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c二步发酵伴生菌巨大芽孢杆菌的选育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舟 冯树 +2 位作者 江晶 王勇 张忠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0,共3页
巨大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获得2株耐低pH、抗KGA的菌株:Bn,B5。在pH6.7~7.0的发酵培养基中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发酵,Bn和B5的平均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3.5%,3.3%.在pH6.2的发酵培养基中,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11.4%,12.3%。... 巨大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获得2株耐低pH、抗KGA的菌株:Bn,B5。在pH6.7~7.0的发酵培养基中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发酵,Bn和B5的平均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3.5%,3.3%.在pH6.2的发酵培养基中,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11.4%,12.3%。在pH6.2和pH7.0含3%KGA的培养基中,2菌提前3~6h到达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延长3~6h.经连续30代转接,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发酵 选育 巨大芽孢杆菌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Megaterium在Vc二步发酵中伴生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树娟 王军 +4 位作者 虞龙 谢传晓 谷运红 姚建铭 余增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4-89,共6页
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Bacillusmegaterium作为伴生菌能有效促进Gluconobacteroxydans的生长和产VitaminC的前体 2 酮基 L 古龙酸(简称 2 KLG)。实验室利用低能离子对出发菌BP5 2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B.megaterium突变体GB82,此突变... 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Bacillusmegaterium作为伴生菌能有效促进Gluconobacteroxydans的生长和产VitaminC的前体 2 酮基 L 古龙酸(简称 2 KLG)。实验室利用低能离子对出发菌BP5 2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B.megaterium突变体GB82,此突变体与G.oxydans组成的混合体系GAB,比原始混合体系 2 980产酸水平高 1 0个百分点以上。比较研究了GB82与原始B.megateriumBP5 2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产酸菌G.oxydans产 2 KLG的影响,据此提出此活性物质可能是某种蛋白,且此蛋白在极端条件下会部分失活的观点;并且通过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分析揭示了低能离子注入造成的二者基因水平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megaterium vc二步发酵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酒酿造过程中VC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荣山 王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X期44-46,共3页
研究了在猕猴桃酒酿造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及不同因素对其VC含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将工艺进一步优化,最大程度的保存VC。本实验得出最优工艺条件是:接种量为3%,温度为20℃,pH值为6,发酵时间为5d。
关键词 猕猴桃酒 发酵 vc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突变株Bn,B5的生物学特性及在Vc二步发酵中的伴生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舟 冯树 +2 位作者 谢占武 曹桂环 张忠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对选出的巨大芽孢杆菌突变株Bn ,B5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发现它们具耐低 pH和抗高浓 2KGA特性。可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 ,使其延迟期缩短 ,产酸增加。适宜的通气量下 ,摇瓶糖酸转化率提高 10 %~ 14% ;当发酵 pH为 6... 对选出的巨大芽孢杆菌突变株Bn ,B5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发现它们具耐低 pH和抗高浓 2KGA特性。可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 ,使其延迟期缩短 ,产酸增加。适宜的通气量下 ,摇瓶糖酸转化率提高 10 %~ 14% ;当发酵 pH为 6 .2~ 6 .6时 ,转化率提高 2 0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发酵 巨大芽孢杆菌 诱发 维生素C 生物学特性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二步发酵新组合菌系B_(15-14)的筛选及其条件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康艳红 赵军 +3 位作者 杨伟超 张海宏 徐慧 孙彩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筛选出了一组Vc二步发酵的新组合菌系(命名为B15-14),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新菌系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组合菌系的最适底糖浓度为7%;温度为29~33℃,31℃为最适;适当增加通气量(20-30mL装液量,250mL三角瓶)有利于产酸;起始p... 筛选出了一组Vc二步发酵的新组合菌系(命名为B15-14),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新菌系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组合菌系的最适底糖浓度为7%;温度为29~33℃,31℃为最适;适当增加通气量(20-30mL装液量,250mL三角瓶)有利于产酸;起始pH值范围为6.0—7.5;以Bt菌做伴生菌时,发酵40h就已达到终点。明显缩短了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二步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苏云金芽胞杆菌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在浓香型大曲发酵酒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荣山 曹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0,共3页
