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feedback two-photon-responsiv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photothermal therapy
1
作者 Xianshun Sun Xin Lu +4 位作者 Wenyao Duan Bo Li Yupeng Tian Dandan Li Hongping Zho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9,I0011,共8页
The realization of real-time thermal feedback for monitoring photothermal therapy(PTT)under near-infrared(NIR)light irradiation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challenge for antitumor therapy.Herein,by assembling highly effi... The realization of real-time thermal feedback for monitoring photothermal therapy(PTT)under near-infrared(NIR)light irradiation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challenge for antitumor therapy.Herein,by assembling highly efficient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gold nanorods and a temperature-responsive probe((E)-4-(4-(diethylamino)styryl)-1-methylpyridin-1-ium,PyS)within MOF-199,an intelligent nanoplatform(AMPP)was fabricated for simultaneous chemodynamic therapy and NIR light-induced temperature-feedback PTT.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yS probe are linearly related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monomethine bridge.Moreover,the copper ions resulting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MOF-199 in an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can convert H_(2)O_(2)into•OH,resulting in tumor ablation through a Fenton-like reaction,and this process can be accelerated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feasible platform for fabricating high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sensors for efficient temperature-feedback P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wo-photon temperature feedback photothermal therapy chemodynamic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涛 王紫婷 +3 位作者 徐学张 时礼平 李蒙 饶思贤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1,共19页
随着柔性电子、微机电系统以及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材料表面微加工需求日益迫切。现有湿法工艺及基于半导体的表面微加工技术在加工效率和环保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温度低... 随着柔性电子、微机电系统以及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材料表面微加工需求日益迫切。现有湿法工艺及基于半导体的表面微加工技术在加工效率和环保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温度低、纯干法、无机械接触、活性强等优点,可以实现材料表面局域改性、图形化刻蚀以及功能薄膜沉积等,在表面微加工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但是对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的研究进展尚缺乏系统综述。总结和分析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产生方式及常用电极结构形式;重点阐述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材料表面微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增进对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表面微加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认识,提升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在柔性电子、微机电系统以及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微加工 表面改性 刻蚀 薄膜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蚀作用下灰岩抗拉特性及化学损伤机制研究
3
作者 骆祚森 赵凌云 +2 位作者 曹旭 张雄 邓华锋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3-1353,共11页
为探究酸性环境对灰岩抗拉特性的影响及化学损伤机制,开展了灰岩在pH=2,6,7溶液中的浸泡试验。采用高精度pH计滴定法,测试浸泡过程中溶液pH值和Ca2+浓度变化规律;通过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不同浸泡阶段灰岩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基于核磁共... 为探究酸性环境对灰岩抗拉特性的影响及化学损伤机制,开展了灰岩在pH=2,6,7溶液中的浸泡试验。采用高精度pH计滴定法,测试浸泡过程中溶液pH值和Ca2+浓度变化规律;通过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不同浸泡阶段灰岩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基于核磁共振和电镜扫描技术,获取不同浸泡阶段试样细观孔隙特征和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灰岩在酸岩反应阶段(0~15 d)溶解较剧烈,抗拉强度劣化较快;水解反应阶段(15~60 d)溶解较慢,抗拉强度劣化较缓。(2)酸蚀作用对灰岩宏-细-微观层面均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表现为宏观抗拉强度的降低、细观孔隙度增大和微观结构溶蚀现象加剧。(3)抗拉强度、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损伤变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化学损伤对抗拉强度、孔隙度和分形维数的劣化程度规律不同。(4)酸蚀作用下灰岩破坏形式较为统一,主要平行于加载方向沿试样中部拉裂破坏,但试样的裂纹起点和裂纹形态随化学损伤程度的增加有所不同。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评价和灾害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灰岩 抗拉强度 细微观结构 化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安平 梁峰 +4 位作者 罗宪婴 王永生 乔占峰 贺训云 沈安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6,共12页
