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筋土桥台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的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徐超 余晓晓 +3 位作者 杨阳 左彬澧 韦小当 崔纪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9-547,556,共10页
作为承载桥梁的下部结构,加筋土桥台的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历来备受关注。以桐岳高速公路上某加筋土桥台为原型,完成了4组大比例加筋土桥台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加筋间距、筋材与砌块面板连接形式、填料级配3个因素对桥台承载性能与变... 作为承载桥梁的下部结构,加筋土桥台的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历来备受关注。以桐岳高速公路上某加筋土桥台为原型,完成了4组大比例加筋土桥台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加筋间距、筋材与砌块面板连接形式、填料级配3个因素对桥台承载性能与变形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筋间距和填料级配(包括最大粒径)是加筋土桥台承载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筋材与砌块面板连接方式(强度)对加筋土桥台变形控制的作用不可忽视。减小加筋间距和改善填料级配,可提升加筋土复合体的整体刚度,减少桥台变形,增强桥台的承载性能;相较于筋材与砌块面板的摩擦连接,机械连接限制了两者的相对位移,增强了加筋土复合体的侧向约束,对减小桥台变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桥台 承载性能 加筋间距 筋材与砌块面板连接形式 填料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保水采煤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鹏亮 张华兴 +2 位作者 崔锋 孙凯华 孙万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针对榆阳煤矿垮落法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破坏的严重问题,开发了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充填材料以风积砂为骨料,以碱激发粉煤灰为胶结剂,实验确定了配比为水砂比1∶1.3,质量浓度72%,初始流动度达到210 mm;提出料浆管路... 针对榆阳煤矿垮落法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破坏的严重问题,开发了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充填材料以风积砂为骨料,以碱激发粉煤灰为胶结剂,实验确定了配比为水砂比1∶1.3,质量浓度72%,初始流动度达到210 mm;提出料浆管路输送局部阻力损失计算方法,通过现场自流输送实验,得出单位长度弯头阻力损失为沿程阻力损失的4.26倍,确定了14.9大倍线自流输送管路内径,流量设计精度提高10%以上;采用充填站双制浆系统地下设备池模式,制浆能力达360 m3/h,运行能耗低;提出工作面充填空间整体密闭新方式,密封布消耗量仅为传统挂袋方式的40%。工业性实验表明,采空区充填率达98.5%,工作面无明显来压现象,顶板淋水量小于2 m3/d,地表最大下沉38 mm,满足保水开采要求,且与同类技术相比成本和生产效率均取得较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保水采煤 风积砂似膏体 局部阻力损失 现场自流输送实验 双制浆系统 充填空间整体密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超 梁程 罗玉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9,122,共7页
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是短加筋土挡墙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工作性状还没有被清晰地认识。文章在离心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FLAC软件建立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的二维数值模型,讨论了加筋间距、加筋长度以及墙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对挡墙稳定... 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是短加筋土挡墙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工作性状还没有被清晰地认识。文章在离心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FLAC软件建立有限填土加筋土挡墙的二维数值模型,讨论了加筋间距、加筋长度以及墙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对挡墙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墙后有限填土情况下主动土压力约为库伦主动土压力的1/2~1/3;(2)在稳定地基工况下,挡墙均为复合破坏模式,滑动面呈折线型,在挡墙中下部,滑动面同时穿过了加筋区和填土区,从墙趾处滑出;在挡墙上部,滑动面基本沿着填土与稳定墙面的接触面向上发展;(3)潜在滑动面是自下向上逐渐形成的,体现为下部剪切、上部拉张的特征;(4)在墙后有限填土情况下,加筋长度减小到0.4H时,挡墙仍能保持稳定,加筋间距在控制挡墙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有限填土 加筋间距 加筋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变形的混沌时序重构与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志祥 李夕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对充填体变形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 ,研究了充填体变形在相空间中相点距离的演变规律 ,建立了充填体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充填体变形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 ,不同配比的充填体表现出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重构相空... 