轴向力 自平衡叶轮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特性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在伦 何睿 范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115,共3页
用专用设备模拟浮动叶轮的运行工况,对叶轮后密封环前后压力进行了直接测量,得出了后密封环前后压力与泵扬程的试验曲线,据此计算得到了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特性曲线。试验解决了浮动叶轮平衡腔内液体泄漏量和压力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浮动叶轮 后密封环 压力测量 平衡腔压力 液体泄漏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振动测试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雪兴 张海舟 +2 位作者 张伟政 苏虹 赵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5,337-338,共5页
采用高精度改进型的电涡流微型传感器和高速数据采集卡,在不同工况下,对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平衡位移和气膜振动位移进行测量;在同种工况下,对3种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振动位移进行测量,对测得的数据用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 采用高精度改进型的电涡流微型传感器和高速数据采集卡,在不同工况下,对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平衡位移和气膜振动位移进行测量;在同种工况下,对3种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振动位移进行测量,对测得的数据用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干气密封测试系统进行频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气膜平衡位移随压力和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气膜振动位移随着压力和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在同种工况下,存在着气膜振动位移最小时的最佳螺旋角,本试验中最优螺旋角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LABVIEW软件 频谱分析 气膜平衡位移 气膜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工具旋转动密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毅 张晓东 +2 位作者 张明 周权 王海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77,5,共3页
超深井钻井工具中旋转动密封的可靠性和寿命极大地影响钻井效率的提高,超深井工况中的高温、高压、振动和钻井液介质都对动密封的寿命提出严峻的考验,文章概述了石油钻井领域动密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压力平衡系统的原理和... 超深井钻井工具中旋转动密封的可靠性和寿命极大地影响钻井效率的提高,超深井工况中的高温、高压、振动和钻井液介质都对动密封的寿命提出严峻的考验,文章概述了石油钻井领域动密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压力平衡系统的原理和国内外旋转动密封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地层温度提出钻井领域旋转动密封的发展方向,首次提出超高压多级可控动密封的概念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旋转动密封 高温高压 压力平衡 多级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气源岩层内天然气扩散损失量评价——以黔南坳陷黄页1井九门冲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舟 卢双舫 +4 位作者 于玲 陈瑜鹏 王民 陈方文 何希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根据天然气扩散、物质平衡原理、烃浓度封闭机理和气源岩层之间扩散时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建立了评价泥质气源岩层内天然气扩散损失量的6种扩散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气源岩层天然气扩散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为定量评价部分烃浓度封闭期间气源岩... 根据天然气扩散、物质平衡原理、烃浓度封闭机理和气源岩层之间扩散时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建立了评价泥质气源岩层内天然气扩散损失量的6种扩散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气源岩层天然气扩散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为定量评价部分烃浓度封闭期间气源岩层天然气扩散量、页岩气扩散量提供了可能。源岩层在受到部分烃浓度封闭期间的天然气扩散量,假设此期间不存在烃浓度封闭,则为源岩层的扩散气量与该期间上覆气源岩的扩散气量之差。利用所得模型对黔南坳陷黄页1井九门冲组页岩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显示,黄页1井九门冲组页岩不考虑烃浓度封闭条件下的扩散气量远大于考虑烃浓度封闭条件下的扩散气量。在评价泥质气源岩层扩散量时如果存在烃浓度封闭作用,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损失量 物质平衡 烃浓度封闭 黔南坳陷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