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reactive turbulent flow in the thrust chamber of RD-108 engine rocket 被引量:2
1
作者 Seyed Reza Taghavi Mohammad Ali Dehnavi Ali Ghafour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Combustion chamb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with kerosene as fuel and liquid oxygen as an oxidizer in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e performed by CFD technique.The flow is modeled as Singl... Combustion chamb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with kerosene as fuel and liquid oxygen as an oxidizer in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e performed by CFD technique.The flow is modeled as Single-phase in steady state and using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Simulation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thrust,special impulse and combustion chamber pressure.By comparing t.^wo reaction models of finite rate chemistry and frozen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data,it is concluded that finite rate chemistry has acceptable results.The optimum value of equivalence ratio(oxidizer to fuel ratio)per reaction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engine which maximize thrust and special impulse a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ROPELLANT engin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kerosene and oxygen Freeze MODEL Finite rate chemistry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2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自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沛 王学辉 +2 位作者 王娟 王丹 汪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550,共6页
开展了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的自燃特性研究,测试了101 kPa、80 kPa、60 kPa、40 kPa、20 kPa五种压力环境下航空煤油自燃点及着火延迟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降低,自燃点升高,并基于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建立了耦合压力参数... 开展了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的自燃特性研究,测试了101 kPa、80 kPa、60 kPa、40 kPa、20 kPa五种压力环境下航空煤油自燃点及着火延迟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降低,自燃点升高,并基于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建立了耦合压力参数的自燃点预测模型。分析了环境压力对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机制,建立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的着火延迟时间预测模型。分析了GB/T 5332—2007标准在低压环境下测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RP-3航空煤油 低压环境 自燃点 着火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3航空煤油斜爆轰发动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信 张文硕 +3 位作者 张子健 苑朝凯 韩桂来 刘云峰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9,共9页
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斜爆轰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效率高,燃烧室长度短,是近些年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斜爆轰发动机试验研究使用的都是氢气或者乙烯燃料,还没有使用航空煤油的试验结果。为了研究RP3航空煤油应用于斜爆轰发动机的可行性,在J... 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斜爆轰发动机热力学循环效率高,燃烧室长度短,是近些年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斜爆轰发动机试验研究使用的都是氢气或者乙烯燃料,还没有使用航空煤油的试验结果。为了研究RP3航空煤油应用于斜爆轰发动机的可行性,在JF–12激波风洞上开展了冷态RP3航空煤油斜爆轰发动机自由射流试验研究,JF–12激波风洞有效试验时间50 ms。针对航空煤油点火延迟时间长的难点,提出了鼓包强制起爆新技术。模拟的飞行马赫数为9,试验气流总温为3800 K,全局当量比为0.9。试验中获得了稳定的斜爆轰波,证明了RP3航空煤油在斜爆轰发动机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爆轰发动机 RP3航空煤油 鼓包强制起爆技术 JF–12激波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撞击安全壳燃油泄漏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王友刚 孙运轮 张君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0-537,共8页
为研究飞机撞击核电厂安全壳后引发燃烧对安全壳的影响,采用Fluent模拟了航空煤油替代燃料在安全壳内部和外部的燃烧过程,分析了安全壳不同位置处的火焰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始阶段,燃油泄漏时间比较短,燃油缓慢蒸发汽化,燃烧发... 为研究飞机撞击核电厂安全壳后引发燃烧对安全壳的影响,采用Fluent模拟了航空煤油替代燃料在安全壳内部和外部的燃烧过程,分析了安全壳不同位置处的火焰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始阶段,燃油泄漏时间比较短,燃油缓慢蒸发汽化,燃烧发展过程以扩散蔓延为主,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安全壳侧壁面和底面。随着时间推移,液面蒸发速度加快,火焰高度呈现纵向发展的态势,最后在顶部形成较为均匀的温度场。安全壳内部燃烧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229 K,外部燃烧最高温度为1308 K。此外,撞击位置越高,安全壳顶部会越早出现高温区域,而较低位置处由于液池的堆积缓慢,燃油蒸发速率低,温度上升相对较慢。区别于内部燃烧,外部燃烧火焰不会波及安全壳顶部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飞机撞击 安全壳 航空煤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技术试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丁猛 余勇 +2 位作者 梁剑寒 刘卫东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569,共4页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联式试验中,对液体碳氢燃料超声速燃烧的点火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点火方式包括氢气引导火焰点火、火炬点火器、固体装药点火器以及电火花塞的点火效果,并成功实现了氢气引导火焰与火炬点火方式下煤油的可靠着火和持续稳定燃烧,煤油当量比范围约为0 87~1 72。在氢气引导火焰点火方式中,通过增加支板和改变氢气喷注位置,可将最小氢气当量比由0 34降为0 068。通过氢气引导火焰点火和火炬点火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的燃料喷注方式和当量比下,发动机工况基本与点火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喷气发动机 超音速燃烧 燃料 点火 点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春红 高玉闪 +3 位作者 陈晖 龚南妮 刘站国 李斌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着陆器对更大深度变推力动力的需求,开展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深度变推力技术研究,运用系统仿真、推力室传热特性仿真及燃烧流动特性仿真等方法,结合喷雾试验、单喷嘴点火试验、全尺寸发生器热试及原型泵水试等试验... 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着陆器对更大深度变推力动力的需求,开展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深度变推力技术研究,运用系统仿真、推力室传热特性仿真及燃烧流动特性仿真等方法,结合喷雾试验、单喷嘴点火试验、全尺寸发生器热试及原型泵水试等试验,验证了发动机变推力、燃烧组件工作稳定性及低工况冷却、深度变工况涡轮泵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发动机与核心燃烧组件方案合理可行、发动机性能先进,可用于我国未来载人登月下降级发动机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变推力 液氧 煤油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温度对于爆震波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群 严传俊 +3 位作者 范玮 李强 李江红 杨秉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1-774,共4页