通过对充填体变形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 ,研究了充填体变形在相空间中相点距离的演变规律 ,建立了充填体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充填体变形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 ,不同配比的充填体表现出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重构相空间能充分展示充填体变形的内在规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 ,对安庆铜矿高阶段充填体变形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相空间重构 混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开采连续曲形梁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杨洪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掌握充填开采采动影响范围内连续曲形梁从形成、发展到稳定过程中的时空特性,对基于力学分析得出的理论解和工程解之中与时间相关的变量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连续曲形梁变形与时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进而采用二维相似试验模拟了不同充填... 为掌握充填开采采动影响范围内连续曲形梁从形成、发展到稳定过程中的时空特性,对基于力学分析得出的理论解和工程解之中与时间相关的变量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连续曲形梁变形与时间的对数函数关系。进而采用二维相似试验模拟了不同充填条件下覆岩移动的时空演化过程,描述连续曲形梁位移分布特征及随时间延续的变形规律,从而确定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充填体压缩及工作面推进速度、连续曲形梁的曲率动态变化与开采速度等各类相关参数之间的时空关系,为深入地理解连续曲形梁在时空维度的力学行为,为充填开采覆岩移动控制工艺提供优化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时空特性 连续曲形梁 相似材料模拟 覆岩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相空间充填体变形规律的灰色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夕兵 刘志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尾砂胶结充填体是非线性力学介质 ,其变形是能量耗散的复杂过程 ,必须研究其内在变形规律 ,才能正确预测采矿过程中充填体的稳定性。对不同配比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 ,得出了其应力 -应变规律 ,对安庆铜矿高阶段充填体变形进行... 尾砂胶结充填体是非线性力学介质 ,其变形是能量耗散的复杂过程 ,必须研究其内在变形规律 ,才能正确预测采矿过程中充填体的稳定性。对不同配比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 ,得出了其应力 -应变规律 ,对安庆铜矿高阶段充填体变形进行了监测。采用自适应滤波原理 ,研究基于重构相空间的测量数据去噪处理方法。用灰色理论研究充填体变形在相空间中相点距离的演变规律 ,建立了重构相空间的灰色预测模型。为减小预测误差 ,对预测结果采用残差模型修正。应用建立的模型 ,对安庆铜矿高阶段充填体变形进行分析 ,确定了采场合理回采周期。结果表明 ,充填体变形具有非线性混沌特性 ,不同配比的充填体表现出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尾砂胶结充填体 相空间重构 白适应滤波 混沌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胶结充填体声发射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及破裂预测 被引量:20
7
作者 程爱平 张玉山 +3 位作者 戴顺意 董福松 曾文旭 李丹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65-2974,共10页
为了研究胶结充填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WAW?300微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系统与DS2系列全信息声发射监测系统,监测了胶结充填体试样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和声发射活动,根据振铃计数率、能率的阶段性特征,将加... 为了研究胶结充填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WAW?300微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系统与DS2系列全信息声发射监测系统,监测了胶结充填体试样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和声发射活动,根据振铃计数率、能率的阶段性特征,将加载过程声发射参数变化规律分为3个阶段:上升期、平静期和活跃期,进而研究声发射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并利用振铃计数率、能率参数,结合尖点突变理论,进行胶结充填体破裂预测。研究表明:(1)单轴压缩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属于延性破坏,裂纹贯穿属于剪切贯穿;(2)通过声发射参数演化规律及定位演化特征,分析得出胶结充填体在加载中是由局部破坏向整体失稳演化;(3)运用尖点突变理论进行胶结充填体破裂预测,并构建了破裂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人工矿柱稳定性监测和破裂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声发射 时空演化 破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盾尾管片上浮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38
8
作者 戴志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6,共8页