微量稀土元素在成岩环境重建和成岩流体演化示踪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溶液法是目前该领域较为成熟且常用的测定方法,但存在粉末样品需求量大,导致只能对多个微区成岩组构混合样进行测试;样品化学处理流程复杂、用时长且耗酸量大;测试... 微量稀土元素在成岩环境重建和成岩流体演化示踪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溶液法是目前该领域较为成熟且常用的测定方法,但存在粉末样品需求量大,导致只能对多个微区成岩组构混合样进行测试;样品化学处理流程复杂、用时长且耗酸量大;测试精度有待提高。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了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3项重要成果:①实现溶液法碳酸盐矿物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技术的升级,通过优化化学处理流程,使粉末样品需求量从50 mg降低至10 mg,满足了微组构取样和测试的要求。同时,样品处理时间缩短,耗酸量从10 mL降至2 mL,数据相对误差从5%~10%降至2%~5%。②基于RESOlution激光剥蚀系统、iCAP TQ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QuadLock平台,成功开发了微量稀土元素激光面扫描成像新技术。该技术将检测含量下限从(1~10)×10^(-9)级降至10-9级以下,图像空间分辨率从≥5μm提升到≤1μm,图像扫描和处理时间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0倍。③微量稀土元素激光面扫描成像新技术的开发拓展了应用领域,除用于微区组构成岩环境重建及成岩流体演化示踪研究外,还可用于激光U-Pb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提高测年成功率和精度。此外,该技术还用于研究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矿物阴极发光(CL)特征的耦合关系。微区组构的微量稀土元素测试新技术的开发为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组构 溶液法 激光面扫描成像 成岩流体示踪 微量稀土元素 碳酸盐矿物 储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孔冲刷测试的黏性土抗侵蚀性及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肖劲卿 温松诚 郭源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黏性土抗侵蚀指标变异性大且影响因素复杂,已有研究多采用击实法制样后进行冲刷测试,土样性质不均匀且无法制备高塑性软黏土。以高岭土为例,采用饱和预固结方法模拟天然固结过程制样,开展黏性土单孔冲刷测试研究,并对冲蚀后孔壁形态进... 黏性土抗侵蚀指标变异性大且影响因素复杂,已有研究多采用击实法制样后进行冲刷测试,土样性质不均匀且无法制备高塑性软黏土。以高岭土为例,采用饱和预固结方法模拟天然固结过程制样,开展黏性土单孔冲刷测试研究,并对冲蚀后孔壁形态进行三维扫描分析。针对土体不同先期固结压力与冲蚀方向下抗侵蚀指标差异,开展18组单孔冲刷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土体抗侵蚀性显著增加,而不同冲蚀方向下土体的临界切应力变化高达29%。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固结过程使黏性土颗粒排布呈现明显的层状堆叠结构,且高固结压力下土样的颗粒间孔隙更为紧密。针对土体径向各向异性系数k_(r)和粗糙度各向异性系数k_(pr)分析显示,土体临界切应力τ_(c)与k-_(r)具有较强负相关关系,而与k_(pr)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抗侵蚀性 单孔冲刷试验 各向异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tion and Slag-attack Resistance of Dense MgO-dolomite Refractory Grains in Relation to Their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fabric
6
作者 Abdel Monem M.Soltan Michael Wendschuh +1 位作者 Helmut Willims Mohamed Serry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共1页
This work aims at optimizing densification parameters as well as resistance to hydration and slag attack of MgO-Dolomite refractory grains, processed from Egyptian dolomitc-magnesite raw material up to firing for 1-4 ... This work aims at optimizing densification parameters as well as resistance to hydration and slag attack of MgO-Dolomite refractory grains, processed from Egyptian dolomitc-magnesite raw material up to firing for 1-4 h at 1400-1600 ℃, in relation to their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fabric. Minor amount of natural ilmenite mineral (0-2 wt%), separated from Egyptian black sands was used in doping the dolomitc-magne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lomitic-magnesite ILMENITE doping direct-bonded microfabrIC HYDRATION slag-att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直写掩膜电解加工非晶合金平面微线圈工艺研究
7
作者 毕经新 彭子龙 +3 位作者 王萌杰 周帅 刘中皓 李一楠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1,共7页
针对掩膜电解加工工艺固化、流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细直写聚合物材料的图案化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对直写掩膜工艺应用于微细电解加工平面线圈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法获得了直写加工参数对掩膜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获得... 针对掩膜电解加工工艺固化、流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细直写聚合物材料的图案化掩膜电解加工方法。对直写掩膜工艺应用于微细电解加工平面线圈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法获得了直写加工参数对掩膜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实验获得了加工电压、阴极振动频率和占空比等工艺参数对成形精度的规律。建立了加工微结构尺寸的预测模型,利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在厚度30μm合金薄片上加工出宽度为300μm平面微线圈结构,通过网络分析仪对电流传感效应进行检测,获得了阻抗变化率为3.46%的响应。证明了直写掩膜应用于微细掩膜电解加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写掩膜 微细电解加工 非晶合金 工艺规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1.06μm long-cavity diode lasers based on asymmetric waveguide structures
8
作者 ZHAO Ren-Ze GAO Xin +3 位作者 FU Ding-Yang ZHANG Yue SU Peng BO Bao-Xue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2,共6页
In long-cavity edge-emitting diode lasers,longitudinal spatial hole burning(LSHB),two-photon ab⁃sorption(TPA)and free carrier absorption(FCA)are among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near increase in out⁃put power a... In long-cavity edge-emitting diode lasers,longitudinal spatial hole burning(LSHB),two-photon ab⁃sorption(TPA)and free carrier absorption(FCA)are among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near increase in out⁃put power at high injection currents.In this paper,a simplified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is proposed for 1.06μm long-cavity diode lasers by combining TPA and FCA losses with one-dimensional(1D)rate equations.The ef⁃fects of LSHB,TPA and FCA on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and it is proposed that ad⁃justing the front facet reflectivity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quantum well(QW)in the waveguide layer can improve the front facet output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de lasers longitudinal spatial hole burning free carrier absorption two-photon ab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喷射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高琛 黄孙祥 +3 位作者 陈雷 刘磁辉 刘小楠 鲍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4-722,共9页