在内径为30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上,以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成功地进行了两相爆震实验,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脉冲爆震波。测试了在化学恰当比,不同爆震频率及燃油温度下的爆震波压力,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 在内径为30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上,以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成功地进行了两相爆震实验,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脉冲爆震波。测试了在化学恰当比,不同爆震频率及燃油温度下的爆震波压力,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在化学恰当比下,爆震频率不变时,煤油温度的升高明显促进了爆震的形成,在内径小于混合物胞格尺寸的爆震管内,可以形成充分发展的两相脉冲爆震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发动机 煤油 两相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凹槽火焰稳定器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辽 韦宝禧 +1 位作者 章成亮 徐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7-910,共4页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不同工况下煤油燃烧性能.研究发现:凹槽结构对煤油的点火性能影响较大,较大的凹槽长深比更有利于煤油的点火,部分凹槽能在无引导氢条件下实现煤油自燃点火;试验中使用的4种凹槽均有较好的火焰稳定效果,煤油燃烧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平稳;煤油当量比是影响煤油燃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煤油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喷注压力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煤油 凹槽火焰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进展与展望未来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文龙 李平 邹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和吸气式推进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状况。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以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代表的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将引领未来高性能低成本航天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依照中国液氧/烃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技术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动力体系在中国未来的天地往返、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多任务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推进 液氧煤油 烃类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富油燃气超燃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司徒明 王子川 +2 位作者 牛余涛 王春 陆惠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5-79,共5页
在空气流量1.2 kg/s 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进行了模拟飞行Ma= 4, 5, 6的三个气流总温状态的碳氢燃料(煤油) 超燃试验。试验用双燃烧室方案, 由突扩型亚燃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以马赫数1.25喷入超燃室... 在空气流量1.2 kg/s 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进行了模拟飞行Ma= 4, 5, 6的三个气流总温状态的碳氢燃料(煤油) 超燃试验。试验用双燃烧室方案, 由突扩型亚燃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燃气以马赫数1.25喷入超燃室, 超燃室空气流马赫数为2.15 (或2.13)。不同空气流总温状态下燃料当量比对亚燃燃烧室和超燃燃烧室的试验结果表明, 双燃烧室方案实施煤油的超声速燃烧是可行的。若进一步采取混合增强和合理控制油量分配等措施, 则可提高双燃燃烧室超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 冲压喷气发动机 富油燃气 超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深度变推力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谭永华 杜飞平 +1 位作者 陈建华 张淼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1209,共9页
鉴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技术需求,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参数、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发动机系统仿真平台。在分析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液氧煤油... 鉴于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技术需求,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参数、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发动机系统仿真平台。在分析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液氧煤油发动机单路推力调节的仿真结果,首次提出了发生器燃料路流量调节器调节、主涡轮前燃气分流以及氧化剂主路节流等相结合,并辅助以气体乳化提高喷注器压降的组合深度推力调节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可达10:1,且能实现多次点火起动,具有性能高、调节范围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变推力发动机 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 系统仿真 推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压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中 王家骅 +2 位作者 范育新 张义宁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3-447,共5页
为研究煤油(C12H24)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波压力特性,通过进气加温和燃油加温,实现了以液态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0.1 m,长2 m的爆震管中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出口流... 为研究煤油(C12H24)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波压力特性,通过进气加温和燃油加温,实现了以液态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0.1 m,长2 m的爆震管中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出口流场和油雾场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爆震波压力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定的双旋流加直流气动阀,当进气温度为373 K和燃油温度为363 K时,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可爆混气,在爆震管内成功地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爆震波压力峰值最大。获得进气温度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式PDE爆震波特性影响,为深入研究以液态煤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的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发动机 煤油 气动阀 燃烧 爆震波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预压涡轮泵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向阳 王晓锋 +1 位作者 宣统 苗旭升 《火箭推进》 CAS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独立的预压涡轮泵装置可减小推进剂组元贮箱的增压和提高主泵的转速,从而提高主泵的效率并降低其结构质量。以煤油预压涡轮泵为例,阐述了预压泵结构特点、轴承冷却系统及轴向力平衡装置。为提高预压泵的抗汽蚀性能... 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独立的预压涡轮泵装置可减小推进剂组元贮箱的增压和提高主泵的转速,从而提高主泵的效率并降低其结构质量。以煤油预压涡轮泵为例,阐述了预压泵结构特点、轴承冷却系统及轴向力平衡装置。为提高预压泵的抗汽蚀性能和扬程,提出了变螺距变轮毂诱导轮方案,分析了流量系数、螺距及轮毂形状,并对诱导轮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内部流场结构。水力试验结果表明,煤油预压泵性能稳定,在预压泵额定流量下,可使煤油主泵的入口压力提高约0.4MPa,与设计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煤油预压涡轮泵 诱导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研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红宇 刘站国 +1 位作者 徐浩海 李斌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1期45-48,58,共5页
