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ise control on the crystallization with co-anti-solvents in wide-bandgap perovskite film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organic tandem solar cells
1
作者 ASLAM Fawad LI Heng-yue +10 位作者 YANG Fang FENG Erming CHANG Jian-hui DING Yang LIAO Xiang ZAHID Muhammad SADIQ Muhammad Irfan TAHIR Muhammad ZENG Qiang LIU Fang-yang YANG Jun-l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328-4337,共10页
Constructing tandem solar cells(TSCs)is a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single-junction photovoltaic technologies.Herein,efficient four-terminal(4 T)perovskite-organic TSCs are developed v... Constructing tandem solar cells(TSCs)is a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single-junction photovoltaic technologies.Herein,efficient four-terminal(4 T)perovskite-organic TSCs are developed via precise control over the crystallization with co-anti-solvents in wide-bandgap perovskite(FA_(0.8) Cs_(0.2) Pb(I_(0.6) Br_(0.4))_(3),energy gap:1.77 eV)film.High-quality perovskite films can be achieved by employing a sophisticated co-anti-solvent technique,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perovskite crystallinity with large grain size and suppresses th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with pinhole-free surfac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anti-solvents with a low boiling point polarity and nonpolar solvent contribute to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devices.The wide bandgap 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T-PSC)fabricated using co-anti-solvent exhibited a remarkable efficiency of 14.52%,and we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 efficiency of 22.5%for 4 T perovskite-organic TSC.These findings inspire bright futures that TSCs coul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solar energy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ZATION ANTI-SOLV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andem solar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白茹 方志敏 +4 位作者 王爱丽 罗龙 张罗正 李绿洲 丁建宁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98-2624,共27页
作为第三代新兴太阳能电池的代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诞生起就发展迅速,其小面积器件效率已经达到26.7%的高水平。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单结和叠层结构的最新发展,以及其产业化和空间应用潜力。首先... 作为第三代新兴太阳能电池的代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诞生起就发展迅速,其小面积器件效率已经达到26.7%的高水平。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单结和叠层结构的最新发展,以及其产业化和空间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同带隙特性,包括常规带隙、宽带隙和窄带隙钙钛矿材料,分析了它们在光吸收和能量转换效率方面的优势与挑战。其次,探讨了钙钛矿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多种设计,包括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和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强调了叠层结构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拓宽应用范围方面的潜力。在产业化方面,本文分析了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光伏性能和制备技术的发展,展示了这一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技术和市场挑战。同时,本文还关注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空间应用中的前景,强调其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效率。最后,总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当前成就和未来展望,提出了持续研发和技术突破对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望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宽带隙 窄带隙 叠层 产业化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及展望
3
作者 李彬 程家豪 +1 位作者 李望南 彭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2,共13页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太阳电池复杂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铜铟镓硒太阳电池 叠层太阳电池 界面工程 光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刚线切片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诗茜 应智琴 +3 位作者 陈邢凯 李鑫 杨熹 叶继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提出一种免空穴传输层的策略,将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作为钙钛矿活性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旋涂法直接将钙钛矿薄膜制备在导电基底表面,其中薄膜的质量与均一性都得到改善。进一步地,将该方法应用在低成本的商用金刚线切片上,可在高粗糙度... 提出一种免空穴传输层的策略,将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作为钙钛矿活性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旋涂法直接将钙钛矿薄膜制备在导电基底表面,其中薄膜的质量与均一性都得到改善。进一步地,将该方法应用在低成本的商用金刚线切片上,可在高粗糙度的硅表面制备出覆盖度高、形貌致密、无空洞的钙钛矿薄膜。在光电性能方面,用该方法得到的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1%,填充因子高达83%,两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自组装单分子层材料 添加剂 免空穴传输层 金刚线切片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丁二胺盐酸盐钝化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