在理想的同步注浆条件和不计浆液性状变化影响的前提下,将盾尾后方管片受到的总上浮力分为随地层条件和隧道埋深而变化的广义动态上浮力以及由液态浆液包裹而产生的静态上浮力两部分,推导出这2种上浮力的计算公式。动态上浮力在盾尾后... 在理想的同步注浆条件和不计浆液性状变化影响的前提下,将盾尾后方管片受到的总上浮力分为随地层条件和隧道埋深而变化的广义动态上浮力以及由液态浆液包裹而产生的静态上浮力两部分,推导出这2种上浮力的计算公式。动态上浮力在盾尾后方一定距离范围内长期存在;基于盾尾空隙横断面内的浆液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给出静态上浮力的作用范围。根据管片的上浮模式,考虑管片环间的纵向约束作用,得出维持隧道抗浮稳定需要的浆液最小屈服强度表达式,明确了浆液屈服强度对隧道抗浮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围压对提高浆液屈服强度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同步注浆 盾尾空隙 上浮力 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充填“保水-储水”采煤顶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杜献杰 冯国瑞 +5 位作者 戚庭野 郭育霞 王泽华 张玉江 李振 白锦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0-829,共10页
在结构充填开采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水采煤与矿区水资源安全高效存储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护含水层结构与煤矿地下空间再利用的优势,提出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采煤构想。在分... 在结构充填开采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水采煤与矿区水资源安全高效存储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护含水层结构与煤矿地下空间再利用的优势,提出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采煤构想。在分析了条带式结构充填覆岩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弹性地基上的有限长梁模型对"充填条带-直接顶"整体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结合初始参数法分段解析了直接顶变形方程。同时根据"保水-储水"的功能要求,提出了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采煤的直接顶控制原则。根据新阳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充填材料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条带式结构充填的临界充填率为51%,最大充填间距为11.95 m。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新阳矿区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持充填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充填间距的减小,直接顶自承载能力逐渐增强,可形成"充填条带-直接顶"结构控制体系,对上覆岩层的控制作用明显提升;充填间距的减小缓解了充填体和直接顶内的应力集中现象,显著减小了充填条带和直接顶内的塑性区范围,有利于充填条带和直接顶的长期稳定,进而实现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的目的;综合分析得到了新阳矿区条带式结构充填"保水-储水"采煤的最佳充填方案为间隔2 m充填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储水”采煤 条带式结构充填 “充填条带-直接顶”结构 充填间距 自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空间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晓明 郭利杰 +3 位作者 李长洪 张立新 罗文冲 刘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45-52,共8页
在高阶段两步骤回采过程中一步骤胶结充填质量对二步骤矿柱的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李楼铁矿一步骤胶结充填体强度检测和微观电镜扫描实验,对井下原位强度与地表试件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得了高阶段采场充填体强度增值呈'驼峰'... 在高阶段两步骤回采过程中一步骤胶结充填质量对二步骤矿柱的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李楼铁矿一步骤胶结充填体强度检测和微观电镜扫描实验,对井下原位强度与地表试件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得了高阶段采场充填体强度增值呈'驼峰'变化规律,分为上部(-330^-310 m)、中部(-360^-330 m)和下部(-390^-360 m)。采用SEM孔隙定量表征技术,提取了1:4充填采场的3个峰值和4个谷值的孔隙率,阐释了充填体强度增值分布趋势与孔隙率呈非线性负相关,遵循指数函数y=29.281e–0.032x的定量关系。结合采场工程布置,从宏观特征(揭露和取芯)和微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耦合揭示了自重压力与充填挡墙对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固结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而调整采场充填料浆配比参数,保证矿山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 空间变化规律 电镜扫描 宏微观耦合 工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穰家垅银矿大规模充填采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怀斌 张钦礼 +2 位作者 张德明 曾长根 朱晓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50-557,共8页
穰家垅银矿存在大量采空区和尾砂堆积等问题,矿山采用的空场法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提高采场作业安全性,缓解地表尾砂排放压力,拟采用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回采,以期处理地表堆积的尾砂,保证采场安全稳定,为此亟待确定采场... 穰家垅银矿存在大量采空区和尾砂堆积等问题,矿山采用的空场法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提高采场作业安全性,缓解地表尾砂排放压力,拟采用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回采,以期处理地表堆积的尾砂,保证采场安全稳定,为此亟待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研究建立了5种不同跨度的采场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软件分析二步回采后顶柱、充填体人工矿柱的应力及位移,综合对比不同方案下的顶柱和充填体间柱的安全性,得出采场跨度为15~25 m时,采场安全稳定。考虑到矿山经济效益,最终确定合理的采场跨度为20~25 m。