液滴喷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除喷墨打印外,在无模具成形、微机械和微器件制造、生物芯片、材料合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这些进展,并简要介绍本课题组设计研制的8喷头组合溶液喷射合成仪及其性能... 液滴喷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除喷墨打印外,在无模具成形、微机械和微器件制造、生物芯片、材料合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这些进展,并简要介绍本课题组设计研制的8喷头组合溶液喷射合成仪及其性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喷射 无模具成形 微制造 并行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与加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郑小林 鄢佳文 +2 位作者 胡宁 杨静 杨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共5页
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在介绍了传统硅质材料,如硅、玻璃、石英等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趋势。针对不同材料,详叙了其材料特性、应用范围及加工方法。特别介绍了一些新... 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在介绍了传统硅质材料,如硅、玻璃、石英等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趋势。针对不同材料,详叙了其材料特性、应用范围及加工方法。特别介绍了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激光刻蚀法、软光刻、LIGA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针对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与加工做了一个简要而系统的回顾,对微流控芯片和其他微型全分析系统的研究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材料 微加工 高分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7 位作者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赵元艺 李振清 胡朋 石贵勇 李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组构 成岩作用 热水成因 元素剔除作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及其在微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立建 谢进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4,44,共7页
FIB是一种将微分析和微加工相结合的新技术,在亚微米级器件的设计、工艺控制和失效分析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聚焦离子束技术及其分析、加工的机理和性能作一介绍,并对该技术在微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微细加工 聚焦离子束 微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区成分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8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周国富 安燕飞 李文 梁锦 王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8,共9页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晶的特点。激光Raman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自边缘向中心核部的拉曼特征峰(463cm-1)经高斯拟合(Gaussian Fitting)后尖锐程度逐渐递增,半高宽(FWHM)递减,反映了石英自身的重结晶作用。在石英颗粒边界与碳酸盐脉的接触部位,结晶程度和有序度自内向外呈递增趋势,反映了石英颗粒遭受了流体的影响,SEM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的絮状反应残余边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在SEM下,金属硫化物在裂隙和空隙中发生沉淀并呈线状和零星浸染状分布,与应力作用及杂质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据硅质岩中的脉体穿插关系,指示西秦岭存在碳酸盐(铁白云石)热液→金属硫化物热液→硅质-碳酸盐(方解石)热液的多阶段流体演化,与东秦岭流体作用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Pb-Zn矿 微组构 热水沉积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性能考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小棉 戴忠鹏 +4 位作者 罗勇 刘大渔 王辉 毛秀丽 林炳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The microchip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vices were fabricated by using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plastic material via an injection-molding process. The molded devices were enclosed by utilizing a mixed organic... The microchip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vices were fabricated by using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plastic material via an injection-molding process. The molded devices were enclosed by utilizing a mixed organic solvent to another PMMA film. The channel structure was very well defined and the molded channel surfaces were very smooth. The transmissivity was in the range from 91% to 93%(at the wavelength of 400—1 000 nm). In comparison to glass microchannels, the electroosmotic flow(EOF) in native PMMA channels was low. DNA marker separation was demonstrated in these PMMA devices with a high-resolution separation of double-stranded DNA fragments, chip-to-chip and the run-to-run reproducibility was good,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values were below 2.2% for run-to-run data and 2.3% for the chip-to-chip comparisons. The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and proteins were analyzed on the PMMA chips. Such devices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low-cost, disposable chips suitable for a variety of separation applications, including DNA sizing, DNA sequencing, protein and medical analysis.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Rhodamine 6G dye for the unmodified PMMA chip and the modified PMMA chips were 1.0×10 -10 and 6.67×10 -13 mol/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塑料芯片 毛细管电泳芯片 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硅质岩的成岩成矿演化特征——以八方山-二里河矿区赋矿硅质岩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7 位作者 杨志军 周国富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李文 梁锦 卢文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723,共9页