5
作者 何永才 丁蕾 +5 位作者 杨莹 刘江 何博 张永哲 严辉 徐希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共4页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是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极限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叠层电池中,多晶钙钛矿膜层内缺陷中心将诱导光生载流子复合损失,因而对钙钛矿膜层内缺陷进行钝化是提升叠层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策略。本工作采用在钙钛矿...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技术是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极限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叠层电池中,多晶钙钛矿膜层内缺陷中心将诱导光生载流子复合损失,因而对钙钛矿膜层内缺陷进行钝化是提升叠层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策略。本工作采用在钙钛矿前驱体内掺入1,4-丁二胺盐酸盐的方法,通过引入氯离子实现结晶调控提高钙钛矿结晶质量,同时发现丁二胺阳离子对钙钛矿膜层缺陷中心显示出良好的钝化效果,两者协同作用显著提升叠层电池的开路电压(V_(oc))和填充因子(FF),并最终成功获得了28.77%的NREL认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二胺盐酸盐 缺陷钝化 钙钛矿 叠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梅翠玉 王小平 +4 位作者 王丽军 刘欣欣 李怀辉 梁鹏飞 卢炎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8-152,共5页
光导电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总效率,所以一直是DSSC研究的热点。介绍了DSSC的基本工作原理,概述了当前DSSC中最流行的TiO2和ZnO两种薄膜光导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从结构、工艺和转... 光导电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总效率,所以一直是DSSC研究的热点。介绍了DSSC的基本工作原理,概述了当前DSSC中最流行的TiO2和ZnO两种薄膜光导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从结构、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面对染料敏化TiO2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ZnO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同时简要介绍了目前研究非常热门的叠层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进程,最后展望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 TIO2 ZNO 叠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cm^2 a-Si/a-Si 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耿新华 李洪波 +5 位作者 王宗畔 吴春亚 孙建 陆靖谷 孙仲林 徐温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51,共7页
以全部国产化装备和工业用原材料,以简单铝背电极制备出初始效率为8.28%,经室外阳光照射一年后稳定效率为7.35%,面积为20cm×20cm,有效面积为360cm2a-Si/a-Si叠层太阳电池。主要制备技术措施... 以全部国产化装备和工业用原材料,以简单铝背电极制备出初始效率为8.28%,经室外阳光照射一年后稳定效率为7.35%,面积为20cm×20cm,有效面积为360cm2a-Si/a-Si叠层太阳电池。主要制备技术措施:(1)TCO/p界面接触特性的改善;(2)μc-SiC∶H/a-SiC∶H复合窗口层技术;(3)p/i界面H处理;(4)高质量本征a-Si∶H材料;(5)优良的n1/p2隧道结;(6)最佳电池结构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太阳电池 界面特性 结构设计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微晶硅叠层电池中间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宁 耿新华 +6 位作者 赵颖 张晓丹 陈培专 陈新亮 张德坤 岳强 熊绍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由于非晶硅光致衰退、微晶硅吸收系数低的原因,叠层结构电池成为提高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叠层电池各子电池较薄、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陷光结构在叠层电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具有绒面结构的前电极、叠层电池的中间层以及ZnO... 由于非晶硅光致衰退、微晶硅吸收系数低的原因,叠层结构电池成为提高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叠层电池各子电池较薄、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陷光结构在叠层电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具有绒面结构的前电极、叠层电池的中间层以及ZnO/Al或ZnO/Ag复合背电极共同组成硅薄膜太阳电池的陷光结构。中间层位于各子电池之间,作用是改变界面反射率,影响电池中光的传播路径。该文综述了叠层电池中间层的作用、要求以及此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中间层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非晶/微晶硅叠层电池 中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nP_2/GaAs/Ge叠层太阳电池材料的低压MOCVD外延生长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辉 汪韬 +2 位作者 李宝霞 赛晓峰 高鸿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本文采用自制的 L P-MOCVD设备 ,外延生长出 Ga In P2 / Ga As/ Ge叠层太阳电池结构片 ,对电池材料进行了 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 .另外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测试了电池结构的剖面曲线 .用此材料做出的叠层太阳电池 ,AMO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 ... 本文采用自制的 L P-MOCVD设备 ,外延生长出 Ga In P2 / Ga As/ Ge叠层太阳电池结构片 ,对电池材料进行了 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 .另外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测试了电池结构的剖面曲线 .