这对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矿山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在充填体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文兴 赵亮 郭晓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阿舍勒铜矿现有微震监测系统,在试验采场矿体和侧帮充填体内分别布置微震传感器,进行现场爆破振动测试,通过对实测数据收集并结合动载荷振动传播规律,计算得出爆破振动波在矿体中和充填体中的衰减指数分别为1.361和3.179,进而得到... 利用阿舍勒铜矿现有微震监测系统,在试验采场矿体和侧帮充填体内分别布置微震传感器,进行现场爆破振动测试,通过对实测数据收集并结合动载荷振动传播规律,计算得出爆破振动波在矿体中和充填体中的衰减指数分别为1.361和3.179,进而得到阿舍勒铜矿当前矿体、围岩条件下的振动波传播方程。根据爆轰压理论,分析和论证了采场爆破振动对两侧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计算得出了二步骤采场爆破孔网参数中的极限孔边距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爆破振动 衰减规律 充填体 极限孔边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砂胶结充填体三维空间强度分布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臣 郭利杰 +2 位作者 陈鑫政 李宗楠 李欣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528-534,共7页
为探究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分布规律,根据某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尺寸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设计。按照弗劳德相似准则开展模拟井下充填流速和充填流量的充填试验,对胶结充填体三维方向进行了取样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系统分析了充填体... 为探究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分布规律,根据某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尺寸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设计。按照弗劳德相似准则开展模拟井下充填流速和充填流量的充填试验,对胶结充填体三维方向进行了取样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系统分析了充填体强度在纵向、横向和竖向3个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在一次连续充填段,尾砂胶结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在采场纵向,即料浆流动方向,充填体强度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在横向上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在竖向上表现为由下向上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根据以往研究和本次试验可知,尾砂胶结充填体在三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是由尾砂级配、水泥含量、固结时料浆实际浓度和流动沉降特性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相似模拟 三维空间 强度分布 尾砂 流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回填地基建筑间距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世国 魏帅颖 张玉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23,共3页
以老虎台沉陷区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建筑间距下建筑物、筏板基础、地基土体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最小建筑间距,证明了老虎台矿煤矸石回填地基建筑物间附加荷载的叠加作用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 以老虎台沉陷区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建筑间距下建筑物、筏板基础、地基土体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最小建筑间距,证明了老虎台矿煤矸石回填地基建筑物间附加荷载的叠加作用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显示的筏板基础和地基土体的沉降差异可知,筏板基础协调了地基将近10%的变形量,充分证明了筏板基础的变形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回填地基 建筑间距 数值模拟 筏板基础 协调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填机制的网页加权分类研究
15
作者 张志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090-4092,F0003,共4页
面对当前海量的Internet数据信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定位所需信息,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回填机制的网页加权分类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Web文本结构信息,以类轴分类为基础,在回填机制下进行加权处理。实验结果表... 面对当前海量的Internet数据信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定位所需信息,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回填机制的网页加权分类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Web文本结构信息,以类轴分类为基础,在回填机制下进行加权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具有明显分类特征的特征词发挥了较好的分类效果,抑制了权重小的特征词的干扰,有效地提高的分类的准确率与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特征提取 类轴分类 回填规则 向量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