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水喷射器升压特性及输出量的调节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刚 袁益超 +1 位作者 刘聿拯 杜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9-42,共4页
利用基于直接接触凝结的汽水喷射器一维理论模型对升压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求解该模型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如采用平均凝结换热系数计算相间质量传递及利用汽羽确定各相体积分数等。根据该理论模型给出了升压式汽水喷射器出口温... 利用基于直接接触凝结的汽水喷射器一维理论模型对升压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求解该模型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如采用平均凝结换热系数计算相间质量传递及利用汽羽确定各相体积分数等。根据该理论模型给出了升压式汽水喷射器出口温度和流量的调节方案,理论分析表明出口温度及流量的调节是解耦的,调节进水的质量流量可控制出口温度;调节蒸汽喷嘴的喉部截面大小可控制出口质量流量。结合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输出压力具有定量特性,只须调节出口背压即可以实现对输出压力的调节且不影响进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两相流 直接接触凝结 相变 汽羽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喷射器特性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刚 袁益超 刘聿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
介绍了汽液喷射器的特点、实际应用及其性能研究的意义。对影响喷射性能的结构参数和状态参量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汽液喷射器的实验理论研究整理了一些与喷射性能有关的主要结果。论述了凝结激波产生的机理及对汽液喷射器出口压力提高... 介绍了汽液喷射器的特点、实际应用及其性能研究的意义。对影响喷射性能的结构参数和状态参量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汽液喷射器的实验理论研究整理了一些与喷射性能有关的主要结果。论述了凝结激波产生的机理及对汽液喷射器出口压力提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升压的原理及特点。针对经验模型在处理汽液喷射器内复杂的两相流动及相变中存在不足,提出利用直接接触凝结理论求解通用两相流控制方程,并对求解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采用平均凝结换热系数计算相间质量传递及利用汽羽确定各相体积分数等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两相流 直接接触凝结 激波 汽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气液两相流液化升压装置研究
3
作者 黄奕勇 许军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6,共6页
基于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原理的水蒸气液化升压装置具有液化迅速、出口压力高的特点,但是两相流升压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分析模型中考虑的参数较少,对细节刻画不够全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建立了两相流分析模型,考虑了液滴与... 基于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原理的水蒸气液化升压装置具有液化迅速、出口压力高的特点,但是两相流升压的物理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分析模型中考虑的参数较少,对细节刻画不够全面。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建立了两相流分析模型,考虑了液滴与水蒸气的传热、传质过程,分析了冷却水温度、引射比、混合室收缩比、过冷度和速度滑移比对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激波前的压力、干度、空泡份额与引射比的关系,以及凝结激波前后的温度和压力与引射比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为提高系统性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液体的雾化程度,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同时将引射比控制在6~8附近;如果设计合理,装置的升压系数可达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液化 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型下气溶胶水洗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祥 吴艳 曹学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3,共8页
在核电厂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混合气体通过喷射器注入到乏燃料水池中以降低安全壳超压失效的风险,同时减少放射性向环境的释放。本文建立了气溶胶水洗去除实验装置,研究水池对气溶胶的去除机制。开展了不同流型下通过喷射器的混合气体... 在核电厂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混合气体通过喷射器注入到乏燃料水池中以降低安全壳超压失效的风险,同时减少放射性向环境的释放。本文建立了气溶胶水洗去除实验装置,研究水池对气溶胶的去除机制。开展了不同流型下通过喷射器的混合气体质量流率对气溶胶水洗净化系数(DF)的影响以及蒸汽冷凝对气溶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入流型为射流的情况下,由于射流注入区液滴拦截和惯性碰撞去除机制的增强,导致DF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注入流型为气泡流的情况下,上升区气溶胶去除占主要作用,随着质量流率增大,气泡上升速度增快,导致气泡在水池内运动时间减少,DF降低。同时,在蒸汽存在的情况下,气溶胶去除效果明显增强,蒸汽冷凝是气溶胶去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气泡流 蒸汽冷凝 喷射器 水洗净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凝结局部换热特性研究
5
作者 宗潇 刘浩 +2 位作者 杨赪石 严俊杰 刘继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139,147,共7页
针对气液两相流喷射器内高速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凝结过程,设计并搭建了使用矩形截面喷嘴及混合腔的可视化实验台,在蒸汽质量流率为200~600kg·m^(-2)·s^(-1)、入口过冷水质量流率为4~18t·m^(-2)·s^(-1)、入口过冷... 针对气液两相流喷射器内高速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凝结过程,设计并搭建了使用矩形截面喷嘴及混合腔的可视化实验台,在蒸汽质量流率为200~600kg·m^(-2)·s^(-1)、入口过冷水质量流率为4~18t·m^(-2)·s^(-1)、入口过冷水温度为20~50℃的实验条件下,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可视化图像,研究了气液界面的波动特性,建立了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界面波动与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观察到的界面波是界面不稳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界面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增加,强度增大,平均振幅在0.12~0.38mm之间;局部凝结换热系数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其值在1.8~5.9 MW·m^(-2)·℃^(-1)之间;界面波振幅与局部凝结换热系数对比的结果表明,界面的波动对汽水直接接触凝结的换热过程具有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喷射器 蒸汽射流 直接接触凝结 局部凝结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