用此材料做出的叠层太阳电池 ,AMO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 η=1 3 .6% ,开路电压 Voc=2 2 3 0 m V,短路电流密度 Jsc=1 2 .6m A/ 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MOCVD CaInP2/GaAs/Ge 叠层太阳电池 外延生长 镓铟磷化合物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非晶/微晶叠层电池中NP隧穿结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锋 赵颖 +7 位作者 魏长春 任慧智 薛俊明 张晓丹 高艳涛 张德坤 孙建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论述了薄膜非晶/微晶叠层电池中NP隧穿结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薄膜叠层电池中非晶顶电池的N层采用微晶硅,减小了电池的内部串联电阻影响。通过调整非晶硅顶电池N层和微晶硅底电池P层的厚度,降低NP隧穿结的影响,获得薄膜叠层电池效率... 本文论述了薄膜非晶/微晶叠层电池中NP隧穿结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薄膜叠层电池中非晶顶电池的N层采用微晶硅,减小了电池的内部串联电阻影响。通过调整非晶硅顶电池N层和微晶硅底电池P层的厚度,降低NP隧穿结的影响,获得薄膜叠层电池效率11.73%(Voc=1.34V,Jsc=14.53mA/cm2,FF=60.27%),电池面积为0.253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微晶叠层电池 微晶硅 N/P隧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春云 杨明辉 +1 位作者 杨海涛 高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9-22,共4页
综述了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 ,对各类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能指标等做了介绍和评估 ,并且对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预测。
关键词 叠层 性能指标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结叠层太阳电池中隧穿结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文革 李文博 +2 位作者 苑静 于威 傅广生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人类利用和发展太阳能技术的主要追求目标,目前有望大幅度提高转换效率的一个最直接手段就是采用多结叠层太阳电池.开发研制电学和光学损耗极小的隧穿结,是提高多结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从材料、掺杂剂... 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人类利用和发展太阳能技术的主要追求目标,目前有望大幅度提高转换效率的一个最直接手段就是采用多结叠层太阳电池.开发研制电学和光学损耗极小的隧穿结,是提高多结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从材料、掺杂剂和掺杂浓度的选择以及结构的优化等诸多方面,阐述了改善隧穿结性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对优化隧穿结的沉积参数和结构设计、制备高效叠层太阳电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穿结 多结叠层太阳电池 掺杂 双异质结构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ZnO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文娟 邹敏 +2 位作者 常会 霍红英 夏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4,110,共6页
目的获得光电性能较佳的Sn S/Zn O叠层太阳能电池。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法,采用不同的溅射参数在FTO玻璃上制备Sn S和Zn O薄膜,研究Sn S和Zn 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最终获得制备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佳方案。结果沉积Sn S薄... 目的获得光电性能较佳的Sn S/Zn O叠层太阳能电池。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法,采用不同的溅射参数在FTO玻璃上制备Sn S和Zn O薄膜,研究Sn S和Zn 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最终获得制备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佳方案。结果沉积Sn S薄膜的溅射功率、沉积时间、工作气压为28W,40 min,2.5 Pa和36 W,25 min,2.3 Pa时,获得的两种Sn S薄膜均在(111)晶面具有良好的择优取向,晶粒较大,表面致密光滑,禁带宽度分别为1.48,1.83 e V。沉积Zn O薄膜的溅射功率、溅射时间、工作气压为100 W,10 min,2.5 Pa时,Zn O薄膜的结晶性能更优,透过率更大,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的n层。以宽禁带Sn S(1.83 e V)为外p型吸收层,窄禁带宽度Sn S(1.48 e V)为内p型吸收层制备的FTO/n-Zn O/p-Sn S(1.83 e V)/n-Zn O/p-Sn S(1.48 e V)/Al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为0.108%,短路电流为0.90 m A,开路电压为0.40 V。结论制得的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较传统单层太阳能电池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薄膜 ZNO薄膜 SnS/ZnO叠层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屏蔽罩对柔性衬底微晶硅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成 安其 +3 位作者 周丽华 钱子勍 叶晓军 陈鸣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通过改变硅烷浓度,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在有无金属屏蔽罩两种情况下的系列微晶硅太阳电池,发现将金属屏蔽罩去除后,本征微晶硅材料的沉积速率提高约一倍,微晶相至非晶相的硅烷浓度转变点有所变化。将沉积条件应用于... 通过改变硅烷浓度,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了在有无金属屏蔽罩两种情况下的系列微晶硅太阳电池,发现将金属屏蔽罩去除后,本征微晶硅材料的沉积速率提高约一倍,微晶相至非晶相的硅烷浓度转变点有所变化。将沉积条件应用于不锈钢柔性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获得了9.28%(AM0,1353 W/m2)和11.26%(AM1.5,1000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屏蔽罩 微晶硅 非晶硅/微晶硅 叠层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的MOVPE外延材料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子乾 李肖 +1 位作者 潘彬 张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35,共3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VPE)技术生长用于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的外延材料。针对材料生长中的隧穿结、p-AlInP层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掺杂剂、生长技术及条件的调整与改进,极大地提高了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性能,最高...