通过研究在不同pH、不同热处理方式、不同乙酸钠加入量条件下,己酸菌发酵液中己酸产量变化,得到培养液的最优条件为:pH 6.5,菌种经80℃热处理6 min,乙酸钠添加量为15 g/L。通过与添加Vc对照组对比,发现在己酸菌的培养液中加入Vc可增加... 通过研究在不同pH、不同热处理方式、不同乙酸钠加入量条件下,己酸菌发酵液中己酸产量变化,得到培养液的最优条件为:pH 6.5,菌种经80℃热处理6 min,乙酸钠添加量为15 g/L。通过与添加Vc对照组对比,发现在己酸菌的培养液中加入Vc可增加己酸的产量,提高浓香型大曲发酵酒中香气成分的含量,提高出酒率,提高白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vc 液态法 浓香型大曲发酵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二步发酵伴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选育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礼强 郭立格 +1 位作者 卢育新 张利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苏云金芽孢杆菌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及两者的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效伴生菌株UN-366.在pH6.5~6.8的发酵培养基中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混合发酵,UN-366的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6.32%,古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83.7g/L,... 苏云金芽孢杆菌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及两者的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效伴生菌株UN-366.在pH6.5~6.8的发酵培养基中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混合发酵,UN-366的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6.32%,古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83.7g/L,经连续5代转接发酵实验,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二步发酵 选育 苏云金芽孢杆菌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Vc二步发酵新菌系产2-酮基-L-古龙酸的培养基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婷婷 高明 +3 位作者 吕淑霞 于晓丹 张忠泽 陈宏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HJ-04作为维生素C二步发酵第2步中的伴生菌,促进产酸菌产维生素C(Vitamin C,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GA)的能力强于工业生产用菌株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2980... 以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HJ-04作为维生素C二步发酵第2步中的伴生菌,促进产酸菌产维生素C(Vitamin C,V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2-KGA)的能力强于工业生产用菌株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2980。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对影响新菌系发酵产2-KGA的6个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L-山梨糖、尿素、玉米浆为显著影响因子。最佳产酸条件为L-山梨糖94.95 g/L,尿素11.99 g/L,玉米浆14.13 g/L。优化后产酸量提高12.31 mg/mL,产酸周期缩短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二步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短小芽胞杆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生产菌“神舟七号”搭载育种 被引量:2
9
作者 汲涌 陈宏权 +7 位作者 荆士华 姜铭妍 杨伟超 张朝印 谌明 李野 刘莹 徐慧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选取3株性状不同的Vc二步发酵生产菌搭载于"神舟七号"飞船进行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经富集培养和分离,获得近12000株诱变菌株。采用试管微量培养并监测pH值法作3次初筛,获300余株优良株,再经摇瓶发酵定酸、糖法作3次复筛,选... 选取3株性状不同的Vc二步发酵生产菌搭载于"神舟七号"飞船进行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经富集培养和分离,获得近12000株诱变菌株。采用试管微量培养并监测pH值法作3次初筛,获300余株优良株,再经摇瓶发酵定酸、糖法作3次复筛,选出12株优良菌株。新菌株摇瓶发酵转化率提高了5%~7%。研究了新菌株生产的最适发酵条件,调整了部分工艺过程,应用于大生产,转化率提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二步发酵菌 空间诱变 试管微量培养 摇瓶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饮料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35
10
作者 莫海涛 杜玉兰 +1 位作者 黎庆涛 秦菊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发酵饮料中10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方法。应用反相C18柱,3%CH3OH-0.05mol/L Na2HPO4(pH2.50)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5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发酵饮料中常见的1...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发酵饮料中10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方法。应用反相C18柱,3%CH3OH-0.05mol/L Na2HPO4(pH2.50)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5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发酵饮料中常见的10种有机酸和Vc。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048%~4.416%,回收率98.6%~101.9%,各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应用于发酵饮料中有机酸和V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有机酸 抗坏血酸 发酵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任琪 寻华凤 +1 位作者 程江华 丁之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7-170,共4页
以徽州蜜枣的原料-尖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枣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枣酒发酵适宜料液比为1∶6,接种量为7%,以酵母粉为氮源,添加量为0.03%,SO2用量为80mg/L,发酵液pH值为3.5,25℃发酵7d,获得的枣酒VC含量为9.532mg/10... 以徽州蜜枣的原料-尖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枣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枣酒发酵适宜料液比为1∶6,接种量为7%,以酵母粉为氮源,添加量为0.03%,SO2用量为80mg/L,发酵液pH值为3.5,25℃发酵7d,获得的枣酒VC含量为9.532mg/100g,酒精度为112.%vol。酒体呈透明的琥珀色,枣香浓郁,与酒香相调和,风味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枣 枣酒 发酵工艺 vc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在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淑霞 周丽娜 +4 位作者 冯树 张忠泽 吕义奎 安海英 曹桂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8,共3页
巨大芽孢杆菌培养时期不同其上清液对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能力不同 ,在稳定期及衰亡初期显著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pH、温度可改变上清液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的影响。上清液中含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的部... 巨大芽孢杆菌培养时期不同其上清液对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能力不同 ,在稳定期及衰亡初期显著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pH、温度可改变上清液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与产酸的影响。上清液中含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的部分性质 ,对酸、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发酵 巨大芽孢杆菌 胞外上清液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