硅质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造山带内的岩石,其组成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硅质岩的这种高稳定性是宏观的,在微观上仍然会保留地质演化和成岩过程的痕迹,可以从中提取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等重要信息。秦岭造山带西段... 硅质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造山带内的岩石,其组成简单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硅质岩的这种高稳定性是宏观的,在微观上仍然会保留地质演化和成岩过程的痕迹,可以从中提取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等重要信息。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的赋矿硅质岩的光学显微镜、激光拉曼(RAMAN)、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结果表明,该硅质岩明显受到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显微镜下,硅质岩主要由细-微晶石英和少量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微裂隙和脉体的存在反映其曾经受到张应力作用,而微褶皱以及矿物的定向排列则说明其受到压应力的影响。XRD和SEM分析也指示其遭受了压应力作用。RAMAN原位微区分析结果揭示了石英的重结晶作用及其受流体的影响。硅质岩的SEM图片中金属硫化物的线状和浸染分布可能与温度、压力和流体等对硅质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造山带 Pb-Zn矿 微组构 硅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复眼成像系统设计与制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巩宪伟 鱼卫星 +3 位作者 张红鑫 卢振武 孙强 沈宏海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1期34-45,共12页
基于仿生复眼光学成像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视场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生物复眼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从平面型和曲面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设计概述了仿生复眼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外典型复眼... 基于仿生复眼光学成像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视场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生物复眼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从平面型和曲面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设计概述了仿生复眼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外典型复眼成像系统的结构、模型和成像功能;总结了仿生复眼成像系统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分析了目前仿生复眼的工艺现状,指出仿生复眼的功能主要受微器件制作工艺的限制,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革新的、综合的微细加工方法,具有制作更高精度透镜阵列,提高人工仿生复眼应用能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成像系统 微透镜阵列 光学设计 微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激光束干涉光刻制造纳米级孔阵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锦 冯伯儒 郭永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为提供一个在大范围内曝光出深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周期性密集图形的廉价的方法 ,研究了四激光束干涉光刻的原理 ,分析了干涉曝光的结果 ,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用现有的光源 ,如4 4 2nm、365nm、2 4 8nm、193nm激光 ,曝光得到的图形的临界... 为提供一个在大范围内曝光出深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周期性密集图形的廉价的方法 ,研究了四激光束干涉光刻的原理 ,分析了干涉曝光的结果 ,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用现有的光源 ,如4 4 2nm、365nm、2 4 8nm、193nm激光 ,曝光得到的图形的临界尺寸容易做到 180~ 70nm 具有实际上无限制的焦深和容易实现的大视场 适合硅基C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孔阵 四激光束干涉光刻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 干涉曝光 计算机模拟 半导体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电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冰 任玉敏 +3 位作者 丛海林 陈昭晶 张立新 马真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7-1073,共7页
该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比较了不同材料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机理、表面改性和性能特点,归纳和总结了不同结构微流控芯片电泳的进样、分离和检测系统以及不同类型微流控芯片电泳在荧光物质、金属离子、糖、药物、... 该文综述了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结构和应用,比较了不同材料微流控芯片电泳的制备机理、表面改性和性能特点,归纳和总结了不同结构微流控芯片电泳的进样、分离和检测系统以及不同类型微流控芯片电泳在荧光物质、金属离子、糖、药物、核酸、DNA、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电泳 微流通道 表面修饰 微加工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焦离子束铣削的复杂微纳结构制备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宗伟 房丰洲 +2 位作者 张少婧 韩涛 李建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聚焦离子束铣削是一种灵活且高精度的微加工方法,探索通过聚焦离子来铣削进行复杂微纳米结构的加工过程.通过聚焦离子束铣削加工,利用灰度值精确控制离子束加工时间,实现闪耀光栅以及正弦结构等复杂微纳结构的加工过程.同时,利用聚焦离... 聚焦离子束铣削是一种灵活且高精度的微加工方法,探索通过聚焦离子来铣削进行复杂微纳米结构的加工过程.通过聚焦离子束铣削加工,利用灰度值精确控制离子束加工时间,实现闪耀光栅以及正弦结构等复杂微纳结构的加工过程.同时,利用聚焦离子束对原子力显微镜纳米管探针的长度进行高精度调控,其长度控制精度可以小于50nm.聚焦离子束铣削技术为制备在各种科学工程领域应用的多种复杂微结构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微加工 铣削 碳纳米管探针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仲涛 李雪辉 王乐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1,共5页
从化学工程学的多尺度化、化工过程的绿色化、化工生产的逐步微型化和过程参数的极限化等 4个方面介绍了 2 1世纪化学工程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21世纪 化学工程 多尺度化 微型化 极限条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