为了降低试车中发动机故障对产品和试车台造成的危害,提高安全性,设计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检测算法及验证情况。多次实际热试车考核和对大量热试车数据的验证表明,该系统未出... 为了降低试车中发动机故障对产品和试车台造成的危害,提高安全性,设计了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地面试车故障监控系统。主要介绍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检测算法及验证情况。多次实际热试车考核和对大量热试车数据的验证表明,该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警,能够比指挥员提前检测到故障,系统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经济性好,对实现地面试车、箭载发动机故障检测和报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 补燃发动机 故障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煤油发动机气门正时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伟 毛建国 +1 位作者 魏特特 何小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3-938,共6页
利用基于仿真的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对改型的煤油活塞发动机气门正时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以进气/排气正时、点火提前角为优化变量,以提高有效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为设计目标进行了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结... 利用基于仿真的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对改型的煤油活塞发动机气门正时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以进气/排气正时、点火提前角为优化变量,以提高有效功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为设计目标进行了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汽油机,改型的煤油机进气门开启时刻要推迟,排气门关闭时刻要迟后,并且要提前一定的点火提前角,以得到最佳的发动机性能;同时,应用响应曲面法可以提升仿真优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数值模拟 响应曲面法 正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压推力室冷却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建华 张贵田 +1 位作者 夏开红 吴海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245,259,共5页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室压推力室冷却技术,讨论了多条内冷却环带、人为粗糙度、内壁铣槽结构和隔热镀层等主要技术措施。对带人为粗糙度的平直通道内流动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时均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人为粗糙度局部强化换热机理。对多条液气...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室压推力室冷却技术,讨论了多条内冷却环带、人为粗糙度、内壁铣槽结构和隔热镀层等主要技术措施。对带人为粗糙度的平直通道内流动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时均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人为粗糙度局部强化换热机理。对多条液气膜冷却环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内冷却流量对冷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人为粗糙度和采用冷却环带技术可有效降低推力室局部气壁温,以煤油为冷却剂的高压推力室冷却方案应以再生冷却结合多条液气膜冷却技术为主,综合采取人为粗糙度、高导热材料、隔热镀层等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推力室 液膜冷却 强化换热 再生冷却 人为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可 范玮 +2 位作者 严宇 穆杨 严传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研究双管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共同工作的协同性,以航空煤油和氧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基于双管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系统进行了单管单独工作与双管同时工作的实验,工作频率范围为5~25Hz,对压力和推力的测量结果表明,双管同时工作对单管稳... 为研究双管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共同工作的协同性,以航空煤油和氧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基于双管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系统进行了单管单独工作与双管同时工作的实验,工作频率范围为5~25Hz,对压力和推力的测量结果表明,双管同时工作对单管稳定工作几乎不会产生影响;推力测量数据显示,相同工况下,双管同时工作产生的推力与两单管单独工作产生的推力之和基本相等,无论单管还是双管,在5~15Hz频率范围内,平均推力基本上线性增加,在15~25Hz频率范围内,平均推力增加逐渐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 煤油 氧气 传感器 频率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范瑞祥 田玉蓉 黄兵 《火箭推进》 CAS 2012年第4期9-16,共8页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 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 t...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 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 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贮箱增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液氧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煤油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增压方案,并针对液氧贮箱采用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的方案开展了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系统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增压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加热增压 液氧煤油发动机 贮箱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CC引射模态DAB模式二次燃烧数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国辉 何国强 +1 位作者 刘佩进 蔡体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引射模态煤油燃料扩散后体燃烧(DAB)模式二次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中使用了简单快速单步不可逆化学反应模型、三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和k ε湍流模型。结果发现引入DAB燃烧后,可以提高系统推力性能,...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引射模态煤油燃料扩散后体燃烧(DAB)模式二次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中使用了简单快速单步不可逆化学反应模型、三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和k ε湍流模型。结果发现引入DAB燃烧后,可以提高系统推力性能,但在地面静止自由引射状态未发现推力正增益;二次燃料喷嘴处于二次燃烧室的后部将更加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引射模态 DAB模式 二次燃烧 数值研究 火箭基组合循环 扩散后体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