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VPE)技术生长用于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的外延材料。针对材料生长中的隧穿结、p-AlInP层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掺杂剂、生长技术及条件的调整与改进,极大地提高了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性能,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3.8%(AMO,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 GaInP/GaAs双结叠层太阳电池 隧穿结 掺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穿结对柔性衬底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丽华 刘成 +2 位作者 叶晓军 钱子勍 陈鸣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6-1140,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硅基p+/n+隧穿结,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析了其对太阳电池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p+层厚度增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减小;随着n...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不锈钢柔性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硅基p+/n+隧穿结,应用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析了其对太阳电池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p+层厚度增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短路电流密度减小;随着n+层厚度的变化,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将优化后的p+/n+隧穿结分别应用于不锈钢衬底和聚酰亚胺衬底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分别获得了9.95%(AM0,1353 W/m2)和9.87%(AM0,1353 W/m2)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隧穿结 非晶硅/微晶硅 叠层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制备技术及其效率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季鑫 杨德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综述了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及进展,介绍了电池中间层、隧穿结、高倍聚光以及直接键合等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新型制备技术。其次,评述了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在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带隙匹配、本征层以及减反... 综述了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及进展,介绍了电池中间层、隧穿结、高倍聚光以及直接键合等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新型制备技术。其次,评述了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在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带隙匹配、本征层以及减反膜等方面优化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中间层 最优厚度 直接键合 隧道结 聚光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剑峰 牛强 +2 位作者 唐春娟 王昶清 张永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8-121,共4页
为了开发清洁新能源,太阳能电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简要介绍了第三代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叠层电池、中间带太阳电池、热载流子太阳电池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原理,分析了各种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为了开发清洁新能源,太阳能电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简要介绍了第三代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叠层电池、中间带太阳电池、热载流子太阳电池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原理,分析了各种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叠层电池 中间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衬底非晶硅/非晶硅锗叠层太阳电池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 徐正军 杨君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91-2195,共5页
首先研究沉积温度对p型材料的影响,并应用于非晶硅锗单结太阳电池,发现在140℃下沉积的p层最适合,这与非晶硅太阳电池有较大差别。其次研究3种不同结构隧穿结对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p+-nc-Si/n+-a-Si隧穿结最优。在上述基础上,... 首先研究沉积温度对p型材料的影响,并应用于非晶硅锗单结太阳电池,发现在140℃下沉积的p层最适合,这与非晶硅太阳电池有较大差别。其次研究3种不同结构隧穿结对叠层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p+-nc-Si/n+-a-Si隧穿结最优。在上述基础上,获得效率为11.21%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非晶硅/非晶硅锗叠层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衬底 非晶硅 非晶硅锗 叠层太阳电池 隧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英才 周子淳 +2 位作者 刘宝元 沈波 范志东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60,共8页
由不同禁带宽度的子电池组合成的叠层太阳电池,可以有效增加太阳电池对入射光子的能量吸收,以达到提高其转换效率的目的.本文评述了各类叠层光伏器件,如化合物叠层太阳电池、硅基叠层太阳电池、聚合物叠层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叠层太阳电... 由不同禁带宽度的子电池组合成的叠层太阳电池,可以有效增加太阳电池对入射光子的能量吸收,以达到提高其转换效率的目的.本文评述了各类叠层光伏器件,如化合物叠层太阳电池、硅基叠层太阳电池、聚合物叠层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叠层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与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提高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提高的某些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结构 带隙组合 转换效率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